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尽天明,这场惨烈的大战终于结束了。

  三十万大梁军,战死者超过十万,被俘者将近十五万,剩余的零零散散的逃走了。

  将近八万重山军,战死者将近一万,重伤者有三千余,轻伤者超过三万。

  虽然这一战,重山军打的十分顺畅,而且还占据了兵甲优势,但是大梁军的精锐也不是毫无反抗之力,还是给重山军带来不少伤亡。

  毫无疑问,重山军取得了一场大胜,大梁军相当于全军覆没。

  开国不足半年的大梁覆灭了。

  而当这一战的消息传开之后,大荣天下各方势力立即陷入了一片震惊和慌乱之中。

  首先陷入慌乱的自然是汉中府的大梁朝堂。

  树倒猢狲散!

  当初大荣朝堂是如何人心溃散的,现在的大梁朝堂也是如何人心溃散的。

  消息刚刚传回汉中府,大梁就有不少臣子纷纷逃离,就连天武皇帝的拜把子兄弟都带着财物逃离了。

  就连朝堂上那些臣子,更不要说那些地方官员了。

  陇南和陇西两省诸多府县几乎是传檄而定,甚至都不等北原军和重山军抵达那些府县,那些府县的官员就先一步送来投诚的书信。

  而另一边,身在江南的陈恒昌本来还想调遣大军进入山河省,结果还不等他完成大军的调集,大梁军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无奈之下,陈恒昌只能专攻为守,在江南北部布置了大军,预防重山军南下。

  建兴六年,六月二十八,杨承业率领六万重山军入主京都,自此之后,京都城落入了杨家的手中。

  七月初二,杨承业下令,命周兰率领北原军收复陇西,命杨勤腾和洛飞羽率领西路军和南路军收复陇南。

  七月二十二,巴蜀太平军击溃九天王,一统巴蜀全境。

  三天后,太平军首领杨照宣布向重山军投诚,请重山军派遣官员接管巴蜀。

  对于太平军对重山军的投诚,各方势力都觉得有些搞笑。

  去年太平军就投靠了大梁,结果今年太平军趁着大梁进攻京都的时机,在巴蜀进攻同样投靠大梁的黑虎王和九天王。

  在很多人心中,太平军首领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但是杨家自己人都知道太平军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九月中旬,陇南全境被重山军收复,包括汉中府在内,大梁朝堂彻底覆灭。

  十月上旬,周兰率领三万北原军收复陇西全境。

  说是收复,其实就是过去溜达了一圈,除了个别的死忠分子外,几乎没有阻力。

  而周兰在收复陇西全境之后并没有停下,转而去了陇北镇,与此同时北原镇西路参将杨承泽也率领八千援兵营逼近陇北镇。

  对于陇北镇和肃州镇,杨承业的态度就是拿下中高层武官,然后重组镇标营和援兵营。

  没办法,陇北镇和肃州镇已经废掉了,现在两镇的将士就是一群兵匪。

  杨承业必须要重建这两个边镇。

  不过此时不着急,可以交给周兰慢慢处理。

  时间进入十一月份,杨承业陷入了忙碌之中。

  他没有称帝,也没有称王,但是他却已经在行使帝王的权力。

  随着陇南和陇西的收复,杨承业已经占据了大荣的三分之二的疆土。

  辽远、平远、辽西、山河、陇原、陇西、陇原以及巴蜀,八省之地全部落入了杨承业手中。

  地盘扩张的太过,很多事情都没有捋顺,杨承业此时根本无心关注其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官员任用上。

  杨承业第一步先组建了内阁。

  陆文渊为内阁首辅。

  林展为内阁次辅,兼任吏部尚书。

  李文春为内阁辅臣,兼任户部尚书。

  郑玉林为内阁辅臣,兼任礼部尚书。

  秦敬为内阁辅臣,兼任工部尚书。

  之所以要让李文春入阁,是为了安抚太平军的文臣武将。

  虽然杨明昭是自己人,但是太平军的官员们心里难免还是有所担忧,让李文春入阁,就代表着杨承业的态度,不会排挤太平军的官员。

  不只是李文春,杨承业还将太平军的不少官员调到了朝堂上,当然更多的官员被他调到了陇南和陇西。

  别看太平军内部有点草台班子的意思,但是这些年杨明昭却是培养了不少能臣干吏。

  这个能臣干吏有着丰富的分田经验和地方管理经验。

  以前只是官职低一些,而现在杨承业给他们升官了,正是他们一展所能的时候。

  杨承业的态度很明显,大批任用重山镇、辽东和太平军的官员,将投诚的官员全部调回京都,先不给他们安排官职,让他们先闲着。

  杨承业也想像太平军那样分田,同时他还要对以前的官员进行甄别,能用则用,不能用的就不用,至于那些作恶多端的,自然免不了惩处。

  只是因为现在各种事情千头万绪,杨承业需要一点点捋顺才行。

  而随着杨承业一点点捋顺朝政,当今大荣的局势也越来越明显了。

  建兴七年,不对,建兴帝已经死了,大荣已经覆灭了。

  神木二十年,二月初。

  南疆镇曲家和云岭镇郭家投诚新朝,请新朝册封,派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

  曲家和郭家的投诚,代表的不只是南疆镇和云岭镇,还包含整个南云省和半个藏原省。

  至此,大荣的局势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杨承业一家独大。

  东南陈恒昌占据了江南省、福海省和半个云桂。

  西南安西镇孙家占据了安西镇和乌思镇,以及半个藏原。

  西北陇北镇、肃州镇和庭州镇,这三镇还是一团乱麻。

  以当前的局面来看,杨家似乎是大势已成。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杨家想要坐稳江山,还要面临很多挑战。

  大荣内部还没有安稳下来,大荣周边的诸多王朝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京都,御书房中。

  杨承业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折子。

  虽然他还没有称帝,但如今他已经入主皇城,内阁六部等朝堂机构已经在完善,六军都督府也在组建之中,新朝朝堂的框架差不多已经搭建完成,剩下的只需要慢慢填充就行了。

  眼前的折子是周兰送来的,其内容是关于大荣西方大月王朝最近的一些军事行动。

  这些年大月王朝一直都在疯狂的扩张,一连吞并了数个小王朝,到如今大月王朝隐隐已有西域霸主的姿态。

  就在两个月前,大月王朝突然开始向大荣边境开始调兵遣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月王朝就调集了十万大军,驻扎在大荣的边境之外。

  其意图不言而喻,显然是想趁着大荣内乱发起入侵。

  而眼下,安西镇镇、庭州镇和肃州镇还是一团乱麻,一旦大月发起入侵,三大边镇很难挡得住。

  就在杨承业考虑该如何处理大月王朝的问题时,杨正山缓步走进了御书房。

  “爷~~”

  见杨正山来了,杨承业连忙起身喊道。

  “嗯!”杨正山微微颔首,随即坐在了一片的茶桌上。

  他抬头环望了一下御书房的布置,还跟以前一个样,虽然换了很多装饰品,但总体布局并没有任何变动。

  王磊端来茶水,杨承业接过去亲自为杨正山斟上。

  此时皇城内没有什么太监和宫女,杨承业身边除了王磊几人外,就是一群军汉。

  至于后宫。

  别提了,后宫还是一片灰烬,现在根本住不了人,所以杨承业的妻儿都住在靖安侯府,杨正山和郁青衣也暂时住在靖安侯府。

  自重山军入京之后,杨正山再次进入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状态,完全退居幕后。

  而安雨行、剑乘风等人则住在了三山谷。

  三山谷内的三黄李还在,虽然京都几次易主,但并没有人去动那棵三黄李。

  对于灵果,大家都想占为己有,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没有会愿意毁掉一棵灵果树。

  哪怕是大梁搜刮京都城的财物时,也刻意绕开了三黄李。

  当然,远在翠霞谷的星元果树也还在,目前余通海正率领着腾龙卫的将士守在翠霞谷附近。

  “六军都督府的官员任用做好了吗?”杨正山问道。

  杨承业从书案上取来一份折子,递给杨正山说道:“这时孙儿斟酌后的想法!”

  杨正山打开折子扫了一眼,眉头皱了皱,说道:“怎么都是重山镇的人?”

  六军都督府也就是在五军都督府的基础上加上了水师都督府。

  “这也是没办法,现在我们有些无人可用!”杨承业也是很苦恼。

  杨家是有着深厚的底蕴,麾下精兵强将、能臣干吏众多,但那是在辽东,在重山镇,把杨家放在整个大荣天下,这些人就显得有些少了,不够用了。

  杨正山想了想,说道:“以后六军都督府要改一下,不能让都督府沦为摆设,要将都督府利用起来。”

  “六军都督府虽无调兵权,但必须要有统兵权!”

  “嗯,加强一下都督府的权力,将各级官员的职责划分清楚,比如左都督负责统兵,右都督负责练兵,诸多都督同知和都督佥事负责各项后勤!”

  “卫所制度已经糜烂的不成样子,索性直接取消卫所制,九大边镇全部改为募兵制,再在各省设立驻防军和城防军,数量不用太多,各省有两万驻防军和两万城防军足以!”

  “当然边镇百姓还是要进行军事训练的,不过改为民兵训练,青壮在农闲时由各地衙门负责组织训练。”

  “算了,一时间也说不清楚,等过两天我给你出一份章程!”

  杨正山觉得大荣的很多制度都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卫所制度,对军户们的要求实在是过于苛刻。

  因此,他准备趁着新朝建立的机会,彻底废除卫所制度,重整所有军事编制。

  不过这事需要慢慢琢磨,杨正山打算用几天的时间给杨承业做出一份大纲来。

  杨正山继续看着手中的都督府的官职名单,说道:“余通海升为水师都督府左都督没问题,其他几个都换了吧!”

  “周兰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曲长空为前军都督府左都督,郭英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

  “梁胜泽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杨明武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张栾为尚武寺寺卿,嗯,尚武寺提升一级,为武部,与六部同级,管辖各地尚武司和演武阁,再设供奉院,宗门司等,分别负责管理先天武者和江湖势力!”

  杨承业沉思了稍许,说道:“可是这样的话,先天武者岂不是都能任官了?”

  大荣以前虽然也有先天武者担任实权官职,但在承平帝在位时,先天武者任官都是临时性的,到了延平帝时期,先天武者任官的限制才逐渐放开。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地方已经不受朝堂控制了,如重山镇和北原镇等。

  也正是因为先天武者担任官职的限制被放开,才造成诸多边镇变成了割据政权,如云岭镇、安西镇、南疆镇和重山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最新章节,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