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商衰落,扬州盐商崛起,世事就是如此!

  扬州盐商是指明、清两代政.府,特许的具有垄断食盐运特权的食盐专卖商人。

  他们借此特权,攫取巨额的商业垄断利润,成为显赫一时的豪商巨贾。

  世人都知道,扬州盐商依托大运河而兴,食盐的贩卖,造就了扬州盐商的辉煌。

  可是,谁又知道,正是扬州盐商的崛起,导致了陕西的秦商衰落。

  天下生意,这个蛋糕就这么大,有人吃一大部分,就有人只能吃一小部分…

  与扬州盐商不同,陕西商人把他们把粮食贩卖到边关、草原,才可以获得盐引,而且,还要受限于扬州盐商…

  说归正提!

  虽然秦商一向低调,不似晋商、徽商那般做事张扬无比,但是,他们无论是势力、影响力,还是地位、财力,都要不比晋商、徽商的差。

  不仅如此,这些陕西商人,手里面还有着大量的粮食…

  还有,太原府几百万百姓们,日后的生计,也全需要从这些陕西商人身上下手…

  无论是赈济灾民,还是扑灭蝗灾后,在这个秋黄不接的时间段里,为太原府几百万百姓们求一个活路,都离不开秦商们的支持…

  所以说,和珅在谋划扑灭之时,第一时间内,便想到了他们。

  而送给秦商们的请帖,不仅是第一拨发出去的,更是和珅亲笔书写,还带着钦差名节,颇为的客气。

  秦商们也颇给钦差大臣和珅面子,再加上太原府本就是秦商们的地盘,所以说,一大批的秦商,都以最快的时间赶来了。

  “……………………”

  和珅此次与他们相见,一来是为了筹集、征收赈灾粮草的缺口,二来也是为了让他们支持和珅扑灭蝗灾的举动。

  想要说服那些族老、乡绅的支持并不难,只要,晓以利害,和珅这边,还是能说服他们的!

  因为这些族老、乡绅,大都是坐地户,是土财主,蝗灾对他们而言,有利也有弊!

  蝗灾过后,百姓都死光了,土地虽然是空出来了,但是,种地的人也没有了…

  成百上千亩的农田,光靠地主家的几个人,根本无法垦种…

  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虽然蝗灾过后,地主可以兼并土地,但是,有地,没有人,也无用…

  所以说,和珅准备先将秦商们说服,而后再与族老、乡绅交锋,最后定神棍、巫婆、和尚道士…

  如此一来,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

  毕竟,秦商、族老、乡绅的统治势力,在太原根深蒂固,神棍、巫婆、和尚道士们也大都依附于他们…

  只要,秦商、族老、乡绅三者与和珅站在一起,那些

  神棍、巫婆、和尚道士们就绝不敢违背,除非,他们想死…

  相比较于那些把信仰当成敛财手段,甚至是唯一生活手段的神棍、巫婆、和尚道士们…

  秦商、族老、乡绅无疑要好说服的多,因为,太原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根本…

  ……

  “老爷,客人们都来齐了。”

  就在和珅暗暗思索着自己与秦商见面后的对策思路时,和二此刻进入到和珅的房间,轻声的汇报道。

  和珅闻言,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装,然后带着和二向着客厅走去。

  “………”

  陕西秦商尚黑,所以重视传统的家庭,装修、家具多以黑色为主,黑色给人威严庄重。

  陕西人被其他省的人,称之为“陕西楞娃”,脾气是生、冷、蹭、倔,正是这些秦人特性,也就造就了秦商“厚重质直,忠义仁勇”的秦商精神。

  “…………”

  当和珅来到大厅之后,见大厅内,已经有二十余人在静静等待着。

  这二十几个人,都是陕西境内数一数二的商人。

  有的是山地盐池的主人,有的是马帮首领,有的是票号老板,但在外面,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那就是“秦商”!!!

  大厅内很安静,秦商们也很有素质,并没有喧哗,也没有议论纷纷。

  这些秦商,大都只是在默默的喝茶,偶尔交流商业秘密,也是轻声低语。

  秦商的表现,让和珅不由的点了点头,不愧是以“厚重质直,忠义仁勇”为精神的秦商。

  “…………”

  所以说,第一印象很好的和珅,表现在外在的方面,也很客气。

  他刚到门口,就已然是向着一众秦商主动拱手说道:“抱歉了,抱歉…让各位久等了,本官我来迟了,真是不好意思。”

  “………”

  “见过钦差大人!”

  “见过钦差大人!”

  “见过钦差大人!”

  而在见到和珅出现后,一众的秦商们,在和珅的面前,也表现的恭敬,纷纷回礼。

  “不用如此的客气,这里是刘知府的家宅,本官这次是以私人身份请的大家…”

  “官场上的这种,糊弄人的礼数,大可不必这般…”

  和珅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十分客气。

  “………………”

  虽说因为敛财的手段高明,和珅现在受乾隆皇帝的圣眷颇重,官位得很高,有权有势…

  和珅并不惧怕这些秦商势力,甚至,这些秦商还怕和珅给他们穿小鞋…

  但是,和珅这一次的主动与秦商相会,乃是为了合作,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有求于人,态度自然要好…

  “………”

  待到众人落座之后,坐在主座之上的和珅,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水,笑着说道:“本官初来此地,就听说过陕西名茶,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陕西的雅安是十大茶源地,也是北方唯一的十大茶源地,雅安的蒙顶茶很早就是历代皇家贡品。

  有道是“扬子江中水,蒙山顶山茶”,这其中以陕西的“蒙顶黄芽”最为出名。

  清明前采摘芽头,清明谷雨之间,采摘一芽一叶下来就是甘露之芽…

  谷雨后用镰刀直接割,就是茶叶中较为普通的毛峰,最普通就是陈茶!

  此时此刻,和珅与一众秦商喝得自然是最顶级的蒙顶黄芽,甘露极品…

  “………”

  一众秦商这边,闻言,微微一笑…

  其中一名年纪较大,做着茶商生意的秦商,更是笑着说道。

  “大人有眼力。”

  “大人手中的茶,乃是雅安名茶中的极品,每年不过只能产数百斤,其色如田黄,其香郁、其味醇、其形美,即醇厚回甜,又回甘持久,价值千金…”

  和珅闻言,笑着点了点头,放在嘴边品一口之后,说道:“果然是好茶啊…”

  听到和珅的话后,一众秦商不由得,皆是一笑,大厅的气氛很好。

  和珅紧接着,说道:“大家早都知道我的身份了,但是,我初来此地,对各位却不熟悉,知府大人你,还不为本官引见一下?”

  这些秦商来到府中,都是太原知府刘安亲自请来的,再加上刘安作为太原最大的坐地户…

  所以说,对这些秦商的身份,还有真实情况,刘安倒是比和珅了解得多。

  太原知府刘安听到和珅的话后,点头应下,表示自己明白了。

  刘安这边,先是指着坐在客座左首的老者,说道:“这位是罗大佑罗大老板,他是北方最大的马帮的总老板,茶马生意的三分之一,都是他们家的……”

  虽然之前已经行过礼了,但是,在引见的时候,罗大佑还是站起身来,对着和珅鞠躬行礼,口中说道:“在下罗大佑,见过钦差大人。”

  “…………”

  “请坐,请坐。”

  和珅闻言,抬了抬手,说道。

  随后,刘安他又指着客座右首的中年男子,说道:“这位是北方最大的铜矿商人叶子修,陕西境内最大的几个铜矿,都是由叶子修负责的。”

  “叶子修,见过大人。”

  之前与的罗大佑一样,叶子修也站起身来,向着和珅恭敬的躬身行礼。

  “这位是白向楠老板,陕西的最大的茶商…”

  “白向楠见过大人。”

  白向楠行礼道…

  ……

  看着一众秦商恭敬、规矩的模样,和珅不由的暗暗点头,觉得秦商果然名不虚传…

  在后世,人们往往都把晋商、徽商当成天下最大的商人,认为他们是历史上时期商人的代表…

  但实际上,在和珅看来,秦商与晋商、徽商们相比,丝毫不差…

  抛开势力、影响力等方面不谈,相比较晋商、徽商们的高调,秦商们一向低调规矩,至少现在,表现来看,是如此。

  “………”

  刘安将在座的陕西秦商都介绍完之后,和珅轻咳了一声,说道。

  “大家都介绍完自己了,那么现在,大家也算是认识了。”

  简单客套一番后,和珅摆了摆手说道:“各位,这段时间,想必也听到一些的风声了吧…”

  ”可是,在座的几人,有谁猜到本官,此次找你们前来所为何事?”

  听看和珅话里有话的言语,一众秦商们,相互对视一眼后……

  北方最大的马帮之主罗大佑,代表场内的一众秦商们,起身答道。

  “大人您指的,是指赈灾之事吧。”

  “陕西大旱,太原蝗灾,十室九空,我等也知道…”

  “朝廷这些年以来,也不容易,虽然拨下了赈灾粮款,依旧有所不足,这是实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最新章节,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