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相公,汉王郎君可是真的看重相公啊。完颜家的三个大将就这么给出去了,果真是大手笔。”
杜无忌看着手中刚刚送达的文书,有些啧啧称奇。
石琚同样在看一封文书,头也不抬的说道:“自然是看重的,否则也不会在我还是金国相公之时,就与我通信了。”
说到这里,石琚抬头问道:“杜大郎,你现在也要称呼大郎君为汉王了吗?”
杜无忌摊手以对:“正是因为初来乍到方才要展示诚意,否则其余人都还以为我口服心不服。
要是让他人认为我对大郎君称王之事有什么想法,那才是万事皆休。”
石琚继续追问:“单单是你这么想,还是其余人也这般思量。”
杜无忌直接笑道:“肯定有人这般想的,但绝大多数人却还是真心实意的。”
说到这里,杜无忌顿了顿:“再说,汉王毕竟是汉家英雄,我也是服气的,称王算什么,称帝也是可以的。”
石琚追问不及:“那你认为,现在是大郎君称王的好时机吗?”
杜无忌再次犹豫片刻,随后左右看看,方才低声说道:“自然不是。
依末将之见,此时还不是与宋国翻脸的时候,待到覆灭两个金国之后,大郎君顺势称王,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石琚点头:“大郎君之前对我说过,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他是不在意这些虚名的,但是天下事就是这般,不是说你不想就能如何如何。
大郎君即便心中不愿,却难道还能为一两句称谓割了官吏百姓舌头不成?而当所有人都认大郎君为汉王,不是也是了。”
杜无忌声音进一步压低:“相公慎言。这番话被我听了还好,被他人听了说不得就会遭到攻讦。
相公虽然与汉王相交甚久,却终究是与我等无二的新附之人,此时反而应当大张旗鼓的鼓吹汉王功绩,承认汉王身份才好。”
石琚知道这是自家心腹的好意,却还是笑着摇头:“杜大郎,若是如今大郎君已经年逾四十的守成之君,不用你说我也是要明哲保身的。
但他只是刚过二十,又是马上打天下的主君,如何会害怕我一个糟老头子?”
杜无忌想了想,一时间也只能信服点头。
如今北地众人私下谈论之时,都说与刘淮最像的,反而不是他那蹉跎半生的老祖宗汉王刘邦,而是年少之时就大放异彩的秦王李世民。
太年轻了。
君主年轻带来的好处就是,一般大臣都活不过君主,根本不用担心功高盖主之事发生。
尤其是开国君主,天下都是他亲冒锋矢打下来的,难道他还会担心糟老头子叛乱吗?
石琚一言既罢,随后低头看着手中文书,言语不停:“大郎君为汉王之事就犹如决堤之水不可阻挡,与宋国之间的关系也很有可能起变故,因此咱们的速度要快一些。
前日给你的文书账册,你可看出什么奇怪的地方来了吗?”
杜无忌摇头:“海州为汉王的龙兴之地,因此在三年之前就用的新式记账法,账目十分清晰。
可关键就是……就是太清楚明白了,竟然没有一丁点错漏,实在是不可思议。”
石琚欣慰点头:“确实如此,海州此时五十三个大型盐场,然而海州转运盐使司却能一斤不少的进出归档。呵呵。
要么海州盐运使孙怀度是个治政大才,要么……”
杜无忌接口说道:“那么就有阴阳账簿。”
石琚皱眉说道:“假设孙怀度是贪钱了,那么这些钱又去哪里了呢?”
杜无忌只能摇头。
自从一班人马进驻海州已经有十几日,海州上下也十分配合,需要什么给什么。
然而到了现在,一行人也只在账簿上发现了不算错漏的错漏,纯粹的捕风捉影,实在是令人丧气。
如果按照石琚极其喜欢剑走偏锋的性子,即便不直接将孙怀度捉下大狱,先行审问,也得先找个泼皮去状告孙怀度偷鸡摸狗,从而给石琚一个司法介入的缺口。
但这不是刘淮亲口让石琚注意手段,而石琚也是立志要当个太平年间宰相,想要以此来展现自家手段吗?
说句难听的,若是事事讲究以力破巧,那国家还要御史中丞干嘛?直接给锦衣卫扩大十倍的编制,搞些特务政治不就成了?
石琚捻须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让孙怀度亲自来回话。
呵,终究是打草方才好惊蛇。”
“喏!”
巡察御史石琚召见孙怀度的消息很快就在海州传开,并且引起了轩然大波。
即便是在后世也很难脱离主客矛盾,更何况现在了。
尤其是石琚与孙怀度的身份差距实在是过于微妙了一些。
石琚一个众所周知的新降之人自不用多说,孙怀度则是北伐军出身,身为文人,亲自参加过北伐初期一系列苦战。
在魏胜攻略益都府之时,孙怀度为军中度支,在赶路的时候被一伙土匪所伤,摔断了腿,因此才转入了地方为官。
此类事情在山东其实是很常见的,而这也不算是制度创新,而是依从的唐朝旧制。
唐时科举制度还没有健全,文人想要当官需要举荐,这其中虽然也需要考试,但是朝堂也不可能根据一张卷子就让没有经验的文人成为一县父母,也得勘磨一番之后才会授予实职。
这其中最快捷的办法就是从军,在军中当参谋军事,掌管军队后勤,三五年之后出了成绩,自然就会有节度使推荐到地方上出任一方父母。
其中的逻辑非常简单。
你如果有能力管好数千青壮的后勤,安排好他们的生活,不让他们闹事叛乱,那你就一定有能力去管好一县的百姓。
这也就是许多唐朝诗人有从军经历的根本原因。
虽然这极大的扩大了节度使的权力,但不得不说,这是个很好的救时之举,很好的缓解了北伐军初期缺少官员的压力。
这么一算,孙怀度自然算得上资历深厚,此时却竟然被一个外人来审查,即便这个外人带着汉王的命令来的,那也不能让人彻底心服!
这也就是孙怀度本身就是文人出身,这要是个武人,八成就会立即窜到石琚身前大骂出口。
石琚,我入你娘,你踏马一个降人出身,走投无路的糟老头子,凭什么在这耀武扬威啊?你不是要查账吗,老子告诉你,要账没有,要命嘛,老子这条命,跟着汉王已经死过好几回了!
三月一日,就在刘淮大婚这个喜气洋洋的日子中,海州数名数得上号官员全都聚集在了海州府衙之中。
其中不仅仅有海州知州黄越,还有朐山与东海的两名知县,海州钤辖郑云,就连新任的山东东路转运使开赵、山东市舶司提举王世杰也派遣心腹来,以作旁听。
这就是要为孙怀度壮声势的意思了。
“老刘,你怎么今日才来?老孙家的米酒都让我喝光了。”
面对黄越的询问,市舶司勾当公事刘政先是对孙怀度拱了拱手,随即朗声以对:“老孙家的酒啥时候喝不成?
只不过马上就是春运,事情庞杂,偏偏有石御史来问话,搞得上下皆是人人自危,手忙脚乱。”
海州钤辖郑云却冷笑说道:“说不得是你们屁股底下不干净吧。
老刘,如今石御史是拿着汉王的军令来的,你若真的有犯错,此时坦白还是能从宽的。在场众人也不会不给你们说好话。”
刘政勃然:“老郑,你这张嘴放屁都能喷出屎来,市舶司乃是汉王亲自布置的,你这番说辞岂不是说汉王也参与了?”
坐在首位的石琚面露笑容,看着山东官员们吵作一团,时不时举起茶盏饮茶。侍立在他身侧的杜无忌扶着刀柄,一阵紧张。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些山东官员虽然在互相攻讦,但是话中夹枪带棒,处处针对石琚。
然而与杜无忌不同,石琚可是宰执一级的人物,又怎么会害怕一群地方官员的排挤?
说句大实话,你们这些手段都是人家石相公玩剩的!
看了半天戏之后,石琚拍了拍杜无忌的胳膊,随后起身说道:“诸位,老夫乃是初来乍到之人,虽然数年之前就与大郎君书信往来,却依旧对山东地方不甚熟悉,此次来巡查,还得依靠诸位了。”
此言一出,堂中交谈声顿时一停,随后众人在黄越的带头下纷纷起身,躬身行礼:“下官不敢。”
几句话将场面平定下来之后,石琚没有任何自得之色,只是微微点头,随后看向了孙怀度:“孙大使,老夫这次召你来问话,当着这么多人,你可要先有言语说来?”
孙怀度起身,一瘸一拐的来到大堂正中央,诚恳点头:“有的。”
众人齐齐一振。
然而下一刻,只见孙怀度伸手指着石琚,大骂出声:“我对汉王的忠心天日可鉴!如今我这般下场,都是你这老匹夫逼我!”
就在没有任何人反应过来之时,孙怀度从怀中掏出一柄匕首,狠狠刺进胸口。
“我这就将心掏出来,给汉王看!”
最后一句言罢,孙怀度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扑倒在地,只是抽动了几下就一动不动了,唯有黑红的血液从他身下蔓延而出。
堂中众人目瞪口呆。
杜无忌看着手中刚刚送达的文书,有些啧啧称奇。
石琚同样在看一封文书,头也不抬的说道:“自然是看重的,否则也不会在我还是金国相公之时,就与我通信了。”
说到这里,石琚抬头问道:“杜大郎,你现在也要称呼大郎君为汉王了吗?”
杜无忌摊手以对:“正是因为初来乍到方才要展示诚意,否则其余人都还以为我口服心不服。
要是让他人认为我对大郎君称王之事有什么想法,那才是万事皆休。”
石琚继续追问:“单单是你这么想,还是其余人也这般思量。”
杜无忌直接笑道:“肯定有人这般想的,但绝大多数人却还是真心实意的。”
说到这里,杜无忌顿了顿:“再说,汉王毕竟是汉家英雄,我也是服气的,称王算什么,称帝也是可以的。”
石琚追问不及:“那你认为,现在是大郎君称王的好时机吗?”
杜无忌再次犹豫片刻,随后左右看看,方才低声说道:“自然不是。
依末将之见,此时还不是与宋国翻脸的时候,待到覆灭两个金国之后,大郎君顺势称王,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石琚点头:“大郎君之前对我说过,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他是不在意这些虚名的,但是天下事就是这般,不是说你不想就能如何如何。
大郎君即便心中不愿,却难道还能为一两句称谓割了官吏百姓舌头不成?而当所有人都认大郎君为汉王,不是也是了。”
杜无忌声音进一步压低:“相公慎言。这番话被我听了还好,被他人听了说不得就会遭到攻讦。
相公虽然与汉王相交甚久,却终究是与我等无二的新附之人,此时反而应当大张旗鼓的鼓吹汉王功绩,承认汉王身份才好。”
石琚知道这是自家心腹的好意,却还是笑着摇头:“杜大郎,若是如今大郎君已经年逾四十的守成之君,不用你说我也是要明哲保身的。
但他只是刚过二十,又是马上打天下的主君,如何会害怕我一个糟老头子?”
杜无忌想了想,一时间也只能信服点头。
如今北地众人私下谈论之时,都说与刘淮最像的,反而不是他那蹉跎半生的老祖宗汉王刘邦,而是年少之时就大放异彩的秦王李世民。
太年轻了。
君主年轻带来的好处就是,一般大臣都活不过君主,根本不用担心功高盖主之事发生。
尤其是开国君主,天下都是他亲冒锋矢打下来的,难道他还会担心糟老头子叛乱吗?
石琚一言既罢,随后低头看着手中文书,言语不停:“大郎君为汉王之事就犹如决堤之水不可阻挡,与宋国之间的关系也很有可能起变故,因此咱们的速度要快一些。
前日给你的文书账册,你可看出什么奇怪的地方来了吗?”
杜无忌摇头:“海州为汉王的龙兴之地,因此在三年之前就用的新式记账法,账目十分清晰。
可关键就是……就是太清楚明白了,竟然没有一丁点错漏,实在是不可思议。”
石琚欣慰点头:“确实如此,海州此时五十三个大型盐场,然而海州转运盐使司却能一斤不少的进出归档。呵呵。
要么海州盐运使孙怀度是个治政大才,要么……”
杜无忌接口说道:“那么就有阴阳账簿。”
石琚皱眉说道:“假设孙怀度是贪钱了,那么这些钱又去哪里了呢?”
杜无忌只能摇头。
自从一班人马进驻海州已经有十几日,海州上下也十分配合,需要什么给什么。
然而到了现在,一行人也只在账簿上发现了不算错漏的错漏,纯粹的捕风捉影,实在是令人丧气。
如果按照石琚极其喜欢剑走偏锋的性子,即便不直接将孙怀度捉下大狱,先行审问,也得先找个泼皮去状告孙怀度偷鸡摸狗,从而给石琚一个司法介入的缺口。
但这不是刘淮亲口让石琚注意手段,而石琚也是立志要当个太平年间宰相,想要以此来展现自家手段吗?
说句难听的,若是事事讲究以力破巧,那国家还要御史中丞干嘛?直接给锦衣卫扩大十倍的编制,搞些特务政治不就成了?
石琚捻须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让孙怀度亲自来回话。
呵,终究是打草方才好惊蛇。”
“喏!”
巡察御史石琚召见孙怀度的消息很快就在海州传开,并且引起了轩然大波。
即便是在后世也很难脱离主客矛盾,更何况现在了。
尤其是石琚与孙怀度的身份差距实在是过于微妙了一些。
石琚一个众所周知的新降之人自不用多说,孙怀度则是北伐军出身,身为文人,亲自参加过北伐初期一系列苦战。
在魏胜攻略益都府之时,孙怀度为军中度支,在赶路的时候被一伙土匪所伤,摔断了腿,因此才转入了地方为官。
此类事情在山东其实是很常见的,而这也不算是制度创新,而是依从的唐朝旧制。
唐时科举制度还没有健全,文人想要当官需要举荐,这其中虽然也需要考试,但是朝堂也不可能根据一张卷子就让没有经验的文人成为一县父母,也得勘磨一番之后才会授予实职。
这其中最快捷的办法就是从军,在军中当参谋军事,掌管军队后勤,三五年之后出了成绩,自然就会有节度使推荐到地方上出任一方父母。
其中的逻辑非常简单。
你如果有能力管好数千青壮的后勤,安排好他们的生活,不让他们闹事叛乱,那你就一定有能力去管好一县的百姓。
这也就是许多唐朝诗人有从军经历的根本原因。
虽然这极大的扩大了节度使的权力,但不得不说,这是个很好的救时之举,很好的缓解了北伐军初期缺少官员的压力。
这么一算,孙怀度自然算得上资历深厚,此时却竟然被一个外人来审查,即便这个外人带着汉王的命令来的,那也不能让人彻底心服!
这也就是孙怀度本身就是文人出身,这要是个武人,八成就会立即窜到石琚身前大骂出口。
石琚,我入你娘,你踏马一个降人出身,走投无路的糟老头子,凭什么在这耀武扬威啊?你不是要查账吗,老子告诉你,要账没有,要命嘛,老子这条命,跟着汉王已经死过好几回了!
三月一日,就在刘淮大婚这个喜气洋洋的日子中,海州数名数得上号官员全都聚集在了海州府衙之中。
其中不仅仅有海州知州黄越,还有朐山与东海的两名知县,海州钤辖郑云,就连新任的山东东路转运使开赵、山东市舶司提举王世杰也派遣心腹来,以作旁听。
这就是要为孙怀度壮声势的意思了。
“老刘,你怎么今日才来?老孙家的米酒都让我喝光了。”
面对黄越的询问,市舶司勾当公事刘政先是对孙怀度拱了拱手,随即朗声以对:“老孙家的酒啥时候喝不成?
只不过马上就是春运,事情庞杂,偏偏有石御史来问话,搞得上下皆是人人自危,手忙脚乱。”
海州钤辖郑云却冷笑说道:“说不得是你们屁股底下不干净吧。
老刘,如今石御史是拿着汉王的军令来的,你若真的有犯错,此时坦白还是能从宽的。在场众人也不会不给你们说好话。”
刘政勃然:“老郑,你这张嘴放屁都能喷出屎来,市舶司乃是汉王亲自布置的,你这番说辞岂不是说汉王也参与了?”
坐在首位的石琚面露笑容,看着山东官员们吵作一团,时不时举起茶盏饮茶。侍立在他身侧的杜无忌扶着刀柄,一阵紧张。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些山东官员虽然在互相攻讦,但是话中夹枪带棒,处处针对石琚。
然而与杜无忌不同,石琚可是宰执一级的人物,又怎么会害怕一群地方官员的排挤?
说句大实话,你们这些手段都是人家石相公玩剩的!
看了半天戏之后,石琚拍了拍杜无忌的胳膊,随后起身说道:“诸位,老夫乃是初来乍到之人,虽然数年之前就与大郎君书信往来,却依旧对山东地方不甚熟悉,此次来巡查,还得依靠诸位了。”
此言一出,堂中交谈声顿时一停,随后众人在黄越的带头下纷纷起身,躬身行礼:“下官不敢。”
几句话将场面平定下来之后,石琚没有任何自得之色,只是微微点头,随后看向了孙怀度:“孙大使,老夫这次召你来问话,当着这么多人,你可要先有言语说来?”
孙怀度起身,一瘸一拐的来到大堂正中央,诚恳点头:“有的。”
众人齐齐一振。
然而下一刻,只见孙怀度伸手指着石琚,大骂出声:“我对汉王的忠心天日可鉴!如今我这般下场,都是你这老匹夫逼我!”
就在没有任何人反应过来之时,孙怀度从怀中掏出一柄匕首,狠狠刺进胸口。
“我这就将心掏出来,给汉王看!”
最后一句言罢,孙怀度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扑倒在地,只是抽动了几下就一动不动了,唯有黑红的血液从他身下蔓延而出。
堂中众人目瞪口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将北伐进行到底,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将北伐进行到底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将北伐进行到底,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将北伐进行到底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