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一下思绪,林如海继续谏言道。

  “二来,臣以为应该在洞庭湖等内陆大湖,重新兴建造船厂,整备水师。”

  “一旦战事不利,东南沿海局势糜烂,朝廷也不会一点应对措施都没有。”

  林如海一连两道谏言,任谁听了也得称赞一句这是老成谋国之言了。

  内阁里的众文武无不点头认同。

  “建船厂一事倒也好办。”

  “国库调拨银钱,再派人前去主持便是。”

  “只是这调集将士……”

  顺德帝眉头微皱,说着摇摇头。

  “我朝一向陈兵北境,南方的几个大营……”

  哪怕是未曾亲眼去看过,顺德帝也知晓南方的卫所大营糜烂到何等程度了。

  “这便是臣想说的第三点!”

  “昔日太祖立国之初,国力不足,这才立下军户制度。”

  “在各地屯田,自给自足,减缓朝廷的供给压力。”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我大乾立国百年,尤其是这两年国力日渐强盛。”

  “臣具体计算过,单是今年,山东和江南的赋税,就比往年至少翻倍,还有从朝鲜安东两大都护府送来的银钱。”

  “所以臣以为,军户制度已经不全部适用,至少朝廷应该先行着筹备几支新军。”

  “这是臣关于筹备新军,逐步改进军户制度的奏章,还望陛下明鉴!”

  林如海说着,从袖口里拿出一份奏章。

  这奏章实际是贾琮在临行之前所写。

  从快速突进骑兵的闪电战、游击部队、再到特战部队!

  还有民兵预备役等等!

  里面罗列了一些贾琮参考前世军制的想法。

  最后托林如海以自己名义上奏。

  否则以贾琮今时今日地位,再这么强势插手大乾军制,难免惹人非议。

  无论是成立东篱书院也好,到现在推动大乾军制改革也好。

  看似获利最大的乃是皇家,实则不然。

  大乾乃是贾琮神道设想中的大本营,重中之重。

  一个国家的百姓整体实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成的。

  可一旦做成,大乾里面儒道读书人,军中武者数量必会激增!

  神道沃土之内,百姓中有修为在身的比重越高。

  死后能够转化的鬼神数量也就越多。

  最终受益最大的,说到底还是贾琮。

  ……

  “改革军制?”

  “这……此事干系重大,是不是应该从长计议……”

  “林大人所言极是,但本官觉得……”

  林如海话音一落,仿佛在内阁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一般。

  谁也没想到只是商议东南沿海战事,最后话题却落到了军制改革这么大的事上。

  尤其是内阁的阁老,身为文臣,自然不愿意看着军方势力做大。

  朝堂争斗,向来是唇枪舌剑,一时激动连对方祖宗都拉出来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但顾及到林如海的身份。

  众文臣可以说是想尽了一切委婉话术,在表达自己反对意见的同时。

  又生怕惹了林如海不快,事后全家老小莫名其妙的跟白莲教有了牵扯被抄家灭族。

  别提有多憋屈了。

  ……

  “报!”

  “红翎急报,福建大营指挥使席正峰勾结福建大族郑家、刘家等七家发动叛乱,攻克福宁、福州、延平三府!”

  “二十万叛军南下,前往泉州府!”

  “报!“

  “贵州大批土司杀官谋反,贵州大营告急!”

  “报!”

  “云南土司造反,云南大营告急!”

  就在这时,三个红翎信使匆匆闯入。

  一连三封八百里加急!

  福建、贵州、云南!

  同时掀起叛乱!

  “什么?三地同时叛乱?”

  “这……怎么会如此巧合?”

  “福建一乱,那位于泉州的水师岂不是?”

  内阁众人一听,顿时大惊。

  “陛下,臣以为这幕后定然有人搅风搅雨!”

  首辅李阁老立刻开口说道。

  事实上,不用李阁老,今日能够站在这里的,哪有头脑简单之辈。

  南部局势糜烂。

  尤其是福建的叛乱。

  朝廷水师汇聚泉州府,三府之地,正好位于水师后方。

  阻断了水师补给和退路。

  可以说是正好切中要害!

  ……

  “传朕旨意,加山东大营指挥使隋茂祥,沧海道行军副总管!”

  “自山东大营带兵五万!”

  “沿途江南大营出兵五万,传令金陵内守备,应天府出兵五万!”

  “共计十五万大军,南下平叛!”

  “听从靖安侯贾琮指挥!”

  “命沿途官府就地筹备补给,不得有误!”

  “夏守忠,让紫薇司传信给云南、贵州两地大营。”

  “就地安守,等待援军,不得冒进!”

  顺德帝立刻让夏守忠拿来大乾地图。

  思索片刻,干脆利落的调兵遣将!

  依照往常惯例,像这种平叛之事,应是从京营调兵。

  但从顺德四年开始,京营将士便不断折损,现在战力已经有下滑迹象。

  再调兵下去,还不知多久才能恢复。

  无奈之下这才动用了应天府作为皇家退路的天子十七卫。

  不过这却也正好印证了林如海的谏言。

  看似这两年日渐强盛的大乾,实则南方各地卫所糜烂,平白空耗粮饷。

  内部军队数量已经出现短缺迹象。

  尤其是可战的精锐之兵。

  大乾的军制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林爱卿说得对……”

  “朝廷的军制,是要着手开始革新了!”

  抬起头,顺德帝轻叹了一声,又继续下令道。

  “先从朕的内帑调拨两千万两白银!”

  “设立神武大营!”

  “从九边调集两万精锐回来,再从各地招收十万良家子。”

  “命龙禁尉指挥使张廷俊兼神武大营指挥使!”

  “神武大营归朕直接管辖!”

  ……

  福建

  碧海浪涛,水波无迹。

  贾琮的南海第一舰队一路南下,耗费十余日,终于来到了东南海域。

  “林妹妹,在想什么呢!”

  贾琮来到甲板外,正好看到黛玉在望着海平面出神。

  “没有,只是想着快入暑了,也不知道爹爹在神京城里怎么样了。”

  “林姑父是第三境大儒,早就寒暑不侵,再加上皇家庇护。”

  “林妹妹不用担心。”

  贾琮见状,上前将其拥入怀里。

  随后岔开了话题。

  求月票,大大们!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最新章节,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