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工院并不算太大,边走边说,一个小时左右也足以全部逛完。

  拉苏尔虽然意犹未尽,但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在留下下次再见的约定之后,便跟着钱树言离开。

  而李暮与其告辞后,看了看时间,又转身来到游戏研发中心。

  正走进去的功夫,忽然看到阿列克谢站在门口,还有先前南越和北潮的那帮学生。

  见状,他笑着迎上前,道:

  “好久不见阿列克谢教授,您最近有新游戏研发的想法了吗?”

  “暂时还没有,李顾问,不瞒您说,《战争》在国内的销量并不理想,按照你们夏国的话说,是‘叫好不叫座’。”阿列克谢直言道。

  听到这话。

  李暮也反应过来先前对方的‘幽怨’的原因。

  老大哥在这款《战争》上的投入,可不是一般的高,为了能承载庞大的游戏体量,甚至向他们订购了专门的电视游戏机设备。

  可付出的成本,与现在的的收益,估计完全不成正比。

  想到这里,他开口道:

  “阿列克谢教授,您不用着急,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您仔细想一想,玩游戏最需要的是什么?算了,我直接告诉您吧,是游戏设备。”

  “《战争》是好游戏,但它实在太贵了,如果为了一款游戏,要花费近一年半的工资,恐怕也很少有人会这么选择。”

  其实在阿列克谢研制之初,李暮就隐隐地向他暗示过价格的问题。

  不过后者信心满满,直接对标他们弄出来的那几款经典游戏,觉得弄出来了一定能够大卖,所以根本没有在意。

  “那,那我该怎么办?要是再卖不出去,上面就该拿我问责了。”阿列克谢此时也想起了当初李暮的忠告,不由暗自懊恼。

  可再后悔也晚了。

  现在《战争》销量不佳,既没有赚到钱,又没有拿到关键的技术回国内,说不定哪天他就得被召回去。

  当然,被问责其实也没什么,主要是一旦走了,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和李暮一起讨论软件工程了。

  闻言,李暮想了想,道:

  “我可以给您一个建议,从夏国购置游戏设备,比如半导体电视机。”

  “还有后续我们马上要推出新的彩色电视游戏机,价格和现在的黑白电视游戏机相同,但各方面的表现和性能都增加了几倍不止。”

  “综合下来,玩家玩《战争》的成本至少能降低4成,以它过硬的质量,销售量绝对能上来。”

  在60年代左右的老大哥,电视机价格大概在900到1200卢比之间,相当于一个老大哥普通职工一年的工资。

  再加上特制的游戏机,价格至少都得到2000卢比左右。

  但如果换用夏国产的半导体电视机,哪怕是黑色的那款,都能将价格打下来7成左右。

  当然,也不用这么实诚地告诉阿列克谢,毕竟既然是要做生意,总得赚一点不是。

  “贵国的半导体电视机竟然这么便宜吗?我听说在OM等国家,一台至少都需要300M刀以上啊?”阿列克谢愣愣道。

  他当初当然考虑过直接用夏国的电视机,不过从这边怎么都问不到价格,于是只能在国内找人询问。

  这一打听,可是吓了一跳,最便宜的半导体彩色电视机都要300M刀,简直匪夷所思。

  李暮解释道:“那是卖给OM国家那些冤大头的价格,以咱们两国的关系,肯定要便宜得多。”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说不定真的能够挽救《战争》的销量。”阿列克谢满脸激动道。

  他是真的不想这款花费了他和无数人心血的游戏,最后的结果是那么默默无闻地流产掉。

  念及此处,他连忙继续道:

  “李顾问,我立刻找人将这个消息传回国内。”

  说罢,他匆匆告辞离去。

  见到这一幕的李暮微微笑了笑,也没有再说什么。

  顺手为之的事情而已,结果他并不是很在乎。

  毕竟相比于OM那边的市场而言,老大哥这边实在是微不足道,能有个100w的销量都算不错的了。

  ……

  这边,在阿列克谢走后。

  一直站在不远处的沈建新、张凯,以及那些南越和北潮的人立刻走上前来。

  不过没等他们开口。

  李暮便笑道:

  “抱歉了各位同学,我今天的行程计划到这里就结束了,只能下次再过来了。”

  听到他的这番话。

  沈建新和张凯等游戏研发中心的学生们先是一愣,暗暗奇怪:“以前李顾问不都是想来就来的嘛,啥时候多了个行程计划,他们咋不知道?”

  就在他们懵逼的时候。

  南越的学生里面走出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学生,恳求道:

  “李暮顾问,我们是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非常非常的崇拜您,都希望您能再多留一会儿。”

  “您放心,不会耽误您太多的时间的。”

  “如果能得到您的教导,将是我们一生的荣幸,对我们的科研生涯也会有巨大的帮助。”

  在她说完以后。

  北潮那边也站出一个女学生,说了差不多的话。

  两人的语气不可谓不诚恳。

  只可惜李暮是不可能同意的。

  他假装无奈道:

  “不好意思,我确实另有要事,这次只能算了,下次,下次一定。”

  说完,他转身离去。

  这些南越和北潮的学生还不想放弃,可看到人高马大的赵参军在面前拦路,最终还是只能看着李暮坐上车离开。

  ……

  15分钟后。

  戴上眼镜,换了一身衣服的李暮慢悠悠地从学校的甬道一头,走到游戏研发中心的大门口。

  顺口还和门卫大爷打了声招呼。

  后者揉了半天眼睛,看了又看,才看出这是刚刚借口“另有要事”离开的李暮。

  大爷忍不住笑道:“您这是弄的哪一出?”

  “会议临时取消了,所以我就又回来了。”李暮脸不红心不跳地撒了个谎,然后又问道:“那些南越和北潮的学生都走了吗?”

  反正解释权在他这儿,怎么说都有理。

  “都走了,他们上上下下都在大楼磨了一天了,本来你要是在的话肯定不愿意走,但你‘走了’,也不可能再赖着。”大爷道。

  这帮南越北潮的学生来得要比他们外交委员早得多。

  而且一来就想要参观游戏研发中心。

  其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奔着技术资料来的。

  不过他们打着参观的名义,沈建新等人也不太好直接赶人,所以只能客客气气地招待了一天。

  ……

  和大爷闲聊了几分钟,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

  李暮便走上二楼,来到会议室。

  屋内,沈建新正和张凯等人说着他今天忽然离开的事情。

  他的话,忽悠那些啥都不懂的南越北潮学生还行。

  但根本骗不过他们。

  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了,他什么性子大家还不知道嘛。

  既然能来京工院,不说一天都待在这里,可至少也得和他们交流上几个小时。

  什么都没说就走——很不对劲。

  就在所有人七嘴八舌讨论的时候。

  “咳~”的一声轻咳声在门口响起。

  李暮故作严肃道: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得亏我特地假装走了,不然都不知道,你们一有空就躲在这里闲聊偷懒!”

  “我问问你们,代码敲完了吗,方案写完了吗,新游戏研发出来了吗?现在懈怠,可万万不行啊!”

  他的声音吓了众人一跳。

  定睛一看,一时竟也没有认出来是谁。

  直到李暮摘下眼镜,他们才欣喜地围上前,道:

  “李顾问,我们就知道,您肯定不能就这么走了!”

  “是啊是啊,您都有段日子没来找我们,我们都想您了呢!”

  “您放心,我们今天代码敲完了,方案也写完了,就是这新游戏还要一点儿时间才能拿出来!”

  ……

  一张张激动的面孔,满是兴奋地向李暮述说着他们这段时间以来的成果。

  半导体研究所拿出了8位处理器,并且研发出更低成本更好性能的彩色电视游戏机,他们肯定是收到了消息的。

  为此,原定在格斗游戏《格斗之王》后面要研发的几款游戏,都被他们往后推延,转而重新立项了一款彩色游戏。

  不过具体要做什么,现在还在讨论当中。

  颜色的出现,对于游戏的发展来说是一次巨大的革新。

  更丰富的表现力,代表无限的可能。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以截止目前销量为400w份的《冒险之路》为例,当初为了解决森林、火山、冰川等等地图元素的设计问题,他们可谓绞尽脑汁。

  然而如果是彩色游戏,这些场景的表现无疑能少费许多的功夫。

  到了最后,沈建新十分诚恳说道:

  “李顾问,您看……能不能给我们提一点儿意见,彩色游戏的研发,我们暂时都还没有找到方向。”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比如半导体集团的那帮专家教授,他肯定不会这么问。

  但是李暮的话,就没有问题。

  毕竟游戏研发中心的人,基本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

  “其实你们可以先考虑将《益智方块》《坦克大战》《飞机大战》这些游戏进行彩色化,积累经验,没必要直接研发新游戏。”李暮沉吟片刻,然后道。

  直接研发彩色游戏费时费力,还不如把以前的游戏升级一下。

  虽说有点“炒冷饭”的嫌疑。

  但从黑白进化到彩色,销量还是有一定保证的。

  “原来还可以这样啊!”沈建新恍然大悟。

  旁边的其他学生们也很快反应过来,与其研发新游戏,不如升级老游戏,还不用担心销量的问题。

  ……

  在游戏研发中心待了一个小时左右。

  时间来到晚上7点。

  众人的肚子也开始饿了起来。

  见状,李暮便准备起身离开。

  不过就在这时,不知哪个手脚勤快的同学,已经抱着一大堆饭盒从饭堂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请他留下来吃饭。

  当然,吃饭是假,多留他一会儿才是真。

  ……

  简单的吃完饭后。

  李暮这次才是真的走了。

  他也没让众人送,自己戴上眼镜便走了出来,坐上车离开。

  不过他没有注意都的是。

  一道在游戏研发中心门口“蹲守”了半天的两道人影,盯着他离开的车子,暗暗地咬牙:

  “我就说是他,绝对不会看错!”

  “一个这么著名科学家竟然撒谎,实在是……实在是令人不敢置信!”

  “算了,即便我们知道又能怎么样,难道你还能跑去质问他?别开玩笑了。”

  两人先是吐槽了几句,对于李暮的去而复返,都有些难以接受。

  不过她们还是比较理智的,没有骂出来。

  毕竟这是在夏国,还是在京工院。

  学校里有一大批李暮的拥趸,别看平时一个个埋头学习和书呆子一样,撸起袖子打起人来战斗力强得可怕。

  万一被听了去,两人都不敢想会是什么结果。

  ……

  这边,车上。

  赵参军向李暮说了一下有两个南越和北潮的学生发现了他的事情。

  两人自以为藏得隐秘。

  但其实刚刚到地方,就被周围的安保人员发现,并且重点盯防。

  也就是她们没做什么。

  不然只怕动一下,就会被立刻控制住。

  关建民一边开车,一边在好奇地道:

  “你为啥要那么麻烦的说个谎呢,不就是一些学生们,以前也没见你对老大哥那帮学生这样。”

  他说完以后。

  赵参军也不由露出好奇的眼神。

  只要是明眼人,大概都能看得出来,李暮对月楠和北潮,和对阿芙瀚,几乎是两个态度。

  可夏国明明和前两国的关系更好,和阿芙瀚则十分一般,按道理来说应该应该反过来才对吧。

  “我刚刚确实有点儿研发的思路,只不过走到一半忽然又没有了。”李暮随便找了个借口解释。

  毕竟这事儿确实没办法说出来。

  告诉两人未来M帝会和南越打仗,为了支援后者,他们白送了许多物资和武器装备,结果最后这帮白眼狼还来打他们,显然不可能。

  ……

  回到特楼。

  李暮走到家门口,看到透过缝隙露出的灯光,不由有些惊讶,没想到今天王娅竟然回来得这么早。

  他掏出钥匙,一边打开房门,一边道:“小娅,我回来了。”

  话音刚落。

  两道身影便如同闪电一般,飞快地扑入他的怀里,甜甜地喊道:“哥哥~”

  “小岚小瑜,你们怎么来了?”李暮笑着抱起两个小家伙,然后向屋内看去。

  不止是两个妹妹。

  还有王娅、李奶奶、小叔李军和婶子王娟红,都坐在屋中。

  闻言,王娅起身道:“奶奶和小叔他们……”

  “是小岚和小瑜他们说想你了,我就带她们过来看一看。”李奶奶连忙道。

  说完,她似是又有些担心,道:“小暮,我们过来不会打扰到你吧?”

  “怎么会,您过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就是应该早点和我说,我也能早点回来。”李暮笑着道。

  这个家里,除了结婚那天,可是难得像这般热闹。

  李奶奶微微松了一口气,继续道:

  “那就好,那就好,不过小暮啊,你看看你,又瘦了不少,工作再要紧……”

  她一如往常的,絮叨起来。

  李暮没有丝毫的不耐,一边听,一边笑着拉着李奶奶到一旁坐下。

  ……

  次日,早。

  洗漱锻炼完后。

  李暮便坐车前往国科院,和郭默说了说要在半导体研究所立项新的研究项目,以提升硅片的纯度和面积。

  不过这事儿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无论是工业母机的精度,还是自动化的水平,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直接上去的。

  所以他给的出的时间计划,大概是在5年左右。

  郭默对此当然没有任何意见,研究方面他向来相信李暮,不会插手。

  只不过如此一来,半导体研究所又要再扩建一些,否则地方就有些过于拥挤了。

  说完了正事后。

  他又说起了上次李暮过来后提出的建设电影工业的事情,道:

  “半导体集团那边的丘领导十分支持你的想法,不过上面的一些人还有些疑虑,恐怕一时半会儿很难投入太多的资源。”

  “没关系,暂时开个头就够了。”李暮微微颔首,没有在意。

  电影工业的黄金时期是在未来,而不是现在。

  慢慢发展就行,一下子投入太多的资源,把期待拉得太高,反而可能会失望。

  郭默见状,心下松了口气。

  要是李暮坚持的话,事情确实不太好办。

  即便最后上面同意了,万一出点差错,被问责批评倒是不至于,但以后再想搞电影工业就难了。

  这么赚钱的东西,他可不舍得不搞。

  想了想,郭默继续道:

  “对了,你要不要去京都电影制片厂和京都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看看,先和那边熟悉熟悉?”

  “可以啊,那您帮我打个申请,到时候我过去学习学习。”李暮道。

  京都电影制片厂,简称京影厂,是夏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之一,拍摄过大量的经典影片,如《祝福》《小兵张》《骆驼祥》等。

  而京都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也叫科影厂,成立于60年,是我国最大的科教影视节目制作基地,拍摄了大量的科教影片,涉及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

  虽说在拍摄设备上他们肯定还是比较落后的。

  但论怎么拍出好电影,肯定是他们更强,这一点哪怕是李暮也不得不向之学习。

  毕竟他所熟知的电影,都是后世的产物,放到现在难免“水土不服”。

  “打什么申请,我知会一声,你随时过去就行。”郭默笑着道。

  ……

  说完事情后。

  李暮也没有久留,很快离开,前往半导体研究所。

  到了地方以后。

  他先是去周溪令和雷鸣负责的电传飞控研究组看看情况,见他们进度稳定,也没有着急插手。

  转身又去找到了正带着人进行CAD、CAE等软件优化的苏东莊。

  后者虽然一人身兼多职,但将各个项目组都管得井井有条。

  当然,这也少不了王绶觉的帮助。

  作为所里除了李暮之外最懂软件工程的人之一,他在这方面的造诣,已经不止于原先学习的半导体。

  于是,李暮便打算将关于04型个人电脑的研制任务,交由其负责。

  听到这话的王绶觉脸上不禁露出几分苦笑,道:

  “这个更新换代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一点,咱们这个03型个人计算机,都还没有做到量产啊!”

  从01型计算机开始,到现在已经研发成功的03型个人计算机,他们仅仅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

  如果刨除中间的空窗期,所用的时间更短,恐怕一年都没有。

  “计算机的升级换代,本来就十分快,以前只是我们没有掌握集成电路的技术而已。”李暮笑了笑道。

  王绶觉觉得快,是对比夏国以前的计算机研发速度。

  不过那时候他们什么技术都没有,自然想突破一点都千难万难。

  但只要进入了正轨,发展的速度便会不断地节节攀升。

  “行,那我就接下这个任务了。这回争取把它做到一个电视机的大小!”王绶觉一口答应下来。

  他刚刚的话并不是抱怨,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已。

  一旁的苏东莊听到这话,眼神中满是跃跃欲试的表情,连忙道:“李顾问,我也可以加入04型个人计算机的研制吗?”

  杨天形、周溪令和雷鸣三人现在都在研制新项目,只有他还在“啃老本”,说不难受是不可能的。

  “当然可以。”李暮先点了点头,然后又对王绶觉道:

  “不过这一次没必要在意体积,因为8位处理器很快也会被淘汰。”

  “这一次的主要任务,是研发新的02型操作系统,以及把彩色显示支持的问题解决。”

  “等到16位处理器出来,我们再争取一举把个人计算机缩小到电视机那么大。”

  8位处理器较4位处理器确实有很大的提升。

  但在历史上,主要还是用于简单的计算任务和嵌入式系统,如简单的计算器和游戏机。

  想要实现一些功能,只能先忽略体积问题。

  “没问题,按照你的思路来,不过这个彩色显示是什么,很重要吗?”王绶觉好奇地问道。

  李暮解释道:

  “8位处理器已经能够支持更高的色彩深度,大概可以显示约1670万种颜色,可以为设计工作提供许多便利。”

  “当然,最直接的还是方便了操作。”

  “就拿雷达图像打个比方,彩色的直观性更强、信息也更丰富……”

  他简单地说了说彩色显示的重要性。

  听完之后的王绶觉和苏东莊也没有疑虑,立刻便拉着他,来到会议室开会,商量04型个人计算机的研制问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