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府,外院偏厅。
外头阴雨不止,淅淅沥沥,屋檐筒瓦雨水如注,急促撞击廊下青色条石,石面上经久形成的檐坑,在雨水冲刷中若隐若现。
贾琮坐在偏厅主位,正听江流述说打听的消息。
他那日偶遇杨宏斌,得知今科会试爆出舞弊大案,便时刻关注事情发展态势。
但身为今科贡士,又是会试会元,身份特殊,为谨慎起见,他不便自己探听消息。
于是让江流在市井走动,观察动静。
等到江流说完探听到的消息,贾琮微微皱眉,在偏厅中来回走动几圈,稍许之后才停下脚步。
说道:“江流,你打听到的消息,颇有些蹊跷。
其中吴梁考前拜谒徐亮雄,得其拟题点拨,考前经历何等境况,如何探知徐亮雄接替主考之事。
最终如何行鬻题舞弊之举,前因后果,勾连细腻,丝丝入扣,怎么都不像市井之言语。
舞弊大案,牵联广大,市井有所传闻,并不足奇,但是众口传闻,能够如此细致入微,十分古怪。
我曾多次侦缉要案,这等诸事清晰叙述,只有官府侦缉文牍,才能这般细节详尽,市井怎么会有这等缜密流传?”
江流说道:“三爷说的有理,我打听到这些消息,心里也有些奇怪。
甚至牵连入案的十一名贡士和举人,他们的姓名和罪状,都能在市面上打听出来。
寻常人最多知道何人被拿问入狱,却连他们狱中招供之事,都流传出来。
就像是官府有人刻意散播消息一样……
昨日城中盛传,今科会试皇榜第三林兆和,之所以能如此高中,也是舞弊所得。
昨日清晨,林兆和已在宏德门被大理寺抓捕,朝廷要严办他。
此消息传出,城中愈发鼓噪恐慌,今日清晨四门开放,大批今科学子仓皇离京,以免受到牵连。
三爷,林兆和是会榜第三名,非同小可,比三爷不过逊色两位,这样的人物如同朝廷脸面。
即便他真的考试舞弊,朝廷多半也会低调行事,怎么会闹得街知巷闻?”
贾琮凝声说道:“你说的不错,此事有些反常,必定有人暗中鼓动风潮,扩大事态,想要将舞弊塑成铁案。
如果只是想黜落十余名学子功名,将一名三品高官拉下马,如此举动,未免小题大作,只怕是另有所图……”
此时,管家来偏厅传话,说宫中六品内侍袁竞入府,传召圣上口谕,如今已在正堂等候。
贾琮想到昨日送入宫中奏章,多少猜到袁竞来由,连忙起身赶去正堂……
……
神京,推事院刑房。
阴暗潮湿的房间,墙上插着两支火把,火光影影绰绰,投下摇晃扭曲的影子,合着凄厉刺耳的惨叫,如同额鼻地狱。
两名狱卒精赤上身,挥汗如雨,对着捆在刑架上的两人,狂暴的挥动鞭子,密集的鞭影,施虐肉体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
在这间潮湿肮脏的刑房里,所有的斯文羞耻荡然无存,刑不上士大夫的古法,形同一个笑话。
涉及春闱舞弊之人,所有的尊严体面,进入这间刑房之后,都会被瞬间撕碎,然后让人肆意践踏。
刑房的另一端,摆着一张刑判桌,两名官员坐在左后,看着两个刑架上受刑的两名犯人。
左边那名犯人身材微胖,在疯狂的鞭挞之下,惨叫连连,撕心裂肺,令人不忍耳闻。
右边那名犯人身材微瘦,在疯狂的鞭挞之下,只是发出压抑的闷哼声,并没有刺耳扭曲的惨叫。
他似乎用巨大的毅力,保留最后的尊严,令人有些动容。
甚至对他的肆意鞭挞的狱卒,都感到一种异样的无力感。
杨宏斌身为大理寺正,侦缉审讯无数案件,对这种刑讯问供之事,早已司空见惯,按常理并不会心软。
但是看到两位受刑之人,原本是身份清贵的今科贡士,注定的进士及第之人,仕途官场后起之秀。
如今却蹈入污浊,形同罪囚贱民,任人蹂躏鞭挞,士人之殇,莫过于此。
杨宏斌见多了犯人施刑,早已练就铁石心肠,但贵为殿试贡士,如此承刑,却是第一次遭遇。
他自己当年也是科甲出身,也曾为皇极殿贡士,物伤同类,看着两名士人沦落至此,心中多少有些不忍。
但是经过数日发酵,科举舞弊大案已呈白热化,当今圣上要求彻查严办,煌煌大势,无人敢于阻拦。
即便贵为正三品的工部左侍郎徐亮雄,如今都身陷大理寺昭狱,他如果拒不招供,只怕也难免皮肉之苦。
更不用说眼前两位形同废弃的今科贡士。
今晨,按照审讯常例,杨宏斌押解林兆和入推事院,与嫌犯吴梁对质审讯。
但是林兆和对舞弊之事,一口否认,铮言自己入京以来,行止自守谨慎,从无逾矩之行,更无半点舞弊之举。
周君兴以有人举报,疑证难消为由,提出需用刑逼供。
此等情形之下,按三法司审讯常例,用刑在两可之间。
但事涉舞弊大案,圣驾震怒,朝野关注,即便是杨宏斌,也不敢在这个关口,轻易阻挠刑讯之事。
否则给周君兴留下口实,不仅杨宏斌会惹上麻烦,大理寺卿韦观繇也会受到牵连。
杨宏斌能做的就是驻场陪审,让周君兴行事有所顾忌。
一旦周君兴为取口供,滥用酷刑,或伤及性命,或屈打成招,他能及时制止,并留下反制佐证。
让杨宏斌没有想到,林兆和身为一个文弱士子,居然会是个硬骨头。
他已经过两轮鞭挞,两次昏死,不仅拒不招供,连一句失态的惨叫都吝啬发出。
周君兴和杨宏斌都是刑讯阅历丰富之人,都看出林兆和是远比吴梁难啃的骨头。
想要从这样的人口中,得到想要的口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周君兴望着受刑的林兆和,脸色阴郁凶狠。
杨宏斌心中微松了口气,但他也拿不准,林兆和到底能坚持多久……
面对酷刑的剧痛,大部分人都会屈服,但每个人对痛苦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
有时候精神的能耐力,会比肉体承受力更加强大。
一个孔武有力的壮汉,可以稍加施刑,就会屈服招供。
也有像林兆和这样文弱的士子,因为饱受诗书名教熏陶,精神上坚韧强悍,远超肉体的孱弱。
……
此时,右边用刑的狱卒,突然停下了鞭挞,说道:“大人,这书生身体太弱,又昏死过去了。”
杨宏斌看了一眼昏死的林兆和,嘴角的肌肉微微抽搐,内心也愈发动容。
他想起在汉承街捉拿林兆和之时,意外遇到贾琮,贾琮对林兆和评价不俗,不相信这位杭州府解元,会有科场舞弊之举。
当时杨宏斌也觉得贾琮的话颇有道理,还答应过会尽量予以斡旋,眼下似乎已到了时候……
周君兴望着昏死的林兆和,面色阴狠残忍,对狱卒喝道:“把囚犯弄醒,继续用刑,直到招供为止!”
那狱卒拎着一桶冰凉的井水,要对昏死中的林兆和当头浇下,被杨宏斌当场制止。
说道:“周大人,林兆和是文弱书生,身体不够强健,数度受刑,数度昏死。
你我都是精于刑讯之人,不难看出他的身体已到极限,如果继续加刑,只怕性命不保。
如今他已第三次昏迷,身体极度脆弱,现在用冷水浇醒,极容易受激过度,心悸猝死。
林兆和还没招供,罪名未落,他还是会榜第三的今科贡士,一旦受刑过度而死。
周大人虽然圣眷隆重,只怕也难堵天下悠悠之口,到时候推事院和大理寺,皆会留下骂名,背上污名,难逃干系!
周君兴一听此话,心中虽阴狠凌厉,但面对杨宏斌的警示,却不得不妥协。
他早听闻大理寺正杨宏斌,是个厉害角色,这次审讯舞弊嫌犯过程,他算是真正见识。
除了事发首日,推事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捕审讯并落罪吴梁,大理寺来不及参与其事。
之后的每一次刑讯涉嫌贡士举子,杨宏斌都像牛皮糖一样,黏在刑房现场,甩都甩不掉。
而且对于刑讯方式尺度,不时发言引导,严加防控,让周君兴束手束脚,极不得便利。
如果不是杨宏斌在场,周君兴就能为所欲为,他有无数办法,让林兆和画押认供。
不会像如今数番严刑之下,在一个文弱书生面前,完全处于被动下风。
但是杨宏斌所言,皆符合三法司刑律规程,即便嚣张如周君兴,也不敢大胆悖逆。
如今科举舞弊大案,朝野震惊,圣上瞩目,他在杨宏斌监视下,还要任意妄为,就会授人以柄。
到时科举舞弊大案侦缉之功,还没到手,他自己就要先被大理寺拉下马……
……
有杨宏斌在场,周君兴只能暂时撂下林兆和,注意力重新回到鞭刑之下的吴梁。
吴梁的身体明显比林兆和强健,这些日子他已屡受酷刑,身体虽已虚弱,但并没有完全垮掉。
两轮鞭刑之下,他连惨叫的声音,都开始孱弱不堪,但依旧没有昏迷过去。
周君兴举手示意,施刑的狱卒停下手中鞭子,周君兴走到吴梁的刑架之前。
说道:“吴梁,你会试舞弊之罪,证据确凿,仕途前程已废,论罪当斩!
不要再执迷不悟,只要你如实招供,会试之前,林兆和与你媾和舞弊之事。
我和大理寺杨大人可为法外求情,让你免刑脱身,从此归家安稳度日,这是你最后的生机,勿再自误!”
周君兴的话充满阴森的蛊惑,似乎能将他人内心最邪祟的念头勾起。
此时,昏迷中的林兆和微微动了一下身子,似乎有些苏醒过来……
在场的杨宏斌眉头皱起,他知道周君兴这是在诱供,以吴梁已落罪名,即便他攀咬林兆和,也绝对不可能免刑脱身。
吴梁似乎对周君兴的话,充耳不闻,神情呆滞,内心却如同剑刺刀剐一般。
会试舞弊之罪,证据确凿,仕途前程已废,论罪当斩!
周君兴这一句话,似乎将他千刀万剐,让他痛苦不堪,万念俱灰。
自己总角留头启蒙,一生苦读诗书,就为搏青云仕途。
一生所望,毁于一旦,即便有倾山蹈海的悔恨,于事无补,难以挽回……
周君兴继续说道:“只要你如实供述你和林兆和舞弊之举,不仅可免去皮肉之苦,今日就可放你出狱。
本官当朝从四品,出言不悔,一言九鼎,决不食言!”
吴梁神情动荡,说道:“大人,我一人之罪,但是宜淳……林兆和从无舞弊之举,他甚至劝我专心诗书,不要沉迷拟题取巧。
学生饱读诗书,知晓礼义廉耻,我不能背德丧兴,诬陷同窗至友,林兆和并无舞弊之行,大人明鉴。”
周君兴阴森一笑,说道:“大胆吴梁,还敢砌词狡辩,给他上烙刑!”
杨宏斌霍然站起,说道:“周大人,吴梁供述,还有商榷余地,难道你想屈打成招!”
周君兴冷笑道:“杨大人,你方才难道没听清,吴梁亲口所说,林兆和曾劝他专心诗书,不要沉迷拟题取巧。
说明会试之前,林兆和就知晓拟题舞弊之嫌,他们两个难脱干系,此獠奸顽狡诈,不用大刑,不会供述!”
杨宏斌听了此话,脸色微微一变,方才吴梁急于为林兆和开脱,话语中竟让周君兴抓住把柄,他一时之间有些语塞。
周君兴趁杨宏斌神情踌躇,抓住时机对着狱卒示意。
那狱卒手脚利落,从火盆中抽出烧得通红的烙铁,向吴梁衣裳破碎的左胸肩肘烙去……
吴梁刚入狱之时,对科举仕途还抱有幻想,几番鞭刑之下,都没有认供,一直到周君兴上了两次烙刑。
皮肉焦烂的钻心剧痛,彻底击垮了吴梁的坚持,让他对推事院的控状供认不讳。
那两次烙刑,摧毁了他十余年苦读诗书,沉淀积累的礼义廉耻与名教法统,也在他内心烙下挥之难去的恐怖阴霾。
狱卒手中的烙铁,还没接触他的皮肤,但烙铁火红滚烫的热度,已将肌肤表面的冷汗,瞬间蒸发成水汽……
吴梁吓得浑身发抖,他已分不清真实和幻觉,皮肉的焦臭,钻心的剧痛,似乎已经弥漫他的全身,让他只求速死!
那种瞬间崩溃的羞耻感觉,再一次充斥他的全部神经,发自内心的呐喊和逃避,再也无法克制,脱口而出!
“我招!我全部都招……”
杨宏斌无奈阖上眼睛,心中怅然长叹,周君兴赢了……
他想到贾琮对林兆和的看重和担忧,心中升起浓重的无力感,这位会榜第三的卓异之才,就此陨落了……
……
周君兴得意冷笑一声,对狱卒吩咐道:“把他放下刑架,让他画押认供!”
吴梁被狱卒放下刑架,整个身子似乎被掏空,跌跌撞撞走了几步,推事院书吏已执笔沾墨,等着他供述记录。
此时,右边的刑架上,突然发出一个虚弱的声音:“希文,你为何要举告诬陷于我!”
那声音羸弱异常,奄奄一息,不仔细听甚至有些难以察觉。
但吴梁听到耳中,却如同晴天霹雳,让他一下停下脚步。
这声音虽微弱,却带着刺骨的冰冷,仿佛劈开他的身体,将他三魂七魄抽取干净,让他失去所有遮掩躲闪。
他们是多年同窗至交,少年时便同在乡间私塾读书,等到年岁渐长,又携同在杭州府求学,相交知心,情同兄弟。
吴梁做梦都没想过,世事弄人,他和林兆和之间,有一天会出现这样锥心噬骨的言辞。
吴梁回头看去,见到浑身血迹斑斑的林兆和,似乎用尽全身的力气,微微抬起头颅。
蓬头散发之中,透出一丝虚弱却锐利的目光,似乎能刺穿他的内心。
吴梁浑身颤抖,似乎承受冥冥之中的审判,他大声说道:“宜淳,不是我举告诬陷你,是周严举告了我们,我实在受不了了……”
林兆和虚弱锐利的目光,依旧死死盯着吴梁。
刑房里的气氛似乎被凝固,一种诡秘的气息,压迫在每一个人心头,连狠辣嚣张的周君兴,一时都停下言行举动。
杨宏斌看着重伤欲死的林兆和,目光中闪现一缕奇光,心中暗自震撼。
终于,或许是吴梁悲愤急迫的神情,让林兆和受到某种感染,他目光中的锐利,渐渐缓和下去。
他用虚弱的声音说道:“不管是谁害我,已经不重要了,我林兆和落到这等地步,自问已难以幸免。
命该如此,唯有一死,我从无舞弊之举,却要背此污名,死不甘心!”
林兆和的话一字一句,犹如千均重锤,狠狠轰击在吴梁的胸口,让他心痛如裂,内心充满歉疚绝望。
他想到因自己取巧之举,天降横祸,被抓入推事院大狱,受尽酷刑,斯文丧尽,生不如死。
因他招供牵连的十余名贡士举子,彻夜不休对他羞辱谩骂,让他颜面丧尽,了无生趣。
科举扬名,金榜题名,都已成了一场空梦。
如今前途尽毁,万劫不复,声名狼藉,还会留下一世骂名。
自己已堕落如此地步,何必再牵连无辜至交同窗,落得和自己一样下场。
害人害己,更增罪孽,自己再这么苦苦支撑,又有什么意趣,与其厚颜苟活,不如求个解脱……
一股疯狂的念头,似乎被压抑许久之后,终于冲破桎梏,弥漫吴梁全身,他双目瞬间泛起血红之色。
此时,周君兴有些耐烦,说道:“休得多言,将林兆和押回囚室,等待后审,让吴梁马上供述画押……”
方才吴梁被放下刑架,虽满身伤痕,步履摇晃,狱卒那里会去扶他,他跌跌撞撞,只是离开刑架几步。
两名狱卒听了周君兴的吩咐,他们经过吴梁是身边,忙着去解刑架上的林兆和。
吴梁佝偻着身子,呆立原地,因为浑身沸腾的热血,身体受刑的累累创伤,似乎瞬间失去痛苦的感觉。
他诡异的飞快转身,向着只有几步远的刑架冲去……
杨宏斌脸色大变,喝道:“拦住他!”
但是事情太过突然,刑房中所有人猝不及防。
谁也没有想到,在酷刑中哀嚎不止的吴梁,远没有林兆和的坚韧顽强,却会做出如此激烈举动。
刑房之中发出一声剧烈撞击,那声音如此刺耳决绝,似乎带着疯狂的释然……
吴梁一头撞在刑架之上,鲜血四溅!
正被狱卒解下刑架的林兆和,正看到眼前惊人一幕,发出凄厉的嘶喊:“希文!”
外头阴雨不止,淅淅沥沥,屋檐筒瓦雨水如注,急促撞击廊下青色条石,石面上经久形成的檐坑,在雨水冲刷中若隐若现。
贾琮坐在偏厅主位,正听江流述说打听的消息。
他那日偶遇杨宏斌,得知今科会试爆出舞弊大案,便时刻关注事情发展态势。
但身为今科贡士,又是会试会元,身份特殊,为谨慎起见,他不便自己探听消息。
于是让江流在市井走动,观察动静。
等到江流说完探听到的消息,贾琮微微皱眉,在偏厅中来回走动几圈,稍许之后才停下脚步。
说道:“江流,你打听到的消息,颇有些蹊跷。
其中吴梁考前拜谒徐亮雄,得其拟题点拨,考前经历何等境况,如何探知徐亮雄接替主考之事。
最终如何行鬻题舞弊之举,前因后果,勾连细腻,丝丝入扣,怎么都不像市井之言语。
舞弊大案,牵联广大,市井有所传闻,并不足奇,但是众口传闻,能够如此细致入微,十分古怪。
我曾多次侦缉要案,这等诸事清晰叙述,只有官府侦缉文牍,才能这般细节详尽,市井怎么会有这等缜密流传?”
江流说道:“三爷说的有理,我打听到这些消息,心里也有些奇怪。
甚至牵连入案的十一名贡士和举人,他们的姓名和罪状,都能在市面上打听出来。
寻常人最多知道何人被拿问入狱,却连他们狱中招供之事,都流传出来。
就像是官府有人刻意散播消息一样……
昨日城中盛传,今科会试皇榜第三林兆和,之所以能如此高中,也是舞弊所得。
昨日清晨,林兆和已在宏德门被大理寺抓捕,朝廷要严办他。
此消息传出,城中愈发鼓噪恐慌,今日清晨四门开放,大批今科学子仓皇离京,以免受到牵连。
三爷,林兆和是会榜第三名,非同小可,比三爷不过逊色两位,这样的人物如同朝廷脸面。
即便他真的考试舞弊,朝廷多半也会低调行事,怎么会闹得街知巷闻?”
贾琮凝声说道:“你说的不错,此事有些反常,必定有人暗中鼓动风潮,扩大事态,想要将舞弊塑成铁案。
如果只是想黜落十余名学子功名,将一名三品高官拉下马,如此举动,未免小题大作,只怕是另有所图……”
此时,管家来偏厅传话,说宫中六品内侍袁竞入府,传召圣上口谕,如今已在正堂等候。
贾琮想到昨日送入宫中奏章,多少猜到袁竞来由,连忙起身赶去正堂……
……
神京,推事院刑房。
阴暗潮湿的房间,墙上插着两支火把,火光影影绰绰,投下摇晃扭曲的影子,合着凄厉刺耳的惨叫,如同额鼻地狱。
两名狱卒精赤上身,挥汗如雨,对着捆在刑架上的两人,狂暴的挥动鞭子,密集的鞭影,施虐肉体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
在这间潮湿肮脏的刑房里,所有的斯文羞耻荡然无存,刑不上士大夫的古法,形同一个笑话。
涉及春闱舞弊之人,所有的尊严体面,进入这间刑房之后,都会被瞬间撕碎,然后让人肆意践踏。
刑房的另一端,摆着一张刑判桌,两名官员坐在左后,看着两个刑架上受刑的两名犯人。
左边那名犯人身材微胖,在疯狂的鞭挞之下,惨叫连连,撕心裂肺,令人不忍耳闻。
右边那名犯人身材微瘦,在疯狂的鞭挞之下,只是发出压抑的闷哼声,并没有刺耳扭曲的惨叫。
他似乎用巨大的毅力,保留最后的尊严,令人有些动容。
甚至对他的肆意鞭挞的狱卒,都感到一种异样的无力感。
杨宏斌身为大理寺正,侦缉审讯无数案件,对这种刑讯问供之事,早已司空见惯,按常理并不会心软。
但是看到两位受刑之人,原本是身份清贵的今科贡士,注定的进士及第之人,仕途官场后起之秀。
如今却蹈入污浊,形同罪囚贱民,任人蹂躏鞭挞,士人之殇,莫过于此。
杨宏斌见多了犯人施刑,早已练就铁石心肠,但贵为殿试贡士,如此承刑,却是第一次遭遇。
他自己当年也是科甲出身,也曾为皇极殿贡士,物伤同类,看着两名士人沦落至此,心中多少有些不忍。
但是经过数日发酵,科举舞弊大案已呈白热化,当今圣上要求彻查严办,煌煌大势,无人敢于阻拦。
即便贵为正三品的工部左侍郎徐亮雄,如今都身陷大理寺昭狱,他如果拒不招供,只怕也难免皮肉之苦。
更不用说眼前两位形同废弃的今科贡士。
今晨,按照审讯常例,杨宏斌押解林兆和入推事院,与嫌犯吴梁对质审讯。
但是林兆和对舞弊之事,一口否认,铮言自己入京以来,行止自守谨慎,从无逾矩之行,更无半点舞弊之举。
周君兴以有人举报,疑证难消为由,提出需用刑逼供。
此等情形之下,按三法司审讯常例,用刑在两可之间。
但事涉舞弊大案,圣驾震怒,朝野关注,即便是杨宏斌,也不敢在这个关口,轻易阻挠刑讯之事。
否则给周君兴留下口实,不仅杨宏斌会惹上麻烦,大理寺卿韦观繇也会受到牵连。
杨宏斌能做的就是驻场陪审,让周君兴行事有所顾忌。
一旦周君兴为取口供,滥用酷刑,或伤及性命,或屈打成招,他能及时制止,并留下反制佐证。
让杨宏斌没有想到,林兆和身为一个文弱士子,居然会是个硬骨头。
他已经过两轮鞭挞,两次昏死,不仅拒不招供,连一句失态的惨叫都吝啬发出。
周君兴和杨宏斌都是刑讯阅历丰富之人,都看出林兆和是远比吴梁难啃的骨头。
想要从这样的人口中,得到想要的口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周君兴望着受刑的林兆和,脸色阴郁凶狠。
杨宏斌心中微松了口气,但他也拿不准,林兆和到底能坚持多久……
面对酷刑的剧痛,大部分人都会屈服,但每个人对痛苦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
有时候精神的能耐力,会比肉体承受力更加强大。
一个孔武有力的壮汉,可以稍加施刑,就会屈服招供。
也有像林兆和这样文弱的士子,因为饱受诗书名教熏陶,精神上坚韧强悍,远超肉体的孱弱。
……
此时,右边用刑的狱卒,突然停下了鞭挞,说道:“大人,这书生身体太弱,又昏死过去了。”
杨宏斌看了一眼昏死的林兆和,嘴角的肌肉微微抽搐,内心也愈发动容。
他想起在汉承街捉拿林兆和之时,意外遇到贾琮,贾琮对林兆和评价不俗,不相信这位杭州府解元,会有科场舞弊之举。
当时杨宏斌也觉得贾琮的话颇有道理,还答应过会尽量予以斡旋,眼下似乎已到了时候……
周君兴望着昏死的林兆和,面色阴狠残忍,对狱卒喝道:“把囚犯弄醒,继续用刑,直到招供为止!”
那狱卒拎着一桶冰凉的井水,要对昏死中的林兆和当头浇下,被杨宏斌当场制止。
说道:“周大人,林兆和是文弱书生,身体不够强健,数度受刑,数度昏死。
你我都是精于刑讯之人,不难看出他的身体已到极限,如果继续加刑,只怕性命不保。
如今他已第三次昏迷,身体极度脆弱,现在用冷水浇醒,极容易受激过度,心悸猝死。
林兆和还没招供,罪名未落,他还是会榜第三的今科贡士,一旦受刑过度而死。
周大人虽然圣眷隆重,只怕也难堵天下悠悠之口,到时候推事院和大理寺,皆会留下骂名,背上污名,难逃干系!
周君兴一听此话,心中虽阴狠凌厉,但面对杨宏斌的警示,却不得不妥协。
他早听闻大理寺正杨宏斌,是个厉害角色,这次审讯舞弊嫌犯过程,他算是真正见识。
除了事发首日,推事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捕审讯并落罪吴梁,大理寺来不及参与其事。
之后的每一次刑讯涉嫌贡士举子,杨宏斌都像牛皮糖一样,黏在刑房现场,甩都甩不掉。
而且对于刑讯方式尺度,不时发言引导,严加防控,让周君兴束手束脚,极不得便利。
如果不是杨宏斌在场,周君兴就能为所欲为,他有无数办法,让林兆和画押认供。
不会像如今数番严刑之下,在一个文弱书生面前,完全处于被动下风。
但是杨宏斌所言,皆符合三法司刑律规程,即便嚣张如周君兴,也不敢大胆悖逆。
如今科举舞弊大案,朝野震惊,圣上瞩目,他在杨宏斌监视下,还要任意妄为,就会授人以柄。
到时科举舞弊大案侦缉之功,还没到手,他自己就要先被大理寺拉下马……
……
有杨宏斌在场,周君兴只能暂时撂下林兆和,注意力重新回到鞭刑之下的吴梁。
吴梁的身体明显比林兆和强健,这些日子他已屡受酷刑,身体虽已虚弱,但并没有完全垮掉。
两轮鞭刑之下,他连惨叫的声音,都开始孱弱不堪,但依旧没有昏迷过去。
周君兴举手示意,施刑的狱卒停下手中鞭子,周君兴走到吴梁的刑架之前。
说道:“吴梁,你会试舞弊之罪,证据确凿,仕途前程已废,论罪当斩!
不要再执迷不悟,只要你如实招供,会试之前,林兆和与你媾和舞弊之事。
我和大理寺杨大人可为法外求情,让你免刑脱身,从此归家安稳度日,这是你最后的生机,勿再自误!”
周君兴的话充满阴森的蛊惑,似乎能将他人内心最邪祟的念头勾起。
此时,昏迷中的林兆和微微动了一下身子,似乎有些苏醒过来……
在场的杨宏斌眉头皱起,他知道周君兴这是在诱供,以吴梁已落罪名,即便他攀咬林兆和,也绝对不可能免刑脱身。
吴梁似乎对周君兴的话,充耳不闻,神情呆滞,内心却如同剑刺刀剐一般。
会试舞弊之罪,证据确凿,仕途前程已废,论罪当斩!
周君兴这一句话,似乎将他千刀万剐,让他痛苦不堪,万念俱灰。
自己总角留头启蒙,一生苦读诗书,就为搏青云仕途。
一生所望,毁于一旦,即便有倾山蹈海的悔恨,于事无补,难以挽回……
周君兴继续说道:“只要你如实供述你和林兆和舞弊之举,不仅可免去皮肉之苦,今日就可放你出狱。
本官当朝从四品,出言不悔,一言九鼎,决不食言!”
吴梁神情动荡,说道:“大人,我一人之罪,但是宜淳……林兆和从无舞弊之举,他甚至劝我专心诗书,不要沉迷拟题取巧。
学生饱读诗书,知晓礼义廉耻,我不能背德丧兴,诬陷同窗至友,林兆和并无舞弊之行,大人明鉴。”
周君兴阴森一笑,说道:“大胆吴梁,还敢砌词狡辩,给他上烙刑!”
杨宏斌霍然站起,说道:“周大人,吴梁供述,还有商榷余地,难道你想屈打成招!”
周君兴冷笑道:“杨大人,你方才难道没听清,吴梁亲口所说,林兆和曾劝他专心诗书,不要沉迷拟题取巧。
说明会试之前,林兆和就知晓拟题舞弊之嫌,他们两个难脱干系,此獠奸顽狡诈,不用大刑,不会供述!”
杨宏斌听了此话,脸色微微一变,方才吴梁急于为林兆和开脱,话语中竟让周君兴抓住把柄,他一时之间有些语塞。
周君兴趁杨宏斌神情踌躇,抓住时机对着狱卒示意。
那狱卒手脚利落,从火盆中抽出烧得通红的烙铁,向吴梁衣裳破碎的左胸肩肘烙去……
吴梁刚入狱之时,对科举仕途还抱有幻想,几番鞭刑之下,都没有认供,一直到周君兴上了两次烙刑。
皮肉焦烂的钻心剧痛,彻底击垮了吴梁的坚持,让他对推事院的控状供认不讳。
那两次烙刑,摧毁了他十余年苦读诗书,沉淀积累的礼义廉耻与名教法统,也在他内心烙下挥之难去的恐怖阴霾。
狱卒手中的烙铁,还没接触他的皮肤,但烙铁火红滚烫的热度,已将肌肤表面的冷汗,瞬间蒸发成水汽……
吴梁吓得浑身发抖,他已分不清真实和幻觉,皮肉的焦臭,钻心的剧痛,似乎已经弥漫他的全身,让他只求速死!
那种瞬间崩溃的羞耻感觉,再一次充斥他的全部神经,发自内心的呐喊和逃避,再也无法克制,脱口而出!
“我招!我全部都招……”
杨宏斌无奈阖上眼睛,心中怅然长叹,周君兴赢了……
他想到贾琮对林兆和的看重和担忧,心中升起浓重的无力感,这位会榜第三的卓异之才,就此陨落了……
……
周君兴得意冷笑一声,对狱卒吩咐道:“把他放下刑架,让他画押认供!”
吴梁被狱卒放下刑架,整个身子似乎被掏空,跌跌撞撞走了几步,推事院书吏已执笔沾墨,等着他供述记录。
此时,右边的刑架上,突然发出一个虚弱的声音:“希文,你为何要举告诬陷于我!”
那声音羸弱异常,奄奄一息,不仔细听甚至有些难以察觉。
但吴梁听到耳中,却如同晴天霹雳,让他一下停下脚步。
这声音虽微弱,却带着刺骨的冰冷,仿佛劈开他的身体,将他三魂七魄抽取干净,让他失去所有遮掩躲闪。
他们是多年同窗至交,少年时便同在乡间私塾读书,等到年岁渐长,又携同在杭州府求学,相交知心,情同兄弟。
吴梁做梦都没想过,世事弄人,他和林兆和之间,有一天会出现这样锥心噬骨的言辞。
吴梁回头看去,见到浑身血迹斑斑的林兆和,似乎用尽全身的力气,微微抬起头颅。
蓬头散发之中,透出一丝虚弱却锐利的目光,似乎能刺穿他的内心。
吴梁浑身颤抖,似乎承受冥冥之中的审判,他大声说道:“宜淳,不是我举告诬陷你,是周严举告了我们,我实在受不了了……”
林兆和虚弱锐利的目光,依旧死死盯着吴梁。
刑房里的气氛似乎被凝固,一种诡秘的气息,压迫在每一个人心头,连狠辣嚣张的周君兴,一时都停下言行举动。
杨宏斌看着重伤欲死的林兆和,目光中闪现一缕奇光,心中暗自震撼。
终于,或许是吴梁悲愤急迫的神情,让林兆和受到某种感染,他目光中的锐利,渐渐缓和下去。
他用虚弱的声音说道:“不管是谁害我,已经不重要了,我林兆和落到这等地步,自问已难以幸免。
命该如此,唯有一死,我从无舞弊之举,却要背此污名,死不甘心!”
林兆和的话一字一句,犹如千均重锤,狠狠轰击在吴梁的胸口,让他心痛如裂,内心充满歉疚绝望。
他想到因自己取巧之举,天降横祸,被抓入推事院大狱,受尽酷刑,斯文丧尽,生不如死。
因他招供牵连的十余名贡士举子,彻夜不休对他羞辱谩骂,让他颜面丧尽,了无生趣。
科举扬名,金榜题名,都已成了一场空梦。
如今前途尽毁,万劫不复,声名狼藉,还会留下一世骂名。
自己已堕落如此地步,何必再牵连无辜至交同窗,落得和自己一样下场。
害人害己,更增罪孽,自己再这么苦苦支撑,又有什么意趣,与其厚颜苟活,不如求个解脱……
一股疯狂的念头,似乎被压抑许久之后,终于冲破桎梏,弥漫吴梁全身,他双目瞬间泛起血红之色。
此时,周君兴有些耐烦,说道:“休得多言,将林兆和押回囚室,等待后审,让吴梁马上供述画押……”
方才吴梁被放下刑架,虽满身伤痕,步履摇晃,狱卒那里会去扶他,他跌跌撞撞,只是离开刑架几步。
两名狱卒听了周君兴的吩咐,他们经过吴梁是身边,忙着去解刑架上的林兆和。
吴梁佝偻着身子,呆立原地,因为浑身沸腾的热血,身体受刑的累累创伤,似乎瞬间失去痛苦的感觉。
他诡异的飞快转身,向着只有几步远的刑架冲去……
杨宏斌脸色大变,喝道:“拦住他!”
但是事情太过突然,刑房中所有人猝不及防。
谁也没有想到,在酷刑中哀嚎不止的吴梁,远没有林兆和的坚韧顽强,却会做出如此激烈举动。
刑房之中发出一声剧烈撞击,那声音如此刺耳决绝,似乎带着疯狂的释然……
吴梁一头撞在刑架之上,鲜血四溅!
正被狱卒解下刑架的林兆和,正看到眼前惊人一幕,发出凄厉的嘶喊:“希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扶摇河山,红楼之扶摇河山最新章节,红楼之扶摇河山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扶摇河山,红楼之扶摇河山最新章节,红楼之扶摇河山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