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活跃,人口流动频繁。很多地方的犯罪也开始上升,

  而且很多人在外地,名字不是小名就是外号,有人犯事了,不是现场抓到的都不好追捕。

  所以国内的身份证实行也是迫在眉睫,在八四年的四月份,上面就因为这事情在讨论了。在八月三十号的傍晚,四九城朝阳门内大街文化部宿舍大院举行了首批身份证颁发仪式。

  第一批有身份证的也就是三百八十人,但身份证的实行是正式开始了。

  不过在八四年,国内人口已经突破十亿。这个年代又没有电脑,也没什么高端的打印技术,制作一批身份证最少都要两个月。

  还要登记资料,填写信息。碰到一些不识字的,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说话口音又重,登记的时候,名字写成多音字很正常。

  反正大家要拿到身份证,没有一两年是不可能。

  江成从沪城回来后,得知了侄子江林的事情,他也不在乎一百五十块钱。关键是江林他有没有那个独立养鸡的能力。

  在这个年代,都说了就算是一头猪,在风口上都能起飞。搞养殖种植的,只要有能力搞,就不愁销售问题。

  就像现在农村养猪,养的多只要想办法弄到城里,都能很快就卖掉。江林要是能养鸡,哪怕他娘在农村帮忙照应,把鸡养出来也可以。

  所以知道后也没说什么,真能养出来,江成可以全部给他收了,价格不会低于市场价。

  而江林从周灵莹这边拿到钱后,也的确是回去后就立刻跟他娘说了这个事。这样的事情他可不敢隐瞒,

  李香兰得知消息后,又跟赵玉霞和江长河说了。他们也没有想到江林会一个人跑去城里问江成要钱要养殖。

  不过想着江林初中毕业了,年龄又小,家里也没什么地种。既然江林能借来钱,说明江成那边也是支持的。

  可现在都快十月份了,养鸡的话下蛋也下不了多久。过两三个月天气冷了鸡就不下蛋了,加上秋季一来,喂养鸡的东西都要变少。

  好在现在是包产到户,家里的粮食自己收。起码有些米糠可以喂鸡,但也不能光拿米糠喂,冬天还得配搭饲料才行。

  反正江林是找周灵莹弄来了钱,回到家也啥都不懂,忙前忙后的还是其他人。而江林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是他在主导这一切。

  这月份第一批鸡,不可能买小鸡来养。只能买可以下蛋的鸡,这样的鸡在县城里也有卖。但比单纯的买肉鸡还要贵一些,而买去下蛋,也不能直接卖鸡蛋。

  鸡棚找人去山上砍竹子搭建竹子做的鸡棚都可以,但依然是要请人来干。家里人只能打个下手,得花一些钱。

  竹子现在依然还是公社集体的,这包产到户是没错,并不代表什么东西都分了。很多东西都还是村里和镇里的,是大家的。

  如果只是买普通的鸡,一百块钱在这年头能买四十只左右,但下蛋的母鸡还有种鸡,一百块钱就能买三十只左右。

  这要挣钱,也得是明年下蛋后,鸡蛋孵化了再扩张规模,然后才可以挣钱。今年下的蛋可以卖也可以自己吃,这月份如果不是正规的养鸡场,进行人工孵化,在孵化厂养一阵子,是很难存活的。

  江成是没工夫去管侄子养鸡的事情,现在国内除了有一个崂山矿泉水之外,还没有其他经营瓶装水的公司。

  而崂山矿泉水属于高端饮品,供应特殊渠道,在早期就是国宴用水。也就是不对外出售,定为很高。其实真的卖也卖不出什么钱,国内绝大部分人还接受不了一瓶水都要花钱这个概念。

  就像江成在香江卖的矿泉水一样,本来没打算怎么卖的,却弄成了高端用水。

  江成现在也不打算怎么去卖水,但他得霸占一些水资源。现在又有十四个城市开放了,基本上全国开放的调子其实已经定下。有些城市没被定为开放城市,不代表不允许招商,不能做买卖。

  只不过其他城市没有免税的一些政策,光你当地政府免税没有用,当地免税最多吸引国内做生意的。得免进出口的关税,外企来这边开厂,人家要是原材料是进口的,卖也是卖国外去的。

  这一进一出,要是没有政策扶持,成本是很大的。而且内陆城市没有海运,在运输方面也是一个大问题。

  一些优质的水源地,那真是讲究先来后到。毕竟在后世还没有听说过哪家经营饮料和水的企业,有转让水资源承包权的。

  现在江成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承包一个水源地,再花几十万建设一个加工厂。

  香江那边的加工厂现在可以撤销了,底层工人工资其实这一两年也没涨。因为香江的制造业大量转移国内,用工不紧张了,自然工资涨不起来,甚至还导致大家找工作还不容易。

  香江人也有很多人没看到制造业内迁的情况,工作难找直接怪罪是大陆人来的太多了。以前对国内同胞很友善的,现在很多人嫌弃国内来的人了。

  不过江成是妥善安置了工厂的职工,酒店的建设完毕,需要保安和保洁人员。

  这两年为了接待国内去香江旅游的人,特别是花购物卷的。江成也搞了一些民宿,也安装了一些人去管理和维护什么的。

  何况工厂只是不加工生产了,还会留一批人员整理产品的。国内建设加工厂,目前主要市场还是在香江这边。

  只不过江成要是在国内养十几个水源地的加工厂,倒是要垫不少本钱进去。在香江卖水挣的利润基本上要亏进去,有些市场得养出来。

  江成打算在国内也学崂山矿泉水一样,暂时不卖钱,免费送给一些重要的部门喝。香江那边一开始送水的时候还有价格,在国内这边江成打算连价格都不要。

  就是纯送给人家喝,但被送的单位,最少是市级以上,县城里只送给政府部门。县级的什么工商,文化,教育的都没资格。得市区里的这些部门才送。

  反正也卖不掉,饮料才一两毛钱。光秃秃的一瓶水,吹嘘的再好,有钱人可能买账,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认可有什么用。

  这免费的才是最贵的,等送出了名气送出了市场。国内老百姓的经济水平起来了,那时候其他牌子很难拼的过的。

  而且国内要是什么地方出现灾难,基本上都需要干净水的。那时候捐赠大量的水,对于江成来说没什么本钱,但比捐钱的影响力更大。

  另外在八四年值得一提的事情还有一个,那就是国营企业的承包开始出现了。

  赣省丰城的一个硫酸磷肥厂,职工五百多人,连年亏损。厂里的车间支部书记写信给上面,想个人承包,改变亏损的情况。

  在上一年,也就是八三年,全国第一家国营企业承包给了个人。这承包给个人了,对于一些偷奸耍滑的人可就不满意了。

  因为大家都是铁饭碗,干多干少工资少不了。这承包个人了,就没有了铁饭碗一说。更是端掉了干部的铁交椅,反正很多人在闹。

  但人家承包后当年就转亏为盈,甚至实现上百万的利润。今年被报纸报道出来了,江成才知道的。

  这有了第一个承包者,还受到了表彰。后面很多亏损的企业可能就会出现个人承包的情况。

  但是江成也不得不佩服,这硫酸磷肥厂其实就是化肥厂。化肥在这年头可是好东西呀,竟然会连年亏损。这年头能把一个化肥厂搞亏,真得有不小的本事。

  不过江成也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样多年,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亏本的原因。

  一个五百人的厂,不大不小。但如果是国营,该有的部门一个都不会少。一个科室几个副科长,下面职工也是人浮于事,明明不需要那么多岗位的,但碍于很多关系,很多单位基本上最少都超标百分之三十的职工。

  周灵莹的大伯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在文化局工作,一个科长,八个副科长。

  再加上工厂还是计划生产,本来就亏损的情况下,各个都跟大爷一样。个人或者下面的村里代表想来买化肥,你不意思意思,人家还不卖你。

  五百人的厂里,也没有一个销售人员,因为计划生产的时代是不需要销售人员的。

  再加上以前农村是集体制,有些公社有副业,会稳定购买化肥。但在这两年,大家包产到户,一家就那么点田地,舍得用化肥的有多少个。

  想买的买不到,以前的一些乡镇购买单位又不一定要了。明明化肥紧俏的年代,才会导致出现亏损。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中饱私囊,给点好处,能亏本卖出去,这样的事情在这个年代太常见了。

  这承包一个化肥厂,转亏为盈,在江成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承包的事情出现了,意味着要不了多久,一些煤老板要出现了。

  当大家还在羡慕万元户的时候,第一批的煤老板,各个都豪的很,身价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都有。

  不过江成不会眼红这批人,因为财富会使人疯狂,特别是这种短时间内暴富的。当大家看见挖煤承包煤矿那么挣钱,抢地盘,明争暗斗,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再所难免。

  关键是免不了跟当地领导打交道,江成最烦的就是应酬了。

  但煤老板要是出现了,有一点好处,就是暴发户属于人傻钱多。这有钱了,就会去享受,要是离开了自己的地盘。也不会随意得罪人,最多就是喜欢装逼。

  煤老板可是在某个时期是影视圈的最爱呀,拉他们投资电影,不怕明显身价高。哄高兴了,亏不亏钱都无所谓,就图一个乐。

  上千万的投资,明星片酬占一半,而片酬又要分公司和经纪人。最后一算,哪怕票房一分钱卖不出去,公司扣除开支,从艺人身上拿的分成都挣了。要是有票房,更是皆大欢喜。

  沈莉在香江搞了一个皮包电影公司,江成现在也是知道的。一开始他还真以为沈莉要搞正规的电影公司,去签约演员和歌手呢。

  谁知道沈莉搞公司,就是单纯的为了节省投资,以一个电影公司BOSS的身份出现在别人面前。那些演员见到她,都尊敬的很。

  等过两年国内有煤老板出现,江成倒是可以带沈莉来忽悠他们玩。这边拉投资,那边让人友情价出演,也能电影还没开拍就挣钱呢。

  ~~

  沪城,财政经济学院~~附近。

  大学生现在的津贴还不算很高,也叫助学金。其实在两年前还高一些,助学金刚好是今年年初下调的,只有以前的百分之六十。

  但作为替代措施,国家设立了奖学金的这种资助手段。这样一来,在大学成绩好的好坏的,区别就大了。成绩不好,拿不到奖学金,光靠组学金,在一些不发达的城市,可能上大学除去开销,吃饭也紧巴巴的。

  这助学金也是根据不同的学校和地方来的,江娟现在一个月就二十多快的助学金,要拿奖学金。不但成绩要好,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才行。

  奖学金也分好几等,刚来学校的学生都很积极,江娟也没把握拿的到。

  学生在大学上学,可以买学长用过的书,还有毕业生的书架什么的。能省一些钱,但是要算上住宿费,江娟不动用叔叔留给她的五十块钱就挺难的。

  但在学校,除了奖学金,也会照顾一些成绩真的跟不上家庭又困难的同学。毕竟哪怕是差的学生,能考入大学,也算是天之骄子了。

  学校还会安排一些勤工助学的活,甚至条件差还能申请减免学杂费。

  总不能家里条件差,到了大学成绩又不理想,还想吃好的喝好的吧。

  江娟在学校住了一个月,然后打算申请退掉宿舍住她叔叔在沪城买的房子了。

  房子江娟抽空去看了,竟然是上下两层的小楼房,她一个人住有点不划算。而且放假的话,一个人弄饭也麻烦,不如在学校食堂吃省事。

  但要是几个人住,放假买点菜什么的,那就很划算了。

  所以在学校才住了一个月,江娟申请了住校外,学校的住宿费是可以退的。并且在学校宿舍门口贴了一个合租的信息,只要求女生。一个房间十五块,比学校的宿舍便宜九块钱。

  关键是能做饭,有家具有书桌,有些家里条件好的,一个人也可以租一间房。当然了,也不是每个房间都十五,有小房间,杂物室,只能放一张床,但可以睡两个人。

  因为没有窗户没有家具,江娟三块钱也租。这楼上几间房,楼下还有两间,楼下还有一个厨房和客厅,甚至还有洗澡的和上厕所的地方。

  要知道住学校,是用的集体澡堂,没有热水的。但学生可以拿热水瓶打点热水,天冷到澡堂简单的搓澡。不怕冷的,天冷也有洗冷水澡的。

  而上厕所,也是宿舍旁边的公厕。这一点江娟倒是习惯,因为不管是在老家还是在叔叔家,上厕所都是要去外面公厕的。

  就是后来江成在老家建的房子,才能在家里就可以上厕所。

  现在沪城这边的楼房,家里也可以上厕所,晚上也很方便。秋天在公侧上厕所,蚊子也不少的。在家里平时注意点,有蚊子也不多。

  反正江娟在沪城成了一个小包租婆,不知道是别人知道她有钱,还是她长的本身还可以。这才来学校没多久,就有男同学主动来搭讪的了。

  “江娟,这房子是上次送你来学校的那个叔叔的嘛。”

  “嗯,我叔叔说刚好看见这边有人卖房子,他就买了。我叔叔是司机跟你说过的,他以前也经常来沪城这边,私下会在这边收点东西回老家卖。在这边有一些朋友,所以就在这边买了房子。”

  “你叔叔看上去真年轻,长的也好看,上次来找你,我们还都以为是你哥哥呢。”

  “我叔叔是显年轻,但已经三十多岁了。我跟说,我以前读高中的时候,还听到有同学说喜欢我叔叔呢。”

  江娟笑着说道,她说的话还真不是开玩笑。她叔长的白净俊朗,又开小轿车的。很多人看不出她叔叔的真实年龄,认为他就二十好几。

  虽然二十好几岁对于高中生来说年龄也大了一些,但长的好看,又开汽车。要是没有对象,倒贴过去也很正常。

  江娟的同学‘哦’了一声,这又是在沪城买楼房,又是开小汽车。她同学内心都在想,要是不是江娟的叔叔就好了。又或者就算是叔叔,要是没媳妇和孩子,她也不介意当江娟的婶婶。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最新章节,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