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送别了刘公公,贾琮说还要去清河仲家庄那边!

  塔楼暖阁内。

  妙玉与贾琮同居已有几日,她道:“你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刘公公贪财贪权贪杯,怎么能把收来的盐税给你?”

  “按理我们两个都是监察,对治河同样有责他推脱不了的!

  不过他胜算最大,大可以把责任推卸到我和鲁廉宪身上。

  皇帝信太监,胜过信儿子,因为皇帝总认为太监没有私心。

  太监无儿无女,也没有座师同年。

  考虑的确实与官员不同,有得必有失。”

  “都说河道的位子难,所以这个鲁廉宪和朝廷上面的人牵扯不深!

  都盼他和我背锅。”

  “但关键我和刘公公有交情,到了今天。

  司礼监要在内阁安插人手,最合适的只有我了。”

  贾琮从后面揽住妙玉纤腰,抚摸着她那绸缎般光滑的小腹。

  妙玉俏脸微红,推开他:“要去就赶快去,可惜了这个端午节。

  要是往年,四处河道该有龙舟划行。

  只是别累倒了就好。”

  “怎么会。”

  贾琮一撩妙玉手心:“我的金枪不倒,妙玉师太肯定有体会。”

  “呸,不知羞。”

  妙玉啐了一口,同时暗叹,自从搭上这个人。

  自己白白花费了十多年的清修,说着莲步轻移地掀帘子进去。

  想想又慢步转身:“你那个师姐,还没回去吗?”

  “回去了吗?”

  贾琮讶然:“我没留意,这几天一直忙。”

  妙玉轻笑了几声,便不问他了,从楼上俯视下去。

  不一会儿便见贾琮骑马往北门去了!

  此时伍三哥也从苏州回来几日,师父早已入土为安。

  她打算到苏州的时候,好好祭拜一番了却那段佛缘。

  但思来想去,万一遇到邢岫烟怎生是好?

  怎么好意思见她呢?

  她恐怕也会问问自己的状况。

  而自己也离不开贾琮了,也不想离开。

  这样谈心交往,她觉得解心,咬唇想道。

  “罢了,叫他自己去应对,谁叫他四处留情呢。

  这般年纪也不见他有个一儿半女。

  该让他有个养生之道才好。”

  “办了巫舟,三王爷那里是卯上了。

  如此也好,扬州那边让刘公公先去打头风。”

  管潮升赞成贾琮的做法。

  路过几家酒楼,城内是没有水患的还甚繁华。

  贾琮叫他们去玩乐一天,顺便打探一下民情民风。

  这些他都需要记录的,属于工作范畴。

  铁牛他们就大气一松地找姑娘去了。

  管潮升也自去寻乐子,柳湘莲没出来。

  最后唯独留下武状元,这也是个自宫的。

  ........

  走去城外仲家庄的路线,路过龙王庙。

  贾琮少不得要进去探望,至庙里二进院子!

  见到鲁廉宪在座,秦钟陪坐。

  贾琮拱手一番,坐下相谈。

  几棵皂荚树静静矗立,夏日的阳光穿过树叶缝隙。

  斑点似的印在布满青苔的地板上。

  鲁廉宪随从递了蒲扇,贾琮一面扇风。

  一面偷偷打量师姐那边的状况,鲁廉宪感慨道。

  “生民困苦,自打淮扬水发之日开始!

  这一线的民户就开始预备花柳土木、埽、砖石......”

  贾琮道:“植树造林是好的,根治土壤之疏松!

  且有循环雨水、调节水量之功,只是上游泥沙太多。

  一时治不下来,各种堤坝是非修不可的。

  依我的看法一旦筹措到银子,所有当差民户、河工!

  一律定算,花柳便宜一些,可定在一钱多。

  埽的制法复杂,耗时耗力,可定一两。”

  他又在棋坪上的地图比划:“还有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接处。

  经过这十几日的考察,本官认为。

  除了另开一条中河,根本无法根治!

  年年决、年年冲、年年填、年年挖。

  苦的难道不是江北百姓?”

  秦钟的手指从骆马湖、宿迁、桃源,比到清河。

  “另开河道,不知又要费多少工程?

  这么长的路......就没有别的法子了?”

  “除非实行海运。”

  贾琮皱眉:“当年元朝用的也是海运。”

  实际上晚清也搞过海运,只是明朝以来的官员。

  因为保守等各方面的原因,当然里面的原因很复杂!

  放弃了渤海、黄海这条线,而年年折磨老百姓来搞这条大运河。

  当时西方传教士都觉得奇怪,中国船只不行吗?

  技术条件不具备?

  也不是。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西方还在摸索呢。

  “海运难,本官倒赞成贾御史的看法。

  这条中河不过一百八十里,可以完全避免黄河夺淮。

  就如山东的会通河一样,功在千秋!

  所忧的是财力,人力有现成的,物力贾御史也出过点子。

  埽里面加了水泥,坚固可抵百年.......”

  鲁廉宪点点头,秦钟看看那条线。

  这一百八十里的河道改造,如果成功,那将是何的千秋伟业!

  确切来说,是百年伟业!

  千秋过后,肯定用不到了。

  略略谈了此事,说定斟酌几日上奏。

  鲁廉宪随意问道:“秦舍人的令姐,尚无婚事缠身么?”

  “呃......孝服未除,还得过些时日看看。”

  秦钟模棱两可。

  贾琮暗笑,一本正经道:“师姐的事、就是我的事!

  说不得我也要帮忙置办的。”

  这时宝珠出来递瓜子,贾琮低声和她说话。

  宝珠轻声笑道:“小姐在和薛婆子说话......”

  鲁廉宪看到此情此景,沉吟再三,告辞退出。

  秦钟也说要去市集打点东西,秦通跟了出去。

  出了庙门。

  鲁廉宪微微有些不甘!

  但是有贾琮这一层关系,他强求不得的。

  贾琮的势力比他大。

  他就是因为不争不党,才被派到这个位置上。

  为讨老爷欢心,幕僚再出主意。

  “天涯何处无芳草,金陵佳丽,何其之多。

  我们再为老爷寻觅一个就是。”

  鲁廉宪愤愤道:“你们须得记住,姿色不能比这个低了。”

  幕僚和随从面面相觑,继而暗暗叫苦!

  随从暗骂这幕僚嘴贱。

  ~~~~

  “这妇道人家呐,没个男人便不快活。”

  却说薛婆子常来此处,秦可卿待得很闷。

  很多时候和丫头也没话说,就和这牙婆相好了,谈得来!

  常手帕服饰往来什么的。

  秦可卿矜持不答,薛婆子又笑道。

  “也就开始那个晚上疼些,我年轻时受不住一个俊俏哥儿的话。

  和他偷了后来一日不见,当真如隔三秋。

  这身子就不自在。”

  “那你嫁人之时,如何能瞒得过?”秦可卿奇怪。

  “那些石榴皮和生矾,准没事的.....”

  薛婆子又说了些角先生等等市井殷实妇女。

  私底下常做什么的胡话,临了告别。

  那美丽的容颜红了一阵!

  秦可卿低头,越想、身子就越滚热起来。

  此时贾琮跨进来。

  秦可卿美眸流转,起身抱住了他,“师弟.......”

  口气如稣,身软如棉,风情款款!

  轻轻两个字,就胜过万千呼唤。

  贾琮的气血,也在慢慢变得滚烫。

  秦家是贾琮感情倾向中比较偏重的一家。

  秦业是他业师,秦家三人他都没有恶感!

  即使与秦业的感情说不上很深,但他还是保留了一些尊敬。

  秦业死亡未过百日,贾琮遏制住冲动。

  “师姐,等我们都到了金陵一切都好说。

  现下秦老师刚过七七不久......”

  秦可卿也觉得有些愧疚,但是不肯离开他的怀抱。

  她已经许多年没碰过男人的身子了。

  如八爪鱼一样贴着。

  贾琮只好抱了她一会儿,心想这师姐确实有点骚......对他胃口。

  “你以为我要干什么?我只是让你抱抱我.......”

  秦可卿撩拨完后似笑非笑,口是心非,离开了贾琮怀抱!

  一身素服更增三分俏丽,气质的优雅高贵与脾性的柔和缠绵!

  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结合于一体,在她身上居然不显得矛盾。

  但是言语和行动,却是验证了“口嫌体直”这个词语的意思。

  贾琮差点吐出一口老血,不和她分辩!

  心想再等几个月。

  一定要好好收拾这个师姐,太勾人了。

  见他这个样子,秦可卿很开心,最开心的还是!

  贾琮今天的行动,已经表明他对鲁廉宪的提亲不满了。

  这种在乎是她最满足的。

  和秦可卿聊了一阵,等秦钟回来,天又晚了几分!

  重拾杯盘。

  贾琮提议道:“师兄身上有孝,到了金陵,明年也不能考秋闱!

  不如把我的分社开到金陵城,买些土地也好过活。

  等我走完了扬州镇江,再来看你们。”

  秦钟身上有中书舍人的名衔,家里也有些余财,不至于过不下去。

  贾琮说他也可以在金陵批阅时文!

  这种赚钱的老本行既合法,又见效快,还能拉拢人。

  时文的热卖。

  有时候关系到科场选拔与之类似的文风。

  考官会看这种风向,考生自然趋之若鹜了。

  “也好,我也再学几年,实在不成的话就以秀才之身买恩贡!

  参加朝廷选拔,有个一官半职也算不辱没了父辈。”

  秦钟点点头。

  谈完贾琮就要离开。

  秦可卿眸中水波盈盈:“去河岸的时候得小心些,这三伏天雨水大!

  我见那些搬土方的都很困难,路不好走。”

  贾琮闻言心下微暖,急忙走了。

  他怕继续下去,忍受不了秦可卿的柔情。

  这样成熟的女人真让男人巴不得把她拉进怀里。

  好好怜爱一番。

  她打开炉盖拿筷子夹了一块沉香放进去,房里继续香烟袅袅。

  “要是没了师弟,你变成什么样还不知道呢!

  至少在外历练几年,也不胡闹了。

  那时你都不爱说话,怕见人。”

  秦钟还是腼腆地笑了笑:“姐姐和师弟该怎么办呢?

  他外边做官娶个几房,也是正常的事。

  可能不能抬顶轿子?不然岂不委屈了你。”

  如果可能按照妾礼,夜间一台小轿接她也好。

  虽然说她和贾蓉已经是七八年过去了,有些人未必记起!

  但是终究有隐患。

  秦可卿摇头道:“算了吧,我不难为他!

  那得惹出多少是非来。”

  后面的瑞珠宝珠在议论,宝珠眨眨眼睛。

  “在外边总比在家里好,到了金陵。

  小姐也能像个正房似的。”

  瑞珠静静叹气道:“男人们不在乎那些。

  女儿家可看重这迎娶礼节。”

  贾琮出了庙门。

  武状元笑哈哈上来道。

  “大人,才刚那个晋商槟榔王等了半天!

  后来有事走了,递过来三千两台州银票......”

  武状元那声音和正常男人不同,他是自宫的人。

  虽不像影视剧里面的夸张,不习惯还挺瘆人的!

  贾琮接过来数数,分给了他一张,武状元受宠若惊地接了。

  贾琮再叫他去喊孙福他们来,准备再去仲家庄视察。

  来淮安停留这么些天,满打满算。

  许多知县、知府给他送的礼,都快接近十万两了!

  也不仅仅是淮安府的人,当他们一听到贾琮在东昌索贿的信号。

  人人趋之若鹜,就生怕自己晚了。

  徐州、海州、镇江、扬州的掌印官,几乎都送了!

  常州苏州松江的,还在路上。

  如果不是刘知远再来搜刮一层,贾琮的礼只会更多。

  这种事情他们双方都不会拿到正面场合去说。

  毕竟无论受贿送贿,双方都有罪名不是?

  造成这样的局面,就是他们怕贾琮弹劾。

  这些地方官,要找点错处也不难。

  泥水淤积的里下河地带,一阵夏雨一过,民夫们行动艰难!

  人群之中,仲尹指挥着他们打夯、搬土方、勾缝。

  他脖子上的一条面巾,雨水、汗水、泥水混合。

  全是污渍,裤腿卷到膝盖以上。

  仲尹是仲家庄大姓仲氏家族的分支。

  仲氏族谱上,几百年来出过不少官!

  不过到他这一脉出了五服,已经接济不到他了。

  他年轻力壮,在本地被推为豪侠!

  也理所当然地被淮安河道衙门的佥事选为领工之人。

  一座座民夫堡房建立在远离河岸浅滩的地方,此地在黄河南岸。

  贾琮看着这些现场民夫,注意到了仲尹这个人。

  因为他声音大。

  仲尹高声吼道:“地基夯实了,土方运来。

  那边搬埽的,怎么这么慢?”

  古代夯地基不像今天有机械,得完全靠人力。

  拿一种叫做硪的工具,地基是河堤稳固的重要一环。

  但是那些河夫并不积极,有个年轻的转动眼睛。

  “鲁总河已经给咱们发了一两工银,为啥堵黄河?

  黄河又不是咱们的.....大不了跑到金陵、常州去。

  城里学手艺的地方多,还怕没法过活么?”

  显然这个河夫不是本地人。

  贾琮虽然听不到他们说话,但看这个情景,问题很多!

  “河工有苏州派来的吗?”

  “我调查过一下。”

  管潮升回答:“本地有些河夫不能胜任,很多老弱病残。

  鲁总河上书,从苏、松、嘉、杭。

  湖调过来的人有两万......”

  贾琮心下不喜,并不是他不喜欢苏州人!

  无论河工还是从军,他都不赞同招城里的市井之徒。

  而且。

  贾琮计划里面,必须从河夫之中选拔一批河兵常驻。

  再一个。

  鲁总河先发工钱的做法,实在要不得!

  有些人拿钱跑了,不仅亏大,也不好管理。

  一一记下这些问题。

  贾琮走下堡房斜坡,直往下面浅滩上搭建的木板路。

  铁牛急道:“琮三爷小心点......”

  伍三哥几个团团出来护卫,贾琮示意无妨。

  有些河工也停下来看他,他并不发表什么演讲!

  说了继续,又去摸摸仲尹旁边堆起来的一堆埽。

  埽这种东西,七年前跟随到宛平。

  贾琮已经见识过,只是那时凡事不能做主纯当历练。

  这是一种作物秸秆混合粘土,再用绳麻牵连起来的东西!

  乃是堵河常用备料。

  贾琮摸摸凝结这方块的东西,好像是水泥。

  但是这种水泥和现代的不一样,要知道水泥成分简单。

  粘土、铁矿石、石灰、石膏,反应过程!

  一个中学生也能推出来。

  但是水泥生产过程是十分复杂、繁琐的。

  至少亲自上阵的话,贾琮自己都觉得困难。

  但是古代的工匠,着实不能小觑!

  他们只是没有知识指导,技术是不低的!

  看起来使用水泥,比起仅仅使用粘土、石灰。

  粘性要更强、更稳固。

  古代还有选择糯米来粘结城墙的,绝非玩笑。

  明长城大多数是夯筑,存在至今!

  明朝南京城也用过糯米,古人的智慧是不低的。

  他挥手叫仲尹过来:“你们凝结土方、砖石、埽的。

  叫做什么东西?”

  仲尹跪了又起立:“回大人,叫做水泥,草民也不知道怎么做。

  但淮安有几个厂,原先就做土方和砖石的。

  这种水泥粘性可强呢,父辈们都没见过!

  好像出来几年了,一年比一年不同,以前没这么硬。”

  “你们这工钱是月月有?怎么定的呢?”

  仲尹并不知道水泥是贾琮提出来的。

  上面的消息,他们所知甚少!

  贾琮的这个问题让他不好回答,想了好久才道。

  “工钱没有一定的,有的时候全是民间摊派!

  家家户户都得种花柳、芦苇、屯土。

  拿出秸秆、土方来,有的时候给钱,有的时候不给钱.....”

  贾琮皱眉沉思。

  看来徭役向完全由政府出钱转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明朝治河很失败,就是因为政治的控制力不行!

  腐败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尽管有潘季驯这样的大家也无力回天。

  相对来说,清朝这方面比较有成效。

  但是清朝的贪污’腐’败也一如既往的严重!

  仅仅堵大王庙决口,就用掉八十万两。

  乾隆年间。

  政府为治河出的钱,突破一千万大关。

  落到实处的银子有一千万吗?

  没有。

  这个想都不用想,甚至不需要考证。

  而今贾琮也见识到了,官场想要清如水,是永远不可能的!

  看到贾琮似乎很累的样子。

  仲尹试探地道:“大人要不要跟小民进去喝杯茶。

  这三伏天晴的时候日头毒,要不就风雨大......”

  贾琮摇摇头,举步上了牛皮、木板搭建的厢船。

  厢船不是用来乘坐,而是专门用来水上施工的!

  靴子踏上去,底下的水就浸到靴面上。

  铁牛他们跟上来,仲尹举起脖子上的面巾,擦擦额头的汗!

  见御史大人已经走到石坝下面,顿生崇拜之情。

  “听说贾御史是个了不得的官,天杀星下凡。

  一来就把咱们淮扬道的道台给办了。

  那可是四品蓝色补子的道台......”

  “四品是大红哎,不是蓝色,那个道台杀官了。

  贾御史怎能不办他呢,前儿御史行辕传出告示!

  淮阴七州县赈灾,米粥得做到筷子插着不倒。

  毛巾裹了不渗,这是真正为咱们小老百姓的青天大老爷呢!”

  “我还听说他要自个儿掏腰包,放到这条河上。

  换做道台,哪肯呐......”

  仲尹等一些河工民夫,于是就把崇敬而又敬畏的目光。

  看向远处这位年轻的大人。

  贾琮却无心享受他们的目光,滚滚黄河!

  席卷了黄土高原、中原、苏北的河水就在眼前。

  凶猛地朝东流去,那声音激烈、悲壮!

  那颜色浑浊、泛黄,他也没有心情高唱几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而是看着减水坝里面的遥堤。

  亲自巡视到今天,这才是他唯一满意的地方。

  堵黄河的第一层是缕堤,一般不高。

  太高了会承受不住黄河汛期的冲击力。

  第二层是遥堤,比缕堤高,缕堤和遥堤之间留出数丈空地!

  这些空地是专门把泥沙截留下的。

  黄河携带最多的就是泥沙,泥沙也把沿岸庄稼裹得没有样子。

  遥堤把你泥沙留住,还能使河岸的河床增高!

  既避免向外流,也能护住黄河。

  当然。

  有这两层还是不够的,黄河泛滥,伏尸百万。

  另一个时空李自成决开黄河,整个开封城都淹没了。

  更何况淮安的里下河地区?

  故此还需要设计一层减水坝来减压!

  这减水坝按照古人的智慧,长宽高得按一比二比五来造。

  这种比例是经过实践的最坚固的一种。

  此外。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压,还必须开挖分流、引流的河道!

  经过实践一般是“川”字形最合适。

  当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最新章节,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