晋末长剑 第一百三十七章 差遣

小说:晋末长剑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5-01-29 08:18:1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悠闲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晃又快到夏至了。

  这一日,邵勋正安坐在华林苑中阅览奏折。

  乞伏部酋帅乌真率部返回陇西后,自言损失颇大,赏赐较少,入不敷出,向宗帅乞伏述延哭诉。

  述延怒,欲反。乌真遣人密奔河州、金城,具告述延不法事。

  靳准、辛晏调遣万余人马,突袭乞伏述延牧地,斩首一千七百余级,执述延,槛送洛阳。

  述延子大寒请降,乌真趁乱接收了部分述延部氏族,实力渐复。

  邵勋看完之后只觉奇葩,还有这种操作!

  再看丞相王衍的批注,以乞伏大寒袭位,降顺义侯为顺义伯,罚户三千,迁往江夏。另以乞伏乌真为归义伯,赐绢五百、狼头蠢二、仪仗旗鼓若干。

  还是老登一贯的做法,其实不差,邵勋同意了。

  乞伏氏联盟,就这样变成了双头话事人,还是不怎么对付的那种。

  乙弗氏首领乙弗莫贺原为慕义伯,改封为慕义侯,赐仪仗、钱帛若干。

  折掘部首领折掘木间头册封为昭义伯。

  河州羌人大酋帅、集木且部首领梁马连被降爵为义勇伯,因其部在归途之中劫掠。

  武威卢水胡首领、智勇伯沮渠遮,被册封为智勇侯。

  秦州羯人首领石同(石武之侄),被册封为恭顺伯。

  基本都是有关河陇诸胡首领的封爵调整。

  有人被降爵了,有人升爵,有人首次册封,甚至还有人被夺爵,林林总总二十余员。

  王衍在这些事上还是靠谱的,邵勋几乎没做调整。

  处理完这些事后,邵勋又拿起另一份。

  杨难敌又被收拾了!

  本来局势进展比较顺利,但关西有部落首领因为南征襄阳损失较大,愤而叛乱。

  金正解围而走,平定叛乱之后,再度南下。

  结果秦州又有胡人叛乱,同样是因为南征荆州之事,不但死了不少部落丁壮,还病死了一个儿子、一个侄子,于是举兵作乱。

  刚组建没多久的秦州世兵为其大败,狼狈溃回天水。温娇亲自上城督战,力保城池不失。

  姚弋仲率军驰援天水,大破叛军,平定叛乱。

  这些破事搞定之后,两人休整了月余,决定六七月间再度南下,攻打仇池氏。

  关中果然是个火药桶,动不动给你个叛乱。

  不过,据邵勋观察,叛乱主要集中在关中西部或秦州,中部、东部已经安定许多了。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

  其一,有镇兵、府兵、世兵弹压;

  其二,文明程度相对较高,首领不愚昧,对大梁朝有敬畏感。

  与之相反,雍州西部及秦州、河州的胡人就愚昧多了,脾气也暴烈许多,一不高兴就给你来个叛乱。

  金正再度上疏:强迁部落南下开荒。

  这句话其实还有个潜台词:之前打得太快、太顺了,各部落闻风而降,

  实力犹存,且更西边还有部落东迁,不断挤压,带坏风气,不如调集全国重兵,云集关陇,监督各部强迁。

  邵勋暂时否决了,毕竟夷夏俱安的口号还是要喊一喊的。而且,时机还不成熟。

  汉末以来的雷太多,注定他穷尽一生都是拆弹专家,国家资源都要倾注到修复三百年积弊上,而不是发展。

  这就是时代背景。

  处理完这些奏折后,统一发往前朝,他继续留在后朝休养生息,直到三子邵奉诏从邮城赶回。

  ******

  「比起上回见面,沉稳许多了。」邵勋仔细看了下儿子,笑道。

  念柳碘地笑了笑,道:「历事以来,方知父亲的不易。」

  「哪点不易?」邵勋饶有兴致地问道。

  念柳似乎困扰许久了,直接说道:「儿在赵郡清理食邑户口,总有人上下勾结,隐匿不报。或者阳奉阴违,推拉拖延。好几次都忍不住将其杀头治罪。」

  「那你到底有没有杀人?」邵勋问道。

  「没有。」念柳说道。

  「是觉得杀人不好吗?」

  「总觉得有比杀人更好的手段,就是太慢了,也太耗费精力了,更让人烦闷不已。」

  邵勋嗯了一声,又问道:「如果依法治罪,你觉得会怎样?」

  「或要引起动乱,反而不美。」

  「若人家就吃准你这一点,行嚣张不法事,则何如?」

  念柳沉默许久,最后终于说道:「那就治罪。」

  邵勋笑了笑,道:「罢了,总算比以前有进步。你啊,说出去别人怕是都不相信你是朕的儿子。有人讥讽我‘面善心黑」,你是一点没学到啊。」

  念柳先是愣然,继而郝然。

  「你在桑梓苑时日也不短了,卸了此职务吧。」邵勋说道:「先完婚。

  成家之后,在少府挂个市监(正六品),把商事管起来。」

  「是。」念柳听了有些欣喜,但也微微有些失望。

  官是升了,但其实能管的面更窄了。

  桑梓苑令虽然位低,但管军又管民,形同县令,军政一把抓。

  市监却只能管坊市,且还管不了所有坊市,因为市监不止一员。

  但怎么说呢,父亲给的,接好就是了,不能讨价还价,那样失分太多。

  「你可知如何管理市监?」邵勋又问道。

  「给商徒提供便利,吸引其来坊市买卖,朝廷坐地分钱。」念柳回道。

  「话糙理不糙。」邵勋笑道:「此诚为第一要务。做好了,以后商税便是少府第一大财源,也是朝廷重要财源。」

  「阿爷,若以后台臣重臣想要把商税接过去,怎么办?」念柳问道。

  「你能想到这点,让阿爷很是高兴。」邵勋说道:「少府乃皇室财源,

  所得入宫库、内库,不入国库。理天下者,财、人、军缺一不可,少府总要有自己的进项,越多越好。便是将来朝廷财计不足,不得不挪借宫库钱粮,

  也可借此与朝臣讨价还价,好处多多。」

  「儿明白了。」念柳说道。

  「先去见见你娘。」邵勋挥了挥手,道:「她年纪大了,所重者唯儿女。多陪陪她,哄一哄她,让她高兴。她若不高兴,我就不让你们高兴。去吧。」

  「是。」见邵勋确实无话了,念柳告退而出。

  离得华林园时,他深吸一口气,终于回来了。

  桑梓苑虽好,终非故园。

  大兄一年多前就已经是少府少监(正五品),主管雕版印刷事宜。如今勉强成功,虽说有点摘桃子的嫌疑,但功劳就是功劳,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又有新的好差事。

  从邺城返回之前,王府属吏们认真分析了一番,认为诸王都从管理一苑开始。天子会默默观察,发现其不足之处,再调任新的衙署,继续锻炼。

  齐王七年前任上林苑令、五年前调任左金吾卫长史、一年多前出任少府少监,地方官(县令、苑囿令)、武官(文职)、役门」(技术官僚)都转了一个遍,下一步会是哪里?众人认为弄不好是去办军务,或者出任要地太守。

  这并非臆测,因为天子已经公开说过「差遣诸王任事」(简称「差事」)。

  大兄终究先行一步,他也要多加振作了。

  ******

  其实念柳猜得没错。

  五月十五日,夏至。

  邵勋邀齐王夫妇入宫。

  齐王妃刘氏帮乐岚姬准备粽子去了,邵勋则拉着儿子边走边聊。

  「你任少府少监多久了?」邵勋问道。

  「儿是去年正月上任的。」

  「一年四个月了。」邵勋点了点头,道:「今年还有数月,大郎你须得办成一事。」

  「请父亲示下。」

  「洛阳、汴梁、长安、邺城、太原五地,各办一书局。」邵勋说道:「此书局无余事,但雕版印书耳。所需刀、笔、木、墨、纸、裱等匠,

  从少府调拨一批,再招募聪明伶俐之少年为学徒,尽快筹办起来。书局刊印的第一本书,便是《风土病》了。你先筹办,制版的话稍待数月。《风土病》一书年底前后会有增改,届时以新版为准。」

  「儿知道了。」金刀应道。

  「这是你少府少监任内最后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邵勋看着儿子,用鼓励的语气说道:「一定要办好。」

  「是。」

  邵勋点了点头,刚想说去吃粽子,旋又想起一事,遂问道:「金刀,你当少府少监也一年多了,就没想过要筹办书局印书吗?」

  「儿想过。」金刀看了邵勋一眼,道:「但还需等父亲下令。」

  邵勋默然。

  作为皇子,主观能动性强、执行力强是好事,但有些时候似乎又不是好事,全看天子如何理解了。

  但邵勋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内心是比较骄傲的,甚至可以说是自负。

  他不怕有人挑战他的地位,因为他还没到那个年纪,

  「以后主动一些。」邵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为父觉得有道理,

  自然会准允。」

  「是。」金刀应道。

  父子二人慢慢走着,很快到了九龙殿前。

  邵勋停下脚步,说道:「外间传闻你至今未纳妾是因为惧内,可有此事?」

  金刀脸色微变。

  「阿爷的本事你是一点没学到。」邵勋笑骂道,然后背着手,径直入殿去了。

  呢,刚入殿时,看到门后站着齐王妃刘氏。

  一时间,两个人都有些尴尬。

  刘氏大概是来喊父子二人吃粽子的,骤然听到某些话,便躲起来了。

  邵勋脸皮厚,好像什么话都没说一样,面色没有丝毫变化,就连脚底下的步伐都没变,气定神闲,不紧不慢地离开了。

  刘氏则与金刀面面相。

  有些事,不上秤一点斤两都没有,上了秤千斤不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晋末长剑,晋末长剑最新章节,晋末长剑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