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130章 一废太子(4)

小说:家父是康熙 作者:大司空 更新时间:2025-01-26 12:21:49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老十三居然不见了!

  胤禑带人找遍了整个队伍,都没有看见老十三的人影。

  兹事体大,胤禑不敢怠慢,只得亲自禀报给了康熙。

  康熙眯起两眼,仔细的思索了一阵,忽然冷冷的一笑,说:“拼命十三郎,果然名不虚传,他还真敢拼命啊!”这话极其不善。

  老十三敢和谁拼命?

  只要说穿了,老十三就只有死路一条!

  胤禑使出装呆神功,闭紧了嘴巴,死活不肯说话。

  康熙也没有要问胤禑的意思,他沉吟片刻,叫来张廷玉,连发了几道密旨。

  “谕直隶总督……”

  “谕火器营……”

  “谕步军统领……”

  胤禑知道事情很大,一直缩在一旁,半声都不敢吭。

  等康熙部署完毕之后,又吩咐张廷玉:“衡臣,拟旨。著皇十五子、贝勒胤禑,统帅索伦营、骁骑营,迅速接管通州大营,赐遏必隆刀,自都统以下,凡有不从者,皆斩!”

  这个兵权太重了,难保不是康熙的一次试探,胤禑毫不迟疑的赶紧推辞。

  “回汗阿玛,臣儿尚无大功于国家,安敢受此重任?”

  老大告黑状,加上老十九的死,成了压垮太子的最后两根稻草!

  但是,老大得意就忘形的深刻教训,胤禑一直牢记于胸!

  “去吧,朕信得过你!”康熙忽然叹了口气,“养子如狼,朕不得不防啊!”

  胤禑却没有马上接命,而是认真的提醒康熙:“汗阿玛,接管通州大营这么大的事,很容易引起京师震动!臣儿恳请汗阿玛,简派王公重臣与臣儿一起去通州!”

  这么大的兵权,如果不派个可靠的监军,换谁都不可能睡得安稳!

  “汝不必多言,朕信得过你!”康熙胸有成竹的说,“你必不会负朕!”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胤禑只得乖乖接旨了。

  “臣儿领旨谢恩!”

  撇开索伦营不谈,大清的骁骑营,其实是最精锐的重甲骑兵部队。

  骁骑营的标配,就是一人四马,外加两名伺候穿甲的包衣仆人。

  值得一提的是,骁骑营的精锐骑兵们,人均一套骁骑甲和一套骁骑棉甲。

  骁骑甲,也就是布面铁甲,重达四十多斤。因为,实在是太重了,很影响机动能力,平时几乎没人穿。

  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准噶尔汗国的火绳枪普及率,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重甲骑兵的正面突击,不仅极难突破敌军的阵形,而且,伤亡率也不低。

  大清的鸟枪不仅很笨重,射速还极慢,远不如准噶尔汗国从罗刹国买来的火绳枪。

  但是,大清可以利用雄厚的国力,造出很多子母火炮。

  噶尔丹被弄死的那一战,清军靠的就是火炮的狂轰滥炸。

  但是,通州大营并无火炮的编制,火炮都归火器营管辖。

  从木兰围场回京,大约一千里左右。

  胤禑带着500索伦兵和6000精锐骁骑兵,只用了五天时间,就赶到了通州大营附近。

  实际上,这么大股的兵马调动,早就惊动了通州大营都统额伦特。

  说起来,胤禑和额伦特,也算是老熟人了。

  上次,胤禑来通州接亲戚的时候,额伦特就出面接待过他。

  胤禑派人给额伦特送信,让他来这边接旨。

  额伦特作为康熙的心腹,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他居然先派了名心腹参领过来。

  等验明了旨意和大令无误,额伦特这才带着通州大营的高级将领们,过来拜见胤禑。

  “上谕,著皇十五子、贝勒胤禑,接管通州大营……钦此!”

  颁了旨意之后,胤禑故意把额伦特等人,都扣在身边。

  没人敢挑事的情况下,胤禑很自然的接管了整个通州大营。

  三万八千名通州精锐,外加500索伦兵,还有6000骁骑在手,嗨,如今的胤禑,几乎掌握了大清一半的禁旅八旗。

  不过,现在的胤禑,面临的困境,其实和老十四在青海之时,几乎一模一样。

  胤禑的手里,看似掌握了无敌的力量,实际上,底下的带兵将领,都是康熙的心腹。

  另外,大军的粮饷供应,也都完全捏在康熙的手心里。

  不客气的说,以康熙的政治智慧,早就料定了,胤禑即使手里有兵,也翻不起大浪!

  实际上,因为老十三的失踪,引起了康熙的高度警觉。

  让胤禑控制通州大营,康熙仅仅是未雨绸缪的防御性措施罢了。

  老十三要动手,有两个条件,必不可少。

  其一是,太子在他的手上,其二是密云大营或通州大营,必占其一。

  可是,就在胤禑坐镇通州大营的第二天晚上,忽然接报,京城里火光冲天,出现了大乱!

  如果是一般人,这个时候肯定会琢磨着,率军进京平乱了!

  可是,胤禑不仅稳坐钓鱼台,而且,下令紧闭营门,胆敢擅自离开营地半步者,就地处决!

  胤禑看得非常清楚,康熙给他的任务,仅仅是控制通州大营而已。

  若是,擅自出兵平乱,不仅无功,反有重罪!

  用早膳的时候,胤禑把额伦特等人,都叫进大帐。

  帐外正在煮羊,肉香味随着微风飘进大帐内,格外的馋人。

  自从胤禑接管了通州大营之后,营内的伙食水平,蹭蹭猛涨。

  反正吧,通州就近在咫尺,集市上的牛羊,以及仓库里的粮食,也多的是,可以狠命的造。

  “大帅,弟兄们都馋酒了!”额伦特看准了胤禑的心情还不错,就大着胆子的主动提议赏点酒喝。

  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清军大营里,其实是允许喝点酒的。

  也许是额伦特的这一声大帅,让胤禑很满意,他便命人拿来了两坛黄酒。

  十几名高级将领,每人只许喝一碗。

  实际上,对于参领以上的将领,胤禑完全不感兴趣。

  胤禑真正感兴趣的是,诸多的佐领们。

  八旗兵都是世袭的职务,父传子,兄传弟。所以呢,往往一个佐领里边的人,都是极为熟悉的乡党。

  这就相当于,世袭连长的手下,要么是老部下,要么是老部下的兄弟或儿子。

  在冷兵器时代,这种组合,其实是颇有战斗力的。而且,逃兵甚少。

  逃得了和尚,还能逃的了庙?

  一人当逃兵,全家跟着倒霉,就是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就算是和通泊惨败,二品以上的大员,竟然无一投降,要么自杀,要么战死了!

  胤禑在通州过了十天悠哉乐哉的滋润日子,终于等来了康熙的旨意。

  老十三已经找到了,胤禑的接管行动正式结束。

  康熙命索伦营和骁骑营,各自归建,不再隶属于胤禑。

  胤禑心里比谁都清楚,只要康熙还能喘气儿,任何人都别想摸到实实在在的兵权。

  刚刚回京的胤禑,就听到了一个消息,老十三被圈禁于宗人府,罪名是擅自和蒙古王妃幽会。

  胤禑一听这事,当即笑出了声。

  太离谱了,还有比这个更荒谬的理由么?

  不过,胤禑心里有数,康熙故意这么说,其实是不想宰了老十三。

  康熙回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议政王大臣,一起开会。

  此前,胤禑并不是议政大臣,可是,康熙却派人通知他进宫参会。

  议政处的会场,就在太和殿内。

  胤禑进殿的时候,发现马齐一脸喜色的和人家交头接耳,聊得很开心。

  是啊,太子已经被废了。庶长子老大的贝勒府里,被抄出了巫蛊之物,坐实了魇镇太子的恶名。

  剩下的皇子里边,除了立贤王老八为储君之外,还能立谁?

  照道理说,今天的会议十分特殊,不可能出现汉臣的身影。

  可是,张玉书和李光地,这两位汉人中堂,也赫然在场。

  准确的说,张玉书和李光地的出现,标志着康熙掌握的皇权,已经彻底凌驾于八旗诸王之上。

  站在郡王堆里的老四,给胤禑递了个特殊的眼色。

  胤禑一看就懂,老四也顺利的完成了康熙给的考验任务。

  太子被废之后,一直归老四监管。

  实际上,这已经说明了,老四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寻常。

  此时此刻的太和殿内,若是投下一颗大炸弹,嘿嘿,大清马上药丸!

  佟国维谁也没看,一直盯着胤禑的一举一动。

  实际上,胤禑坐镇于通州大营之后的三个时辰内,佟国维已经知道了消息。

  这就必须佩服康熙的高明之处了!

  在大清,任你再有权势,只要手头没兵,就是任由康熙宰割的鱼腩。

  想怎么宰,就怎么宰,毫无反抗的余地!

  等人都到齐了之后,殿内忽然传来了梁九功的鸭嗓:“皇上驾到!”

  “奴才等,恭请圣安!”

  “臣等,恭请圣安!”

  在大片的奴才声中,冒出两个称臣的,多少有些怪异。

  康熙缓步走上须弥座,稳稳的坐到了龙椅之上。

  出乎马齐等人意料的是,康熙一张嘴,就说了太子胤礽的种种好处。

  比如说,很会读书啊,擅长监国啊,精通河务啊。

  可是,康熙说了半天,竟无一人附和他。

  在场的人,谁不是人精啊?

  康熙的意思是,分明不想正式下诏,废除太子。

  可是,大家都知道,被废过一次的太子,威信已经扫地。

  谁敢支持康熙,就不怕将来整个家族,被新君清算么?

  康熙嘴巴都说干了,连他特意叫来的李光地和张玉书,都一直垂头不语。

  完全找不到友军的康熙,只得硬着头皮的点了胤禑的名。

  “十五阿哥,你怎么看?”

  PS:这是昨天的第二更,求赏月票,加更在早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是康熙,家父是康熙最新章节,家父是康熙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