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

  内阁李首辅一见顺德帝这幅反应,登时坐不住了。

  以文御武的趋势没了也就算了。

  如今还要提高武举的地位,使其跟科举平等。

  弄不好日后武人地位反要凌驾于文人了。

  气急之下刚要如往常政斗一般开口怒斥,想到林如海的身份,猛地反应过来。

  强行把“胡言”两个字咽回肚子里。

  然后脸上挤出笑容。

  “如海啊!”

  “武夫之流,以勇武自矜,而鲜知礼义之要。彼辈行事,但凭血气之勇,不顾法度之严,诚可叹也。

  “且武人犯法,尤甚于常。以其力大难制,一旦狂悖,往往酿成大祸,贻害无穷。”

  “若大范围推行武道,时间一久,必为社稷之患啊!”

  倒也难为李阁老了,短时间内,便想出了一段近乎檄文一般的抨击。

  想要改变顺德帝的决定。

  却不想林如海干脆躬身一礼。

  “李公所言极是!”

  “武人力大难治,稍有不慎,确实容易沦为祸患。”

  “此实为老成谋国之言。”

  “是以下官想着,这武道可以推行,却不能随意推行。”

  “应效仿学政,在各地设立武政乡学、县学、府学!”

  “乡学就招收一些乡村稚子,暂不传授功法,只是锤炼体魄,打好基础。”

  “每隔五年,择优而取,入县学,传授粗浅武道,三年后再择优录取,入府学!”

  “府学之后,再是讲武堂,武举从军!”

  “如此一来,哪怕武道天赋不强,也可强身健体,日后我大乾再不愁无兵员可用。”

  “陛下,为约束武道学子,臣以为从考入讲武堂开始,便可授予其预备武官身份,增加其荣誉感,传授忠君爱国之道,勉励其为国效力!”

  林如海说着,又转身对顺德帝提议道。

  末了又问了李首辅一句。

  “武人力大难治,盖是因为民弱,无人可治。”

  “若是人人习武,人人力大,取其精英从军,余下之人,何来难治。”

  “李公以为如何?”

  “这……”

  李首辅闻言顿觉脑子一阵迷糊。

  明明是想要抨击林如海提出的武举和讲武堂之策,却没想到反过来被林如海抓住了机会。

  一下子将这两件事给细化了下来。

  偏偏一时半刻却还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再次反驳。

  “好!”

  “朕听闻西方的骑士就有什么荣誉信条。”

  “我天朝自古以来便有仁义礼智信。”

  “远胜西方,应该大肆宣扬才是。”

  顺德帝却是又被林如海说到了心坎上,唯有一个顾虑。

  “只是这推行武道教化,平民百姓之家,只能勉强饱腹,还要依靠朝廷支持,所需的银子……”

  “臣以为可以从京畿、山东、江南三地开始试行。”

  “臣愿为皇家讲武堂捐出三千万两白银,此后每年都不少于两千万两!”

  “除此之外,南洋诸国土地肥沃,四季如春,粮食可一年三熟,足以供养我百姓习武!”

  ……

  “皇家讲武堂?”

  顺德帝闻言手一哆嗦,敏锐的察觉到了林如海话里的关键词。

  “不错,陛下,日后讲武堂培养出来的武者会遍布军中。”

  “臣以为必须要挂以皇家之名,如此才能保证军队忠心。”

  “好,好!”

  “爱卿忠心耿耿,朕日后必不相负!”

  如同东篱书院任山长一职一样。

  春闱之后,顺德帝已经充分体会到了东篱书院学子带来的好处。

  现在再成立一个皇家讲武堂。

  日后大行文武教化。

  军队之中,都是皇家讲武堂出身的军官!

  朝堂之上,又都是东篱书院出身的大臣!

  文臣武将一把抓,顺德帝感觉自己手上的权利甚至能够超过秦皇汉武。

  “大伴,传朕旨意,林如海加兵部右侍郎,负责筹备皇家讲武堂之事。”

  “便先从京畿、山东、江南三地开始着手吧。”

  趁着这个机会,顺德帝干脆利落的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给林如海兼任了一个兵部侍郎衔,负责统筹建立讲武堂。

  至于内阁里的其他文武。

  包括讲武堂建立以后受到影响削弱最大的武勋一系的几个五军都督府老帅也不再说什么了。

  这还怎么说?

  林如海出自四世列侯的林家!

  多年积累,家资巨富!

  可也一下子拿不出三千万两银子,还有承诺以后每年两千万两。

  满大乾的勋贵,有此身家,有此手笔,有此大魄力的!

  除了贾琮还能有谁?

  众人只觉得牙花子都疼了。

  别的第五境,除了突破以外,世俗之事早已不放在心上。

  便是改朝换代都不一定会露面。

  哪怕是皇家的紫薇司里面,龙虎山这几家支持刘氏皇族的,也不过是派来第四境的阴神大修任副司首。

  唯有贾琮频频出手敢于世俗政事,还每每都能与顺德帝站在一边。

  强横的实力足以镇压这些最高第三境大儒或是武道先天的文武大臣了。

  这去哪说理去?

  ……

  御书房

  “大伴,朕最近时常想,顺德四年秋猎的时候与贾琮第一次碰面……”

  “朕抛开天子架子与其交心,诚恳请其出山。”

  “那时朕一来看重他天赋,二来手中无人可用。”

  “如今想来,这或许是朕这辈子做的最英明的决定了。”

  回到御书房,顺德帝看着桌案上的奏章,却无心批阅。

  像是在与夏守忠交流,也像是自顾自的在轻语。

  “奴才以为,靖安侯亦是重感情的,最早奴才与其打交道,冷漠的寡言少语。”

  “后来打交道的次数多了,侯爷态度才亲近起来,哪怕如今侯爷的实力远胜当初,对奴才的态度也没有变化。”

  夏守忠微微低头,恰到好处的提了一句。

  “朕知道……”

  顺德帝摇摇头。

  “这贾琮,南征之后,看似一分一厘的战利品都没交给朝廷,安东两大都护府的赋税也被削去了四成。”

  “可在为朝廷推行文武教化这件事上。”

  “怕是把这几年积攒的银钱都拿出来了。”

  “朕让你调查的那件事,加急加紧!”

  “元日之前,要有结果。”

  “奴才遵旨!”

  ……

  ……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最新章节,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