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小,也很大。

  就在赵乡杰用电子计算机打开一个非凡世界的时候,与此同时,在上万公里之外的南极大陆的冰原上,一个孤独的身影正在那里快速滑行着。

  白志成已经在冰原上滑行了将近两个小时。

  今天是他穿越南极的第30天,每天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用风筝滑行的方式行进,毕竟,这样的先进速度更快。

  现在风依旧猛烈,但他的身体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节奏。

  他的呼吸平稳,心跳也逐渐恢复了正常。他的目光时不时扫过手腕上手腕式军用指北针,以确认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只要保持这个方向,最多30-35天后,我就能抵达的目的地……”

  白志成的眼中闪过一缕激动的神采,一切比想象的更加顺利,他知道,自己已经离目标越来越近,而越是这个时候,前方的路可能就越来越充满风险。

  突然,他的滑雪板猛的陷了下去,整个人猛地向前倾倒。他下意识地松开操纵杆,双手撑地,勉强稳住了身体,可是身体还是猛然往下陷,而在风的作用下,滑雪风筝拖着他向前冲去,就在他的身体下坠时,迅速被风抬起,然后滑雪板再一次接触到冰原。

  “我的老天!”

  跪在冰原上,白志成跪在大口喘着气,心脏剧烈跳动。他的手掌被冰面磨得生疼,但他顾不上这些。他抬头看向身后的方向,心中一阵后怕,一个塌陷了五六米的雪坑就在那里。

  如果没有风筝,他就会一头摔下去,如果不是他及时解脱风筝,他就会被雪橇车拖下去。虽然现在侥幸逃过一劫,可问题来了——装载物资的雪橇在雪坑的另一边。

  “现在怎么办。”

  如果没有雪橇里的物资,接下来的路程就不是更加艰难的事情了,而是要命的事情,毕竟,人不可能不吃饭的。

  站起身,白志成拍了拍身上的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先把雪橇拉过来再说……”

  不过这条足足有几公里的裂缝,阻挡了他回去的脚步。

  但是现在不是沮丧的时候。他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否则他将被困在这片冰原上,无法完成自己的目标。

  绕过去吧!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白志成终于再一次拖着装载着一百多公斤物资的雪橇车上路了。虽然是用雪撬拉,但并不容易,只要雪稍微深一点,或者前面有一个小冰坎,就会拉不动,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在离开这一片区域之后,他又一次释放了风筝,再次握住操纵杆,调整着角度。风的力量再次带动着他向前滑行,他的心情也随之轻松了一些。

  在风的推动下,白志成继续向着南极极点的方向行进,最后接近极点的时候有几天好天气,中间全都是坏天气。最冷零下40摄氏度,还有12级大风,暴风雪很多。

  虽然当时是极昼,太阳挂在天上不落,但因为一直有暴风雪,见不到太阳。

  一个人在南极,经常体会到极致的孤独,放眼看去到处都是雪。

  冰原、雪橇、一个人!

  面对这样的孤独,内心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在接近极点的时候,白志成甚至产生了某种幻觉,幻想着有人和他一起说话。

  但是他仍然不断的调整着心情,一路朝着极点挺进。

  在走出考察站的时候,诺尔斯有些无聊的看着周围——南极极点,除了冰天雪地,空无一物。

  阿蒙森—斯科特站,就建立在南极极点上,十年前,由美国海军的一个18人小组在构筑了这个考察站,此小组在五六年10月到达此地,并在此地度过五七年的冬天。

  它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的两位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和罗伯特·法尔肯·斯科特。

  从那天起,这个考察站,就成为人类在极点唯一的考察站,尽管以约每年1.2米的速度将此站不断埋于冰雪之中,但是科学家们,仍然在这里工作着。

  突然,诺尔斯看到白茫茫的冰原上,一个红色的影子,那个影子正在不断的朝这里移动。

  “那是……有人!”

  诺尔斯失声惊叫道:

  “我的上帝啊,居然有人……”

  他连忙推开门大喊道:

  “艾德蒙,艾德蒙,有人来了!”

  “什么?有人?什么人?”

  很快,所有人都跑了出来,有的人甚至只穿着件毛衣,他们站在考察站的木制走廊上,看着冰原上的那个身影。

  “他是什么人?”

  “从哪里过来的?”

  终于,在人们的疑惑问中,白志成走近了,他穿着厚实的羽绒服,雪镜挡住了他的相貌,下巴上到处都是雪,在诺贝斯拿起相机给他拍照时,白志成摘下了雪镜,欢喜的看着的考察站里的那些科学家。

  “你们好!”

  “你好!你是……”

  “我是来自应龙的白志成。”

  这是几十天来的第一次,白志成不是在和幻觉说话。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和幻觉在说话,现在他非常确定自己是在和人类说话。

  “我是从应龙出发步行来到这里的。”

  “步行!”

  一时间所有人都被惊的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才有人问道。

  “你是一个人吗?”

  “是的,我是一个人!”

  一瞬间,所有人再一次惊呆了。

  终于抵达南极点,到南极点的时候,白志成的内心是激动的,不是因为他到了这里,而是感觉是终于见到人了,这一点太重要了。

  因为之前从视觉到嗅觉是全方位的孤独,除了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其它什么也看不到,这种孤独是非常强烈的。

  考察站站长艾蒙德走上去,在表示欢迎的时候,一把抱住白志成,说道:

  “你真是一个勇士,你需要什么帮忙吗?”

  在南极这片大陆人类总是要互相帮忙的,就如此人类才能够生存下来,所以他们总会帮助彼此。

  况且面前的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一个让人钦佩的勇士。

  “可以给我一点吃的吗?我真的挺饿的……”

  过去的每一天几乎都到达自己体能的极限,消耗非常大,食物补给非常重要,吃东西掉到地上一点碎渣渣都会捡起来。

  “当然,我的朋友,能够招待你是我们的荣幸!”

  艾蒙德扭头对同事们喊道:

  “先生们,今天我们见证了历史——第一次只身抵达南极极点的探险家!”

  这一幕不仅被照相机记录了下来,还被摄影机记录了下来,在众人的鼓掌中,白志成说道:

  “先生,我的目标是穿越南极大陆……”

  这一天,对于阿蒙森—斯科特站的科学家们来说,他们见证了探险家的勇气,在热情的招待着这位年青的探险家时,考察站也通过电台,将白志成只身抵达极点的消息发往了南极应龙以及各个考察站,当然也包括美国本土。

  很快,白志成只身穿越南极的新闻,就登上了美国的报纸头条。

  这是一个缺乏探险家的时代,或者说,缺乏英雄的时代,但是人们是崇拜探险家和英雄的。这个新闻瞬间,就点爆了整个美国,在报纸上和电视里,人们讨论着白志成的穿越。

  他已经只身一人行走上千公里抵达了南极极点,而他还将继续行进,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就在全世界为白志成的勇气而惊叹的时候,白志成又一次踏上了征途,向着南极大陆的另一端行进着,在他离开时艾德蒙、诺尔斯等人纷纷走出考察站,为他送行。

  “真是一个勇敢的家伙!”

  “一个孤独的勇士。”

  白茫茫的冰原上,一个人就这样孤独的行进着,就在白志成离开阿蒙森—斯科特站的时候,一架运输物资的C130运输机降落在考察站,在飞机离开时,飞机除了正常的科考样本之外,还有多出了一些胶片,那是白志成抵达考察站时的拍摄下来的。

  几天后,美国的几家电视台得到了第一手的影片资料,白志成这位年青的探险家再一次成为美国媒体的宠儿,电视中充斥着与其有关的新闻报告。

  “……我们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位孤勇者,能够安全的完成他的探险,成功穿越南极大陆……”

  听着收音机里的新闻,威克的嘴角轻扬,作为一名军人,他对白志成是非常佩服的,更重要的是,那个家伙只是18岁。

  “真是的,在他十八岁就去穿越南极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在干什么?”

  想到这,威尔的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他想到儿子留出来的长发,像个女人一样,出生在战后的他们,压根就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他们的精神是叛逆的,文化是叛逆的,生活也是叛逆的。

  他们在那里听着音乐,叛逆着所有的一切,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勇气与牺牲意味着什么。

  他们甚至反对在西贡进行的战争。

  “那是在保护我们所有!保护全世界……”

  威尔嘟嚷了一句,语气中充满了不满,更多的是却是无奈。

  那些年轻的孩子们压根儿就不能够体会到真的残酷,他们总以为美国很强大,美国东西两边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保护就可以躲避战争带来的威胁。

  可是并不知道,战争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在美国的头上,熟练你绝对不会因为有大洋的隔离,放弃对美国的威胁。

  所以为了防止这一切发生,美国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去遏制苏联的威胁,但是那些年轻人他们却对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美好的幻想,在他们的想象中,世界是和平的,他们甚至嘲笑,辱骂那些为国而战的军人。

  “俄国人的孩子或许没有超过我们,但是SEA的孩子已经把我们的孩子甩在了身后……”

  威尔无奈的长叹一声。

  尽管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他却无能为力,因为他甚至都管不好自己的孩子,怀揣着这样的无奈,威尔把汽车停进了五角大楼的停车场,停好车后,很快就进入五角大楼,这边刚进入办公区域,就看到走廊里的人们匆匆走动着。

  “出什么事了?”

  下意识的,威尔加快了脚步,还不等他走到办公室,就有同事走过来,对他说道:

  “中校,出大事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过去做财阀,回到过去做财阀最新章节,回到过去做财阀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