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那日方轻崖夜袭已过了三日。这三日,箫玄明面上若无其事,帮助尹红竹等人驱散瘟疫,治理病人。暗地里却是战战兢兢,提防着罗白的暗箭。这素未谋面的罗白,当真不能以常理度之啊。

  现在想来,那日他派方轻崖来刺杀自己,其中用意倒是蛮多。

  若是方轻崖能直接杀了,那便再好不过。同时纯阳宫若是怪罪下来,他便可把方轻崖推出去顶着。这样既能让方轻崖退无可退,也可一定程度上规避纯阳宫的迁怒。

  再者,罗白派方轻崖前来,未必指望他能够刺杀成功,也许是让他来检验自己实力。同时,给予箫玄一个暗暗的警告。

  他要让箫玄明白,英雄不是那么容易做的。毕竟,只要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瘟疫是他罗白所为,那官府、纯阳宫便师出无名,不能奈他何。而箫玄孤立无援,仅凭一人之力,一个区区引灵初期的实力,倒不足以让他畏惧。

  “现在只盼轻崖师兄能谋得罗白信任,获取一些证据啊。”箫玄斜倚在一棵柳树上,双手抱于胸前,望天喃喃道。

  “不知道长有何心事,若是无妨,可说予小女子听。小女子愿替道长解忧。”正当箫玄惆怅之际,尹红竹款款而来。朝着箫玄微微弯身,浅浅一笑,柔声说道。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就不牢阁下费心了。”见尹红竹前来,箫玄这才回过神来,道。

  正交谈间,忽见一名红衣教女子神色匆匆地小跑了过来,向着二人微微恭声,旋即说道:“尹大人,方才消息传来,镇上的杜甫先生也感染瘟疫了。”

  “杜甫?”听到这个名字,箫玄眉头微皱。这个人他可是极为熟悉的啊,他的诗,自己可是烂熟于心,就是不知,这个杜甫,是否便是记忆中的那个杜甫。

  听到这个消息,尹红竹的面色也是微微变幻,见箫玄眉头微皱,忙解释道:“唉,那杜甫是一书生,才学甚高,可直到现在仍然郁郁不得志。这人为人气节甚是高直,镇上的一个为富不仁的富户曾花两百两银子求他赋诗一首,他竟断笔明志,绝不肯为品性有缺之人动笔。

  如今杜甫遭难,我自然不能让这等正直之士白白死去,小霞,你备两杯药水,我这便送去。”

  想来是劳累之故,尹红竹的脸上尽是疲态,不知不觉间,说话都软软无力起来。

  片刻之后,小霞已将药水备好。尹红竹接过药水,正欲上马,却被箫玄扯住衣角。

  “你在这里休息一下,送药的事交给我了。”

  尹红竹微微失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想当年,她也是家庭丧亡,流离失所,迫于无奈之下,方才加入了红衣教。红衣教皆是女性,因而她鲜与异性沟通。如今见箫玄如此关心自己,不由地心生一份感动,清冷的面颊上掠过一抹红晕。

  “如此,有劳道长了。”尹红竹柔声说道。

  箫玄接过药水,不再多言。即刻翻身上马,前往镇子的西南角,杜甫居处。

  他对这个仕途不顺,却闻名遐迩的大诗人,同样是心生好奇。一直以来只闻其诗,如今能见其人。光是想想,箫玄就觉得激动。

  救人要紧,箫玄不敢有丝毫懈怠。快马加鞭,片刻之后,箫玄便抵达了镇子的西南角。

  那么问题来了,只知其在镇子的西南角,却不知其具体在哪个屋子。箫玄骑马从一排房屋面前走过,不知所往,正打算敲门问路时,忽然听到屋内传来一声长吟: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听到这再为熟悉不过的诗,箫玄心中骤然狂喜,想来此间屋子内赋诗之人定然是杜甫无疑了。

  箫玄翻身下马,将马系在了一旁的柱子上,旋即走上屋前,轻轻敲门道:“请问屋内可是杜甫先生?”

  只听屋里的人叹道:“阁下请进,恕我重病在身,不能下床起迎.......”

  箫玄轻轻地推开那已然破损的木门,只见那一贫如洗的房屋,颤颤巍巍,几乎要倾倒一般。房屋内,除了一张床之外,便只有一张书桌。桌上陈列着笔墨纸砚,以及一些书籍。

  滴。

  箫玄忽觉头顶一湿,忙抬头看去,却见这屋顶的茅草似是被风吹开了般,少了许多。若是暴雨天,怕是杜甫的日子更不好过。

  “晚辈乃纯阳宫弟子,特来此帮助红衣教救助病人。听闻先生感染瘟疫,重病在床,因而不敢怠慢,即刻前来送药,解先生之危。”

  “居然是纯阳宫弟子,杜甫一介寒门,何德何能.....”杜甫瞠目结舌,话未说完,便被箫玄打断:

  “先生,他事暂且搁置一边,先将药物服下为妙。”

  闻言,杜甫方才止言。他憔悴的面额上带着感激,双手颤颤巍巍地接过杯子,急忙喝下。

  一杯药水下肚,杜甫气色好了许多。待将气喘匀了之后,他微微叹道:“杜甫我饱读诗书,胸怀高志。此次来到长安,便是志在报答国家,却一直未能如愿。反而重病缠身,也罢......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箫玄笑道。

  听到箫玄口中接的这句诗,杜甫微微失神。这首诗是他方才念及故友,情不自禁地感叹而出。先前并未写过,亦非前人诗词。而眼前这眉目清秀的少年却是知他心中所想!

  “少侠古道热肠,且深知我心,当真我杜甫知己啊。”杜甫颤颤巍巍地坐起身子,激动地说道。

  箫玄老脸一红,暗暗庆幸自己仍能记住杜甫的几句诗。他自然知晓,杜甫的知己,唯有李白一人。而今日自己竟然也成了他的知己,这不禁让箫玄受宠若惊。想来千百年后,便会有这样一条消息流传于众:杜甫一生孤高清傲,普天之下,能让其视为知己者唯有两人:一是大诗人李白,二是箫玄。诗人李白举世皆知,至于箫玄.......

  细细品味着箫玄所述的诗句,杜甫越看越喜欢,看向箫玄的眼神中,尽是赞赏之意。

  “这位少侠,我看你学识渊博,且怀济世之心。日后若有机会,何不投官?上报朝廷,下安黎明。如此,岂非甚好?”

  “这.......”箫玄微微一愣,他可从未想过入朝为官。见杜甫如此狼狈,又不好实话实说伤他的心,因而回道,“先生救国心切,在下也能感知。只是如今晚辈年纪尚小,涉世未深,阅历浅薄,还不能入朝拜官。他日若有机会,去朝堂为官倒也并非不可。”

  “如今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国将不存,何以为家啊......当今之势,唯有清正廉洁有能者伴君左右,或能改变大局啊。”杜甫微微叹了口气,颤颤巍巍地从怀中取出一袋包裹的极为精致的锦囊,以及一张裹起来的纸,递给箫玄,“老夫这把骨头,不知还能撑多久。空有报国之心,奈何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病魔缠身,怕是不能再为国效力了。今日我将此镜囊赠予你,他日你若进朝为官,若有不可解之危局时,可凭此锦囊去找李白。李白乃我一生挚友,且其在朝已有所成就,说不得便可帮扶你一把。”

  李白,听到这个名字,箫玄心神一颤。此人之名,如雷贯耳,大唐子民,无人不知啊。相传力士脱靴,贵妃敬酒,皇帝敬重。其以诗入道,实力深不可测,一手青莲剑气更是让得鬼神惊惧.......

  而凭此锦囊,竟可让李白关键时刻出手相助,这等恩情,不可谓不大.....

  郑重地接过锦囊,箫玄单膝跪地,朝杜甫深深一拜,道:“先生护持之恩,箫玄铭记于心。他日若有机会,定当尽己所能,改变这个乱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三世界之戒主传说,剑三世界之戒主传说最新章节,剑三世界之戒主传说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