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武帝! 第 41章 未来的诸侯王

小说:家父汉武帝! 作者:智者的土狗儿 更新时间:2025-02-20 17:41:4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望着便宜老爹眼中闪烁的光芒,刘据不禁感叹,

  便宜老爹真是天生的君王。

  秦皇汉武,何其风骚。

  五胡乱华,晋人南渡,有一臣子北望神州,发出感叹:“若是秦汉二帝,何以山河破碎至此?”

  刘彻更是皇帝界的平头哥,不管打得过还是打不过,先打了再说!

  “熊儿,对于安息国情报收集的如何?”

  刘彻眼中光芒不减反盛,刘据示意窦富将张骞所有关于安息国的情报搬来,侍中窦富抱着一大堆简牍,放到了刘彻手边,刘彻饥不择食的吸取知识,

  刘据后悔自己没多学一些世界史的知识,最为倚仗的信息差此刻难以发挥,对于大汉时期的安息国,刘据只记得一件趣事,

  历史上,安息是丝绸之路的中转站,连接着大汉和罗马,有一次汉使经过安息国,安息特意挑出最精锐的骑兵,一显国威,

  汉使回去禀告,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安息,大国,多奇物,与中国同业....而兵弱。”

  安息大秀肌肉,没想到在中国史书留下这么一段印象,早知道不瞎折腾了,

  汉使:“挺好玩的,就是兵马太弱。”

  刘据对安息的印象,就停留在兵弱。

  但刘据明白,安息兵弱是相对的,你拿大汉兵马和同时期的各国军队打,就没有不弱的,安息在西方世界绝对不算弱,甚至是很有实力,历来,做中间商倒买倒卖的,谁的拳头不大?

  最起码,安息兵马可以和罗马抗衡,罗马疯狂吞并,却奈何不了安息,只能任由其中间商赚差价,

  幸好,我们还有张骞,

  张骞带来的情报,将刘据脑中的安息更具体了,

  安息东部边境与西域接壤,其两个城市,木鹿和赫拉特,是汉人陆地经商,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城市,

  因汉人走海路,绕开了安息,让安息大为不满,

  政治上类似于春秋时期的周王室,安息由“万王之王”统治,其下是多个附属国。

  兵力以重骑兵为优...

  “呵呵,”刘彻轻蔑一笑,“生了个好地方,若在大汉肘腋之间...”

  刘彻没往下说,但意思明了了,

  要是真挨着中原,早就被打飞了,最起码刘彻瞧不上,刘彻一直觉得,匈奴都不够汉军打的,打匈奴是天时地利人和全不占,若双方能拉开阵势打,不把匈奴生力军全灭掉,刘彻都不姓刘了,

  “父皇,现在只是初步交锋,有些小摩擦,还没到交战的程度,我们不打不义之战。”

  “是,”刘彻自然不会认为熊儿说得是正义,而是要名正言顺,“我们缺少一个时机。”

  正说着,侍中窦富走近,

  “二位陛下,大鸿胪田千秋求见。”

  “是度田的事?”

  刘彻看向儿子,眉头微挑,有点幸灾乐祸道,

  “若边境的田都度不了,还是趁早打消度田的念想吧。”

  刘据:“让他进来。”

  “陛下,”大鸿胪田千秋走进,分别向刘彻和刘据行礼,刘彻喝了口茶,“安息国使者已进汉境,不日后,便会到京城。”

  刘彻眼睛大亮,

  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

  “安息外使要进京?”

  卫子夫沉吟道,身旁是一身武服的卫青。

  “是,陛下。”

  田千秋点头道。

  卫子夫没急着做出回应,而是盯着田千秋的眼睛问道,“是熊儿叫你来的。”

  “是。”

  田千秋点头道,“陛下要我来传话。”

  闻言,卫子夫表情缓和,奇怪的是,田千秋竟有种身上一松的感觉,卫子夫的威压也不遑多让,

  “熊儿叫你来,你就来,没叫你来,你不必来见我。

  手下这些人,我一直最器重你,你表现也最好,因为你能分得清主次,

  这么说,你可明白?”

  “微臣明白。”

  又是看了田千秋几眼,卫子夫才满意点头。

  虽为女子身,但卫子夫驭人之法已刚猛为主,现在敲打,怎比以后田千秋生出二心要好,尽管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卫子夫就是要把事情给儿子做到十全十美,

  “春奴,我有个子母黄金佩,去给田鸿胪拿上。”

  “陛下,这...”

  “无妨,我赏你的,你就拿着。”

  “是。”

  “去吧。”

  大鸿胪田千秋再次行礼,便退下了。

  田千秋已为两千石大官,按理说不缺钱,但就像霍显之前所言的那般,粮食和钱可以流通,只有这些永远都是暴发户,而真正的金玉宝器,是不流通的,都掌握在皇室手中,受赏赐才能得到。

  田千秋百分百忠诚刘据和卫子夫,但这与他接受赏赐无关。

  卫子夫看向卫青,

  “这赏的不仅是利,更是我对他的看好,越是身边人越要赏。”

  卫青牛逼吧?但对自己的姐姐,就俩个字,服气!

  “二姐,您说得对,仲卿学到了。”

  “你不会一直这么无所事事,你和去病,也应歇够了,此番安息前来,你是如何看的?”

  闻言,卫青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道,

  “安息外使应为战事而来,安息国界与西域东接壤,若以兵马从海....”

  卫子夫皱眉,“这不是我想听得。”

  卫青一顿,立刻闭口。

  他恍然意识到,二姐最近,一直在培养自己的眼界,

  不是作为一个将军的视角,而是...诸侯。

  卫子夫示意小弟过来,卫青就势跪坐在姐姐身边,“仲卿,大战在即,这仗打打和和不知要几十年,以前不知安息和大秦也就罢了,汉家皇帝都是真龙,既是龙,岂容卧榻之侧有他人安睡?

  往外打,就需要有人治,你是熊儿的亲舅舅,早些时候给你从大将军拿下来,就是等着启用你为诸侯王的一天,这是熊儿的意思,但我不放心。

  我比熊儿更了解你,别怪姐姐说话难听,都是一家人我也就说了,你只是如此,远远不能让我满意。”

  卫青脸上发热,羞愧得低下头,

  华夏历史上最闪耀的将星之一,此刻在卫子夫口中,反而到处都不尽如人意,

  “你不仅要当军队里的帅才,更要能治一国,并非姐姐对你要求高,而是我知,你有此才干,再想想,安息外使此番前来,是何意。”

  卫青挺大个人了,竟生出了要强的心情,不能让二姐失望,将自己的视野不拘泥于军事上,用心去思考,从经济、从政治、从过去....

  “姐,安息国与我们不同,我们以农税为主,他们却以商税,商税收支,占一国收入之七成,甚至八成。”

  “有趣,”卫子夫微笑,“继续说。”

  受到鼓励后,卫青自信不少,“儿单于这些年反复截道掳掠,对安息国打击最大,商道是他们的立国之本,以前他们不知儿单于是哪来的,最起码,此事还没到明面上,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张骞让儿单于挂汉旗...安息国是要两个国家之间的谈话。

  他们想要与我们对等!”

  卫青越说思路越清晰,只需要往上走一个台阶,就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安息国一直是弱势的一方,被儿单于劫掠的苦不堪言,他们想要和我们言语上对等,必然会态度强硬!”

  卫子夫满意点点头,

  “你能看到这一点很好,安息外使,绝不是来求和的。”

  “他们不怕我们打他?”卫青问道,问题一说出口,答案自然在心中生出来了,“行军要太远,我们除非打疼他们,自然不怕我们打他们,

  他们非但不怕开战,更不怕与大汉交恶,无论对于大汉还是大秦而言,安息都是一股需要争取的重要力量,谁彻底握住安息,就是握住了商道,与大汉交恶,大秦只会更看重他们。”

  “所以...”卫青倒吸一口凉气,“无论结局如何,安息外使来到大汉此举,就是立于不败之地。”

  卫子夫笑道:“很好,仲卿,你以后观局,都要如此。”

  只是短短几百息,卫青的便跳过了龙门,他眨眨眼,眼前的世界还是如此,但绝对不一样了!

  可,越是如此,越觉得二姐深不可测,卫青问出了深藏多年的疑问,

  “姐,您为何不去做,若是您做,一定比谁做得都好,您指哪,我就打哪!”

  卫子夫:“熊儿在哪,我在哪,我不想离开熊儿。”

  对刘彻而言,刘据是他众多儿子中的一个。

  对卫子夫而言,她就有这么一个骨肉。

  孰轻?孰重?

  “仲卿,光是想敌人所想还不够,再想想,要如何破局?”

  卫青眼睛一闪,早有答案,“若是我的话...”

  ........

  “子文,安息人派使者去见陛下了!”说罢,司马相如又特意补了一句,“安息给的情报。”

  张骞负手看着海图,对身后散发着血气的儿单于说道,

  “你做得不错。”

  儿单于自己包扎着伤口,不是没有医官,而是他更信任自己,此刻就像是独自舔舐伤口,脑中回忆着一个个敌人的面孔,待到包扎好伤口,再一个个撕咬回去!

  “可是,还不够,”张骞自语道,“安息国也不是没有能人啊,万王之王...有点意思,安息国外使入境,从局内已难以破局了,只能靠局外了,再把他们打痛。”

  “嗯。”

  儿单于点头,“我去了。”

  “去吧。”

  堂邑父准备从陆路到达罗马,已经走了有两月,现在身边能商量事的,只有张骞和司马相如俩人,看到张骞脸上满是愁容,司马相如宽慰道,

  “我们可以不出货,可以截住商道,我们攻,安息人只能守,子文,你也不必太愁,在我看来,把安息打服只是迟早的事。”

  张骞摇头,

  “商道是安息国的饭碗,上到贵族,下到平民,安息人是在以退为进,我们一直占着商道,只会让他们国内越发团结,现在还只是和他们贵族斗,等到过段日子,就是和他们一国人斗,就算我们再能打,也扛不住他们无穷无尽的兵力。”

  司马相如张张嘴。

  “你们陛下在度田吗?”

  “知道啊。”司马相如惊呼道,“你是说!”

  “有外患则无内忧,陛下在调整时机,我们要跟上啊。”

  各方算计,一场席卷世界,乃至改变人类历史格局的风暴,以张骞为暴风眼,正在逐渐扩大!

  ........

  “拜见丞相。”

  丞相长史边通走进。

  霍光转身,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他倒像是个读书人,永远是团团和善,

  “边长史你来了。”

  边通做丞相长史的年头,比霍光当丞相的年头都长,历经几任丞相,边通真心服气的只有这位,

  边通为少年时入纵横家,学苏秦张仪纵横之术,为济南国的少年天才,能站在京中为官的,哪一位不是家乡传奇?

  强者只服气更强者。

  “安息外使要入国了。”

  霍光淡淡开口,好像是在说一件平常小事,

  下雨了,该收衣服了,饿了,该吃饭了,与安息外使入国了,从霍光口中,并没有什么区别,

  “是,丞相,经定襄郡。”

  “定襄郡,边陲之地啊,守将是李息吧,唉,你说李将军好歹是抗匈名将,为何这点事都做不好?哼!定襄郡匪患无穷,他难辞其咎!”

  丞相长史边通愣住,

  定襄郡治安最好,为何丞相会突然说定襄匪患无穷?

  但,边通是聪明人,只眨眼功夫,就明白了,

  应道:“丞相,是否要弹劾李息?”

  “自然。”

  霍光喝了口水,

  “你认识长水校尉燕仓吗?”

  “认识。”

  “听说你俩府邸就挨着。”

  “是有此事。”

  “你要记得,不要交往太密,以免落人口舌。”

  “是,微臣记得了。”

  “去吧,今日许你休沐。”

  边通走出相府,眼睛一狠,先坐车回府,从正门进,后门出,绕了一圈,走进了旁边的府邸。

  看清来人后,长水校尉燕仓猛地站起,

  “边长史!”

  “带上人马,要以雷霆之势奔至定襄...”

  边通手掌如刀,从空中斩下,

  “截杀安息外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汉武帝!,家父汉武帝!最新章节,家父汉武帝!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