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十年代,或者是改革开放之前,治安一直比改革开放后要好。

  一个出行的限制,一个是买东西需要票证配合使用。让很多犯罪的人不好逃,光有钱也不好用。

  就像现在,普通硬座火车票已经对外开放了,不需要介绍信就可以购买到票。

  而国内现在大家都没有身份证的,意思就是在火车上的人,是人是鬼你是分不清楚的。

  现在坐火车的还不多,主要是探访亲友,出差办公,还有就是一些天天下乡返城的知青。

  火车上的治安还是好的,但只要再过两年,出现商贩,农民工,旅游的人。坐火车就会出现拥挤状况,并且贵重的东西必须随时携带,放在里面衣服口袋里。

  否则晚上一睡觉,等你醒来,外面衣服口袋或者包什么的被划破了很正常。

  大家经常在电视剧或者电影里看见火车上偷盗的,十分多,并且猖狂。然后有些人说六七十年代的人淳朴,治安好,路不拾遗什么的。

  其实完全就是因为出远门要介绍信,光有钱没票证,钱也不不出去的原因。

  后世那些小偷是怎么差不多没的了,难道是因为治安巡查的力度大吗。还不是因为有了手机支付,大家都不怎么带现金了。

  依然是环境的原因让一些职业消失了,并不是那些人好好的就不做坏事了。

  这除了偷盗,开卡车的司机也要不稳当了。等什么东西都好卖了的时候,就会知道什么叫穷山恶水的地方出‘刁民’了。

  再过个两年左右,货车司机车上基本都要备一把枪,出门在外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能不下车就不下车。

  在八十年代,知道做什么生意最挣钱嘛。废品行业,弄一个废品站,别开到城市繁华地段,开到城镇结合的郊区去。

  胆子放大一点,正常收废品利润就会很大。而很多人偷来抢来的东西,一看就能看的出来,价格只要不是压的太离谱,能收到很多东西。

  在八十年代,买二手自行车不是去自行车修理的地方,而是去私人开的废品站买。在一些企业自负盈亏后,一些不要的设备能当废铁卖给收废品的。

  五点多的火车票,周灵莹非要四点就出发。能买到卧铺票的,基本上就是火车首发站。否则就要有不小的关系,能打电话到铁路局帮忙预留。

  这年代可没有网络,除了首发站。其他顺道路过的火车,当现场询问,并且还得有资格才能买到卧铺票。

  昌城到南京,八百多公里,坐火车得一整天的时间。比开汽车是要快多了,江成开汽车,中途不耽误时间,还得早起也需要两天。

  不过这不因为火车行驶速度快,而是火车在晚上也不会停下来。三百公里不到的路程,火车得六七个小时,中途得经过二十多个停靠点。

  这八百公里,预计得二十个小时左右,明天中午一两点钟才能到达南京。

  要是开汽车,主要是道路不好,晚上司机休息才要两天的。要是两个司机轮流开,第二天早上就能到南京了。

  好在是首发站,江成他们哪怕四点多就到了火车站,也可以提前上火车在火车里待着。否则站外面等火车要冷的很。

  进了火车,可能是因为要过年,加上知青返城什么的。坐火车的人不少,不过江成他们是在软卧铺车厢。那种包厢式布局,人在里面是可以关门的。

  每个包厢有四个铺位,上下两层。在配置就算是在后世都不算差了。

  这在以前得有级别的人才买的到这样的票,朱岚为了给江成买这三张票,还特意去送礼了。

  在包厢里,江成他们一直等到开车,也没见到他这包厢的第四位乘客。这倒是让他们可以在包厢里更随意一些。

  “五点多了,江成,你要不要吃点东西。”周灵莹询问道。

  “这火车上有餐车的,你是非要煮些鸡蛋带到车上。江昭昭,江盼盼,你们肚子饿了没有,要不要跟爸爸去前面吃饭。”江成是一手抱着一个女儿说道。

  来的时候,周灵莹直接煮了二十个鸡蛋。如果不是江成制止,她还要带馒头和炒菜来坐火车。

  周灵莹当初从南京来昌城坐火车下乡的时候,就是家里给她煮了鸡蛋,带了米饭和馒头在路上吃的。

  这在硬座车厢那边的人大多的确是这样的,火车上是一直就有专门的餐车,价格其实也不贵。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坐火车买票的钱都是不容易。

  周灵莹带来的鸡蛋已经冷了,在火车上可没有热水器给你装开水。上火车之前都要自己拿保温杯装开水,在车上要开水的话,也要去餐车那边。

  所以在火车上,很多人吃东西,都是冷的放嘴里,要慢慢嚼,在嘴巴里嚼热了再吃进肚子里。

  “爸爸,我要吃鸡蛋。”周招娣说道。

  “我也要吃鸡蛋。”周盼娣也跟着说道。

  江成也是这些天辞职的,以往的话,他不在家。周灵莹就算弄好吃的,食材也没有后世那样丰富。

  带壳的水煮鸡蛋,小孩还是喜欢吃的,不当饭吃也能当零食。

  但鸡蛋已经冷了,江成拿出搪瓷杯,把鸡蛋放里面,然后把保温杯里的热水倒了进去。

  “我们先去前面吃饭,现在鸡蛋是冷的,等会回来就可以吃热的了。”江成说道。

  “江招~~昭昭,江盼盼,听爸爸的,我们去吃饭,等会回来吃鸡蛋。”周灵莹也附和道。

  这出门在外了,小孩的名字也不能乱喊了。这招娣盼娣念娣思娣的,喊出来也的确闹笑话。特别是到周灵莹家的话,还这样喊,人家不说自己女儿肚子不争气,都会被喊的尴尬了。

  周灵莹一开口,江昭昭和江盼盼就很顺从的听话起身跟着一起去吃饭了。

  几人来到火车餐厅这边,这边的伙食还真是不错的。类似于后世的快餐,有很多菜品,吃什么打什么。

  这边有套餐饭,五毛一份,其实也就是后世的盖浇饭形式。还有肉丝面,三毛钱。

  这边的菜也很多,辣子鸡一块二毛钱一份,溜鱼段一块钱,溜肉段九毛,边白肉八毛,焖排骨六毛,炒肉五毛钱。剩余的就是蔬菜了,一两毛钱一份。

  关键是在火车上这个季节能有好几个品种的蔬菜,在菜市场只有萝卜土豆白菜卖了。米饭是大碗的一毛钱,小碗的五分钱,都是有量的。

  这饭菜价格怎么说呢,跟饭店里的差不多,但分量跟饭店里的没的比。口味的话,那倒是很不错的,因为能到火车上当厨师的,水平都不能差。

  火车上可是有专门的外宾车厢的,厨师水平差,怎么招待老外。

  在火车餐厅这边还有啤酒和面包卖,很多人哪怕自己不舍得吃面包,也会买些带回去给家里人吃。不过这面包有限定,一个人只可以买四个面包。

  江成他们要了三碗小份的米饭,两碗大份的。然后荤素搭配的点了四个菜。总共了二块八毛钱。

  然后周灵莹又拿火车票给售餐员做了一个标记,买了二十个面包,一毛钱一个。

  等于在火车餐厅一会的工夫,就消费了将近五块钱。

  这对于江成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他们除了开销,一个月可能十块钱都存不下来。

  从餐车那边回来,哪怕江昭昭和江盼盼吃了不少,可还惦记着鸡蛋。依然把鸡蛋给吃了,这胃口放在后世,谁带孩子的都会喜欢。

  其实江成在餐车那边吃饭快吃完的时候,就看见列车员在用铝盒装盒饭了。这超过五点半就很少有乘客来餐厅这边吃饭,列车员会把一些剩余的菜跟饭装铝盒里面当盒饭卖。

  6=9

  这菜的分量跟餐厅这边五毛钱的套餐要少一点,荤菜也不会那么多。但人家打包成盒饭装进布袋里去车厢里售卖,才三毛钱一份。

  饭量大的,买两份盒饭,还有不同的菜,才六毛钱。

  就算跟江成这样有大人有小孩的,一块多钱肯定都能吃的舒舒服服。但江成他们却是消费了将近三块钱了,最多就是可挑性更强,用餐环境更舒适。

  火车是开开停停,江成他们是卧铺票躺着还比较舒服。而且小孩也不晕车,这倒是一件好事。

  江成以前开汽车的时候,就经常开车带女儿坐车玩。这带习惯了,就算有晕车的也不会晕了。

  几乎是半小时左右停一次站台,偶尔会遇到距离远的能有一个多小时才停一次。

  在这个年代,铁路部门是有一个火车售货部的。

  在七十年代,坐火车的人除了在火车上购买吃食,在很多站台都能买到吃的东西。

  站台平时就有不少吃食卖,每逢过节什么的,还会弄一些特殊的食品。

  像大年初一站台会有水饺卖,十五元宵会有两毛钱一碗的元宵卖。八月十五卖月饼,五月单五卖粽子。

  不过平时都是卖一些烧饼零食小吃,有不少地方都有扒鸡卖。这扒鸡类似于叫鸡,用的是子鸡做的。

  意思就是鸡不会特别大,两块多一只。如果是老母鸡或者能下蛋的鸡那么大,两块钱肯定不贵。但子鸡的话,这价格算是有一点小奢侈了。

  江成是在上半夜去了几次站台买东西吃,冰葫芦和大包子。扒鸡也买了,但一只鸡太小,真要当饭吃,饭量大的能一次吃五六只。

  在十多点的时候,第一次坐火车的江昭昭和江盼盼都抗不住睡觉了。不过她们都是有自己的床不睡,穿着内衣跟江成挤在一起睡。

  江盼盼都是直接趴在江成胸前睡着的,这冬天的小袄,江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始叛逆。

  三个人挤一张卧铺的小床,江成是连翻身都翻不动。只是在床上抱了一会女儿,他就抽身到另外一张床上抱着两岁的女儿江念念休息了。

  这一睡就睡到第二天天亮,在夜间其实周灵莹一直没睡的安稳。可能是因为环境原因,老四江思思在半夜醒来哭了,又喂了一次奶,又带老三去厕所方便什么的。

  江成这个当爸的,在这个年代真的算是命好。换成后世的女人,可能就是一脚把他踢醒,让他带女儿去上厕所什么的。

  ~~

  南京,依然还是六年前的职工住宅楼。

  这转眼,周灵莹的妈妈刘晓芳都五十了,今年正好退休。而她爸爸周东明也快到退休年龄了,今年五十三了。

  在这个年代,女性退休年龄是五十岁,男性退休年龄是五十五岁。如果是干部或者是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岗位,男女都是延后五年退休的。

  周灵莹的哥哥周兴才,也在结婚后第三年分到了房子搬出去住了。

  刘晓芳和周东明现在也算是儿孙满堂了,唯独记挂的也就是他们那下乡后七年多回不来的女儿了。

  好在这两年开始知青返城了,但也不是一下就让下乡的知青全部回到城里来。

  需要申请,需要审核情况,一批一批的调回来。

  这最先回来的,就是参加恢复后高考考上的人,选择回城读大学。

  周灵莹其实也可以参加高考,只要在前两年拿起课本复习就可以。但她那时候刚生下老三没多久,女儿都三个了,根本没高考的心思。

  江成也不会同意她去读什么大学的,她要敢丢下女儿去读大学,那江成真的会动手打人。

  现在也就是周灵莹的大伯在上一年的下半年动用了关系,让周灵莹成为了第二批返乡资格的人。

  昨天刘晓芳接到女儿的电话,说会坐下午五点,昌城出发的火车回来。昨天上午她就去这边的火车站查了班次,如果准时的话,是一点半左右到车站。但不准时的话,延误半个小时左右都很正常。

  这今天都让周东明请了假,中午就去火车站那边等,接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去。

  不过说到外孙女,周灵莹的父母也感觉到一些尴尬。他们的女婿江成每年都要来这边挺多次探望他们,他们女儿生小孩的事情自然是知道的。

  可这报喜,左一个是生了外孙女,右一个有是外孙女。现在是连续四个外孙女,搞的他们面对江成都有些愧疚了。

  女儿不争气,他们当父母的也没办法呀。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最新章节,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