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问题很重,小皇帝这些年没少派御史南下,但去的御史不是死了,就是没查出什么问题来。
皇帝和朝臣心知肚明,死的人是怎么死的,活着回来的人又是靠着什么回来的。
只是不点破罢了。
这次倒王案和平薛潘案掀了江南的三个大问题,但也只三个而已,没掀开的问题不知有多少。
连皇帝自己都不知道。
他让薛韶去,完全是要薛韶去赌命。
以薛韶的聪明才智,此去江南不会一无所获;
可他只有七品,江南随便一个县的县令官品都不在他之下,除了一个奉命巡视的名头外,他没有任何优势。
这是地狱开局啊。
潘筠皱了皱眉,到底是同盟,不忍见他落难,便问道:“他现在出发了吗?”
潘洪道:“圣命是昨日下的,因是巡视御史,还属于京官,所以不用即刻出京,但三日内,他也要离京,我估计,今日不走,明日他也要走了的。”
潘筠略一沉吟:“我给他送几张平安符去。”
潘洪颔首:“去吧,这次我能平反,多亏了他。”
当时案子僵持不下,潘洪都做好以戴罪之身滞留京城几年的打算了,结果杨稷案发。
潘洪一开始还疑惑,听从大理寺传出来的案由,杨稷多年来一直有不法之事,怎么早不案发,晚不案发,却选择在这时候?
静观几天,待得知朝上铺天盖地的弹劾杨首辅后,潘洪就明白了,这是清流们恼怒杨士奇帮助皇帝,纵容王振,所以拿杨士奇开刀呢。
潘洪自嘲的道:“除了江南一系的官员,就是王振一党的人在弹劾杨首辅,党争,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你看,他们曾经恼怒杨首辅助王振弹压他们,以此为借口说杨首辅失职,是奸佞,但此刻,他们就和王振站在同一处。”
潘洪怅然道:“如此,他们又算什么呢?”
众人沉默。
潘洪目光柔和的看着他们,温声道:“为父希望你们将来做事不要陷入这样的怪圈中,可以学一学薛韶,对事不对人……”
他顿了顿方道:“虽然会苦一些,但至少问心无愧,若是太苦了,就辞官归隐。
家中虽不富裕,但有房有田,活命还是可以的,莫要做有愧于心的事。”
潘筠和两个哥哥一起乖巧的应下。
潘筠:“听父亲的意思,除了江南一系和王振一党外,还有好多官员呢,他们什么意思?”
“有和薛瑄、薛韶一样对事不对人,上书依律惩处杨稷的,也有静观其变,一言不发的人。”
潘筠:“谁占多数?”
潘洪停顿片刻后道:“沉默者居多。”
他叹息一声道:“所以提议依法惩处杨稷的官员声小无威,被人看做江南一系、王振一党,薛瑄叔侄现在朝中的名声……很差。”
“薛瑄被恢复原职,但仅一日就又被夺官,杨首辅的门生卢霖曾当着陛下的面讥讽薛韶忘恩负义,杨首辅曾助他平反,他现在却……”
潘筠挑眉,并不担心:“薛韶怎么说?”
“薛韶一言不发,此事的关键也不在薛韶,而在于陛下,”潘洪道:“也是那之后,皇帝让薛韶去巡视江南。”
尹松见他们愁眉苦脸的,便道:“别愁了,薛瑄叔侄自己都不愁,你们愁什么?大不了辞官,不在官场混,不受这份约束就是。”
他道:“你们啊,就是放不开,挂念太多,这天下又不是非得你们这一个官不可,一个活计罢了,做不了就不做了,皇帝也不能强逼你出仕不是?”
“对呀,爹你现在平反,是自由身了,”潘筠拍着胸口道:“你要是不当官了,回乡,我养你!”
潘洪一脸欣慰:“我儿利害,早就是你养家了,这几年多亏你往大同寄钱寄物。”
潘洪这才想起来问:“你一早过来吃东西了吗?爹给你做碗面?”
潘岳立即夸道:“小妹是要尝一尝爹做的面,这几年爹的厨艺越发好了,我们都爱吃他做的面。”
潘筠的话就咽回去,改口道:“好呀,我尝尝爹的手艺。”
和尹宅的热闹温馨相比,薛韶租住的房子里则要冷清许多。
安静,却也温馨。
薛瑄轻点了一下箱子里的书,蹙眉,扭头和侄子道:“还有谢应芳的《辨惑编》,你上次不是给我写信说在京城看到了吗?”
正在整理文稿的薛韶一顿,头也不抬的道:“太贵了,侄儿就没买,不过我当时通读了一遍,默了下来,您要看吗?”
他从书箱下面抽出一沓缝好的文稿递给薛瑄。
薛瑄沉默片刻,伸手接过,翻了翻问道:“多贵啊?”
“五两八钱。”
薛瑄皱眉:“是贵了一些,但你不至于买不起吧?”
一旁的喜金连忙道:“二老爷,少爷当时把钱都给了潘道长,身上就只剩下吃一顿饭的钱了。”
薛瑄一脸复杂:“韶儿,虽然我从小就教你不要沉溺于钱财名利,但也不必要如此视金钱如粪土,做好事,也得先把自己顾好。”
薛韶理直气壮的道:“我把自己顾好了的,这书是叔叔想买的。”
言外之意是,他并不想买,他现场就翻了看了记住了,用不着买。
薛瑄张了张嘴,半晌后颔首:“你说的对,你干得漂亮。”
想了想,薛瑄问道:“那本书还在吗?”
薛韶:“或许还在,那人将书放在书铺寄卖,可以去问一问。”
薛瑄就冲他伸手:“给我五两银子。”
薛韶看着他的手,沉默片刻后摇头:“二叔,除去您回乡的路费,我们身上就剩下七两了,我还得去江南呢。”
薛瑄:“你是奉命南巡,沿途有驿站负责你的宿食,钱不够,稍后再赚就是,以你的能力,赚钱不成问题。”
薛韶叹气:“可我现在名声不佳,不仅字和画卖不出去,写的文章也没人要了。”
薛瑄:“那就出京再赚,京城外肯定还不知道你忘恩负义之事,借着进士二甲传胪的名声,还是能赚一些钱的。”
薛韶就慢悠悠的掏钱,他想为自己再争取一番:“二叔,我还想在离京前看望杨首辅……”
皇帝和朝臣心知肚明,死的人是怎么死的,活着回来的人又是靠着什么回来的。
只是不点破罢了。
这次倒王案和平薛潘案掀了江南的三个大问题,但也只三个而已,没掀开的问题不知有多少。
连皇帝自己都不知道。
他让薛韶去,完全是要薛韶去赌命。
以薛韶的聪明才智,此去江南不会一无所获;
可他只有七品,江南随便一个县的县令官品都不在他之下,除了一个奉命巡视的名头外,他没有任何优势。
这是地狱开局啊。
潘筠皱了皱眉,到底是同盟,不忍见他落难,便问道:“他现在出发了吗?”
潘洪道:“圣命是昨日下的,因是巡视御史,还属于京官,所以不用即刻出京,但三日内,他也要离京,我估计,今日不走,明日他也要走了的。”
潘筠略一沉吟:“我给他送几张平安符去。”
潘洪颔首:“去吧,这次我能平反,多亏了他。”
当时案子僵持不下,潘洪都做好以戴罪之身滞留京城几年的打算了,结果杨稷案发。
潘洪一开始还疑惑,听从大理寺传出来的案由,杨稷多年来一直有不法之事,怎么早不案发,晚不案发,却选择在这时候?
静观几天,待得知朝上铺天盖地的弹劾杨首辅后,潘洪就明白了,这是清流们恼怒杨士奇帮助皇帝,纵容王振,所以拿杨士奇开刀呢。
潘洪自嘲的道:“除了江南一系的官员,就是王振一党的人在弹劾杨首辅,党争,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你看,他们曾经恼怒杨首辅助王振弹压他们,以此为借口说杨首辅失职,是奸佞,但此刻,他们就和王振站在同一处。”
潘洪怅然道:“如此,他们又算什么呢?”
众人沉默。
潘洪目光柔和的看着他们,温声道:“为父希望你们将来做事不要陷入这样的怪圈中,可以学一学薛韶,对事不对人……”
他顿了顿方道:“虽然会苦一些,但至少问心无愧,若是太苦了,就辞官归隐。
家中虽不富裕,但有房有田,活命还是可以的,莫要做有愧于心的事。”
潘筠和两个哥哥一起乖巧的应下。
潘筠:“听父亲的意思,除了江南一系和王振一党外,还有好多官员呢,他们什么意思?”
“有和薛瑄、薛韶一样对事不对人,上书依律惩处杨稷的,也有静观其变,一言不发的人。”
潘筠:“谁占多数?”
潘洪停顿片刻后道:“沉默者居多。”
他叹息一声道:“所以提议依法惩处杨稷的官员声小无威,被人看做江南一系、王振一党,薛瑄叔侄现在朝中的名声……很差。”
“薛瑄被恢复原职,但仅一日就又被夺官,杨首辅的门生卢霖曾当着陛下的面讥讽薛韶忘恩负义,杨首辅曾助他平反,他现在却……”
潘筠挑眉,并不担心:“薛韶怎么说?”
“薛韶一言不发,此事的关键也不在薛韶,而在于陛下,”潘洪道:“也是那之后,皇帝让薛韶去巡视江南。”
尹松见他们愁眉苦脸的,便道:“别愁了,薛瑄叔侄自己都不愁,你们愁什么?大不了辞官,不在官场混,不受这份约束就是。”
他道:“你们啊,就是放不开,挂念太多,这天下又不是非得你们这一个官不可,一个活计罢了,做不了就不做了,皇帝也不能强逼你出仕不是?”
“对呀,爹你现在平反,是自由身了,”潘筠拍着胸口道:“你要是不当官了,回乡,我养你!”
潘洪一脸欣慰:“我儿利害,早就是你养家了,这几年多亏你往大同寄钱寄物。”
潘洪这才想起来问:“你一早过来吃东西了吗?爹给你做碗面?”
潘岳立即夸道:“小妹是要尝一尝爹做的面,这几年爹的厨艺越发好了,我们都爱吃他做的面。”
潘筠的话就咽回去,改口道:“好呀,我尝尝爹的手艺。”
和尹宅的热闹温馨相比,薛韶租住的房子里则要冷清许多。
安静,却也温馨。
薛瑄轻点了一下箱子里的书,蹙眉,扭头和侄子道:“还有谢应芳的《辨惑编》,你上次不是给我写信说在京城看到了吗?”
正在整理文稿的薛韶一顿,头也不抬的道:“太贵了,侄儿就没买,不过我当时通读了一遍,默了下来,您要看吗?”
他从书箱下面抽出一沓缝好的文稿递给薛瑄。
薛瑄沉默片刻,伸手接过,翻了翻问道:“多贵啊?”
“五两八钱。”
薛瑄皱眉:“是贵了一些,但你不至于买不起吧?”
一旁的喜金连忙道:“二老爷,少爷当时把钱都给了潘道长,身上就只剩下吃一顿饭的钱了。”
薛瑄一脸复杂:“韶儿,虽然我从小就教你不要沉溺于钱财名利,但也不必要如此视金钱如粪土,做好事,也得先把自己顾好。”
薛韶理直气壮的道:“我把自己顾好了的,这书是叔叔想买的。”
言外之意是,他并不想买,他现场就翻了看了记住了,用不着买。
薛瑄张了张嘴,半晌后颔首:“你说的对,你干得漂亮。”
想了想,薛瑄问道:“那本书还在吗?”
薛韶:“或许还在,那人将书放在书铺寄卖,可以去问一问。”
薛瑄就冲他伸手:“给我五两银子。”
薛韶看着他的手,沉默片刻后摇头:“二叔,除去您回乡的路费,我们身上就剩下七两了,我还得去江南呢。”
薛瑄:“你是奉命南巡,沿途有驿站负责你的宿食,钱不够,稍后再赚就是,以你的能力,赚钱不成问题。”
薛韶叹气:“可我现在名声不佳,不仅字和画卖不出去,写的文章也没人要了。”
薛瑄:“那就出京再赚,京城外肯定还不知道你忘恩负义之事,借着进士二甲传胪的名声,还是能赚一些钱的。”
薛韶就慢悠悠的掏钱,他想为自己再争取一番:“二叔,我还想在离京前看望杨首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走偏锋的大明,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剑走偏锋的大明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走偏锋的大明,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剑走偏锋的大明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