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堂屋内,薛姨妈、薛蟠正与姜念告别。
薛姨妈心中既有不舍也有不安,她微微欠身,语气恳切:“姜大爷,宝丫头日后便托付给你了,还望你多加照顾。”
姜念温声应道:“薛夫人放心,我自当尽心照顾薛姑娘。”
薛姨妈道:“有姜大爷这句话,我便安心了。”
安心个毛线,她可不安心,眼下只能这般客套。
姜念看向薛蟠,神色稍显严肃,叮嘱道:“薛兄弟,此番回江宁,你务必谨言慎行,如今你家已不比从前,你莫要惹是生非,为家里招致祸事了。”
薛蟠神情尴尬,听不进姜念这话儿,但也不敢反驳。
薛姨妈、薛宝钗见姜念对薛蟠竟有这份关心叮嘱,都乐见的。
正说话间,谢嬷嬷缓步走入堂屋,对薛姨妈恭敬禀报:“奶奶,姑娘的行李使物都已搬入西厢房了。”
姜念对薛姨妈笑道:“既如此,咱们一同去西厢房看看。”
当即,薛姨妈、薛宝钗、薛蟠随姜念来到西厢房。
只见房间不小,洒扫得干干净净,还备有雕花梳妆台、紫檀木书柜、绣床,雕花梳妆台之上甚至摆放着一张不小的玻璃镜。
像这样一面不小的玻璃镜,卖价可不便宜。
隔壁秦可卿的梳妆台上所摆的也只是铜镜,虽说秦可卿也有玻璃镜,却是一面很小的。
地上则堆放着多个箱子,里头都装着薛宝钗的行李使物。
姜念指了指雕花梳妆台、玻璃镜、紫檀木书柜、绣床,对薛姨妈、薛宝钗道:“昨日你们遣人来,说薛姑娘今日会来,我便临时遣下人去采买了这几样东西,供薛姑娘使的。”
薛姨妈忙道:“姜大爷费心了。”
薛宝钗盈盈一拜:“多谢姜大爷。”
姜念微微一笑,温声道:“薛姑娘满意便好,还缺什么,随时与我说,我吩咐下人去采买。”
难得姜念考虑得这般周到,更重要的是,这番安排体现出了姜念对薛宝钗的重视与体贴。
薛家母女自然对此满意,两人心中的不安都减了几分。
薛宝钗走到自己的行李使物旁,细心地查看了一番,见东西都搬齐了。
接着,姜念与薛宝钗一同将薛姨妈、薛蟠送至宅门外。
阳光洒在宅门外的土路上,也照亮着薛家的车马,让这些车马泛着光,为这场离别增添了几分柔和。
薛姨妈站在马车旁,目光落在薛宝钗身上,心中百感交集。来时的路上,她与薛宝钗同乘一辆马车,转眼间,自己便要独乘马车离开,且是要回江宁,再见女儿已不知是何时了。
薛姨妈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酸楚,泪水夺眶而出。
薛宝钗见母亲落泪,也终于忍不住,眼中泪水瞬间涌出。
“妈!”
薛宝钗与薛姨妈相拥而泣,母女二人的泪水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不舍与牵挂尽数倾泻。
薛蟠的眼中亦泛起泪光,他伸手拭了拭双眼,低声说了句:“风迷了眼!”
片刻后,薛姨妈依依不舍地上了马车,薛蟠则骑上了一头矫健的走骡。车马缓缓启动,车轮碾过土路,发出沉闷的声响。薛宝钗站在宅门外,目送着母亲与兄长渐行渐远,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东升的太阳愈发明媚,金色的光芒洒在薛宝钗身上,却无法照亮她心中离别的阴影。
姜念站在薛宝钗身旁,目光温和,轻声道:“薛姑娘,咱们进去吧。”
薛宝钗轻轻点头,用帕子拭去眼中的泪水,转身随姜念回到内院。
薛宝钗本以为,薛姨妈与薛蟠离开后,姜念会有话要单独与她说。然而,当她随姜念回到内院,姜念却只是吩咐香菱、琪儿、琴儿帮她整理行李使物,自己则钻进书房读书去了。
薛宝钗略感意外,她站在西厢房门口,望着书房的方向,想主动去找姜念说话,却又害臊。
……
……
这个时代,许多人家都是一日两顿正餐,即早饭与晚饭,就连贾府都是如此。
以前的姜家也是如此。
姜念穿越后,便将家中定为一日三顿正餐,早饭提前,晚饭延后,中午再加一顿正餐。这一改变,起初让家中下人有些不适,却也渐渐习惯。
此时已到了午饭时间,厨娘姚氏已做好了午饭,午饭也已摆上了堂屋的紫檀木八仙桌。
封氏缓步来到书房,轻声唤道:“大爷,午饭已备好了。”
姜念放下手中书卷,略一沉吟,吩咐道:“叫薛姑娘与我一同用饭,日后我用饭时,都叫薛姑娘与我一同用。”
封氏立刻会意,微笑道:“薛姑娘好福气!”
在姜家,除逢年过节等情况,一般都是姜念独自先用饭,待他吃完,才轮到贺赟夫妇及下人们。
即便是豪门大户,妾室也鲜少与家主一同用饭。
如今姜念特意让薛宝钗与他一同用饭,是抬举薛宝钗的表现。
姜念此前说过,薛宝钗寄居到姜家后,他会让姜家的下人们把薛宝钗当姑娘伺候着。
他不会食言。
封氏转身走至西厢房,见薛宝钗正坐在梳妆玻璃镜前,莺儿侍立一侧,封氏微笑道:“姑娘,大爷请你去一同用午饭。”
薛宝钗怔了怔,略一沉吟,也不推辞,轻轻点头:“有劳封大娘。”
封氏笑道:“姑娘不必多礼。大爷说了,日后大爷用饭时,姑娘都与他一同用。大爷待姑娘如此看重,姑娘可是好福气呢!”
薛宝钗脸颊微红,心中欢喜。
当即,薛宝钗、莺儿来到堂屋,见姜念已坐在桌前,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菜肴,香气扑鼻。
姜念见薛宝钗进来,温声道:“薛姑娘,坐吧。”
薛宝钗依然没推辞,盈盈一拜,道了声“多谢大爷”,便缓缓坐下。她对姜念的称呼,已从“姜大爷”悄然变成了“大爷”。
姜念与薛宝钗一同坐在紫檀木八仙桌边用起了午饭。
香菱、莺儿、琪儿、琴儿与封氏侍立一旁,恭敬伺候。
食不语,唯有碗筷轻碰和吃着饭菜的声响。
姜念沉默之中快速吃完了午饭,薛宝钗见他停下,虽自己才吃到一半,却忙跟着放下碗筷。
琪儿用小茶盘捧上漱口茶,琴儿捧上漱盂,供姜念漱了口。香菱则捧上盥手的水,姜念用水洗了下嘴,再盥手。动作一丝不苟。
姜念对薛宝钗微微一笑:“你继续吃吧,我用饭快,别因我停下了。”
说完他便起身走向书房,香菱忙跟上伺候,知道他习惯了饭后在书房里用茶。
薛宝钗目送姜念进了书房,心中暗叹:“这位大爷倒是个讲究之人。”
她略一沉吟,也快速用完午饭,随后同样漱口、盥手,然后回到自己的西厢房,悄悄取了一份花笺,走向了姜念的书房……
薛姨妈心中既有不舍也有不安,她微微欠身,语气恳切:“姜大爷,宝丫头日后便托付给你了,还望你多加照顾。”
姜念温声应道:“薛夫人放心,我自当尽心照顾薛姑娘。”
薛姨妈道:“有姜大爷这句话,我便安心了。”
安心个毛线,她可不安心,眼下只能这般客套。
姜念看向薛蟠,神色稍显严肃,叮嘱道:“薛兄弟,此番回江宁,你务必谨言慎行,如今你家已不比从前,你莫要惹是生非,为家里招致祸事了。”
薛蟠神情尴尬,听不进姜念这话儿,但也不敢反驳。
薛姨妈、薛宝钗见姜念对薛蟠竟有这份关心叮嘱,都乐见的。
正说话间,谢嬷嬷缓步走入堂屋,对薛姨妈恭敬禀报:“奶奶,姑娘的行李使物都已搬入西厢房了。”
姜念对薛姨妈笑道:“既如此,咱们一同去西厢房看看。”
当即,薛姨妈、薛宝钗、薛蟠随姜念来到西厢房。
只见房间不小,洒扫得干干净净,还备有雕花梳妆台、紫檀木书柜、绣床,雕花梳妆台之上甚至摆放着一张不小的玻璃镜。
像这样一面不小的玻璃镜,卖价可不便宜。
隔壁秦可卿的梳妆台上所摆的也只是铜镜,虽说秦可卿也有玻璃镜,却是一面很小的。
地上则堆放着多个箱子,里头都装着薛宝钗的行李使物。
姜念指了指雕花梳妆台、玻璃镜、紫檀木书柜、绣床,对薛姨妈、薛宝钗道:“昨日你们遣人来,说薛姑娘今日会来,我便临时遣下人去采买了这几样东西,供薛姑娘使的。”
薛姨妈忙道:“姜大爷费心了。”
薛宝钗盈盈一拜:“多谢姜大爷。”
姜念微微一笑,温声道:“薛姑娘满意便好,还缺什么,随时与我说,我吩咐下人去采买。”
难得姜念考虑得这般周到,更重要的是,这番安排体现出了姜念对薛宝钗的重视与体贴。
薛家母女自然对此满意,两人心中的不安都减了几分。
薛宝钗走到自己的行李使物旁,细心地查看了一番,见东西都搬齐了。
接着,姜念与薛宝钗一同将薛姨妈、薛蟠送至宅门外。
阳光洒在宅门外的土路上,也照亮着薛家的车马,让这些车马泛着光,为这场离别增添了几分柔和。
薛姨妈站在马车旁,目光落在薛宝钗身上,心中百感交集。来时的路上,她与薛宝钗同乘一辆马车,转眼间,自己便要独乘马车离开,且是要回江宁,再见女儿已不知是何时了。
薛姨妈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酸楚,泪水夺眶而出。
薛宝钗见母亲落泪,也终于忍不住,眼中泪水瞬间涌出。
“妈!”
薛宝钗与薛姨妈相拥而泣,母女二人的泪水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不舍与牵挂尽数倾泻。
薛蟠的眼中亦泛起泪光,他伸手拭了拭双眼,低声说了句:“风迷了眼!”
片刻后,薛姨妈依依不舍地上了马车,薛蟠则骑上了一头矫健的走骡。车马缓缓启动,车轮碾过土路,发出沉闷的声响。薛宝钗站在宅门外,目送着母亲与兄长渐行渐远,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东升的太阳愈发明媚,金色的光芒洒在薛宝钗身上,却无法照亮她心中离别的阴影。
姜念站在薛宝钗身旁,目光温和,轻声道:“薛姑娘,咱们进去吧。”
薛宝钗轻轻点头,用帕子拭去眼中的泪水,转身随姜念回到内院。
薛宝钗本以为,薛姨妈与薛蟠离开后,姜念会有话要单独与她说。然而,当她随姜念回到内院,姜念却只是吩咐香菱、琪儿、琴儿帮她整理行李使物,自己则钻进书房读书去了。
薛宝钗略感意外,她站在西厢房门口,望着书房的方向,想主动去找姜念说话,却又害臊。
……
……
这个时代,许多人家都是一日两顿正餐,即早饭与晚饭,就连贾府都是如此。
以前的姜家也是如此。
姜念穿越后,便将家中定为一日三顿正餐,早饭提前,晚饭延后,中午再加一顿正餐。这一改变,起初让家中下人有些不适,却也渐渐习惯。
此时已到了午饭时间,厨娘姚氏已做好了午饭,午饭也已摆上了堂屋的紫檀木八仙桌。
封氏缓步来到书房,轻声唤道:“大爷,午饭已备好了。”
姜念放下手中书卷,略一沉吟,吩咐道:“叫薛姑娘与我一同用饭,日后我用饭时,都叫薛姑娘与我一同用。”
封氏立刻会意,微笑道:“薛姑娘好福气!”
在姜家,除逢年过节等情况,一般都是姜念独自先用饭,待他吃完,才轮到贺赟夫妇及下人们。
即便是豪门大户,妾室也鲜少与家主一同用饭。
如今姜念特意让薛宝钗与他一同用饭,是抬举薛宝钗的表现。
姜念此前说过,薛宝钗寄居到姜家后,他会让姜家的下人们把薛宝钗当姑娘伺候着。
他不会食言。
封氏转身走至西厢房,见薛宝钗正坐在梳妆玻璃镜前,莺儿侍立一侧,封氏微笑道:“姑娘,大爷请你去一同用午饭。”
薛宝钗怔了怔,略一沉吟,也不推辞,轻轻点头:“有劳封大娘。”
封氏笑道:“姑娘不必多礼。大爷说了,日后大爷用饭时,姑娘都与他一同用。大爷待姑娘如此看重,姑娘可是好福气呢!”
薛宝钗脸颊微红,心中欢喜。
当即,薛宝钗、莺儿来到堂屋,见姜念已坐在桌前,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菜肴,香气扑鼻。
姜念见薛宝钗进来,温声道:“薛姑娘,坐吧。”
薛宝钗依然没推辞,盈盈一拜,道了声“多谢大爷”,便缓缓坐下。她对姜念的称呼,已从“姜大爷”悄然变成了“大爷”。
姜念与薛宝钗一同坐在紫檀木八仙桌边用起了午饭。
香菱、莺儿、琪儿、琴儿与封氏侍立一旁,恭敬伺候。
食不语,唯有碗筷轻碰和吃着饭菜的声响。
姜念沉默之中快速吃完了午饭,薛宝钗见他停下,虽自己才吃到一半,却忙跟着放下碗筷。
琪儿用小茶盘捧上漱口茶,琴儿捧上漱盂,供姜念漱了口。香菱则捧上盥手的水,姜念用水洗了下嘴,再盥手。动作一丝不苟。
姜念对薛宝钗微微一笑:“你继续吃吧,我用饭快,别因我停下了。”
说完他便起身走向书房,香菱忙跟上伺候,知道他习惯了饭后在书房里用茶。
薛宝钗目送姜念进了书房,心中暗叹:“这位大爷倒是个讲究之人。”
她略一沉吟,也快速用完午饭,随后同样漱口、盥手,然后回到自己的西厢房,悄悄取了一份花笺,走向了姜念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