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134章 并州使者

小说:虎贲郎 作者:中更 更新时间:2025-02-07 18:22:38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四月初一日,赵基安顿好营务,入安邑参加集会。

  今日停止训练,全军闭营休整。

  除了粮食转运外,停止安邑周边一切军事行动。

  大半个月时间里,赵基已有了一套新改造、增固的铠甲。

  依旧是鎏金铁札甲为底材,在胸前两侧加上了外突的护心镜。

  同时铠甲增加了盆领结构,与之配套的是重型头盔。

  至于造型嚣张的笠盔,目前有些不太合适,特别是今天这种关键时刻。

  赵基与卫队全副武装入城,街道上已经整理过了,到处都是巡逻的河东骑士。

  没有百姓走动,也不准百姓走动。

  战车缓缓靠近天子行宫,门前当值的虎贲中郎荚童上前来迎:“侍中。”

  赵基轻轻点头,抬手拍打荚童的肩膀:“三天后,发兵。”

  “是,卑职明白!”

  荚童低声应答,抬头与赵基对视,他看出了赵基压抑的那股躁烈。

  今天集会一切和平还好,若是新的郎官伺机搞事,那就先从安邑开战!

  赵基又拍了拍荚童臂膀上的臂章,是两杠四星;就连赵基此刻臂甲上,也是两杆四星。

  荚童后退两步,右手持戟伫立不动。

  赵基抬眉审视行宫牌匾,现在是‘少梁宫’三个字。

  七百行宫卫士今日也调来二百,在少梁宫外当值、站岗。

  少梁宫卫士令也是一身重甲,腰悬宝剑,引着十几个属吏就在宫内大院等候。

  他与赵基目光发生触碰,就缓缓低头下去。

  这是不想对视,而不是怕赵基。

  赵基抬步入内,沉重战靴踩在地面清脆作响,身后奉剑郎成何怀抱御赐尚方剑,紧贴着赵基行走。

  成何身后,就是全副武装的韩述。

  前几日赵基派他外出公干,他也乘机衣锦还乡,该抖的威风抖完了。

  现在就是死了,也没多少遗憾。

  韩述落后两步,头戴沉重战盔,护帘垂下,只露出一双眼睛。

  他左手挽盾,右手持戟,就那么死死盯少梁宫卫士令。

  跟随韩述进来的还有同乡虎贲,宫中各处走廊、门口就有虎贲当值。

  但随着郎卫扩充,也多了郎官巡逻队伍。

  天子起居之处,日常也有五十多名郎官随驾左右,都是锦衣佩剑,没有护甲。

  对于这部分无甲的郎官,赵基一个人就能尽数砍死。

  防范的,就是宫中掩藏的重弩。

  这时候少梁宫卫士令快步来迎:“小赵侍中,禁中不得携带弓弩、短矛、飞斧之类。”

  “给他。”

  赵基开口,笑吟吟看对方:“那我是不是要卸甲?”

  “侍中兼行虎贲中郎将,自能披甲带剑。”

  卫士令解释,就看着韩述将随身携带各种远程武器连着铜瓜锤一并解下,交给行宫卫士。

  几个卫士没有退下,指着韩述腰间悬挂的拳头大袋子:“这是何物?”

  “我的印信,你们也要查收?”

  赵基反问,又看这位卫士令:“尚宏是吧?我记得你。”

  “有劳侍中挂怀。”

  尚宏对左右挥手,展臂邀请:“侍中,请。”

  赵基仰天笑了笑,似乎自己这段时间也没吃多少亏,虽然防贼一样提防朝廷,可自己实力也在迅速壮大,朝廷壮大速度比起自己来说太慢。

  真正吃亏的是河东豪强,他们一分为二,融到了自己这里,也融到了朝廷这里。

  到底是河东豪强借壳上市、借尸还魂,还是被自己、朝廷分别消化,都是未知之事。

  这样想着,心情好了不少。

  “侍中、虎贲中郎将赵基进殿!”

  大长秋时迁高唱,赵基昂首挺胸步入大厅。

  右列前排杨琦等人位置空着,赵基直入左列,跪坐在侍中班列的末席。

  殿中外围两侧,以及门外走廊,都是河东虎贲,以闻喜人、汾北人为主。

  随即赵基落座,时迁这个家伙进入大厅去侧门,去迎奉天子。

  这时候赵基打量殿中,多了些半生不熟的面孔。

  他观察众人之际,大厅中的许多新来郎官也在悄悄观察他。

  新的河东郡守是河内司马防,他勉强坐在前排;他的长子司马朗也入朝拜为尚书郎,站在末位旁听。殿内群臣班列中,还有第二个穿戴铠甲、佩剑的人,是新任羽林中郎将毌丘毅。

  他四十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

  直身跪坐,垂目敛神,不与外界目光互动。

  前几日毌丘毅才决定受领羽林中郎将之职,结果就是其子毌丘兴从虎贲中退出。

  这就是朝廷的底蕴,你只要还想借助朝廷的力量,就要保证朝廷的存续,朝廷自能壮大自身影响力。

  壮大的过程里,朝廷会从你内部,从远近各方汲取人力,转化成新的保守力量。

  赵家的门第还是太低了,找不到多少可靠的门生故吏抢占关键岗位。

  若不是赵基牢抓兵权,可能现在已经步白波四将的后尘。

  看似衣冠楚楚的朝堂,实际上就是一言不合就开杀的战场。

  新任议郎张时坐在末席,眯眼用余光审视赵基的侧脸。

  十几个呼吸后,气氛凝重,静可闻针,一些人额头开始渗汗。

  赵基依旧肆无忌惮打量每一个人的长相、神态,顿时有了决断。

  再占一些便宜,就放朝廷去雒阳。

  自己终究不如曹老板根基雄厚,如果自己手里也有几十万俘虏、降军改编来的私人武装,这些人还敢这样打量、审视自己?

  朝廷或许是老爷子心里的白月光,但不是自己的。

  想走的人都走,留下的才是自己的。

  哪怕老赵、老大、老二要走,那就统统走吧。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到时候出于良心劝一劝,真要走,总不能都给打断腿。

  想到断腿,开始怀念钟繇,也不知道这家伙伤势如何了。

  “陛下驾到!”

  “臣等拜见陛下。”

  时迁高唱,赵基跟着众人行礼,也只是微微躬身,时刻保持着警惕。

  刘协一身崭新的青绿主色的鲜艳锦袍,这段时间休养的不错,面容饱满起来,眼眉之间没了那股漠然,眼神灵动许多。

  “众臣免礼。”

  刘协声音平静:“今日朝会,所议有三。一者是匈奴盗匪扰边害民,朕率将士征讨之事。此事已有定论,只议安邑留守之事。其二是并州刺史高干遣使入朝,上表诸事;第三,诏拜赵美人为贵妃。”

  实际上就讨论安邑留守,比较浪费时间的是并州刺史高干使者带来的奏表诵读。

  至于给赵美人提升地位,朝会时提出,更显庄重。

  天子亲征匈奴,这是之前就定下的事情,已经很难更改,这也是河东吏民的呼声。

  朝廷自然就要一分为二,部分随驾左右,部分留守安邑,负责朝政运转。

  赵基不发表意见,只是观察司马防,总感觉自己出征后,这个家伙会搞事。

  身为河东郡守,突然动员几百人,发动袭击自然可以软禁老爷子。

  赵基不言语,就看着他们讨论。

  不多时,并州刺史高干的使者郭援就捧着奏表开始朗读,主要是为袁绍表功,以及声讨张燕、公孙瓒的不法、凶残。

  郭援朗读之际,还分心去观察赵基,他目光锐利难以掩饰仇恨。

  他的好舅父钟繇,被赵基亲手打断双腿,这仇实难消解!

  赵基也看着郭援,仿佛看一个死人。

  充为中书舍人的毌丘兴也站在大厅末尾,藏在几个人身后。

  他身形略矮,又始终低着头,穿了宽大的吏服,没有被赵基发现。

  此刻他观察到赵基眼神,不由心中一突。

  心情苦涩之余,也只能暗暗感慨赵阿季的杀性大。

  仅仅是郭援的几个眼神,就让赵阿季生出杀心。

  待郭援念完奏表,侍中刘艾就开口:“袁本初安定河北,有功于国,宜褒奖以示朝廷恩德。”

  其他人静静听着,台崇想要开口,可不见赵彦、裴茂、赵基开口,摸不准这三个人态度。

  如果二比三打逆风仗,他要倒霉;如果三比二打赢赵氏祖孙,那今天很多人要倒霉。

  不止是台崇,裴茂也为难,给袁绍加官不难,难的是一口气承认高干、袁熙、袁谭等人的刺史之位……这显然很丢朝廷的脸面。

  裴茂就问:“元明公如何看?”

  赵彦垂目,平静问:“文敬你二人如何看?”

  台崇立刻回答:“袁绍夺韩馥之位,杀冀州衣冠望族,又以诸子、外甥领一州刺史。此事,我不知子芳公是如何看的,总之台某身为国家朝臣,深感愤恨!”

  刘艾头垂下,脸颊红彤彤,火辣辣。

  一些人就去看赵基,赵基不紧不慢开口:“昔年董卓作乱,若非袁绍举兵于关东,袁隗、袁基等朝廷栋梁也不会一朝覆没。以我观之,乱天下者乃袁氏兄弟。”

  说着,赵基膝盖有些疼,就站了起来,扭头瞪目喝斥门外:“武士何在!”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虎贲郎,虎贲郎最新章节,虎贲郎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