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入夜,愈发热闹起来,煌煌灯火映得满天星月灰头土脸,贵人黎庶挤满了一条铜驼街,溢目的繁华。
有一队金吾卫揽辔缓缓经过,明光甲、吞颜盔,车水马龙也腾出一条道,马蹄漫不经心踏在砖地上,有小孩落了面具在街心,被踏得七零八碎。
金吾卫共有精兵不下万人,拱卫京师,职责重大。
京城东南一所深宅,府门前高悬了两盏灯笼,上头各书有一“王”字。
王修子息艰难,上月才终于得了麟儿,每日一回府就去逗弄孩子,乐在其中,不足两月的小孩儿,只躺在乳娘怀里咧嘴笑。
此时,府内下人来报,只说有人登门拜访。
王修懒得支应,他官拜金吾卫上将军,巡卫京师,得圣上青睐,自然多的是人巴结,不外又是求他给谋个差事的。
他摆摆手,低头顾着看孩子,打发人下去。
下人会意,正回身要寻个由头将人打发走,不料那不速之客已自行闯进来。
来人披斗篷,快步往堂前走,身侧有人护卫,五六个家丁拦不住,被踢翻在地。
王修正欲发作,那人已进到屋内,一眼看见乳娘和怀里的孩子,“王将军,久违了。”
他摘下斗篷,白净一张脸,清贵非凡。
齐王景桐。
王修心头一惊,天子屡次诏其入京,他拒不奉诏,如今却秘密来他府上,他不怕死,自己可经不得天子见疑。
仍是不失礼数地圈臂深揖下去,“见过王爷。”
景桐一笑,自顾自到一侧圈椅坐下,目光落至孩子身上,“还未贺过将军喜得麟儿,将军何等英豪,官爵荣身,此子日后定也贵不可言。”
王修心头慌乱,背后打个手势,着乳娘抱着孩子退下,再躬了腰回话,“王爷客气,下官惶恐。”
乳娘匆匆福个身要退下,景桐身侧一侍卫上前一步将人按下了。
“本王来的仓促,只这扳指还算名贵些,送与这将门虎子,做个见面礼。”
侍卫将乳娘推至近前,景桐摘下羊脂玉的扳指,压到孩子胸口上,乳娘无措地福个身,惶惶看向王修,肩上始终有一只手钳着。
王修脸色愈发灰白,齐王的来意他已猜个八九分,拱手回绝,“王爷心爱之物,下官愧不敢受。”
“无妨,”景桐伸了一指轻抚着孩子脸颊,一脸爱怜,“粉雕玉琢的小家伙,本王若能有王将军这般福分,纵弃去这王爵也心甘情愿。”
王修紧紧盯着乳娘怀里的孩子,心尖都在颤。
景桐收手,云淡风轻望他一眼,“本王此来,还给将军备了一份厚礼。”
他拍拍掌,有两名侍卫抬了一只大木箱子进来,搁在堂前,看分量不轻。
“这、这是……”王修惊疑看向景桐。
“将军打开看看。”
王修喉头动了动,近前去,双手扶在木箱盖子上,齐王怀有不臣之心满朝已是心照不宣,他这时秘密找上自己,所图就是他手下的金吾卫——要自己助他谋逆。
这箱子里装的该是金银珠宝,一旦露在他面前,还回得了头吗?王修额前沁出汗,谋逆篡国,那是灭九族的死罪呀!
景桐盯着他面上神色,轻笑一声,“将军弓马娴熟,莫不是揭不开这箱子?”
自己的孩子还在他手上,王修心下一沉,一把打开了箱子。
乳娘瞧见立时尖着嗓子惊呼一声,惊得怀里的孩子开始啼哭,饶是王修也心头一紧。
那箱子里装了一个人,一个死人。
脖子上深深一道勒痕,面色惨白,眼睛都未阖上,仔细一看,才认出是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郑挽。
“王爷,这是何意?”
景桐看向他,“此人自诩朝中清流,正具本要参劾将军,”看王修神态变幻,他不由一笑,“
他多方搜寻了将军这些年卖官鬻爵的罪证,要一纸奏疏,直抵圣案。”
“以权谋私,卖官敛财,将军猜圣上见了此奏疏,该如何震怒?”
景桐起身,扶着那箱子盖子狠狠拍了下去,一声巨响,砸得人心惊肉跳,箱子里的人有口气都要吓得蹦起来。
孩子哭嚎得愈发高了,乳娘心惊胆颤地哄着。
王修心头惊惶不已,恰因为他所说正是实情,句句掐在他七寸上。
“革职下狱都是轻的,合该处死的!”景桐咬牙一句,挑眉看着王修。
见他已完全慌乱才缓了声音,温声道:“将军也不必过于惊慌,人,我已经替将军拦下了。
奏疏,我也一并替将军处理了,此事传不到圣上耳中,将军还是金吾卫的上将军。”
王修不蠢,听出弦外之音了——人是死了,奏疏却未必处理了。
那奏疏成了齐王手中拿捏他的把柄,一念之下,就能让他这所谓的金吾卫上将军万劫不复。
衡量再三,他艰难作了一揖,“多谢王爷,”顿一顿方咬牙道,“相救之恩无以为报,下官日后旦凭差遣。”
齐王挟持了他的孩子威胁,另有一纸奏疏,若他不妥协,只怕明日就家破人亡了。非是他不忠,实在是逼不得已。
景桐微微一笑,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将军是有福之人,日后定可平步青云,封侯拜相。”
王修心中苦笑,“借王爷吉言。”
景桐回身去看乳娘怀里那孩子,“本王与这孩子投缘,想带在身边身边教养,将军以为如何?”
豺狼相谋,岂可尽信。
这是以孩子为质,哪容得他说不,王修低眉下去,仿佛一夕苍老了十岁,许久方沉声道,“是他的福泽,下官感恩涕零。”
景桐甚是满意,“王将军通达,叨扰已久,该告辞了。”
侍卫钳了乳娘的肩往外走,乳娘回首惶惶不安地看向王修,怀里的孩子咧嘴笑了。
王修眸光一迟,沉沉点点头。
哪里还想得了许多,只得先顾眼前了。
瞥见屋心那箱子,不由蹙眉,“王爷,这箱子……”
景桐会意,递个眼色,侍卫又将箱子抬下去,再叹惜道:“都察院的郑大人游船不慎坠水身亡了,公忠之臣,可叹天不假年。”
王修闻言心头生寒,再埋首作揖,“恭送王爷。”
有一队金吾卫揽辔缓缓经过,明光甲、吞颜盔,车水马龙也腾出一条道,马蹄漫不经心踏在砖地上,有小孩落了面具在街心,被踏得七零八碎。
金吾卫共有精兵不下万人,拱卫京师,职责重大。
京城东南一所深宅,府门前高悬了两盏灯笼,上头各书有一“王”字。
王修子息艰难,上月才终于得了麟儿,每日一回府就去逗弄孩子,乐在其中,不足两月的小孩儿,只躺在乳娘怀里咧嘴笑。
此时,府内下人来报,只说有人登门拜访。
王修懒得支应,他官拜金吾卫上将军,巡卫京师,得圣上青睐,自然多的是人巴结,不外又是求他给谋个差事的。
他摆摆手,低头顾着看孩子,打发人下去。
下人会意,正回身要寻个由头将人打发走,不料那不速之客已自行闯进来。
来人披斗篷,快步往堂前走,身侧有人护卫,五六个家丁拦不住,被踢翻在地。
王修正欲发作,那人已进到屋内,一眼看见乳娘和怀里的孩子,“王将军,久违了。”
他摘下斗篷,白净一张脸,清贵非凡。
齐王景桐。
王修心头一惊,天子屡次诏其入京,他拒不奉诏,如今却秘密来他府上,他不怕死,自己可经不得天子见疑。
仍是不失礼数地圈臂深揖下去,“见过王爷。”
景桐一笑,自顾自到一侧圈椅坐下,目光落至孩子身上,“还未贺过将军喜得麟儿,将军何等英豪,官爵荣身,此子日后定也贵不可言。”
王修心头慌乱,背后打个手势,着乳娘抱着孩子退下,再躬了腰回话,“王爷客气,下官惶恐。”
乳娘匆匆福个身要退下,景桐身侧一侍卫上前一步将人按下了。
“本王来的仓促,只这扳指还算名贵些,送与这将门虎子,做个见面礼。”
侍卫将乳娘推至近前,景桐摘下羊脂玉的扳指,压到孩子胸口上,乳娘无措地福个身,惶惶看向王修,肩上始终有一只手钳着。
王修脸色愈发灰白,齐王的来意他已猜个八九分,拱手回绝,“王爷心爱之物,下官愧不敢受。”
“无妨,”景桐伸了一指轻抚着孩子脸颊,一脸爱怜,“粉雕玉琢的小家伙,本王若能有王将军这般福分,纵弃去这王爵也心甘情愿。”
王修紧紧盯着乳娘怀里的孩子,心尖都在颤。
景桐收手,云淡风轻望他一眼,“本王此来,还给将军备了一份厚礼。”
他拍拍掌,有两名侍卫抬了一只大木箱子进来,搁在堂前,看分量不轻。
“这、这是……”王修惊疑看向景桐。
“将军打开看看。”
王修喉头动了动,近前去,双手扶在木箱盖子上,齐王怀有不臣之心满朝已是心照不宣,他这时秘密找上自己,所图就是他手下的金吾卫——要自己助他谋逆。
这箱子里装的该是金银珠宝,一旦露在他面前,还回得了头吗?王修额前沁出汗,谋逆篡国,那是灭九族的死罪呀!
景桐盯着他面上神色,轻笑一声,“将军弓马娴熟,莫不是揭不开这箱子?”
自己的孩子还在他手上,王修心下一沉,一把打开了箱子。
乳娘瞧见立时尖着嗓子惊呼一声,惊得怀里的孩子开始啼哭,饶是王修也心头一紧。
那箱子里装了一个人,一个死人。
脖子上深深一道勒痕,面色惨白,眼睛都未阖上,仔细一看,才认出是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郑挽。
“王爷,这是何意?”
景桐看向他,“此人自诩朝中清流,正具本要参劾将军,”看王修神态变幻,他不由一笑,“
他多方搜寻了将军这些年卖官鬻爵的罪证,要一纸奏疏,直抵圣案。”
“以权谋私,卖官敛财,将军猜圣上见了此奏疏,该如何震怒?”
景桐起身,扶着那箱子盖子狠狠拍了下去,一声巨响,砸得人心惊肉跳,箱子里的人有口气都要吓得蹦起来。
孩子哭嚎得愈发高了,乳娘心惊胆颤地哄着。
王修心头惊惶不已,恰因为他所说正是实情,句句掐在他七寸上。
“革职下狱都是轻的,合该处死的!”景桐咬牙一句,挑眉看着王修。
见他已完全慌乱才缓了声音,温声道:“将军也不必过于惊慌,人,我已经替将军拦下了。
奏疏,我也一并替将军处理了,此事传不到圣上耳中,将军还是金吾卫的上将军。”
王修不蠢,听出弦外之音了——人是死了,奏疏却未必处理了。
那奏疏成了齐王手中拿捏他的把柄,一念之下,就能让他这所谓的金吾卫上将军万劫不复。
衡量再三,他艰难作了一揖,“多谢王爷,”顿一顿方咬牙道,“相救之恩无以为报,下官日后旦凭差遣。”
齐王挟持了他的孩子威胁,另有一纸奏疏,若他不妥协,只怕明日就家破人亡了。非是他不忠,实在是逼不得已。
景桐微微一笑,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将军是有福之人,日后定可平步青云,封侯拜相。”
王修心中苦笑,“借王爷吉言。”
景桐回身去看乳娘怀里那孩子,“本王与这孩子投缘,想带在身边身边教养,将军以为如何?”
豺狼相谋,岂可尽信。
这是以孩子为质,哪容得他说不,王修低眉下去,仿佛一夕苍老了十岁,许久方沉声道,“是他的福泽,下官感恩涕零。”
景桐甚是满意,“王将军通达,叨扰已久,该告辞了。”
侍卫钳了乳娘的肩往外走,乳娘回首惶惶不安地看向王修,怀里的孩子咧嘴笑了。
王修眸光一迟,沉沉点点头。
哪里还想得了许多,只得先顾眼前了。
瞥见屋心那箱子,不由蹙眉,“王爷,这箱子……”
景桐会意,递个眼色,侍卫又将箱子抬下去,再叹惜道:“都察院的郑大人游船不慎坠水身亡了,公忠之臣,可叹天不假年。”
王修闻言心头生寒,再埋首作揖,“恭送王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来!我徒弟宁姚,剑来!我徒弟宁姚最新章节,剑来!我徒弟宁姚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来!我徒弟宁姚,剑来!我徒弟宁姚最新章节,剑来!我徒弟宁姚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