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一声高喊,夏倾月款步走入大殿。
这是她第一次上朝,妆容精致,凌云髻上盘着金色的饰品,珍珠垂在眉间晃动,半遮着她绝色的容颜。
身上披着明黄色的龙袍,长长的下摆拖曳在脚后三尺,金丝绣线的龙尾宛如活了般随着的步伐游动。
高贵美艳,端庄大气。
红莲穿着一袭紫色宫装,陪在夏倾月身边,同样十分惊艳。
夏倾月心里很平静,步入大殿后扫了眼左右。
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众臣触及到女帝的目光,立刻垂首俯身,不敢直视……
女帝,已经颇具威严。
夏倾月走到大殿上方,龙袍下摆扫过御座踏板,站到了龙椅前一转身,缓缓坐下,双手握住金色的龙椅把手。
红莲站立于侧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俯首跪拜。
“众卿平身……”
夏倾月朱唇轻启,吐字如碎玉落银盘,清脆悦耳。
“谢,陛下……”
群臣起身,垂首站立。
夏倾月扫视了一眼文武大臣。
人不多,因为南宫太后的心腹都被她清理了。
她刚登基,需要处理的事很多。
先是安排了一下先帝的后事。
接着是对南宫太后的处理,建立妖后墓一事,大臣们无人反对。
也不敢有异议,因为南宫太后想要谋篡大夏江山,这已经是弥天大罪了,众人都知道陛下对南宫太后的痛恨,谁也不想触了陛下的眉头。
接着定了年号为:新月。
年关将至,新的年号将从年后启用。
确定了一些重要事务后,夏倾月冲旁边的红莲点头示意。
红莲从袖中取出圣,走上前道:“户部侍郎孙同,上前听封。”
孙同立刻上前,跪伏于地。
红莲展开圣旨,念道:
户部侍郎孙同,器宇冲深,智谋英果,体识明允,忠孝存心,能审时度势,建言献策。
今国家政务纷繁,尚书令一职,总领百官,典领枢机,责任重大。
孙同才堪大任,授尚书令之职,佐朕理国,以安天下。
望尔秉持忠诚,恪尽职守,广纳贤言。
钦此。
“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孙同激动地抬起双手,接过圣旨。
他当初站在长公主一边,完全是因为南宫太后害死了他的儿子,他想扳倒南宫太后,主要是为儿子报仇。
长公主登基后,他想过会得到重用,只是没想到会受到如此重用。
尚书令为正一品,乃百官之首,他等于连升了三级,如此光宗耀祖,如何能够不激动。
“孙尚书,以后要勤修政务,莫要辜负朕之厚望。”夏倾月说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同双手托着圣旨,跪拜谢恩。
夏倾月满意的点了点头。
孙同虽然教子无方,但很有才干,帮她拉拢了不少官员,辅佐她在朝中站稳了脚跟,所以才能跟太后叫板。
根据她的观察,孙同有识人、用人之能,户部侍郎的职位反而很难发挥他的才能。
于是将其提拔为尚书令。
现在朝中缺人,正好能发挥他的才干。
“兵部黄大人上前听封……”
“刑部赵大人上前听封……”
“礼部周大人上前听封……”
“……”
成功登基为帝,追随自己的人当然要论功封赏。
在一连串的册封后,刚刚还一脸严肃的大臣们都露出了笑颜,甚至彼此恭喜了起来。
很快,他们发现最重要的人没有封赏,那就是太平侯府。
不少人偷偷看了看陛下,面露疑惑。
这时,孙同走上前道:“陛下,臣有本奏。”
夏倾月点了点头,“孙尚书,请说……”
孙同清了下嗓子,朗声道:“这次能够阻止太后阴谋,打退西州王,太平侯府乃是首功,还请陛下论功为太平侯府加以封赏。”
夏倾月微微一笑,暗道自己没看错人。
她故意将对侯府的封赏放到最后,就是想看看大臣们的反应,大部分官员得到封赏后,只顾着自己高兴,会忽略其他人。
尚书令总领百官,除了帮忙选拔人才外,还随时要在大事上给出重要建议和提醒。
孙同这时候站出来了,这让夏倾月很满意。
“尚书大人所言甚是……”
“这次太平侯府功劳最大……”
“陛下应该对侯府进行封赏……”
“……”
其他大臣反应过来,纷纷附和。
“朕已有安排……”
夏倾月说完看向红莲。
红莲拿出圣旨,看了眼大臣们,老侯爷没来,也没有一个大臣是侯府的人,只能展开圣旨,对着众臣念道:
“夫功者,国之桢干,社稷之倚仗也。朕承天景命,君临天下,赖诸卿辅弼,方得四海渐宁。
太平侯府在祭祀大典之中,守护先帝,揭开妖后篡国图谋,抵挡叛军围攻,打退西州王,英勇无畏,破敌万千,救大夏于危难,立下不世之功,兹以下封赏:
册封太平侯为一品护国公……
册封老太君为一品护国夫人……
册封韩云峰为禁军大统领……
册封刘婉玉为二品诰命夫人……
册封韩玲音为玲溪郡主……
册封林福为威远将军……
册封林承为定北将军,赐将军府一座……”
念到这里,红莲顿了顿,嘴角弯起一个狡黠的弧度,接着道:
“册封韩宁为陛下身边一品带刀护卫,可以无须禀报,随意出入皇宫……
小侯爷与陛下有婚约,即将被陛下“迎娶”入宫,这样的册封倒也不奇怪。
“……另赏赐白银万两,绸缎万匹,金银玉器十箱……”
红莲念完时,口都干了。
大臣们听完后,不由一阵羡慕。
太平侯府,才是最大的赢家啊。
先帝还册封了太平侯为辅政大臣,现在又是护国公,半个大夏都是韩家的了。
有人想到了南宫家,不由一阵担心,太平侯府岂不是下一个南宫家?
甚至更甚,因为陛下都是韩家的……
不过太平侯府这次的功劳实在太大了,这样封赏也无可厚非。
第一次早朝,在封赏中顺利结束。
众臣满意地叩首谢恩,散朝离去。
随着太监一声高喊,夏倾月款步走入大殿。
这是她第一次上朝,妆容精致,凌云髻上盘着金色的饰品,珍珠垂在眉间晃动,半遮着她绝色的容颜。
身上披着明黄色的龙袍,长长的下摆拖曳在脚后三尺,金丝绣线的龙尾宛如活了般随着的步伐游动。
高贵美艳,端庄大气。
红莲穿着一袭紫色宫装,陪在夏倾月身边,同样十分惊艳。
夏倾月心里很平静,步入大殿后扫了眼左右。
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众臣触及到女帝的目光,立刻垂首俯身,不敢直视……
女帝,已经颇具威严。
夏倾月走到大殿上方,龙袍下摆扫过御座踏板,站到了龙椅前一转身,缓缓坐下,双手握住金色的龙椅把手。
红莲站立于侧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俯首跪拜。
“众卿平身……”
夏倾月朱唇轻启,吐字如碎玉落银盘,清脆悦耳。
“谢,陛下……”
群臣起身,垂首站立。
夏倾月扫视了一眼文武大臣。
人不多,因为南宫太后的心腹都被她清理了。
她刚登基,需要处理的事很多。
先是安排了一下先帝的后事。
接着是对南宫太后的处理,建立妖后墓一事,大臣们无人反对。
也不敢有异议,因为南宫太后想要谋篡大夏江山,这已经是弥天大罪了,众人都知道陛下对南宫太后的痛恨,谁也不想触了陛下的眉头。
接着定了年号为:新月。
年关将至,新的年号将从年后启用。
确定了一些重要事务后,夏倾月冲旁边的红莲点头示意。
红莲从袖中取出圣,走上前道:“户部侍郎孙同,上前听封。”
孙同立刻上前,跪伏于地。
红莲展开圣旨,念道:
户部侍郎孙同,器宇冲深,智谋英果,体识明允,忠孝存心,能审时度势,建言献策。
今国家政务纷繁,尚书令一职,总领百官,典领枢机,责任重大。
孙同才堪大任,授尚书令之职,佐朕理国,以安天下。
望尔秉持忠诚,恪尽职守,广纳贤言。
钦此。
“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孙同激动地抬起双手,接过圣旨。
他当初站在长公主一边,完全是因为南宫太后害死了他的儿子,他想扳倒南宫太后,主要是为儿子报仇。
长公主登基后,他想过会得到重用,只是没想到会受到如此重用。
尚书令为正一品,乃百官之首,他等于连升了三级,如此光宗耀祖,如何能够不激动。
“孙尚书,以后要勤修政务,莫要辜负朕之厚望。”夏倾月说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同双手托着圣旨,跪拜谢恩。
夏倾月满意的点了点头。
孙同虽然教子无方,但很有才干,帮她拉拢了不少官员,辅佐她在朝中站稳了脚跟,所以才能跟太后叫板。
根据她的观察,孙同有识人、用人之能,户部侍郎的职位反而很难发挥他的才能。
于是将其提拔为尚书令。
现在朝中缺人,正好能发挥他的才干。
“兵部黄大人上前听封……”
“刑部赵大人上前听封……”
“礼部周大人上前听封……”
“……”
成功登基为帝,追随自己的人当然要论功封赏。
在一连串的册封后,刚刚还一脸严肃的大臣们都露出了笑颜,甚至彼此恭喜了起来。
很快,他们发现最重要的人没有封赏,那就是太平侯府。
不少人偷偷看了看陛下,面露疑惑。
这时,孙同走上前道:“陛下,臣有本奏。”
夏倾月点了点头,“孙尚书,请说……”
孙同清了下嗓子,朗声道:“这次能够阻止太后阴谋,打退西州王,太平侯府乃是首功,还请陛下论功为太平侯府加以封赏。”
夏倾月微微一笑,暗道自己没看错人。
她故意将对侯府的封赏放到最后,就是想看看大臣们的反应,大部分官员得到封赏后,只顾着自己高兴,会忽略其他人。
尚书令总领百官,除了帮忙选拔人才外,还随时要在大事上给出重要建议和提醒。
孙同这时候站出来了,这让夏倾月很满意。
“尚书大人所言甚是……”
“这次太平侯府功劳最大……”
“陛下应该对侯府进行封赏……”
“……”
其他大臣反应过来,纷纷附和。
“朕已有安排……”
夏倾月说完看向红莲。
红莲拿出圣旨,看了眼大臣们,老侯爷没来,也没有一个大臣是侯府的人,只能展开圣旨,对着众臣念道:
“夫功者,国之桢干,社稷之倚仗也。朕承天景命,君临天下,赖诸卿辅弼,方得四海渐宁。
太平侯府在祭祀大典之中,守护先帝,揭开妖后篡国图谋,抵挡叛军围攻,打退西州王,英勇无畏,破敌万千,救大夏于危难,立下不世之功,兹以下封赏:
册封太平侯为一品护国公……
册封老太君为一品护国夫人……
册封韩云峰为禁军大统领……
册封刘婉玉为二品诰命夫人……
册封韩玲音为玲溪郡主……
册封林福为威远将军……
册封林承为定北将军,赐将军府一座……”
念到这里,红莲顿了顿,嘴角弯起一个狡黠的弧度,接着道:
“册封韩宁为陛下身边一品带刀护卫,可以无须禀报,随意出入皇宫……
小侯爷与陛下有婚约,即将被陛下“迎娶”入宫,这样的册封倒也不奇怪。
“……另赏赐白银万两,绸缎万匹,金银玉器十箱……”
红莲念完时,口都干了。
大臣们听完后,不由一阵羡慕。
太平侯府,才是最大的赢家啊。
先帝还册封了太平侯为辅政大臣,现在又是护国公,半个大夏都是韩家的了。
有人想到了南宫家,不由一阵担心,太平侯府岂不是下一个南宫家?
甚至更甚,因为陛下都是韩家的……
不过太平侯府这次的功劳实在太大了,这样封赏也无可厚非。
第一次早朝,在封赏中顺利结束。
众臣满意地叩首谢恩,散朝离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侯门第一纨绔,侯门第一纨绔最新章节,侯门第一纨绔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侯门第一纨绔,侯门第一纨绔最新章节,侯门第一纨绔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