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年轻小伙子,基本上都有一个武侠梦。
在八四年,国内引进了香江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引发了热潮。很多小孩见识到了什么是轻功,有轻功的人是可以左脚踩右脚飞上天的。
不少人学习飞檐走壁,一些中二小孩看见墙壁,会助跑,然后想着自己能在墙上踏上几脚。但大多数是被反弹摔个狗吃屎。
还有香江那边的一些流行歌曲也传到了内地,邓丽君的《甜蜜蜜》在国内也是迅速红了起来。
反正就是一些香江的演员和歌星出现在国内很多人视线中,要不了多少年,港台明星在国内就会有市场。
江成把刘丽安排当香江去实习后,就开始吃饱着没事做搞饭店生意了。因为现在基本上大部分城市都包产到户了,粮票虽然没有取消,但可以轻松的买到高价粮。
肉也可以从养殖户那买到,开饭店也就不难了。
关键有一点,在汽车站和货运站分开后,汽车站也开始跑长途客运了。
江成开始吃饱了没事,去跟客运站谈合作了。先是搞定了昌城客运站的司机,江成在吉安和靠近清远那边开了两家类似于快餐店玩玩。
让司机大差不差的卡着吃饭的时间往饭店去,到了那边也不是非要逼着大家吃饭。找一个理由让大家都下车,说其他人下车了有人不下车,车上少了东西就说不清楚了。
然后司机和售票员拿着工作证就可以免费在饭店吃饭了,至于乘客们的话,可能有不少人在路上带了吃食,但还是有人‘奢侈’一把的。
这贵肯定要稍微比其他地方的饭店贵一点,不过江成会请水平过的去的厨师。不会让大家说又贵又难吃的。
而开的饭店,江成没打上‘江东来’的名字,都是瞎起的不起眼的名字。毕竟这样的饭店肯定是招骂的,因为都开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
有人带了在路上吃的干粮,想在饭店里弄点水喝,这烧好的水不管冷的热的,都要交一分钱。
饭店的墙壁上挂有标语‘不准随意殴打顾客’,就差没有明说我这里就是黑店。
不过整体来说还好了,贵是贵了点,但还在大家的承受范围内。真的太贵了,人家饿着也不会吃。
江成开这样的饭店就是好玩,因为他不开,也会有人挣这个缺德钱的。而且江成起码在口味上是用心了的,请的师傅都是烧过大锅菜的。
这样的饭店,投入也不大,偏僻的地方建房,几千块就可以了。而且还是很大的房子,有厨房有柴房,还有住房。
关键是需要跟汽车站谈好合作,让司机带客人。
现在汽车站虽然开通了长途路线,但因为现在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两个城市相隔很远的话,尽量选择坐火车,要不然中途得转车才能达到。
昌城汽车站是好搞定,但就一个汽车站,前往其他城市的长途班车并不是每天都有。深圳现在是前往的人多,可以先搞出来。
江成打算今年暑假的时候,带周灵莹和子女去一趟南京。让周灵莹的娘家人找关系搞定那边的汽车站人员。
到时候昌城跟南京之间再搞两三个饭店,这样两个车站的司机互通,就算班次少了一点也能有不错的收益。
而且这一路上江成也可以跟顺带路线的一些城市汽车站谈合作,反正就是改变不了别人挣这钱,那就自己加入进去,自己占领的市场份额多了,别人就难做了。
今年上半年,重点要操心的其实是侄女江娟的高考,这侄女养着养着,就跟自己女儿一样了。
江娟她娘,一直都不怎么关心江娟。高考都不知道来城里照顾一下这个女儿,江娟回农村,她娘现在跟她说的最多的就是有出息了,要照顾好两个弟弟。
这今年年初开始,家务活都不让江娟干了,她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和复习。周灵莹也是三天两头的给她炖汤喝,这搞的江娟压力很大。
在江娟看来,她今年要是高考考的不好,唯一对不起的就是叔叔和婶婶了。这些年对她这样好,要是考不好都不知道怎么交代。
好在江娟韧性大,把压力化成动力,也是拼命的学习。叔叔家这样好的条件,比其他同学强多了,有些家里条件不好的同学,晚上饿着肚子都要学习。
江娟觉得自己凭什么比不过别人,她生活条件好,学习成绩也不差。要拼努力,她自认自己也不差。
高考是在七月上旬,天气炎热的时候,但家里有电风扇,有冰凉可口的西瓜,还有周灵莹用冰糖炖的绿豆汤。
这条件好的家庭,的确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不要说你家里有钱就如何如何,起码能让孩子在学习冲刺的阶段能没有后顾之忧。
七月份高考,南方正当炎热季节,家里没有风扇的。晚上又热又被蚊虫叮咬,怎么可能能安心的学习。
而这期间,香江那边两个刘丽也都过了实习期,两人都转正了,但待遇却是相差很大。
这说起来,中专生在国内是包分配,但‘江东来’在香江现在也是十年以上老品牌的公司了。会计行业都是招的大学生,随便一个正规面试进来的,能力都比她们强。
但一个刘丽是有上面高层关照,大家努力教导。能力提升的快,转正后,也是独立直接接手了一些正式工作。
而另外一个刘丽,说实话,大家都有些不清楚怎么就给她发实习的邀请函了。但无所谓了,公司多一个端茶倒水的也不错,这能力不行,起码听话。
人家转正会计最少拿四千块工资,这个‘刘丽’转正后,就加了几百块,才三千。而且还是看在她帮忙跑腿勤快的份上,没有为难她的转正。
不过‘刘丽’虽然挣的少,但她花的多呀。她就算是转正了,因为学历和工作岗位的问题,不属于高级人才,最多就是按照一般就业政策弄的工作签证。
香江这边的普通工作签证,每年都要回国一趟重新办理的。在香江读书的留学生毕业,也都要两年回去一次。
‘刘丽’想稳定的留在香江,短期内最好的办法就是嫁给香江本地人。所以她要打扮买化妆品买好看的衣服,起码要看上去就不能像是‘大陆妹’。
一个月三千块工资呀,在香江待了两三个月,‘刘丽’现在死都想死在香江。太繁华了,太美好了,空气都是甜的。
而‘刘丽’的父亲在国内当一个破主任有什么用,送她来香江,为了一开始有钱防身。到处求人,也就弄了一千多块香江币。
之前‘刘丽’还认为自己父母了不起,现在她觉得都是土包子。自己实习工资都二千六了,一个月比父亲一年工资还多。
现在凭借自己的努力转正了,虽然只有三千块。但这只是开始,香江人看不起‘大陆仔’,她早晚会成为香江人的。
所以‘刘丽’现在有些恨自己的父母了,为什么他们是大陆人,而不是香江人。
至于说几个月前还跟父母说,在香江挣到钱了,会给他们寄钱,买香江那边的东西。开玩笑呢,‘刘丽’觉得自己都不够花。
她现在可是每天都要喝caffee的人,出门得背包。另外公司虽然包吃住,但早上这一顿是不包的,她每天要买三明治和牛奶的。
现在‘刘丽’还要存钱买品牌的东西,怎么可能有钱给大陆那些人。
而真正的刘丽,其实在拿到第一个月的实习工资时候,也兴奋的睡不着教。也买了很多东西,但给她自己买的基本没什么。
刘丽给她妈买了一块女士的手表,还给江叔买了一条皮带,给周灵莹婶婶买了一顶好看的帽子。甚至她的同学江娟也有礼品,其他的还有很多要买的。
但刘丽不能立刻回国,有些东西不好寄回国,等有假期的时候,她会再买一些食品和礼品回国。
至于剩余的钱,刘丽是寄了不少回国给她家里人了。但寄钱回国,得按照官面上的汇率换成人民币。这是有些吃亏的,有香江币,回国跟别人换,能多换一些钱。
但刘丽舍得吃这个亏,也写了一封信给家里。
在香江这边,她过的很知足,公司里的工作餐很丰盛。而且这边买东西都不需要票证,早饭虽然没有,但可以自己弄,买点大米,弄点配菜。每天早上煮个粥或者面条什么的,花不了多少钱。
而公司住的也好,比国内的招待所起码强。有风扇有电视看,这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刘丽的家人收到汇款和信件,之前还担心让女儿跟着江成去深圳,觉得挣钱可能是挣的多一点。但在昌城分配的工作可是有编制的。
刘丽的妈妈没有想到,江成竟然把女儿弄到香江去了。这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些以前不怎么走动的亲戚听到消息都来攀关系了。
刘丽的妈妈也知道江成家什么都不缺,但还是带着一些礼品来感谢江成了。
因为刘丽她妈上门来答谢的事情,没有避讳着其他人。让江成多少也惹上了一些麻烦,谁也没想到江成能安排人去香江工作呀,现在才想起来他是给香江那边领导开车的,能耐不小。
普通人是不敢想着出国去,但那些见过世面,自身有能力的人。认识江成的,就可能会有这个想法了。
这关系不硬的,江成是能推就推,他是告诉大家自己也是卖了个老脸给领导,说是自己亲戚那边才安排的。这推荐过去太频繁了不行,但也没把话说死来,给了一些人一点念想。
在七月份,江成在家里陪着女儿和儿子,跟江娟一起面临高考,给她打气。
这一年,江昭昭也十一岁了,读五年级下学期。没想到转眼大女儿就要上初中了,九月份就要去读初中。
江昭昭已经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了,这样大的小姑娘,作为父亲的江成,从一开始不好意思给她洗澡,到现在都不好意思主动抱着她亲了。
也就是她睡着了的时候,江成才会偷偷摸摸的的去亲一下。不过江昭昭对江成还是很亲腻的,会抱着他的胳膊撒娇,偶尔会主动亲江成一下,让江成开心的很。
江娟高考是要填写专业的,也是听从了江成的话,去学管理专业。但昌城这边没有好的管理专业大学,这要是考上了大学,江娟不是去上海就是要去BJ读书了。
考上大学后,江成这个当叔叔的,也算把侄女抚养成人了。大学生在这年头没有负担,读书的时候一个月都有二十多块钱津贴,而且成绩好的话还有奖学金。
甚至真的考上大学,江娟还能申请贫困补助,因为她是农村人。父亲没了,就一个娘,还有两个弟弟。
这不能因为江娟的叔叔有钱,江娟就不算贫困生了。不过就算能申请到,江成也不会让她去真的去申请。
毕竟江娟穿的好用的好,上了大学也不会让她光用那点津贴。大学生可能吃饭什么的,花不了多少钱。但要交朋友,要去图书管看书,要买女生用品。日子要过的还可以,那点津贴是不够的。
七月份考试那几天,江成是天天开着汽车接送江娟。至于考试考的如何,江娟不敢说的太死,只是说考的还行。
高考完了后,一般在七月底公布成绩。会先把成绩传到教育局,然后再转到各高中。
在教育局江成有熟人呀,提前知道了江娟的成绩。
考上了沪城那边的大学,江成是大摆宴席,先是在院子里摆了几桌,请邻居吃了饭。
然后在饭店又办了几桌,请了江娟的老师和江成认识的一些朋友过来,这算是答谢老师教导的升学宴了。最后是回金河公社又办了几桌,公社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公社领导都得来恭贺。
反正江家是又出了名,出了一个女大学生。
宴席办完,江成去了一趟深圳和香江,再次回来后,江成就亲自带着侄女江娟去沪城的学校报道了。
按照道理,江娟这样大了,她一个人也可以去学校报道的。而且很多大学生都是自己去报道,那边有学姐学长接待新生的。
但江成想装一个逼,打算在沪城买个小洋楼或者院子房什么的。房子先买好,以后来这边旅游什么的也方便。只要子女长大了,江成就算是真正不折腾了,跟媳妇去各城市旅游。
每到一个城市也不用住什么酒店,住自己的房子得了。
(本章完)
在八四年,国内引进了香江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引发了热潮。很多小孩见识到了什么是轻功,有轻功的人是可以左脚踩右脚飞上天的。
不少人学习飞檐走壁,一些中二小孩看见墙壁,会助跑,然后想着自己能在墙上踏上几脚。但大多数是被反弹摔个狗吃屎。
还有香江那边的一些流行歌曲也传到了内地,邓丽君的《甜蜜蜜》在国内也是迅速红了起来。
反正就是一些香江的演员和歌星出现在国内很多人视线中,要不了多少年,港台明星在国内就会有市场。
江成把刘丽安排当香江去实习后,就开始吃饱着没事做搞饭店生意了。因为现在基本上大部分城市都包产到户了,粮票虽然没有取消,但可以轻松的买到高价粮。
肉也可以从养殖户那买到,开饭店也就不难了。
关键有一点,在汽车站和货运站分开后,汽车站也开始跑长途客运了。
江成开始吃饱了没事,去跟客运站谈合作了。先是搞定了昌城客运站的司机,江成在吉安和靠近清远那边开了两家类似于快餐店玩玩。
让司机大差不差的卡着吃饭的时间往饭店去,到了那边也不是非要逼着大家吃饭。找一个理由让大家都下车,说其他人下车了有人不下车,车上少了东西就说不清楚了。
然后司机和售票员拿着工作证就可以免费在饭店吃饭了,至于乘客们的话,可能有不少人在路上带了吃食,但还是有人‘奢侈’一把的。
这贵肯定要稍微比其他地方的饭店贵一点,不过江成会请水平过的去的厨师。不会让大家说又贵又难吃的。
而开的饭店,江成没打上‘江东来’的名字,都是瞎起的不起眼的名字。毕竟这样的饭店肯定是招骂的,因为都开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
有人带了在路上吃的干粮,想在饭店里弄点水喝,这烧好的水不管冷的热的,都要交一分钱。
饭店的墙壁上挂有标语‘不准随意殴打顾客’,就差没有明说我这里就是黑店。
不过整体来说还好了,贵是贵了点,但还在大家的承受范围内。真的太贵了,人家饿着也不会吃。
江成开这样的饭店就是好玩,因为他不开,也会有人挣这个缺德钱的。而且江成起码在口味上是用心了的,请的师傅都是烧过大锅菜的。
这样的饭店,投入也不大,偏僻的地方建房,几千块就可以了。而且还是很大的房子,有厨房有柴房,还有住房。
关键是需要跟汽车站谈好合作,让司机带客人。
现在汽车站虽然开通了长途路线,但因为现在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两个城市相隔很远的话,尽量选择坐火车,要不然中途得转车才能达到。
昌城汽车站是好搞定,但就一个汽车站,前往其他城市的长途班车并不是每天都有。深圳现在是前往的人多,可以先搞出来。
江成打算今年暑假的时候,带周灵莹和子女去一趟南京。让周灵莹的娘家人找关系搞定那边的汽车站人员。
到时候昌城跟南京之间再搞两三个饭店,这样两个车站的司机互通,就算班次少了一点也能有不错的收益。
而且这一路上江成也可以跟顺带路线的一些城市汽车站谈合作,反正就是改变不了别人挣这钱,那就自己加入进去,自己占领的市场份额多了,别人就难做了。
今年上半年,重点要操心的其实是侄女江娟的高考,这侄女养着养着,就跟自己女儿一样了。
江娟她娘,一直都不怎么关心江娟。高考都不知道来城里照顾一下这个女儿,江娟回农村,她娘现在跟她说的最多的就是有出息了,要照顾好两个弟弟。
这今年年初开始,家务活都不让江娟干了,她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和复习。周灵莹也是三天两头的给她炖汤喝,这搞的江娟压力很大。
在江娟看来,她今年要是高考考的不好,唯一对不起的就是叔叔和婶婶了。这些年对她这样好,要是考不好都不知道怎么交代。
好在江娟韧性大,把压力化成动力,也是拼命的学习。叔叔家这样好的条件,比其他同学强多了,有些家里条件不好的同学,晚上饿着肚子都要学习。
江娟觉得自己凭什么比不过别人,她生活条件好,学习成绩也不差。要拼努力,她自认自己也不差。
高考是在七月上旬,天气炎热的时候,但家里有电风扇,有冰凉可口的西瓜,还有周灵莹用冰糖炖的绿豆汤。
这条件好的家庭,的确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不要说你家里有钱就如何如何,起码能让孩子在学习冲刺的阶段能没有后顾之忧。
七月份高考,南方正当炎热季节,家里没有风扇的。晚上又热又被蚊虫叮咬,怎么可能能安心的学习。
而这期间,香江那边两个刘丽也都过了实习期,两人都转正了,但待遇却是相差很大。
这说起来,中专生在国内是包分配,但‘江东来’在香江现在也是十年以上老品牌的公司了。会计行业都是招的大学生,随便一个正规面试进来的,能力都比她们强。
但一个刘丽是有上面高层关照,大家努力教导。能力提升的快,转正后,也是独立直接接手了一些正式工作。
而另外一个刘丽,说实话,大家都有些不清楚怎么就给她发实习的邀请函了。但无所谓了,公司多一个端茶倒水的也不错,这能力不行,起码听话。
人家转正会计最少拿四千块工资,这个‘刘丽’转正后,就加了几百块,才三千。而且还是看在她帮忙跑腿勤快的份上,没有为难她的转正。
不过‘刘丽’虽然挣的少,但她花的多呀。她就算是转正了,因为学历和工作岗位的问题,不属于高级人才,最多就是按照一般就业政策弄的工作签证。
香江这边的普通工作签证,每年都要回国一趟重新办理的。在香江读书的留学生毕业,也都要两年回去一次。
‘刘丽’想稳定的留在香江,短期内最好的办法就是嫁给香江本地人。所以她要打扮买化妆品买好看的衣服,起码要看上去就不能像是‘大陆妹’。
一个月三千块工资呀,在香江待了两三个月,‘刘丽’现在死都想死在香江。太繁华了,太美好了,空气都是甜的。
而‘刘丽’的父亲在国内当一个破主任有什么用,送她来香江,为了一开始有钱防身。到处求人,也就弄了一千多块香江币。
之前‘刘丽’还认为自己父母了不起,现在她觉得都是土包子。自己实习工资都二千六了,一个月比父亲一年工资还多。
现在凭借自己的努力转正了,虽然只有三千块。但这只是开始,香江人看不起‘大陆仔’,她早晚会成为香江人的。
所以‘刘丽’现在有些恨自己的父母了,为什么他们是大陆人,而不是香江人。
至于说几个月前还跟父母说,在香江挣到钱了,会给他们寄钱,买香江那边的东西。开玩笑呢,‘刘丽’觉得自己都不够花。
她现在可是每天都要喝caffee的人,出门得背包。另外公司虽然包吃住,但早上这一顿是不包的,她每天要买三明治和牛奶的。
现在‘刘丽’还要存钱买品牌的东西,怎么可能有钱给大陆那些人。
而真正的刘丽,其实在拿到第一个月的实习工资时候,也兴奋的睡不着教。也买了很多东西,但给她自己买的基本没什么。
刘丽给她妈买了一块女士的手表,还给江叔买了一条皮带,给周灵莹婶婶买了一顶好看的帽子。甚至她的同学江娟也有礼品,其他的还有很多要买的。
但刘丽不能立刻回国,有些东西不好寄回国,等有假期的时候,她会再买一些食品和礼品回国。
至于剩余的钱,刘丽是寄了不少回国给她家里人了。但寄钱回国,得按照官面上的汇率换成人民币。这是有些吃亏的,有香江币,回国跟别人换,能多换一些钱。
但刘丽舍得吃这个亏,也写了一封信给家里。
在香江这边,她过的很知足,公司里的工作餐很丰盛。而且这边买东西都不需要票证,早饭虽然没有,但可以自己弄,买点大米,弄点配菜。每天早上煮个粥或者面条什么的,花不了多少钱。
而公司住的也好,比国内的招待所起码强。有风扇有电视看,这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刘丽的家人收到汇款和信件,之前还担心让女儿跟着江成去深圳,觉得挣钱可能是挣的多一点。但在昌城分配的工作可是有编制的。
刘丽的妈妈没有想到,江成竟然把女儿弄到香江去了。这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些以前不怎么走动的亲戚听到消息都来攀关系了。
刘丽的妈妈也知道江成家什么都不缺,但还是带着一些礼品来感谢江成了。
因为刘丽她妈上门来答谢的事情,没有避讳着其他人。让江成多少也惹上了一些麻烦,谁也没想到江成能安排人去香江工作呀,现在才想起来他是给香江那边领导开车的,能耐不小。
普通人是不敢想着出国去,但那些见过世面,自身有能力的人。认识江成的,就可能会有这个想法了。
这关系不硬的,江成是能推就推,他是告诉大家自己也是卖了个老脸给领导,说是自己亲戚那边才安排的。这推荐过去太频繁了不行,但也没把话说死来,给了一些人一点念想。
在七月份,江成在家里陪着女儿和儿子,跟江娟一起面临高考,给她打气。
这一年,江昭昭也十一岁了,读五年级下学期。没想到转眼大女儿就要上初中了,九月份就要去读初中。
江昭昭已经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了,这样大的小姑娘,作为父亲的江成,从一开始不好意思给她洗澡,到现在都不好意思主动抱着她亲了。
也就是她睡着了的时候,江成才会偷偷摸摸的的去亲一下。不过江昭昭对江成还是很亲腻的,会抱着他的胳膊撒娇,偶尔会主动亲江成一下,让江成开心的很。
江娟高考是要填写专业的,也是听从了江成的话,去学管理专业。但昌城这边没有好的管理专业大学,这要是考上了大学,江娟不是去上海就是要去BJ读书了。
考上大学后,江成这个当叔叔的,也算把侄女抚养成人了。大学生在这年头没有负担,读书的时候一个月都有二十多块钱津贴,而且成绩好的话还有奖学金。
甚至真的考上大学,江娟还能申请贫困补助,因为她是农村人。父亲没了,就一个娘,还有两个弟弟。
这不能因为江娟的叔叔有钱,江娟就不算贫困生了。不过就算能申请到,江成也不会让她去真的去申请。
毕竟江娟穿的好用的好,上了大学也不会让她光用那点津贴。大学生可能吃饭什么的,花不了多少钱。但要交朋友,要去图书管看书,要买女生用品。日子要过的还可以,那点津贴是不够的。
七月份考试那几天,江成是天天开着汽车接送江娟。至于考试考的如何,江娟不敢说的太死,只是说考的还行。
高考完了后,一般在七月底公布成绩。会先把成绩传到教育局,然后再转到各高中。
在教育局江成有熟人呀,提前知道了江娟的成绩。
考上了沪城那边的大学,江成是大摆宴席,先是在院子里摆了几桌,请邻居吃了饭。
然后在饭店又办了几桌,请了江娟的老师和江成认识的一些朋友过来,这算是答谢老师教导的升学宴了。最后是回金河公社又办了几桌,公社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公社领导都得来恭贺。
反正江家是又出了名,出了一个女大学生。
宴席办完,江成去了一趟深圳和香江,再次回来后,江成就亲自带着侄女江娟去沪城的学校报道了。
按照道理,江娟这样大了,她一个人也可以去学校报道的。而且很多大学生都是自己去报道,那边有学姐学长接待新生的。
但江成想装一个逼,打算在沪城买个小洋楼或者院子房什么的。房子先买好,以后来这边旅游什么的也方便。只要子女长大了,江成就算是真正不折腾了,跟媳妇去各城市旅游。
每到一个城市也不用住什么酒店,住自己的房子得了。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最新章节,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最新章节,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