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在图书馆工作的地方是库本室,这里存放的都是没有摆在明面上的图书,以老书居多,但还没老到能成为古籍。
古籍都在隔壁善本库被珍藏保管。
库本室的书被重视程度不高,有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掉的旧观点著作,有些则是因为敏感,不宜被普通学生看到,但直接销毁又可惜的书。
前者基本没人看了,后者还是会有一些老师教授过来借阅的,但有时候一天都来不了一个人。
一般学生是没资格来这里借书的,除非有领导或教授的条子,比如以前的魏明。
之前魏明是这里的常客,现在他成了这里的主人。
他的工作除了等待有缘人借书,帮忙找书,还有就是归纳整理,这就需要用到他还没系统学习的图书馆学的知识了。
之前几天图书馆的同事已经给他做过简单的培训了,让他明白了图书摆放的基本规则。
这个地方本来就很难找,位于地下一层,周围都是些冷门库室,鲜有人至,如果说图书馆本来就是个安静的地方,那么库本室简直静谧到可怕。
而这正好称了魏明的心意,吃完午饭他用钥匙开了库本室的门,进来后把门一关,然后就开始进行创作,效率之高远超其他场景。
唯一一点不好就是这里没有阳光,全天都只能依靠灯光,而这里的灯泡又不够明亮,魏明打算回头自己买个度数高的灯泡换上。
~
魏红带着宁馨和乔翠两人离开燕南园的时候,冯老的女儿还亲自送她们出来,并表示欢迎常来玩。
两位女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刚刚她们竟然和课本上的人物交谈,乔翠对魏老师的能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接下来时间尚早,还没到晚饭时间,魏红道:“媚儿生了,这么大的事我得告诉我哥,咱们去图书馆吧。”
乔翠:“好啊好啊,早就听说北大图书馆的馆藏非常丰富了!”
宁馨小声嘀咕:“就一只猫生了,还这么兴师动众。”
魏红:“那你去不去啊?”
“我去,我去借书看。”
魏红道:“你现在不能借书,没有借书卡,只能在馆内看看。”
乔翠道:“小红你是不是能从图书馆借书啊?”
魏红:“我都是用我哥的借书卡,这个假期看了十几本经济金融方面的书吧。”
她对这个领域挺感兴趣的,毕竟赚钱嘛,不过考虑到数学是一切的基础,最终还是选择了数学系。
到了图书馆大厅,仍有不少新生在兑换饭票,她们还看到有人说粤语的。
魏红也略懂一些,对两个舍友道:“是香港来的留学生。”
乔翠:“咱们学校还有香港人呢?”
“还有外国人呢,香港人有啥稀奇的,香港也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嘛。”魏红大义凛然道,不过毕竟也算是留学生,所以人家是住勺园的。
想到勺园,魏红就想到自己素未谋面的前嫂子梅琳达。
她之前在东方新天地上班的时候经常跟梅文化打听他们的事,据文化哥说,前段时间梅琳达还回来了一趟呢,而且还是跟什么英國首相回来了,可牛了。
进了图书馆后魏红看到值班老师,就过去问了一下。
“林老师,你知道我哥在哪儿吗?”
图书馆不少人都已经认识魏红了,对方笑道:“魏老师在库本室呢,不过他说自己正在写,没事不要打扰他。”
“哦,这样啊,”魏红也是知道轻重的,想了想道,“那我们进去看看书,他出来的时候你跟他说一声,让他等我们好不好。”
“可以啊,想借什么书也可以让你哥出面。”
平时人满为患的图书馆现在人还不太多,没有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况,乔翠提议去看杂志,魏红就领着他们进了刊物阅览室。
乔翠问:“小红,你哥最近有没有在什么刊物上发表作品啊?”
魏红:“好像给《花城》投过一个系列散文,讲岭南美食的。”
宁馨心想:还大作家呢,简直吃货。
乔翠:“我找找。”
一般主流杂志每次出新的,北大图书馆都要收录的,每个月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像《收获》《人民文学》这种热度超高的刊物顶流基本一直处于被借走的状态。
她们正找着,这时一个男生冒了出来,并自告奋勇道:“师妹你们想找什么刊物啊,这里我很熟的。”
男生这么主动倒不纯是因为热情善良,主要还是看人家小姑娘漂亮。
即便三人中排第三的乔翠也算是中人之姿了,再加上年轻,爱笑,还是很有吸引力了。
更别说天生丽质肤白貌美的魏红和出身优渥很会打扮的宁馨了。
乔翠提了一个《花城》,对方果然马上就把杂志给她找到了,确实很了解杂志的摆放。
宁馨忙问:“那师哥你知道《故事会》放在哪里吗?”
“故事会?”
听到这个名字,男生顿觉一身白裙仙子一般的宁馨脏了,堂堂北大学子怎么能看那种没营养的东西呢。
不过看在她漂亮的份上,男生还是和蔼地帮他找了出来,以前是没有的,最近因为此刊销量蹿升的太快,就买进来了,但只有7月那期。
宁馨翻了翻,大失所望,哎呀,人家想看《古今大战秦俑情》第二篇啊,这本早就看过了。
魏红则随手拿起一本8月份的《大众电影》,她家每期都订,不过八月这期她没找到,哥哥说可能是借给谁了。
实际上魏明是拿给朱霖看了,上面有一小段是关于《叛国者》的消息,这部电影近期就要上映了,不过连张剧照都没有,霖姐甚至连名字都没被提及。
魏红随便找了个座位看了起来,这上面还有关于外国电影情况的介绍,其中提到了国外故事片的产量。
中国每年几十部还是太少,在全世界根本排不上号,而世界上单论数量的电影第一大国竟然是印度,去年足有714部!
天啊,相当于每天都有两部新电影可以看,他们除了拍电影看电影就不干别的事了吗???
第二是日本,有331部,也很多,第三才轮到美国,248部。
而中国去年是55部,堪堪排在前十。
继续往后翻,魏红惊喜地发现这杂志上竟然还有关于《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报道。
哇,这个侠女应该就是彪哥的对象吧,好飒啊!
杂志用一页纸的篇幅分别报道了近期开拍的两部功夫片。
一个是香港凤凰公司在内地取景的《塞外夺宝》,内地演员包括张锋毅和王姬,以及彪子的老师吴斌教练。
张锋毅跟两个同学在新天地买完衣服不久他就得到了这个角色,并远赴西北拍戏。
另一部就是在西南取景,由青鸟联合北影厂推出的《自古英雄出少年》,重点说明故事是由内地作家魏狂人创作的热门武侠,而且还提及编剧是青年作家魏明。
魏红刚要翻页,宁馨却让她等一下。
“我还没看完呢。”宁馨分明是在看关于《自古英雄出少年》的那篇文章。
魏红得意地指着某一行:“看到了吧,我哥是编剧,主演我也认识哦。”
宁馨:“编剧算什么,还不是人家作者写的故事好。”
魏红呵呵一乐:“不好意思,原著作者是我哥的另一个笔名。”
宁馨不可思议地看着魏红,直接傻眼,都不会说话了。
魏红爽过之后有点后悔,自己是不是不该透露这个秘密啊,虽然大哥没说一定要保守秘密,不过这事儿连爸妈都不知道。
而且通俗毕竟上不得台面,这样会不会有损大哥在文坛的形象啊?
于是魏红赶紧捂住宁馨的嘴:“不要说出去哦。”
宁馨推开魏红的手,擦了擦嘴:“你确定没骗我?”
“骗你干啥。”
“那《古今大战秦俑情》也是你哥写的?”宁馨问,虽然她也是顶级学霸,但有个另类爱好,就是雅过敏,喜欢看通俗,打打杀杀,情情爱爱,特务悬疑之类的。
见魏红点头,宁馨又道:“那你家里有没有这部的原稿啊,我等不及想看大结局了。”
“你想看我可以告诉你啊,”魏红善良道,“冬儿第二世又遇到了蒙天放,然后死了。”
“你你你……”宁馨气到失声。
魏红笑笑:“不用客气,第三世你还想知道吗。”
宁馨直接主动捂住了魏红的嘴。
看到有学生开始离开,估摸着到了吃饭的时间,魏红于是拉上宁馨和乔翠也要撤。
乔翠捂着肚子:“看魏老师的作品把我看饿了,没想到他是这样的魏老师,佛跳墙到底是什么人间美味啊!”
宁馨:我也没想到他是这样的魏狂人啊。
三人到了门口果然遇到了等她们的魏明,背着挎包,他准备回家继续肝,今天还要日更过万。
“哥,媚儿生了,生了三只!”魏红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魏明:“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就昨天,小奶猫还没睁眼呢。”
“那明天我带点礼物去看看它,顺便选一只小猫。”
魏红道:“三只都是长毛的,有一只长的像媚儿,全身白,有一只是三花的,最漂亮,还有一只是黑白色的,跟黑猫警长一样!”
“那我肯定选黑猫警长。”魏明脱口而出,这是天赐的缘分啊。
魏红又道:“哥我要去吃饭了,你要跟我们一起吗?”
乔翠和宁馨期待地看着魏明,但他摇头了:“你有同学陪你,我就怕娘没人陪,我还是回去吃吧。”
魏红想想也有道理,云云姐估计要跟文化哥一起吃饭的。
等魏明骑着摩托车回到华侨公寓,许淑芬已经把晚饭准备好了,而且让他惊喜的是,老娘竟然做的是溜三样,这可是长征食堂的拿手菜。
老娘笑道:“今天不是点了这道菜吗,我看你吃的挺多,回来后就去买了猪肝、腰子还有猪肚。”
从外观来看,跟长征食堂大师傅做的几无二致。
“娘你也太厉害了,不说别的,这菜卖相就不错。”
许淑芬:“口味上还是有些差异的,毕竟人家师傅肯定有自己的独门手艺,不过也不难吃。”
魏明尝了一口:“何止不难吃,明明是很好吃!猪肝嫩滑,猪腰脆嫩,猪肚特别有嚼劲。”
虽然不能完全复刻长征食堂的口感,但老娘很懂做菜,也知道该加什么东西,保持什么样的火候可以让菜更好吃。
毕竟是在少油没肉的情况下也能做出一桌美食的贤妻良母。
在魏明的鼓励下,闲来无聊的许淑芬决定复制更多她在京城吃过的名菜。
魏明刚要说世上只有妈妈好,许淑芬就道:“等我练好了,你爹也该回来了,到时候做给他吃。”
魏明:“……”
当他们吃完饭,魏明正写呢,听到楼下的摩托车声音,就知道云云回来了。
云云回来后跟谁都没打招呼,做贼似的钻进了房间,然后蒙起了被子,她摸着自己的嘴唇,担心不已,这样不会怀小宝宝吧?
第二天魏明上班前买了点小虾米看望了坐月子的媚儿,并和冯老商定自己将要领养黑白色的长毛奶牛猫。
冯老一点都不意外:“就知道你会选它。”
魏明又问:“那其他两只有人定了吗?”
冯老道:“最像媚儿的我自己留着,另一只给宗璞,可惜就三只,要不然季羡林也能得一只。”
听到自己的顺位领养权还在季老之前,魏明感动不已,回头自己弄个鱼竿去故宫护城河钓鱼给媚儿熬鱼汤下奶。
今天中午魏明碰见了在学校游逛的魏红三人组,看起来很闲。
“你们宿舍还没来新人啊?”
“今天来了一个天津的姐姐,”魏红很注重声调,“不过这姐姐跟她对象去吃饭了。”
“好家伙,这是从高中自带的对象吧。”
乔翠:“嗯,而且是清华的。”
魏明:“咋还不考一起,别看就隔着一条马路,其实很不方便的。”
宁馨道:“那位非清华建筑系不上,郭倩也非北大数学系不可。”
魏明点点头,都是王牌专业,确实很难割舍,宁馨又道:“魏老师,要不咱们一起吃饭吧。”
魏明笑道:“我可没你们食堂的饭票。”
乔翠积极道:“没事的,我们每人少吃一点就够你的了。”
盛情难却,魏明就跟她们去了学一食堂,途中魏红偷偷告诉他,他已经掉马了。
“哪个?”
“全部。”
昨晚一个卧谈会,魏红吹起来没收住,连海外扬名的童话大王魏什么也暴露了。
现在乔翠和宁馨看魏明的眼神满满都是崇拜,这不是偶像,这分明就是神啊!
于是餐桌上她们把神当成人工智能,有啥不懂的都问他,好在这些问题还算基础,魏明都能答得出来。
宁馨重点问了出国留学的事。
“我爸妈都想我将来去美国留学,还让我从大一开始就积极表现,但我不想去,一个人漂洋过海,孤苦伶仃的,多可怜啊,”她问,“魏老师,你觉得我们有必要出国留学吗?”
魏明答道:“你们数学系现在的水平距离国际前沿差的太多太多,如果想在数学相关领域有所建树,出国进修是必然的。”
虽然大部分出去就不回来了,但真的没辙。
就连她们数学系主任,未来的北大校长丁石孙教授现在都筹划出国学习进修一段时间,要不然学术上真的不够用。
宁馨又问:“那将来如果魏红要去留学,你也放心吗,再过四年她也就才十八岁啊。”
魏明:“不放心啊,所以我直接跟她一起出去不就可以了吗。”
“啊?”宁馨和乔翠微张着嘴巴。
魏明:“我在国外还有点人脉,四年后人脉会更粗,到时候想出去应该不难。”
魏红感动地都要哭了,世上只有哥哥好,有哥的妹妹是个宝!
至于宁馨和乔翠就只有羡慕的份儿了,只恨自己不是魏红的嫂子。
不过魏明可不会吃妹妹的窝边草,也没给她们机会,吃完饭就钻进库本室皓首穷经了。
今天的库本室亮堂多了,他自费换了个大灯泡,不过电费得学校出。
晚上许淑芬给儿子准备的是鲁菜经典九转大肠,而且保证干净。
不过这几天怎么就跟下水较上劲了?
今天云云回来的早一些,她自己骑车回来的,还赶上了晚饭。
另外她告诉魏明:“文化让我问哥你明天有时间吗。”
魏明知道又要分红了,点点头:“让他们去北池子的四合院吧,我下了班就过去。”
老娘提醒,让他看看萝卜长得咋样了,她得空再去种点大白菜。
八月份是东方新天地开业的第一个完整月,而且因为被媒体大肆报道,所以客流量和单日销售额屡创新高,这次可能要分到一笔很可观的数字。
次日,魏明下班后就赶往了北池子的四合院,小梅他们还没到。
魏明见萝卜田里有点杂草,于是顺手除掉。
正干着,梅文化和彪妈一起来了,每个人都在肚子里塞了一个包,进来后赶紧反锁了门,够谨慎的啊。
“进屋吧。”魏明把他们请进客厅,客厅还缺点家具,勉强能凑三把椅子。
梅文化笑道:“明哥你真是稳坐钓鱼台啊,回来这么久也没去看看。”
“相信你的实力,对了钱姨,我和彪子这次在四川看到赵叔了,我这里还有他们父子俩的合影呢。”魏明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照片。
彪妈大感意外,因为通讯不方便,她还不知道儿子找到他老子了。
看到对比明显的父子合影,彪妈有些动容地笑道:“拍的真好,不过彪子他爸是不是踮脚了啊,我记得他没这么高啊。”
梅文化赶紧打断:“阿姨,咱们不说踮脚的事了,还是说说上个月赚了多少钱吧!”
魏明:“多少?”
“八月份利润是七万!”梅文化眼睛里带着光,“我打算分掉其中五万。”
“分这么多啊?”那魏明直接到手两万多,他都觉得烫手。
小梅和彪妈对视一眼,彪妈开口道:“其实我和小梅都打算买一套房子,他要结婚得有房,我也想着明年给彪子办事。”
原来是要买婚房啊,那确实得多分点。
魏明问:“找好房子了吗?”
他还想问问李光富呢,自己之前嘱托他了。
梅文化道:“我们想在团结湖买。”
住了那么久的大院,大家都想搬进楼房去,现在燕京的商品楼房就只有华侨公寓和团结湖这么两处。
华侨公寓是老房子,没有存量,只能等原主卖房,但团结湖可是有两栋楼等着卖呢,因为价格高,现在也只卖出去了一小部分。
团结湖在朝阳,地段算不上好,尤其是距离东方新天地有些远,但不是没得选吗。
“那边一套房子多少钱啊?”魏明问。
彪妈早就打听好了:“180块一平米,60平到80多平。”
也就是起步一万块,他们打算买大点的,楼层好的。
等分完钱,魏明道:“你们买房的时候叫我一声,我也买一套。”
没办法,自己和霖姐总得有个私人空间吧,要不然慢慢感情就淡了。
次日,北大举行了迎新大会,入学工作正式结束,北大本校部迎来了3066名本科生,其中港澳台地区的有72名。
当然,他们考北大比大陆学生容易得多,这也是老传统了。
今天魏明也正式见到了魏红的全部舍友,除了那位天津的,还有一个魔都的,一个哈儿滨的。
竟然真的只有魏红一个农村娃,不过她实在自卑不起来,老哥说了,零花钱管够,而且直接给她买了一台进口的收录机,两转一响齐了!
刚刚分了两万五的魏明就算再买一套房也只用一万多,那么多钱可咋花啊。
这时候他更希望能来点外汇,这钱一到了友谊商店花的就快了。
仅仅过了几天,梅文化就把房子的事搞定了,不过交钱的时候魏明没有跟他们一起去,他是单独去的。
单独叫上朱霖一起去。
“干嘛啊?”刚刚报了名的朱霖道,“我再有几天就要考试了,这几天忙着呢。”
魏明:“考试你带户口本了吧?”
“带了啊。”
魏明:“那就好,跟我走。”
朱霖的心砰砰直跳,他,他不会是要跟自己领证吧!
(昨天保底)
(本章完)
古籍都在隔壁善本库被珍藏保管。
库本室的书被重视程度不高,有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掉的旧观点著作,有些则是因为敏感,不宜被普通学生看到,但直接销毁又可惜的书。
前者基本没人看了,后者还是会有一些老师教授过来借阅的,但有时候一天都来不了一个人。
一般学生是没资格来这里借书的,除非有领导或教授的条子,比如以前的魏明。
之前魏明是这里的常客,现在他成了这里的主人。
他的工作除了等待有缘人借书,帮忙找书,还有就是归纳整理,这就需要用到他还没系统学习的图书馆学的知识了。
之前几天图书馆的同事已经给他做过简单的培训了,让他明白了图书摆放的基本规则。
这个地方本来就很难找,位于地下一层,周围都是些冷门库室,鲜有人至,如果说图书馆本来就是个安静的地方,那么库本室简直静谧到可怕。
而这正好称了魏明的心意,吃完午饭他用钥匙开了库本室的门,进来后把门一关,然后就开始进行创作,效率之高远超其他场景。
唯一一点不好就是这里没有阳光,全天都只能依靠灯光,而这里的灯泡又不够明亮,魏明打算回头自己买个度数高的灯泡换上。
~
魏红带着宁馨和乔翠两人离开燕南园的时候,冯老的女儿还亲自送她们出来,并表示欢迎常来玩。
两位女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刚刚她们竟然和课本上的人物交谈,乔翠对魏老师的能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接下来时间尚早,还没到晚饭时间,魏红道:“媚儿生了,这么大的事我得告诉我哥,咱们去图书馆吧。”
乔翠:“好啊好啊,早就听说北大图书馆的馆藏非常丰富了!”
宁馨小声嘀咕:“就一只猫生了,还这么兴师动众。”
魏红:“那你去不去啊?”
“我去,我去借书看。”
魏红道:“你现在不能借书,没有借书卡,只能在馆内看看。”
乔翠道:“小红你是不是能从图书馆借书啊?”
魏红:“我都是用我哥的借书卡,这个假期看了十几本经济金融方面的书吧。”
她对这个领域挺感兴趣的,毕竟赚钱嘛,不过考虑到数学是一切的基础,最终还是选择了数学系。
到了图书馆大厅,仍有不少新生在兑换饭票,她们还看到有人说粤语的。
魏红也略懂一些,对两个舍友道:“是香港来的留学生。”
乔翠:“咱们学校还有香港人呢?”
“还有外国人呢,香港人有啥稀奇的,香港也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嘛。”魏红大义凛然道,不过毕竟也算是留学生,所以人家是住勺园的。
想到勺园,魏红就想到自己素未谋面的前嫂子梅琳达。
她之前在东方新天地上班的时候经常跟梅文化打听他们的事,据文化哥说,前段时间梅琳达还回来了一趟呢,而且还是跟什么英國首相回来了,可牛了。
进了图书馆后魏红看到值班老师,就过去问了一下。
“林老师,你知道我哥在哪儿吗?”
图书馆不少人都已经认识魏红了,对方笑道:“魏老师在库本室呢,不过他说自己正在写,没事不要打扰他。”
“哦,这样啊,”魏红也是知道轻重的,想了想道,“那我们进去看看书,他出来的时候你跟他说一声,让他等我们好不好。”
“可以啊,想借什么书也可以让你哥出面。”
平时人满为患的图书馆现在人还不太多,没有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况,乔翠提议去看杂志,魏红就领着他们进了刊物阅览室。
乔翠问:“小红,你哥最近有没有在什么刊物上发表作品啊?”
魏红:“好像给《花城》投过一个系列散文,讲岭南美食的。”
宁馨心想:还大作家呢,简直吃货。
乔翠:“我找找。”
一般主流杂志每次出新的,北大图书馆都要收录的,每个月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像《收获》《人民文学》这种热度超高的刊物顶流基本一直处于被借走的状态。
她们正找着,这时一个男生冒了出来,并自告奋勇道:“师妹你们想找什么刊物啊,这里我很熟的。”
男生这么主动倒不纯是因为热情善良,主要还是看人家小姑娘漂亮。
即便三人中排第三的乔翠也算是中人之姿了,再加上年轻,爱笑,还是很有吸引力了。
更别说天生丽质肤白貌美的魏红和出身优渥很会打扮的宁馨了。
乔翠提了一个《花城》,对方果然马上就把杂志给她找到了,确实很了解杂志的摆放。
宁馨忙问:“那师哥你知道《故事会》放在哪里吗?”
“故事会?”
听到这个名字,男生顿觉一身白裙仙子一般的宁馨脏了,堂堂北大学子怎么能看那种没营养的东西呢。
不过看在她漂亮的份上,男生还是和蔼地帮他找了出来,以前是没有的,最近因为此刊销量蹿升的太快,就买进来了,但只有7月那期。
宁馨翻了翻,大失所望,哎呀,人家想看《古今大战秦俑情》第二篇啊,这本早就看过了。
魏红则随手拿起一本8月份的《大众电影》,她家每期都订,不过八月这期她没找到,哥哥说可能是借给谁了。
实际上魏明是拿给朱霖看了,上面有一小段是关于《叛国者》的消息,这部电影近期就要上映了,不过连张剧照都没有,霖姐甚至连名字都没被提及。
魏红随便找了个座位看了起来,这上面还有关于外国电影情况的介绍,其中提到了国外故事片的产量。
中国每年几十部还是太少,在全世界根本排不上号,而世界上单论数量的电影第一大国竟然是印度,去年足有714部!
天啊,相当于每天都有两部新电影可以看,他们除了拍电影看电影就不干别的事了吗???
第二是日本,有331部,也很多,第三才轮到美国,248部。
而中国去年是55部,堪堪排在前十。
继续往后翻,魏红惊喜地发现这杂志上竟然还有关于《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报道。
哇,这个侠女应该就是彪哥的对象吧,好飒啊!
杂志用一页纸的篇幅分别报道了近期开拍的两部功夫片。
一个是香港凤凰公司在内地取景的《塞外夺宝》,内地演员包括张锋毅和王姬,以及彪子的老师吴斌教练。
张锋毅跟两个同学在新天地买完衣服不久他就得到了这个角色,并远赴西北拍戏。
另一部就是在西南取景,由青鸟联合北影厂推出的《自古英雄出少年》,重点说明故事是由内地作家魏狂人创作的热门武侠,而且还提及编剧是青年作家魏明。
魏红刚要翻页,宁馨却让她等一下。
“我还没看完呢。”宁馨分明是在看关于《自古英雄出少年》的那篇文章。
魏红得意地指着某一行:“看到了吧,我哥是编剧,主演我也认识哦。”
宁馨:“编剧算什么,还不是人家作者写的故事好。”
魏红呵呵一乐:“不好意思,原著作者是我哥的另一个笔名。”
宁馨不可思议地看着魏红,直接傻眼,都不会说话了。
魏红爽过之后有点后悔,自己是不是不该透露这个秘密啊,虽然大哥没说一定要保守秘密,不过这事儿连爸妈都不知道。
而且通俗毕竟上不得台面,这样会不会有损大哥在文坛的形象啊?
于是魏红赶紧捂住宁馨的嘴:“不要说出去哦。”
宁馨推开魏红的手,擦了擦嘴:“你确定没骗我?”
“骗你干啥。”
“那《古今大战秦俑情》也是你哥写的?”宁馨问,虽然她也是顶级学霸,但有个另类爱好,就是雅过敏,喜欢看通俗,打打杀杀,情情爱爱,特务悬疑之类的。
见魏红点头,宁馨又道:“那你家里有没有这部的原稿啊,我等不及想看大结局了。”
“你想看我可以告诉你啊,”魏红善良道,“冬儿第二世又遇到了蒙天放,然后死了。”
“你你你……”宁馨气到失声。
魏红笑笑:“不用客气,第三世你还想知道吗。”
宁馨直接主动捂住了魏红的嘴。
看到有学生开始离开,估摸着到了吃饭的时间,魏红于是拉上宁馨和乔翠也要撤。
乔翠捂着肚子:“看魏老师的作品把我看饿了,没想到他是这样的魏老师,佛跳墙到底是什么人间美味啊!”
宁馨:我也没想到他是这样的魏狂人啊。
三人到了门口果然遇到了等她们的魏明,背着挎包,他准备回家继续肝,今天还要日更过万。
“哥,媚儿生了,生了三只!”魏红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魏明:“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就昨天,小奶猫还没睁眼呢。”
“那明天我带点礼物去看看它,顺便选一只小猫。”
魏红道:“三只都是长毛的,有一只长的像媚儿,全身白,有一只是三花的,最漂亮,还有一只是黑白色的,跟黑猫警长一样!”
“那我肯定选黑猫警长。”魏明脱口而出,这是天赐的缘分啊。
魏红又道:“哥我要去吃饭了,你要跟我们一起吗?”
乔翠和宁馨期待地看着魏明,但他摇头了:“你有同学陪你,我就怕娘没人陪,我还是回去吃吧。”
魏红想想也有道理,云云姐估计要跟文化哥一起吃饭的。
等魏明骑着摩托车回到华侨公寓,许淑芬已经把晚饭准备好了,而且让他惊喜的是,老娘竟然做的是溜三样,这可是长征食堂的拿手菜。
老娘笑道:“今天不是点了这道菜吗,我看你吃的挺多,回来后就去买了猪肝、腰子还有猪肚。”
从外观来看,跟长征食堂大师傅做的几无二致。
“娘你也太厉害了,不说别的,这菜卖相就不错。”
许淑芬:“口味上还是有些差异的,毕竟人家师傅肯定有自己的独门手艺,不过也不难吃。”
魏明尝了一口:“何止不难吃,明明是很好吃!猪肝嫩滑,猪腰脆嫩,猪肚特别有嚼劲。”
虽然不能完全复刻长征食堂的口感,但老娘很懂做菜,也知道该加什么东西,保持什么样的火候可以让菜更好吃。
毕竟是在少油没肉的情况下也能做出一桌美食的贤妻良母。
在魏明的鼓励下,闲来无聊的许淑芬决定复制更多她在京城吃过的名菜。
魏明刚要说世上只有妈妈好,许淑芬就道:“等我练好了,你爹也该回来了,到时候做给他吃。”
魏明:“……”
当他们吃完饭,魏明正写呢,听到楼下的摩托车声音,就知道云云回来了。
云云回来后跟谁都没打招呼,做贼似的钻进了房间,然后蒙起了被子,她摸着自己的嘴唇,担心不已,这样不会怀小宝宝吧?
第二天魏明上班前买了点小虾米看望了坐月子的媚儿,并和冯老商定自己将要领养黑白色的长毛奶牛猫。
冯老一点都不意外:“就知道你会选它。”
魏明又问:“那其他两只有人定了吗?”
冯老道:“最像媚儿的我自己留着,另一只给宗璞,可惜就三只,要不然季羡林也能得一只。”
听到自己的顺位领养权还在季老之前,魏明感动不已,回头自己弄个鱼竿去故宫护城河钓鱼给媚儿熬鱼汤下奶。
今天中午魏明碰见了在学校游逛的魏红三人组,看起来很闲。
“你们宿舍还没来新人啊?”
“今天来了一个天津的姐姐,”魏红很注重声调,“不过这姐姐跟她对象去吃饭了。”
“好家伙,这是从高中自带的对象吧。”
乔翠:“嗯,而且是清华的。”
魏明:“咋还不考一起,别看就隔着一条马路,其实很不方便的。”
宁馨道:“那位非清华建筑系不上,郭倩也非北大数学系不可。”
魏明点点头,都是王牌专业,确实很难割舍,宁馨又道:“魏老师,要不咱们一起吃饭吧。”
魏明笑道:“我可没你们食堂的饭票。”
乔翠积极道:“没事的,我们每人少吃一点就够你的了。”
盛情难却,魏明就跟她们去了学一食堂,途中魏红偷偷告诉他,他已经掉马了。
“哪个?”
“全部。”
昨晚一个卧谈会,魏红吹起来没收住,连海外扬名的童话大王魏什么也暴露了。
现在乔翠和宁馨看魏明的眼神满满都是崇拜,这不是偶像,这分明就是神啊!
于是餐桌上她们把神当成人工智能,有啥不懂的都问他,好在这些问题还算基础,魏明都能答得出来。
宁馨重点问了出国留学的事。
“我爸妈都想我将来去美国留学,还让我从大一开始就积极表现,但我不想去,一个人漂洋过海,孤苦伶仃的,多可怜啊,”她问,“魏老师,你觉得我们有必要出国留学吗?”
魏明答道:“你们数学系现在的水平距离国际前沿差的太多太多,如果想在数学相关领域有所建树,出国进修是必然的。”
虽然大部分出去就不回来了,但真的没辙。
就连她们数学系主任,未来的北大校长丁石孙教授现在都筹划出国学习进修一段时间,要不然学术上真的不够用。
宁馨又问:“那将来如果魏红要去留学,你也放心吗,再过四年她也就才十八岁啊。”
魏明:“不放心啊,所以我直接跟她一起出去不就可以了吗。”
“啊?”宁馨和乔翠微张着嘴巴。
魏明:“我在国外还有点人脉,四年后人脉会更粗,到时候想出去应该不难。”
魏红感动地都要哭了,世上只有哥哥好,有哥的妹妹是个宝!
至于宁馨和乔翠就只有羡慕的份儿了,只恨自己不是魏红的嫂子。
不过魏明可不会吃妹妹的窝边草,也没给她们机会,吃完饭就钻进库本室皓首穷经了。
今天的库本室亮堂多了,他自费换了个大灯泡,不过电费得学校出。
晚上许淑芬给儿子准备的是鲁菜经典九转大肠,而且保证干净。
不过这几天怎么就跟下水较上劲了?
今天云云回来的早一些,她自己骑车回来的,还赶上了晚饭。
另外她告诉魏明:“文化让我问哥你明天有时间吗。”
魏明知道又要分红了,点点头:“让他们去北池子的四合院吧,我下了班就过去。”
老娘提醒,让他看看萝卜长得咋样了,她得空再去种点大白菜。
八月份是东方新天地开业的第一个完整月,而且因为被媒体大肆报道,所以客流量和单日销售额屡创新高,这次可能要分到一笔很可观的数字。
次日,魏明下班后就赶往了北池子的四合院,小梅他们还没到。
魏明见萝卜田里有点杂草,于是顺手除掉。
正干着,梅文化和彪妈一起来了,每个人都在肚子里塞了一个包,进来后赶紧反锁了门,够谨慎的啊。
“进屋吧。”魏明把他们请进客厅,客厅还缺点家具,勉强能凑三把椅子。
梅文化笑道:“明哥你真是稳坐钓鱼台啊,回来这么久也没去看看。”
“相信你的实力,对了钱姨,我和彪子这次在四川看到赵叔了,我这里还有他们父子俩的合影呢。”魏明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照片。
彪妈大感意外,因为通讯不方便,她还不知道儿子找到他老子了。
看到对比明显的父子合影,彪妈有些动容地笑道:“拍的真好,不过彪子他爸是不是踮脚了啊,我记得他没这么高啊。”
梅文化赶紧打断:“阿姨,咱们不说踮脚的事了,还是说说上个月赚了多少钱吧!”
魏明:“多少?”
“八月份利润是七万!”梅文化眼睛里带着光,“我打算分掉其中五万。”
“分这么多啊?”那魏明直接到手两万多,他都觉得烫手。
小梅和彪妈对视一眼,彪妈开口道:“其实我和小梅都打算买一套房子,他要结婚得有房,我也想着明年给彪子办事。”
原来是要买婚房啊,那确实得多分点。
魏明问:“找好房子了吗?”
他还想问问李光富呢,自己之前嘱托他了。
梅文化道:“我们想在团结湖买。”
住了那么久的大院,大家都想搬进楼房去,现在燕京的商品楼房就只有华侨公寓和团结湖这么两处。
华侨公寓是老房子,没有存量,只能等原主卖房,但团结湖可是有两栋楼等着卖呢,因为价格高,现在也只卖出去了一小部分。
团结湖在朝阳,地段算不上好,尤其是距离东方新天地有些远,但不是没得选吗。
“那边一套房子多少钱啊?”魏明问。
彪妈早就打听好了:“180块一平米,60平到80多平。”
也就是起步一万块,他们打算买大点的,楼层好的。
等分完钱,魏明道:“你们买房的时候叫我一声,我也买一套。”
没办法,自己和霖姐总得有个私人空间吧,要不然慢慢感情就淡了。
次日,北大举行了迎新大会,入学工作正式结束,北大本校部迎来了3066名本科生,其中港澳台地区的有72名。
当然,他们考北大比大陆学生容易得多,这也是老传统了。
今天魏明也正式见到了魏红的全部舍友,除了那位天津的,还有一个魔都的,一个哈儿滨的。
竟然真的只有魏红一个农村娃,不过她实在自卑不起来,老哥说了,零花钱管够,而且直接给她买了一台进口的收录机,两转一响齐了!
刚刚分了两万五的魏明就算再买一套房也只用一万多,那么多钱可咋花啊。
这时候他更希望能来点外汇,这钱一到了友谊商店花的就快了。
仅仅过了几天,梅文化就把房子的事搞定了,不过交钱的时候魏明没有跟他们一起去,他是单独去的。
单独叫上朱霖一起去。
“干嘛啊?”刚刚报了名的朱霖道,“我再有几天就要考试了,这几天忙着呢。”
魏明:“考试你带户口本了吧?”
“带了啊。”
魏明:“那就好,跟我走。”
朱霖的心砰砰直跳,他,他不会是要跟自己领证吧!
(昨天保底)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激荡1979!,激荡1979!最新章节,激荡1979!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激荡1979!,激荡1979!最新章节,激荡1979!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