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113章 二十里红妆

小说:家父是康熙 作者:大司空 更新时间:2025-01-17 04:27:1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纳采礼和纳征礼之后,便是送嫁礼。

  别人家里收嫁妆,都是亲朋满座,兄弟姐妹人人到场。

  到了胤禑这里,就不同了。

  因为,胤禑的姐姐们,大多抚了蒙,没在京城里。

  女方送嫁妆的这天,胤禑的兄弟和嫂子们,都来凑热闹。

  可是,姐姐和姐夫只来了一对,即和硕悫靖公主及和硕额驸孙承运。

  大清的公主,有无圣宠,和硕悫靖公主就是标杆。

  除了她留在京城之外,再就是和硕温宪公主了。

  只可惜,几年前,温宪公主陪皇太后去热河的路上,中暑薨了。

  实话说,大清的公主,远没有皇子值钱。

  和硕悫靖公主的年俸,仅为300两银子。额驸孙承运的年俸,也少得可怜,只有250两。

  而胤禑晋为贝勒之后,除了年俸2500两银子及2500斛禄米之外,还有两万亩上等水浇地的皇庄。

  大清皇室的重男轻女,简直是明晃晃的歧视。其中的差距大得离谱,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女方送嫁的次日,就是大婚的正日子。

  胤禑还是老规矩,老十六坐镇大门口,负责迎客。老十八带着他的护卫们,坐镇搁嫁妆的院子,免得有人偷拿了东西,闹出大丑闻。

  上次,老五大婚的时候,竟然有人在欣赏嫁妆的时候,偷拿了几锭金元宝。

  虽然没抓到贼,可是,嫁妆入库的时候,和礼单子对不上号,却是不争的事实。

  老五生性宽厚,他即使吃了大亏,也笑眯眯的啥也没说。可是,五福晋的娘家人,都是没啥文化的低等级旗人,喜欢传闲话,一来二去的,就把消息传了出去。

  正值东宫风雨飘摇之际,为了储君的气势不堕,太子妃的娘家弟弟们,真豁出去了,咬紧牙关的准备了188抬的二十里红妆。

  太子妃赏的金如意,作为撑门面的第一抬嫁妆,已经进了贝勒府的大门。最后一抬嫁妆,还搁在石家,没有挪窝。

  随着嫁妆一抬又一抬的进门,整个贝勒府的东院,被挤得满满当当。

  老十八有些急眼了,生怕胤禑的好东西,被人顺走了,厉声吩咐身边的侍卫、太监和宫女们:“都给爷盯紧了,千万别让贼人偷拿了去。”

  过了二个时辰,等最后一抬嫁妆进门的时候,好家伙,贝勒府的东侧院这边,也都堆满了,连个下脚的地方都不剩。

  这时,胤禑的大嫂张佳氏,也许是嫉妒,也许是想帮丈夫出气,故意酸溜溜的说:“毕竟是太子妃娘娘的亲妹妹出嫁,这是把老家底子都搬空了吧?”

  在大清的上流社会,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即便说坏话,也都拐着弯子,抹个角的逼你开动脑筋思考一番。

  帮胤禑镇着女眷场子的四福晋,轻声一笑,说:“大嫂嫁给大哥的时候,我也亲眼见识过了,比十五弟妹的送嫁场面,可风光多了呀。”

  听了四福晋这话,旁边知道内情的福晋们,不约而同的相视一笑。

  耻笑之意彼此都懂,只是,故意不说出口罢了。

  张佳氏,其实是老大的继福晋,其阿玛不过是个二品的绿营总兵罢了。

  不客气的说,张佳氏的家世出身,赶不上明天过门的十五福晋的一根寒毛。

  十五福晋的阿玛石文炳,是世袭三等伯,死前曾任福州将军。她亲姐姐是太子妃,她玛法石华善,不仅是和硕额驸,还曾任征南将军。

  区区一个总兵官的女儿,也敢在大清顶流权贵堆里挑事儿,真是不长眼啊!

  张佳氏被四福晋不动声色的击退了,一时间,也没人再敢挑事儿了。

  毕竟,今日之胤禑,已经是所有皇子里边的第一实权阿哥。

  你今天没管住嘴巴,肆无忌惮的喷毒液,回头,有大事卡到胤禑的手心之时,千万别喊冤!

  大清朝的事,不怕你现在闹得欢,就怕秋后要算帐!

  正院的西花厅里,好家伙,以庄亲王为首,坐满了皇亲国戚。

  男人的江湖,不讲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就讲实力。

  不说别的了,单说,胤禑如今是内务府的太上皇,就足以吓得退绝大部分的不怀好意者。

  当然了,一直怀恨在心的老大,除外。

  “我说,十五弟啊,你这里的茶叶有些不对吧?”老大不说话则罢,一张嘴就暴露了没文化的底色。

  即使,老三对胤禑亦是恨之入骨,也不屑于替老大帮腔。

  “大哥,这茶叶可是汗阿玛赏的贡茶,泡茶的水也是玉泉山运来的御用之水,有何不妥之处?”

  胤禑即将做新郎,不方便打客人的脸。但是,老四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老大闹场子呢?

  老四不愧是刻薄的大毒舌,他只一张嘴,就把老大堵得无话可说。

  见老三也想插一杠子进来,老十二抢在他的前头,说:“三哥,我听说你新得了一本北宋的古籍?”

  老三是个典型的高级文化人,尤其喜欢文化盛事,极为擅长编书。

  酝酿的气势被老十二打断了后,老三只得耐住性子,得意的介绍了,新淘的珍本古籍。

  高居于首座之位的庄亲王,算是看明白了,谁再想欺负胤禑,就等于是自取其辱!

  在场的男人们,都是见过大世面的龙子龙孙,对于太子妃娘家那边送来的丰厚嫁妆,虽然有些眼热,却也不会太过关注。

  有啥可比的?算上虚岁,胤禑还不满十八岁,无论权势、爵位和圣宠,都秒杀了绝大部分的皇子阿哥。

  今天的贝勒府,几乎看不到红带子的身影,黄带子的皇族宗室,却坐的满满当当。

  胤禑的母族亲戚,自然也在邀请之列。只是,他们的身份地位,实在不入流。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胤禑特意把舅舅、舅妈和姨母们,安排到了老十六的院子里。

  院门前,有老十六的侍卫和哈哈珠子看着,可以免去很多麻烦事儿。

  只是,胤禑的十几个表妹,只要没出嫁的,都被带来了。

  自从,密嫔升为密妃之后,胤禑的外祖母黄氏的心思,更加的活络了。

  以胤禑的红贝勒身份,纳任何一个表妹为妾,都是王家人梦寐以求的美事儿。

  按照旗人的婚嫁习俗,只要嫁妆到齐了,就应该请亲朋好友们,一起看看新娘子家的实力。

  撇开男人这边不提,女眷堆里,时不时的发出细微的惊叹声。

  胤禑的大嫂张佳氏,还真没说错,太子妃的娘家,很有可能搬空了家底。

  三尺高的红珊瑚树,怎么可能是石家人的祖传之宝呢?

  明眼人一猜便中,必是新娘子的玛法,征南将军石华善,利用率军南下之便,从江南那边抢回来的好宝贝。

  旗下的风俗,嫁妆很薄的新娘子,在婆家肯定没地位。

  实际上,石家人砸锅卖铁的撑门面,都是拜康熙所赐。

  如果,胤禑还是无爵的阿哥,石家人也不至于搬空老家底了。

  流水席开了之后,胤禑从老四和老五府上,借来的厨子们,忙得不可开交。

  平时正愁无法塞银子给胤禑的老内务府们,趁着今天不能赶客的大好时机,纷纷带着厚礼上门。

  想想看,顶头上司结婚,部下们谁敢怠慢?

  内务府的人,一拨接一拨的川流不息,把胤禑的贝勒府,挤成了京城的第一大酒楼。

  今天这个节骨眼上,来的都是客,是客就要入席吃饭喝酒。

  守在门口的老十六,也有些懵圈了。

  人山人海的,全是内务府的人。

  若是今天赶了客,不到明天,胤禑就会变成京城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料。

  没办法,老十六只得捏着鼻子认了。来的都是客,必须笑脸相迎,免得堕了胤禑的面子,那就不划算了。

  可是,让老十六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从下午开始,各地的绿营提督和总兵们,也纷纷派人来送礼了。

  兹事体大,老十六不敢马虎大意,赶紧让哈哈珠子去通知胤禑。

  不赶内务府的客人,那是因为,胤禑是他们的直接上司。

  即使康熙知道,胤禑收了他们的厚礼,顶多一笑而过,不可能太在意。

  内务府不贪污的时候,神仙都会发笑。

  各省的绿营提督和总兵就不同了,乱收他们的礼物,肯定会引起结党的猜疑。

  所以,乌林一路小跑着,在大门口,找到了老十六。

  “禀十六爷,我们爷说了,绿营将领们的心意领了,礼物一律不收。”

  老十六心里有了底后,随即堆出笑脸,拱手道:“诸位,别让我十五哥为难,心意领了,礼物还请各自带回吧?”

  各地绿营将领将领派来的人,即使不认识老十六,也绝对认识,他腰间系着的那条金黄色的腰带。

  实话说,胤禑选老十六在大门口镇场子,真的选对了人。

  老十六拉下脸赶人的架式,谁敢多说半句废话?

  晚上,送走了客人之后,胤禑的贝勒府里,继续挑灯夜战,忙碌着把各色家具摆设,放到事先定好的位置上。

  这且罢了,整个贝勒府的下人们,几乎一宿没睡。

  张灯结彩,打水擦家具,清扫落叶,擦干净回廊的栏杆和座位等等,忙得一塌糊涂。

  PS:第二更已经完成,继续码加更,求赏月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是康熙,家父是康熙最新章节,家父是康熙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