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暮道:

  “先说说消声瓦吧,其实这个东西一定程度上是对‘阿里贝里奇’合成橡胶仿生材料技术的继承。”

  “不过他们又并不相同。”

  “前者采用高分子聚异丁烯均聚物制成,厚度约为30毫米。而消声瓦主要由橡胶或合成聚合物制成,厚度通常在7厘米左右……”

  丁修巡和黄伟旅,耐心地听着李暮的讲解。

  在李暮说到“7厘米”的时候,两人愣了一下,不过也没有打断。

  直到结束后。

  他们才问起这个问题:“7厘米,是不是太厚了?”

  “不厚,用在普通潜艇上可能有些重,但用在原子能潜艇上,确实刚刚好。”李暮道。

  消声瓦拿出来就不是给常规动力潜艇用的。

  黄伟旅闻言,恍然大悟,连忙道:“原来如此,那倒是我想岔了。”

  以原子能动力潜艇的动力源,别说7厘米,再厚一倍也能拉动,只是速度会变慢而已。

  李暮接着又介绍起消声涂料:

  “这种材料是一种涂层,主要成分包括橡胶、陶瓷和聚合物,可以大幅度降低潜艇自身的噪音。”

  “如果能将消声瓦和消声涂料搞出来,再加上磁流体推进器。”

  “理论上来说,现有的声呐等设备基本不可能探测得到我们的潜艇。”

  他说完后。

  本来还听得津津有味的丁修巡和黄伟旅两人震惊得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两人的脑袋,“咚~”的一声,和车顶来了个亲密的接触。

  这巨大的反应,把坐在前面听了半天的姜哲都吓了一跳,连忙问道:

  “你们这是咋了?”

  然而,无论是丁修巡,还是黄伟旅,都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紧紧地盯着李暮,道:

  “李顾问,您有多大的把握?”

  不被声呐等设备探测到。

  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那么哪怕他们的潜艇在各方面都落后于国外,也能在海洋中占据不弱的话语权。

  毕竟不管再先进的舰艇,也挡不住贴脸杀。

  甚至是M帝的航母,他们都有着一战之力。

  大不了就奉天成仁,开着潜艇和对方拼命,怎么着都是不亏的。

  “大概5成吧,不过效果只是理论上的,具体能达到什么程度,还要等做出来之后才能确定。”李暮道。

  他并没有将话说得太满。

  不过丁修巡和黄伟旅两人却没有丝毫在意。

  别说是5成,就是半成,这项技术也绝对值得去搞。

  ……

  众人说话的功夫。

  车队也来到了波海造船厂。

  走下车来,便能够看到一大片低矮的建筑群。

  放眼看去,占地极为广阔。

  不过李暮来不及眺望太久。

  便被丁修巡和黄伟旅拉着走进厂内,准备立刻开始拉着他讨论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研制问题。

  坐在副驾驶的姜哲下车后,正想要和李暮介绍一番波海造船厂的历史。

  一扭头才发现,三人早都已经快走到大门口了。

  见状,他也顾不得形象,连忙小跑上前,道:

  “丁厂长,黄教授,我知道你们心系研究。”

  “但我们是邀请李顾问过来参加测试的。”

  “即便要研究,至少也等到测试结束之后吧,不用这么着急。”

  他一边说,一边给丁修巡和黄伟旅使眼色。

  事情不是这么办的。

  现在就把问题讨论完了,那李暮一参加完测试,人不就直接跑了嘛。

  “测试而已,比起研究来,根本不重要。”黄伟旅直接摇头道。

  在他身旁的丁修巡也道:

  “领导,您可能不知道这个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重要性。”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一旦它真的研究成功。”

  “即便我们国家没有原子能潜艇,也能跟M帝和老大哥的王牌舰队一较长短!”

  姜哲听着两人的话,一时愣在原地。

  说材料如何如何厉害,他可能不清楚。

  但说能跟M帝和老大哥的舰队对抗,那可就太直观了。

  夏国的海军什么实力,他还能不清楚嘛,别说M帝和老大哥了,就是大嘤法蓝西这些,都很难对付。

  “只是两种材料而已,真有这么厉害,能让我们国家的潜艇技术一下子发展这么多?”姜哲不敢置信地问道。

  丁修巡道:

  “当然不是,只是在‘隐身’方面做到了无人可敌而已。”

  “不过这也足够了。”

  “您想一想,如果我们的潜艇能躲过敌人的探测,那么发起攻击的时候,能造成多大的威胁!”

  他说完之后。

  姜哲先是愣了愣,然后彻底明白过来。

  要是真的能够躲开敌人雷达的探测。

  那只要一艘“便宜”的潜艇,就能报废敌人的一艘造价昂贵,技术先进,火力强大的航母。

  当然,他并不是不在乎那战士们的生命。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一定第一个开着潜艇冲上去。”姜哲喃喃道。

  听到他们的对话。

  李暮一时有些哭笑不得,连忙道:

  “姜领导,丁厂长,黄教授,不至于,还没到这个地步。”

  “我们研究发展强大的科学技术,就是为了减少牺牲。”

  “倘若还是要战士们去拼命,那我还不如不研究消声瓦和消声涂料了。”

  他确实想过潜艇和航母互换,但也仅仅只是想一想而已。

  或许论结果确实是不错,十分值当。

  但在他的眼中,还是人命更为珍贵。

  “哈哈,李顾问您不用担心,我们就是说说而已,再说就是想去,也未必轮得到我们呢。”姜哲笑着道。

  要是真有这样光荣的机会,别说他是郡长。

  就是审长来了,也得靠边站。

  毕竟这也算是难得的,能够写入青史,为后人所铭记的机会。

  ……

  四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入场内。

  丁修巡和黄伟旅最终还是没能直接拉着李暮去开始研究。

  毕竟再着急,总也得叫人先去安顿好。

  于是,他们先将李暮带到了宿舍。

  一边上楼,丁修巡一边介绍道:

  “这栋楼有两层,您的房间在二楼的正中间,至于关同志和赵同志就住在您的旁边。”

  “门口随时都有两名警卫,有需要您可以尽管和他们吩咐。”

  “哦,对了,黄教授,还有所里的一些专家教授的房间就在下面一层,要是您想找他们,下楼就可以。”

  他说完的同时,也走到了房间门口。

  打开房门。

  里面的宿舍布置,朴素而又不失格调。

  看着简单了些,但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甚至在书桌的案头,还放着一叠相当厚的稿纸,以供随时使用。

  “多谢丁厂长,您费心了。”李暮微微点头,十分满意。

  他对于住本来就没啥要求,住得舒坦便行。

  丁修巡笑道:

  “李顾问您满意便行。”

  “这样,您先和随行的同志们休息片刻。”

  “我去召集一下咱们厂里的同志,过来跟您认识认识。”

  说完,他便起身准备离去。

  本来对于李暮的招待,并没有见面这一项。

  毕竟波海造船厂的所有研究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研制原子能潜艇。

  033A的成功是一件喜事,但远不及原子能潜艇重要。

  所以他们所里也只有原来033型潜艇的总设计师黄伟旅陪同前往。

  可现在不同。

  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出现,绝对是不亚于原子能潜艇的重要研究项目,必须重视起来。

  而且,他也要将这件事和上面汇报一声。

  ……

  京都,国科委。

  就在李暮到达后不久。

  一份秘密电文,便被飞快地送了过来。

  得知人安全抵达。

  所有人都不由松了一口气。

  毕竟奉天发生的事情才过去不久。

  虽说他们有九成九的把握,M帝和老大哥都不会再轻易动手。

  但怕就怕那万一。

  尤其是在火车上,哪怕沿途都有警卫巡查。

  可一千多里的距离,想做到万无一失,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安全达到了就好啊!”秦风放下电报,心中悬着的石头也算是落了下来。

  就在他准备将这个消息转告上级领导的时候。

  忽然,秘书去而复返。

  后者拿着一份最新的电文,道:

  “领导,滨城那边又有消息来了,说,说……”

  秘书的声音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整个人的眉头也是狠狠地皱起,露出纠结至极的表情。

  见状,秦风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李暮出了意外,连忙起身道:

  “说什么?”

  秘书深吸一口气,继续道:

  “说李顾问提出了两项新技术,如果成功,我们或许能够用潜艇换掉航母。”

  “你说什么?”秦风一时瞠目结舌,甚至是怀疑自己听错了。

  潜艇换航母?

  听着都像是在开玩笑。

  虽说他并没有亲眼见过航母,但也从照片上看见过,绝对是一个难啃的大家伙。

  对方肆无忌惮地通过夏国的海峡,如入无人之境。

  然而他们也只能始终保持谴责,无法做出任何的反制。

  为什么,不就是因为打了也打不过嘛。

  “是真的,您看。”秘书将手中的电文递了过去。

  其实他也怀疑自己看错了。

  毕竟潜艇换航母,实在是过于不可思议了一些。

  哪怕他再不懂军事,也知道二者之间的差距。

  秦风接过电文,逐字逐句地看着上面的内容,擦了几遍眼睛,才终于确认这个消息。

  不过电文上直说了李暮提出了两种材料,让他们具备潜艇换航母的可能。

  其余更详细的东西,则并没有提到。

  放下电文,他看向东北的方向,不由感慨道:

  “李暮啊李暮,你有这么厉害的东西,倒是早点拿出来啊,人走了才说!”

  在“抱怨”过后。

  秦风很快派出专人前往滨城,尽快核实消息的同时,继续带回来更加详细的信息。

  随后,他便匆匆离开单位,前往某座小院。

  在通报之后。

  秘书将他带了进去。

  见到上级领导之后,他便立刻将“潜艇换航母”的事情汇报了一下。

  听完之后。

  上级领导高兴得直接站了起来,用手掌重重地拍了两下桌子,道: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以后我们就有了与M帝和老大哥的舰队抗衡的底气啊!”

  他这么高兴是有原因的。

  自从新夏国建立以来,M帝的军舰、飞机便不断地侵犯领海和领空。

  虽说他们一直发出警告,但始终收效甚微。

  截止62年4月位置,夏国一共发出过200次的严重警告。

  倘若不是新型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发明,让他们一举打下了M帝的U-2高空侦察机,让其在入侵领空时有所忌惮。

  这个数字恐怕还会更多!

  “领导,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倘若我们能够给予M帝的舰队一次迎头痛击,那么对于维护我国的领海安全,以及提升国际地位,都有很大作用。”秦风提议道。

  在看到电文的时候。

  他的心里便出现了一个计划。

  闻言,上级领导踱步片刻,然后才道:

  “我知道你的想法,不过这件事情需要慎之又慎。”

  “现在我们国家的首要目标,是要发展而不要战争。”

  “计划我是赞成的,它相当于给了我们一张极有威慑力底牌,只是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使用。”

  夏国目前一片欣欣向荣,实在没有必要打仗。

  而且是和超级大国M帝打。

  只要他们做得不太过分,挑衅就挑衅吧,迟早有一天会让他们百倍千倍的还回来。

  “我也是这么想的,计划只是一份保障。我相信李暮未来一定能造出更厉害的武器,用不着使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去取得胜利。”秦风笑道。

  他其实也不想牺牲战士们的生命。

  只是这确实是无奈之举。

  M帝和老大哥摩擦不断,随时都有可能动手。

  不多存几张底牌,万一对方的航母舰队真的开过来了,总不能束手待毙吧。

  ……

  波海造船厂。

  李暮还不知道,自己在宿舍简单地收拾了一下的功夫。

  一份军事计划书,已经被草拟完毕,且进入讨论流程。

  至于东西有没有可能搞不出来?

  这一点上面没有一个人怀疑。

  ——李暮怎么可能搞不出来嘛。

  而且计划的署名,就叫做“潜艇换航母”,简单而又直接。

  这个计划,夏国并不怕M帝或者老大哥知道。

  毕竟听着都觉得离谱。

  更何况,他们还生怕两者不知道呢。

  毕竟要想让他们相信夏国有能够完成这个计划的实力,还是有点困难的。

  ……

  出了宿舍后。

  李暮在黄伟旅的陪同下,来到波海造船厂的礼堂。

  在大门处,姜哲等人等候在门外。

  一道“欢迎李暮顾问莅临访问”的横幅,悬挂在正上空。

  他上前打了个招呼,便走入礼堂。

  一进门。

  里面几百双眼睛,便齐刷刷地看了过来。

  确认是他之后,每个人的眼中,都不由露出兴奋之色。

  一群穿着蓝色和土黄色棉衣的专家教授,更是直接围上来,激动地和李暮打招呼。

  “李顾问您好,我是赵任楷,很荣幸见到你啊!”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长相十分周正。

  李暮在夏国潜艇的发展史上看到过对方。

  夏国著名的原子能动力专家,原子能动力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其为夏国潜艇原子能动力的技术发展作了大量工作,成绩斐然。

  对方刚刚介绍完。

  不待他握手问好。

  又有一个教授上前道:

  “您好,我是李一川,对您一直非常敬仰啊!”

  李暮看看对方。

  这位的成就倒是没有那么高。

  不过却并非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去世得太早了。

  由于长期地忘我工作,对方年仅40岁便倒在了原子能潜艇的试验现场。

  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就在他感慨的同时。

  又有一大群专家教授,继续上前和他介绍自己。

  这些人,有些他认识,在历史书上或后世的资料中能够查到。

  但更多的,都闻所未闻。

  然而名声不显却未必是因成就太低,更有可能是贡献太大,没有办法对外界公布。

  待所有人都在他面前露了个脸后。

  李暮才缓缓开口道:“各位专家教授,能见到你们,也是我的荣幸!”

  这话听着像是在客气。

  然而却是他此刻最想说的话。

  对于每一位为了夏国的国防事业而献出一生的科学家,他始终保持着最为崇高的敬意。

  没有他们,就没有后世的幸福安康、岁月静好。

  “李顾问,您言重了,咱们先坐下再说。”一旁的姜哲见状,拉着李暮坐到礼堂的台上。

  随后,丁修巡、黄伟旅、赵任楷等人依次落座。

  作为欢迎会。

  发言是必须的。

  不过姜哲有自知之明。

  这时候不是说那些官话的时候。

  于是简单地说了几句,表达了一下滨城对李暮到来的欢迎后,便飞快将话筒递向了身旁的丁修巡。

  然而后者却压根儿不按套路出牌,直接道:

  “大家想必也听说了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事情。”

  “我就不耽误时间了。”

  “李顾问,您来说上几句如何?”

  他话都还没有说完,手里的话筒便已经给到李暮的面前。

  其他的厂领导干部,以及黄伟旅和赵任楷等人,见状也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觉得理当如此。

  在他们的心中,研究永远是第一位的。

  李暮看着眼前的话筒。

  又看了看丁修巡等人的目光,以及下面一众研究人员们的眼神,颇为无奈。

  他缓缓道:

  “其实这两种材料,目前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我提出来,也是想和专家们交流学习一番,看看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大家也不要对它包有过高的期望,说到底这只是辅助技术,远不如原子能潜艇那重要。”

  在听完丁修巡和姜哲两人的想法后。

  他是真担心上面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一时想不开,去找M帝或者老大哥去拼命。

  毕竟这个年代,夏国的海军确实太弱了。

  别说应对M帝的舰队了,就是想要产生足够的威胁都够呛。

  当然,也有一部分不想主动挑起争端的原因。

  但不想打是一回事。

  打了能不能打得过又是另一回事。

  别的不说,经常在夏国领海逛的,可不止M帝和老大哥,还有运输大队长。

  就在李暮心中感慨的时候。

  一旁的丁修巡直接道:

  “李顾问,您太谦虚了!”

  “只要消声瓦和消声涂料成功,对于我国的潜艇事业发展,绝对有着极大的裨益!”

  “到时候哪怕没有原子能潜艇,M帝和老大哥也得忌惮我们三分!”

  他的话说完之后。

  下面的研究人员们顿时沸腾了起来。

  毕竟他们只知道李暮带来了两种新型材料,能够消除潜艇的声呐声波。

  然而却不知道,究竟能有多大的效果。

  如今听着,怎么像是有了这个东西之后,他们现在的潜艇都能跟M帝和老大哥碰一碰的样子。

  想到这里,他们当即道:

  “厂长,您快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是啊,咱们怎么就能让M帝和老大哥忌惮了?”

  “难道这个消声瓦和消声涂料,能让潜艇完全‘隐身’,让他们的声呐听不见我吗?”

  ……

  众人纷纷开口询问。

  在潜艇上研究了这么久。

  他们太清楚夏国跟M帝和老大哥在技术上的差距了,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够追赶的。

  可这个消声瓦和消声涂料。

  却让他们有了与之一较高下的可能,不得不令人好奇。

  台上的丁修巡见状,看向李暮,道:

  “您要不再给大家解释解释?”

  闻言,李暮看了看下面一双双用期待的目光看向自己的眼睛。

  他还能怎么办,说呗。

  ……

  用了10分钟的时间。

  李暮简单地将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原理、结构等方面的内容简单地介绍了一遍。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并不是这个。

  而是它们能够达到的效果。

  潜艇在海洋航行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噪音。

  这种噪音,一旦被声呐探测到,就会暴露其所在的位置。

  一旦能够将之消除到一定的阈值,便能够在敌人的声呐中“隐身”,悄无声息地靠近对方。

  不过对此也有人有疑问。

  在李暮说完之后。

  一位老研究员当即举起手,提问道:

  “李顾问常规动力潜艇所发出的噪音,要大于原子能动力潜艇,使用消声瓦和消声涂料,也能达到‘隐身’的效果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