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巅,那亘古不变的混沌气流,此刻竟被一股无形而浩瀚的力量缓缓推开。
并非是狂暴的排斥,而是一种温润的秩序,一种全新的法则,在此地宣告着它的诞生。
陈苦的法身立于虚空深处,目光穿透了层层时空帷幕。
他的神念未动,心湖却已映照出三道璀璨至极的身影。
这等威势,早已超越了寻常准圣的范畴,甚至凌驾于弥勒等人之上。
那是生命本质的跃迁,是道与法的彻底升华。
陈苦的视线,首先落在了那道最为宏大、最为悲悯的身影之上。
接引。
他不再是过去那个面带苦色的道人。
此刻的他,身躯圆满,宝相庄严,双耳垂落至肩,仿佛能聆听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苦厄。
其双目,清净明莹,其中没有情绪,只有倒映的宇宙生灭,万物轮回。
一种极致的慈悲与安详,从他每一个毛孔中散发出来,化为实质的道韵,安抚着这片暴虐的虚空。
他的脚下,已无实物。
亿万条法则秩序神链自行交织,彼此缠绕,最终凝聚成一朵横跨天地的大道金莲。
金莲的根须,并非扎根于山石,而是深深刺入虚无的本源之中,汲取着大道之力。
踏地生根。
这四个字,此刻不再是寓意,而是真实不虚的显化。
他便是佛,佛便是根。
在他的掌心,一座更为精巧的莲台时隐时现,每一次闪烁,都仿佛有亿万迷茫的灵魂被接引,寻得最终的归宿。
这才是真正的接引佛祖。
一念,可渡众生。
一言,可立佛国。
陈苦的目光随之移动,落在了另一道身影上。
准提。
他的变化,与接引的宏大不同,却另有一种极致的圣洁与玄妙。
他双手结着一方奇异的法印,那并非是任何已知的印诀,而是他此次闭关,从自身大道中领悟出的全新法门。
印诀一成,天地间的佛光都仿佛找到了源头,向他朝拜。
他头顶的肉髻高高隆起,不再是发丝,而是功德与智慧的凝聚体。
身上那件简单的佛袍,此刻却成了大道的载体。
无数玄奥的佛道神纹在其上自行流转、生灭,勾勒出一幅幅难以用言语描述的神异图案。
有菩提树下讲道图,有拈花一笑传法图,亦有降妖伏魔金刚怒目图。
祥和。
圣洁。
这两个词,不足以形容他此刻状态的万一。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周身便有无尽的功德金轮自行显化,层层叠叠,氤氲沉浮。
那功德之浓郁,几乎化作了实质的海洋,将他托举于尘世之外,万法之上。
他就是佛法的“显”,是行走于世间的“圣”。
与接引的“渡”不同,准提的道,更倾向于以自身无暇的佛光,普照九天十地,涤荡亿万生灵心中的尘埃与阴霾。
最后,陈苦的视线汇聚于第三道身影。
红云老祖。
比之接引与准提那几乎要将整个须弥山化为佛国的炽烈金光,红云周身的光华,要内敛许多。
但那种内敛,并非是弱小,而是一种极致的凝聚。
在他的头顶,没有庆云,没有功德金轮。
只有一团拳头大小的灵火,在静静地升腾,燃烧。
那灵火呈现出一种奇异的九彩之色,跳动的火焰没有丝毫暴烈与灼热,散发出的,唯有净化诸天万古,涤荡世间苍生的祥和之力。
那股力量,纯粹到了极点。
仿佛世间一切的怨念、诅咒、业力,只要被这灵火触及,便会瞬间消解,化为最本源的虚无。
难以言表。
这是一种专为“净化”而生的道火。
“呵呵,恭喜师尊、师叔,以及红云道友了!”
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此地的永恒寂静。
不知何时,陈苦的本尊已经自虚空中走出,身形凝实,面带笑意。
他并未释放任何威压,却自然而然地与三位圣人的气场融为一体,没有丝毫的突兀。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接引、准提、红云三人那足以镇压万古的气息,才缓缓收敛入体。
他们几乎同时睁开双眼,看向陈苦。
“看来此次闭关,三位都是收获不凡啊。”
陈苦的笑容真诚,发自内心。
听得此言,接引那庄严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难以抑制的欣慰,那是一种看到自己的道被发扬光大,甚至超越了自己最初预想的满足感。
“呵呵,此番闭关,本座的佛道妙法,愈发精进、深入了!”
他的声音洪亮而温和,每一个字都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
“徒儿你当初提出的大乘佛教之教义,果然浩大无边,震古烁今。”
接引看向陈苦的目光,充满了赞叹。
身为圣人,他本以为自己的眼界已经足够高远。
可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创立佛教之时,他与准提所想,更多的是如何立教,如何在这洪荒大世中争得一席之地。
而陈苦,在那个时候,就已经为佛门规划好了从“小乘”到“大乘”的完整晋升路线。
可以说,在这一次闭关之前,接引对于“大乘佛教”的领悟,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直到此刻,他才真正将那浩瀚的教义,融入了自身的圣人大道之中,从而完成了这次惊人的蜕变。
这种布局未来的能力,这种超越时代的眼光,让身为师尊的接引,都感到叹为观止。
“不错不错!”
准提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轻快与洒脱。
“这一次闭关,本座也是提升不小。”
他摊开手掌,一缕纯净到极致的佛光在掌心跳跃,其中仿佛蕴含着无数生灵的祈祷与祝愿。
“虽端坐须弥山上,却也能于冥冥之中积累无尽功德了。”
与接引的“接引渡化”不同,准提的道,更像是化身一轮永恒的佛日,以自身圣洁之光,无时无刻不在普照九天十地,滋养万物生灵。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他的每一次“普照”,都是一个“因”。
而冥冥之中,亿万万生灵因此受益,所产生的感激与愿力,便化作无量功德的“果”,源源不断地反馈到他的身上。
这,便是准提佛母之名的真正由来。
他的道,已经开始真正意义上地造福洪荒。
陈苦含笑点头,目光最后转向了红云。
听完接引与准提的阐述,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磅礴的道韵,红云老祖的神情,出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那是一种混杂着喜悦与些许赧然的复杂情绪。
“呃…贫道不及两位,能够领悟更加精深绝妙的佛门妙义。”
他的声音不复以往的洒脱,带着一丝谦逊。
“不过,此次闭关,倒也是修成了一方凝聚先天灵火的法门。”
他指了指头顶那朵九彩灵火,火焰随着他的心意,温顺地跳动了一下。
“且,贫道以自身本源的祥云之光融入其中。”
“日后,若是用以渡化亡魂、净化怨念等,有些奇效。”
红云坦然承认了自己与接引、准提之间的差距。
这种差距,并非是修为上的高低,而是对佛门根本教义理解的深度。
毕竟,接引与准提是这佛门的创教之祖,他们的道与佛门之法完美契合,每一次精进,都是对整个佛门体系的完善与拔高。
而红云,终究是“半路出家”,以自身大道融入佛门。
他所能做的,是在佛门的框架下,将自己的道推演到极致。
能有今日这般成就,已是天大的机缘。
这倒也是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红云话音落下,周遭的虚空都似乎因那“渡化亡魂,净化怨念”八字而生出玄妙的涟漪。
接引与准提二人,眼底深处那亘古不变的悲苦之色,竟也在此刻悄然化开一分,一缕纯粹的金芒在瞳孔中亮起。
陈苦亦是如此,神色微动。
“哈哈,红云道友此言,未免太过自谦。”
准提一声长笑,声浪滚滚,却又被无形之力约束在三圣周身,不泄露分毫。
“能于寂灭之中,悟出渡化超脱之法,此等灵火,已是功德无量,堪称不凡!”
“正是。”
接引圣人微微颔首,他周身的气息愈发悲悯,仿佛与红云新悟的法门产生了某种共鸣。
“此法与我佛门普度众生之宏愿,可谓是天作之合,理念相通。”
“道友此番收获,比之我师兄弟二人,亦是不遑多让了。”
二圣的赞叹之词,不带半点虚伪。
他们是圣人,一念便可洞悉万法根源。
红云这看似单一的法门,对于未来佛门气运的壮大,对于那无量量劫数的化解,有着何等惊天的意义,他们心中洞若观火。
至此,三圣闭关功成。
接引准提,佛法愈发精深,圣人之躯与这西方教气运的勾连,臻至圆满。
红云,觅得自身大道,于红尘业火中,点燃了一缕净化万灵的慈悲之焰。
一场心照不宣的“论道互捧”暂歇,三位圣人的目光,终于从彼此身上移开,如同三道贯穿天地的神念,齐齐垂落。
他们的视线,投向了那广袤无垠的须弥山下。
只一眼。
仅仅是一眼。
三位圣人的身形,竟是不约而同地微微一震。
哪怕是心境早已古井无波的接引,那张万年悲苦的脸上,也浮现出一抹难以抑制的惊诧。
“咦?”
准提更是直接低呼出声,他眼中的金芒暴涨,仿佛要看穿每一个弟子的神魂本源。
“我佛门众弟子的变化……竟也如此惊人!”
“师侄在我等闭关期间,对众弟子的教导,当真是……当真是手段通天!”
准提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巨大的震动。
他是圣人。
他所看到的,远非凡人眼中的景象。
山下那密密麻麻的佛门弟子,不再是一片统一的,散发着佛门气息的金色光海。
而是一片星河!
一片由亿万颗璀璨星辰组成的佛法星河!
如今的佛门弟子,不仅是多掌控了几门神通,多领悟了几卷佛经那么简单。
他们的根基,他们的本质,发生了蜕变。
一招一式,一呼一吸,都带着一股沉凝如山的气韵,那是千锤百炼后的稳重。
更重要的是,从每一名弟子的身上,都透发着一道独属于其自身的大道气息!
有的霸烈如金刚怒目,有的慈悲如菩萨低眉,有的迅疾如雷霆闪电,有的沉静如万古磐石……
万千气象,却又在最根源处,统一归于佛门教义之下。
这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而是真正的百花齐放,万道争鸣!
无需多言。
准提瞬间就明白了这一切的源头。
这等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教化之功,除了他那个总是喊苦的师侄,还能有谁?
也只有陈苦,才能让佛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这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接引脸上的惊诧,缓缓化为了一片深沉的欣慰,那欣慰之中,甚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他看着下方那片璀璨的佛法星河,口中不自觉地喃喃自语。
“妙哉……”
“当真是妙哉啊……”
他连道两声“妙哉”,最后化为一声悠长的感叹,其言,堪称惊世骇俗。
“我西方佛门,后继有人矣!”
此话一出,若有洪荒大能在此,定然会骇得魂飞魄散。
接引此话,已非简单的赞叹。
那话语深处,竟隐隐透着一种退位让贤,欲要将这整个佛门道统,彻底交托于陈苦之手的意味!
这并非一时冲动。
而是情理之中,是大道昭示的必然。
时至今日,洪荒谁人不知,他西方教的陈苦,早已拥有了坐镇一方道统,教化亿万生灵的实力与资格。
甚至于,在接引自己看来,这西方佛门的教主之位,由陈苦来坐,远比自己更加合适。
甚至可以说,若无陈苦,便绝无今日佛门的鼎盛。
或许……
接引圣人的心中,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生出。
或许,自己和师弟这两个所谓的佛门圣人,也该效仿道祖,退居幕后,不再插手具体教务。
而这片广袤的天地舞台,则任由陈苦一人,一力撑起佛门的未来。
接引如此想着,心中竟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
哪知道。
他这边刚刚生出“禅位”的念头。
听得此话的陈苦,那张本还算平静的脸,瞬间就垮了下来。
五官都痛苦地挤在了一起。
“唉……”
一声长叹,如泣如诉。
“苦啊……真是苦啊……”
“师尊,您这可真是太过誉了,弟子万万不想做什么教主啊!”
陈苦连连摇头,摆手,动作幅度之大,仿佛那教主之位是什么烫手的山芋,是什么绝世的凶器。
此言一出。
此景一现。
面前的三位圣人,接引,准提,连同刚刚悟道的红云,都是齐齐一愣。
三人脸上,同时浮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表情。
好家伙!
佛门都已经被你搞得如此亘古无双,气运鼎盛到了连我等圣人都心惊的地步,你小子居然还在这里喊苦?!
还有,执掌一方圣人道统!
这是何等至高无上的权柄与荣耀!
换做洪荒任何一个大神通者,哪怕是那些紫霄宫中客,听闻此言,都会激动到道心失守。
你小子……
竟然还如此发自内心地抗拒?!
接引和准提默默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彻底的无奈。
对于这个师侄(徒弟),他们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当然,几位圣人也都明白,陈苦此言,更多的是一种发自本性的打趣。
片刻的错愕之后,场间的气氛重新变得肃穆。
三位圣人纷纷收敛了神情。
陈苦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关键之处,脸上的苦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他目光扫过接引、准提,最后落在红云身上,开口问道:
“师尊、师叔,以及红云道友,三位在同一日出关,怕不是什么巧合吧?”
陈苦的语气像是在询问,但那眼神,那神态,却分明带着一种了然于胸的肯定。
“想必,是因为那即将彻底爆发的巫妖终战?!”
果然!
虚空之中,似有无形之音落下,与陈苦的话语彼此印证。
接引、准提、红云三人神色微动,那古井无波的圣人道心,竟也泛起了一丝涟漪。
他们同时颔首。
“不错!”
接引率先开口,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带着一种化解万物的悲苦与宁定,但此刻,那宁定深处,却藏着一抹无法忽视的凝重。
“本座于寂灭禅定之中,心血来潮,窥得天机一角。”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大雷音寺的穹顶,望向了那被无尽劫煞之气笼罩的三十三重天外。
“冥冥天数之内,那股劫煞之气,已非昔日可比。”
“它在不断滋长,不断壮大,化作了侵染万道的毒瘤,让天地法则都为之紊乱,愈发浓郁了。”
“这一战,看来是无可避免了。”
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天道的回响,肯定了陈苦的判断。
这不是推测,而是圣人对天道大势的洞察,是即将到来的倾世洪流,已然在源头处发出的咆哮。
一旁,准提手中的七宝妙树无风自动,七色宝光微微收敛,透出一股锋锐的寂灭之意。
红云道袍下的手指,则是不自觉地轻轻捻动。
两人虽未言语,但那细微的动作,已然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他们的感应,与接引一般无二。
那场席卷洪荒天地的风暴,真的要来了。
“昔年龙汉、道魔数次量劫,一旦彻底引爆,便是众生血染,万物凋零。”
“因果牵连之下,无人可以幸免。”
“最终,必将导致大劫彻底蔓延,天地间的生灵,十不存一。”
红云终是开了口,他面容肃然,声音低沉,那双总是含着温和笑意的眸子,此刻却低垂了下去,一抹深切的不忍之色在其间流转。
自他斩却过往,入主佛门,那份“老好人”的性情,虽在圣人道果的冲刷下改变了许多,变得更加果决、更加深沉。
可那根植于灵魂深处的良善,却从未泯灭。
他想到了那无量量生灵,他们或许还在为了一株灵根、一处洞府而争斗,却不知灭顶之灾已在头顶汇聚。
一想到那血流漂杵、尸骨成山的景象,他那颗早已坚如金石的圣心,便会泛起阵阵悲悯。
他的话,既是感叹,也是在提醒。
“我等……亦不可掉以轻心。”
毕竟,他们四人,三尊圣人,一尊混元大罗金仙,联手坐镇西方,自然可以高坐云台,笑看风云,不被量劫的因果业力所波及。
可佛门之下,还有无数的弟子。
西方大地,还有亿万万信奉他们的生灵。
圣人能渡过量劫,他们呢?
此言一出,大雷音寺内的气氛,都沉重了几分。
接引与准提的脸上,也再次浮现出那标志性的苦涩。
然而,听得此话的陈苦,却并不在意。
他甚至还笑了起来,轻轻摇了摇头。
“呵呵,无须担心!”
笑声不大,却仿佛带着一股驱散一切阴霾的力量,让寺内沉凝的气氛瞬间一松。
“其一,西方地界本就贫瘠,又远离东方大陆那片是非之地,与巫妖二族的因果纠缠最浅,量劫风暴的核心,难以第一时间波及此处。”
“其二……”
陈苦说到这里,微微一顿。
他先前还在连连道苦,仿佛西方佛门随时都会倾覆。
但此刻话语出口,一股无上的霸气与傲然,却从他身上轰然勃发,充斥了整座大雷音寺!
“更何况,纵然大劫真的蔓延而来,淹没西方,又有何妨?”
“我等四人联手,也足以守护一方天地,令其自成一界,万劫不侵!”
这是何等的底气!
这是何等的傲然!
这是足够碾压一切的绝对实力,为他带来的绝对自信!
量劫又如何?!
对于洪荒亿万生灵而言,那是足以清洗天地的灭顶之灾,是圣人之下皆为蝼蚁的恐怖浩劫。
可在陈苦眼中,似乎也不过如此。
三圣一混元!
如此恐怖的阵容,放眼整个洪荒,除了那高高在上的道祖鸿钧,谁能与之匹敌?
别说是区区巫妖量劫,就算是道祖亲至,他们也敢碰上一碰!
陈苦有绝对的信心,只要他们四人愿意,便能以无上法力,将整个西方大地从洪荒世界中暂时剥离,自成一界,护佑住此界的每一个生灵,让他们不沾半点劫煞因果。
这番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砸在接引、准提、红云的心头。
三人眼中的凝重与忧虑,瞬间消散。
是啊。
他们都忘了,如今的西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哭哭啼啼,四处奔走哭穷的西方了。
三圣一混元!
这份力量,足以让他们无惧任何风雨。
接引脸上的苦色散去,化为一片平和。
准提手中的七宝妙树宝光流转,恢复了圆融之态。
红云也缓缓抬起头,眸中的悲悯被一片清明坚定所取代。
于是,刚刚还因量劫将至而波澜起伏的西方佛门,随之恢复了往昔的寂静与平和。
接引、准提等人,没有再选择闭关。
他们也并未出世,去洪荒之中搅动风云。
他们只是静静地端坐于大雷音寺的莲台之上,偶尔睁开眼,为门中弟子指点修行迷津,或是随手降下一道佛光,传授一两门无上神通大术。
仅此而已。
无他!
眼下,巫妖终战是牵动整个洪荒世界的大事,是决定天地主角归属的最终一幕。
在这一战彻底爆发,或者说,在这次量劫彻底落幕之前,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被卷入无边的是非之中。
他们要做的,只是等待。
而事实上,也不仅仅是佛门众人如此。
此刻,整座洪荒天地,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诡异到了极点的死寂之中。
那浓郁到化不开的劫煞之气,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了九天十地,压得所有生灵都喘不过气。
山间的风停了,林中的鸟寂了,江河里的水,仿佛都放缓了流速。
亿万万生灵惶恐不安,瑟缩在自己的巢穴洞府之中,不敢发出半点声息,各寻栖身之地,只求能躲过这不知何时会降临的杀劫。
而那些曾经叱咤风云,俯瞰一域的顶级大能巨擘,此刻亦是紧闭洞门,开启了护山大阵,彻底隐世不出,潜心修行。
……
昆仑山巅。
死寂。
一种足以冻结元神的死寂,笼罩着这座万古神山。
道韵流转,却无声无息,仿佛连大道本身,都在这凝重到极致的气氛中屏住了呼吸。
三道身影端坐于云床之上,呈三才之势,气息勾连,却又各自独立,撑起了一方绝对的领域。
太清老子、玉清元始、上清通天。
三清。
在原本的天道轨迹中,此刻的昆仑早已不复往日的圆满,三道统分家,各自择地另立道场,已是定数。
然而,变数已生。
陈苦这个佛门的异数,以一种蛮横不讲道理的姿态,强势崛起。
他的存在,如同一根尖锐的楔子,硬生生楔入了天道运转的轨迹之中,引得诸天震动。
也正是这股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让本该走向分裂的三清,数次联手。
他们曾试图扼杀佛门,打压陈苦,却一次次无功而返。
这反而成了维系他们同盟的纽带,一种苦涩的讽刺。
三清联手,尚且无法彻底压制陈苦的成长之势。
若是分家,道统气运一分为三,岂非是自寻死路,要被那蒸蒸日上的佛门彻底碾压,沦为陪衬?
这等后果,他们谁也无法承受。
于是,昆仑依旧是三清的昆仑,有大事情,三清还是在一起。
除非是没什么事,他们才会回各自的道场修炼等。
眼下,这桩本该发生的天数大势,竟被陈苦一人之力,硬生生改写。
此刻,三人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虚空,越过亿万里山河,同时落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一处,妖气冲霄,帝流浆汇聚成海,一座恢弘天庭悬于九天,亿万妖众的嘶吼仿佛就在耳边。
另一处,煞气凝渊,浊气化为实质的巨柱,十二道顶天立地的身影矗立大地,巫族的战吼撼动着幽冥。
“天机混沌,胜负难料。”
元始的声音响起,不带丝毫情感,每一个字都如同玉石撞击,在空旷的殿宇内激起层层回响。
“但此战一开,便是此次量劫的终局。”
这是断言。
是圣人基于对天道运转的洞察,做出的最终判断。
一旁的通天,腰间的青萍剑微微颤鸣,他重重颔首,剑眉之下,战意与凝重并存。
一直闭目养神的老子,眼皮微不可查地颤动了一下。
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开阖间,一道幽微的光华一闪即逝,却让身旁的元始与通天心头齐齐一跳。
“大战落幕,无论哪一方彻底覆灭……”
老子的声音苍老而平缓,听不出任何情绪的波澜,却让殿内的温度骤降。
“其亿万年积累的底蕴,或许……我等能代为‘收拾’一番。”
话音很轻。
但落在元始和通天耳中,却不啻于一声惊雷。
元始与通天的目光瞬间交汇,殿内的空气骤然变得更加粘稠。
无需言语,那份源自同源的默契便已洞悉了一切。
自人族大半气运旁落佛门,且至今无法挽回,这位太清圣人看似无为的面孔下,早已积郁了太多的愁绪。
壮大人教,重振道门之威,成了他心中最深的执念。
他此话的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
巫妖二族,无论谁胜谁负,败亡的那一方,所遗留下的一切,都将成为胜利者的战利品。
而他们三清,完全可以成为那最后的“胜利者”。
妖族的周天星斗大阵,巫族的盘古殿,乃至两族掌控的无尽天材地宝,磅礴气运……
只要等到他们两败俱伤,尘埃落定,圣人下场摘取果实,又有谁敢置喙?
谁能置喙?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这并非一句空话,而是洪荒世界最冰冷的真理。
为了壮大道统,为了能再一次将佛门死死压在身下,这位主张“清静无为”的太清圣人,终于露出了他最为深沉、也最为冷酷的一面。
无为,只是手段。
有为,才是目的。
元始的面容隐藏在庆云之中,看不真切,但他微微前倾的身体,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通天教主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只是不知……”
他的声音比元始多了一丝锐气,直指问题的核心。
“大战真正爆发,平心与女娲,当真会袖手旁观?”
这个问题,让殿内刚刚升起的一丝火热,瞬间冷却。
两位圣人。
两位与此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圣人。
女娲。
妖族圣人。
纵然她久居娲皇宫,清净避世,不问外事,但她与妖族的因果,谁敢说已经斩断?
更何况,她的兄长,伏羲,如今依旧是妖庭的羲皇。
为了伏羲,女娲能做出什么事来,谁也无法预料。
另一位,平心。
昔日的祖巫后土,以身化轮回,虽成就了混元圣位,却也永镇地府。
但她与巫族的血脉联系,难道就因为化身轮回而彻底消弭了么?
无人敢下此定论。
若这两位圣人,不顾一切亲自下场,那量劫的走向,将出现任何人都无法掌控的变数。
届时,三清想要坐收渔翁之利,恐怕只会引火烧身。
通天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老子和元始心头。
面对通天的疑虑,老子那双幽深的眸子缓缓抬起,仿佛看穿了时光长河,洞悉了冥冥之中的至高规则。
他沉吟片刻,每一个字都说得异常清晰。
“应当……不会。”
“或者说,即便她们想,天道也不会允许。”
老子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他已经触碰到了此次量劫背后那股恐怖的意志。
那是天道的意志。
冰冷,无情,只为推动大势运转。
在这股意志面前,圣人亦非全能。
“此为天道枷锁,非圣人之力所能撼动。”
话音落下。
三清殿内,再度陷入了那令人窒息的沉默之中。
三位圣人,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等待那场注定要席卷整个洪荒,埋葬一个时代的血色浩劫,拉开序幕。
……
太素天,娲皇宫中!
宫殿之内,万籁俱寂。
一尊九彩宝莲灯悬于穹顶,洒下亿万缕清辉,光晕流转间,将这方圣人道场映照得通明透亮,不染一丝尘埃。
光辉所及之处,时间与空间的概念都变得模糊。
永恒的宁静,是这里唯一的主题。
可今日,这份亘古不变的宁静,却被打破了。
并非有外敌入侵,亦非有圣音宣讲,那份令人心悸的凝重,源自宝座之上的那道身影。
女娲。
洪荒天地间,第一位功德成圣的存在。
万灵之母。
她的身姿笼罩在朦胧的道韵之中,看不真切,却又仿佛蕴含了世间一切的美好。
一呼一吸,都与这方天地的至高法则共鸣。
然而,此刻,这位执掌造化权柄的圣人,却全无平日的淡然与超脱。
她那足以令日月星辰黯然失色的秀眉,正死死地紧蹙在一起,形成一个化不开的川字。
指节分明、莹白如玉的素手,无意识地搭在扶手上,指尖因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一丝几不可见的颤抖,泄露了她内心的惊涛骇浪。
在她身前,虚空并非虚空。
那是无穷无尽、纠缠盘错的因果之线,是错综复杂、奔流不息的命运长河。
这是唯有圣人才能窥探的天机至理。
往日里,这天机长河虽然浩瀚,却也脉络分明,每一条支流的走向,每一个浪花的翻涌,都清晰地倒映在她的圣心之中。
可现在,整条长河都化作了一片混沌的血色。
浓稠的煞气与怨力,从河底翻涌而上,将一切都染得猩红刺目。
无数生灵的哀嚎与诅咒,在其中沉浮,汇聚成一股足以撼动圣人道心的恐怖力量。
量劫!
两个字,沉甸甸地压在女娲的心头,让她这位不死不灭的圣人,都感到了一阵窒息般的压抑。
她的目光,穿透了层层叠叠的血色迷雾,死死锁定在其中两条最为粗壮、也最为狂暴的命运主脉之上。
一条,妖气冲天,金乌啼鸣,星幡招展,亿万妖众的嘶吼仿佛就在耳边。
另一条,煞气滚滚,浊气弥漫,十二道顶天立地的身影咆哮着,挥舞着足以撕裂大地的拳头。
巫族。
妖族。
这两条洪荒天地间最为强大的命运主脉,此刻正以一种无可挽回的姿态,疯狂地冲撞、撕咬、纠缠在一起。
没有退路。
没有转圜。
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将对方彻底碾碎,撕成粉末,从这片天地间彻底抹去!
而在这两股洪流的交汇之处,在那片最为混乱、最为血腥的漩涡中心,女娲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那道身影,手持一张古朴的琴,周身八卦符文流转不息,正在疯狂地推演着,试图从这必死的杀局之中,寻觅那一线生机。
兄长……
伏羲!
女娲的美眸之中,那最后一丝清明与冷静,在看到这道身影的瞬间,彻底被担忧所淹没。
她的视线,仿佛穿透了太素天的界壁,越过了三十三重天的阻隔,直接落在了那片即将化为绞肉机的洪荒大地上。
毫无疑问,女娲正是在为伏羲而担忧!
巫妖大战,量劫已现。
这不是普通的争斗,不是意气之争,而是天道运转之下,为了清理这方天地间过剩的因果与业力,而降下的一场无差别的大清洗!
是浩劫!
更是天道设下的,一个必死之局。
身为圣人,她比谁都清楚。
在这场量劫之中,没有谁是主角,也没有谁会是赢家。
所有的参与者,都只是祭品。
是用自己的血肉与神魂,去填补天道亏空的祭品!
不论是巫族,还是妖族,都讨不到什么好处。
等待他们的,只有同归于尽,只有双双退出历史舞台的凄凉结局。
而她的兄长伏羲,身为妖族的羲皇,身处量劫的中心,又怎能幸免?
女娲的指尖,那丝颤抖愈发明显。
她尝试推演。
以她的圣人之力,拨动因果之弦,想要为伏羲的命运轨迹,寻找到一个可以脱离死局的岔口。
然而,她的神念刚刚触碰到那片血色的命运漩涡,一股无比恐怖的反噬之力便轰然传来!
天道示警!
冰冷,无情,不带丝毫感情的意志,清晰地告诉她——不可插手!
量劫之下,圣人亦不可逆天而行。
任何试图干预量劫进程的存在,都将承受整个天地业力的反噬。
那种后果,即便是她,也承受不起。
娲皇宫内的光辉,似乎都黯淡了几分。
女娲缓缓收回了目光,那双映照出诸天生灭的眸子里,第一次浮现出一种名为“无力”的情绪。
成圣又如何?
不死不灭又如何?
她能造化万物,能重塑地火水风,却无法将自己的兄长,从那既定的死亡命运中拉出来。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看着他一步步走向深渊。
看着他被那血色的漩涡彻底吞噬……
并非是狂暴的排斥,而是一种温润的秩序,一种全新的法则,在此地宣告着它的诞生。
陈苦的法身立于虚空深处,目光穿透了层层时空帷幕。
他的神念未动,心湖却已映照出三道璀璨至极的身影。
这等威势,早已超越了寻常准圣的范畴,甚至凌驾于弥勒等人之上。
那是生命本质的跃迁,是道与法的彻底升华。
陈苦的视线,首先落在了那道最为宏大、最为悲悯的身影之上。
接引。
他不再是过去那个面带苦色的道人。
此刻的他,身躯圆满,宝相庄严,双耳垂落至肩,仿佛能聆听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苦厄。
其双目,清净明莹,其中没有情绪,只有倒映的宇宙生灭,万物轮回。
一种极致的慈悲与安详,从他每一个毛孔中散发出来,化为实质的道韵,安抚着这片暴虐的虚空。
他的脚下,已无实物。
亿万条法则秩序神链自行交织,彼此缠绕,最终凝聚成一朵横跨天地的大道金莲。
金莲的根须,并非扎根于山石,而是深深刺入虚无的本源之中,汲取着大道之力。
踏地生根。
这四个字,此刻不再是寓意,而是真实不虚的显化。
他便是佛,佛便是根。
在他的掌心,一座更为精巧的莲台时隐时现,每一次闪烁,都仿佛有亿万迷茫的灵魂被接引,寻得最终的归宿。
这才是真正的接引佛祖。
一念,可渡众生。
一言,可立佛国。
陈苦的目光随之移动,落在了另一道身影上。
准提。
他的变化,与接引的宏大不同,却另有一种极致的圣洁与玄妙。
他双手结着一方奇异的法印,那并非是任何已知的印诀,而是他此次闭关,从自身大道中领悟出的全新法门。
印诀一成,天地间的佛光都仿佛找到了源头,向他朝拜。
他头顶的肉髻高高隆起,不再是发丝,而是功德与智慧的凝聚体。
身上那件简单的佛袍,此刻却成了大道的载体。
无数玄奥的佛道神纹在其上自行流转、生灭,勾勒出一幅幅难以用言语描述的神异图案。
有菩提树下讲道图,有拈花一笑传法图,亦有降妖伏魔金刚怒目图。
祥和。
圣洁。
这两个词,不足以形容他此刻状态的万一。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周身便有无尽的功德金轮自行显化,层层叠叠,氤氲沉浮。
那功德之浓郁,几乎化作了实质的海洋,将他托举于尘世之外,万法之上。
他就是佛法的“显”,是行走于世间的“圣”。
与接引的“渡”不同,准提的道,更倾向于以自身无暇的佛光,普照九天十地,涤荡亿万生灵心中的尘埃与阴霾。
最后,陈苦的视线汇聚于第三道身影。
红云老祖。
比之接引与准提那几乎要将整个须弥山化为佛国的炽烈金光,红云周身的光华,要内敛许多。
但那种内敛,并非是弱小,而是一种极致的凝聚。
在他的头顶,没有庆云,没有功德金轮。
只有一团拳头大小的灵火,在静静地升腾,燃烧。
那灵火呈现出一种奇异的九彩之色,跳动的火焰没有丝毫暴烈与灼热,散发出的,唯有净化诸天万古,涤荡世间苍生的祥和之力。
那股力量,纯粹到了极点。
仿佛世间一切的怨念、诅咒、业力,只要被这灵火触及,便会瞬间消解,化为最本源的虚无。
难以言表。
这是一种专为“净化”而生的道火。
“呵呵,恭喜师尊、师叔,以及红云道友了!”
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此地的永恒寂静。
不知何时,陈苦的本尊已经自虚空中走出,身形凝实,面带笑意。
他并未释放任何威压,却自然而然地与三位圣人的气场融为一体,没有丝毫的突兀。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接引、准提、红云三人那足以镇压万古的气息,才缓缓收敛入体。
他们几乎同时睁开双眼,看向陈苦。
“看来此次闭关,三位都是收获不凡啊。”
陈苦的笑容真诚,发自内心。
听得此言,接引那庄严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难以抑制的欣慰,那是一种看到自己的道被发扬光大,甚至超越了自己最初预想的满足感。
“呵呵,此番闭关,本座的佛道妙法,愈发精进、深入了!”
他的声音洪亮而温和,每一个字都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
“徒儿你当初提出的大乘佛教之教义,果然浩大无边,震古烁今。”
接引看向陈苦的目光,充满了赞叹。
身为圣人,他本以为自己的眼界已经足够高远。
可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创立佛教之时,他与准提所想,更多的是如何立教,如何在这洪荒大世中争得一席之地。
而陈苦,在那个时候,就已经为佛门规划好了从“小乘”到“大乘”的完整晋升路线。
可以说,在这一次闭关之前,接引对于“大乘佛教”的领悟,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直到此刻,他才真正将那浩瀚的教义,融入了自身的圣人大道之中,从而完成了这次惊人的蜕变。
这种布局未来的能力,这种超越时代的眼光,让身为师尊的接引,都感到叹为观止。
“不错不错!”
准提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轻快与洒脱。
“这一次闭关,本座也是提升不小。”
他摊开手掌,一缕纯净到极致的佛光在掌心跳跃,其中仿佛蕴含着无数生灵的祈祷与祝愿。
“虽端坐须弥山上,却也能于冥冥之中积累无尽功德了。”
与接引的“接引渡化”不同,准提的道,更像是化身一轮永恒的佛日,以自身圣洁之光,无时无刻不在普照九天十地,滋养万物生灵。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他的每一次“普照”,都是一个“因”。
而冥冥之中,亿万万生灵因此受益,所产生的感激与愿力,便化作无量功德的“果”,源源不断地反馈到他的身上。
这,便是准提佛母之名的真正由来。
他的道,已经开始真正意义上地造福洪荒。
陈苦含笑点头,目光最后转向了红云。
听完接引与准提的阐述,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磅礴的道韵,红云老祖的神情,出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那是一种混杂着喜悦与些许赧然的复杂情绪。
“呃…贫道不及两位,能够领悟更加精深绝妙的佛门妙义。”
他的声音不复以往的洒脱,带着一丝谦逊。
“不过,此次闭关,倒也是修成了一方凝聚先天灵火的法门。”
他指了指头顶那朵九彩灵火,火焰随着他的心意,温顺地跳动了一下。
“且,贫道以自身本源的祥云之光融入其中。”
“日后,若是用以渡化亡魂、净化怨念等,有些奇效。”
红云坦然承认了自己与接引、准提之间的差距。
这种差距,并非是修为上的高低,而是对佛门根本教义理解的深度。
毕竟,接引与准提是这佛门的创教之祖,他们的道与佛门之法完美契合,每一次精进,都是对整个佛门体系的完善与拔高。
而红云,终究是“半路出家”,以自身大道融入佛门。
他所能做的,是在佛门的框架下,将自己的道推演到极致。
能有今日这般成就,已是天大的机缘。
这倒也是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红云话音落下,周遭的虚空都似乎因那“渡化亡魂,净化怨念”八字而生出玄妙的涟漪。
接引与准提二人,眼底深处那亘古不变的悲苦之色,竟也在此刻悄然化开一分,一缕纯粹的金芒在瞳孔中亮起。
陈苦亦是如此,神色微动。
“哈哈,红云道友此言,未免太过自谦。”
准提一声长笑,声浪滚滚,却又被无形之力约束在三圣周身,不泄露分毫。
“能于寂灭之中,悟出渡化超脱之法,此等灵火,已是功德无量,堪称不凡!”
“正是。”
接引圣人微微颔首,他周身的气息愈发悲悯,仿佛与红云新悟的法门产生了某种共鸣。
“此法与我佛门普度众生之宏愿,可谓是天作之合,理念相通。”
“道友此番收获,比之我师兄弟二人,亦是不遑多让了。”
二圣的赞叹之词,不带半点虚伪。
他们是圣人,一念便可洞悉万法根源。
红云这看似单一的法门,对于未来佛门气运的壮大,对于那无量量劫数的化解,有着何等惊天的意义,他们心中洞若观火。
至此,三圣闭关功成。
接引准提,佛法愈发精深,圣人之躯与这西方教气运的勾连,臻至圆满。
红云,觅得自身大道,于红尘业火中,点燃了一缕净化万灵的慈悲之焰。
一场心照不宣的“论道互捧”暂歇,三位圣人的目光,终于从彼此身上移开,如同三道贯穿天地的神念,齐齐垂落。
他们的视线,投向了那广袤无垠的须弥山下。
只一眼。
仅仅是一眼。
三位圣人的身形,竟是不约而同地微微一震。
哪怕是心境早已古井无波的接引,那张万年悲苦的脸上,也浮现出一抹难以抑制的惊诧。
“咦?”
准提更是直接低呼出声,他眼中的金芒暴涨,仿佛要看穿每一个弟子的神魂本源。
“我佛门众弟子的变化……竟也如此惊人!”
“师侄在我等闭关期间,对众弟子的教导,当真是……当真是手段通天!”
准提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巨大的震动。
他是圣人。
他所看到的,远非凡人眼中的景象。
山下那密密麻麻的佛门弟子,不再是一片统一的,散发着佛门气息的金色光海。
而是一片星河!
一片由亿万颗璀璨星辰组成的佛法星河!
如今的佛门弟子,不仅是多掌控了几门神通,多领悟了几卷佛经那么简单。
他们的根基,他们的本质,发生了蜕变。
一招一式,一呼一吸,都带着一股沉凝如山的气韵,那是千锤百炼后的稳重。
更重要的是,从每一名弟子的身上,都透发着一道独属于其自身的大道气息!
有的霸烈如金刚怒目,有的慈悲如菩萨低眉,有的迅疾如雷霆闪电,有的沉静如万古磐石……
万千气象,却又在最根源处,统一归于佛门教义之下。
这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而是真正的百花齐放,万道争鸣!
无需多言。
准提瞬间就明白了这一切的源头。
这等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教化之功,除了他那个总是喊苦的师侄,还能有谁?
也只有陈苦,才能让佛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这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接引脸上的惊诧,缓缓化为了一片深沉的欣慰,那欣慰之中,甚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他看着下方那片璀璨的佛法星河,口中不自觉地喃喃自语。
“妙哉……”
“当真是妙哉啊……”
他连道两声“妙哉”,最后化为一声悠长的感叹,其言,堪称惊世骇俗。
“我西方佛门,后继有人矣!”
此话一出,若有洪荒大能在此,定然会骇得魂飞魄散。
接引此话,已非简单的赞叹。
那话语深处,竟隐隐透着一种退位让贤,欲要将这整个佛门道统,彻底交托于陈苦之手的意味!
这并非一时冲动。
而是情理之中,是大道昭示的必然。
时至今日,洪荒谁人不知,他西方教的陈苦,早已拥有了坐镇一方道统,教化亿万生灵的实力与资格。
甚至于,在接引自己看来,这西方佛门的教主之位,由陈苦来坐,远比自己更加合适。
甚至可以说,若无陈苦,便绝无今日佛门的鼎盛。
或许……
接引圣人的心中,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生出。
或许,自己和师弟这两个所谓的佛门圣人,也该效仿道祖,退居幕后,不再插手具体教务。
而这片广袤的天地舞台,则任由陈苦一人,一力撑起佛门的未来。
接引如此想着,心中竟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
哪知道。
他这边刚刚生出“禅位”的念头。
听得此话的陈苦,那张本还算平静的脸,瞬间就垮了下来。
五官都痛苦地挤在了一起。
“唉……”
一声长叹,如泣如诉。
“苦啊……真是苦啊……”
“师尊,您这可真是太过誉了,弟子万万不想做什么教主啊!”
陈苦连连摇头,摆手,动作幅度之大,仿佛那教主之位是什么烫手的山芋,是什么绝世的凶器。
此言一出。
此景一现。
面前的三位圣人,接引,准提,连同刚刚悟道的红云,都是齐齐一愣。
三人脸上,同时浮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表情。
好家伙!
佛门都已经被你搞得如此亘古无双,气运鼎盛到了连我等圣人都心惊的地步,你小子居然还在这里喊苦?!
还有,执掌一方圣人道统!
这是何等至高无上的权柄与荣耀!
换做洪荒任何一个大神通者,哪怕是那些紫霄宫中客,听闻此言,都会激动到道心失守。
你小子……
竟然还如此发自内心地抗拒?!
接引和准提默默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彻底的无奈。
对于这个师侄(徒弟),他们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当然,几位圣人也都明白,陈苦此言,更多的是一种发自本性的打趣。
片刻的错愕之后,场间的气氛重新变得肃穆。
三位圣人纷纷收敛了神情。
陈苦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关键之处,脸上的苦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他目光扫过接引、准提,最后落在红云身上,开口问道:
“师尊、师叔,以及红云道友,三位在同一日出关,怕不是什么巧合吧?”
陈苦的语气像是在询问,但那眼神,那神态,却分明带着一种了然于胸的肯定。
“想必,是因为那即将彻底爆发的巫妖终战?!”
果然!
虚空之中,似有无形之音落下,与陈苦的话语彼此印证。
接引、准提、红云三人神色微动,那古井无波的圣人道心,竟也泛起了一丝涟漪。
他们同时颔首。
“不错!”
接引率先开口,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带着一种化解万物的悲苦与宁定,但此刻,那宁定深处,却藏着一抹无法忽视的凝重。
“本座于寂灭禅定之中,心血来潮,窥得天机一角。”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大雷音寺的穹顶,望向了那被无尽劫煞之气笼罩的三十三重天外。
“冥冥天数之内,那股劫煞之气,已非昔日可比。”
“它在不断滋长,不断壮大,化作了侵染万道的毒瘤,让天地法则都为之紊乱,愈发浓郁了。”
“这一战,看来是无可避免了。”
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天道的回响,肯定了陈苦的判断。
这不是推测,而是圣人对天道大势的洞察,是即将到来的倾世洪流,已然在源头处发出的咆哮。
一旁,准提手中的七宝妙树无风自动,七色宝光微微收敛,透出一股锋锐的寂灭之意。
红云道袍下的手指,则是不自觉地轻轻捻动。
两人虽未言语,但那细微的动作,已然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他们的感应,与接引一般无二。
那场席卷洪荒天地的风暴,真的要来了。
“昔年龙汉、道魔数次量劫,一旦彻底引爆,便是众生血染,万物凋零。”
“因果牵连之下,无人可以幸免。”
“最终,必将导致大劫彻底蔓延,天地间的生灵,十不存一。”
红云终是开了口,他面容肃然,声音低沉,那双总是含着温和笑意的眸子,此刻却低垂了下去,一抹深切的不忍之色在其间流转。
自他斩却过往,入主佛门,那份“老好人”的性情,虽在圣人道果的冲刷下改变了许多,变得更加果决、更加深沉。
可那根植于灵魂深处的良善,却从未泯灭。
他想到了那无量量生灵,他们或许还在为了一株灵根、一处洞府而争斗,却不知灭顶之灾已在头顶汇聚。
一想到那血流漂杵、尸骨成山的景象,他那颗早已坚如金石的圣心,便会泛起阵阵悲悯。
他的话,既是感叹,也是在提醒。
“我等……亦不可掉以轻心。”
毕竟,他们四人,三尊圣人,一尊混元大罗金仙,联手坐镇西方,自然可以高坐云台,笑看风云,不被量劫的因果业力所波及。
可佛门之下,还有无数的弟子。
西方大地,还有亿万万信奉他们的生灵。
圣人能渡过量劫,他们呢?
此言一出,大雷音寺内的气氛,都沉重了几分。
接引与准提的脸上,也再次浮现出那标志性的苦涩。
然而,听得此话的陈苦,却并不在意。
他甚至还笑了起来,轻轻摇了摇头。
“呵呵,无须担心!”
笑声不大,却仿佛带着一股驱散一切阴霾的力量,让寺内沉凝的气氛瞬间一松。
“其一,西方地界本就贫瘠,又远离东方大陆那片是非之地,与巫妖二族的因果纠缠最浅,量劫风暴的核心,难以第一时间波及此处。”
“其二……”
陈苦说到这里,微微一顿。
他先前还在连连道苦,仿佛西方佛门随时都会倾覆。
但此刻话语出口,一股无上的霸气与傲然,却从他身上轰然勃发,充斥了整座大雷音寺!
“更何况,纵然大劫真的蔓延而来,淹没西方,又有何妨?”
“我等四人联手,也足以守护一方天地,令其自成一界,万劫不侵!”
这是何等的底气!
这是何等的傲然!
这是足够碾压一切的绝对实力,为他带来的绝对自信!
量劫又如何?!
对于洪荒亿万生灵而言,那是足以清洗天地的灭顶之灾,是圣人之下皆为蝼蚁的恐怖浩劫。
可在陈苦眼中,似乎也不过如此。
三圣一混元!
如此恐怖的阵容,放眼整个洪荒,除了那高高在上的道祖鸿钧,谁能与之匹敌?
别说是区区巫妖量劫,就算是道祖亲至,他们也敢碰上一碰!
陈苦有绝对的信心,只要他们四人愿意,便能以无上法力,将整个西方大地从洪荒世界中暂时剥离,自成一界,护佑住此界的每一个生灵,让他们不沾半点劫煞因果。
这番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砸在接引、准提、红云的心头。
三人眼中的凝重与忧虑,瞬间消散。
是啊。
他们都忘了,如今的西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哭哭啼啼,四处奔走哭穷的西方了。
三圣一混元!
这份力量,足以让他们无惧任何风雨。
接引脸上的苦色散去,化为一片平和。
准提手中的七宝妙树宝光流转,恢复了圆融之态。
红云也缓缓抬起头,眸中的悲悯被一片清明坚定所取代。
于是,刚刚还因量劫将至而波澜起伏的西方佛门,随之恢复了往昔的寂静与平和。
接引、准提等人,没有再选择闭关。
他们也并未出世,去洪荒之中搅动风云。
他们只是静静地端坐于大雷音寺的莲台之上,偶尔睁开眼,为门中弟子指点修行迷津,或是随手降下一道佛光,传授一两门无上神通大术。
仅此而已。
无他!
眼下,巫妖终战是牵动整个洪荒世界的大事,是决定天地主角归属的最终一幕。
在这一战彻底爆发,或者说,在这次量劫彻底落幕之前,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被卷入无边的是非之中。
他们要做的,只是等待。
而事实上,也不仅仅是佛门众人如此。
此刻,整座洪荒天地,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诡异到了极点的死寂之中。
那浓郁到化不开的劫煞之气,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了九天十地,压得所有生灵都喘不过气。
山间的风停了,林中的鸟寂了,江河里的水,仿佛都放缓了流速。
亿万万生灵惶恐不安,瑟缩在自己的巢穴洞府之中,不敢发出半点声息,各寻栖身之地,只求能躲过这不知何时会降临的杀劫。
而那些曾经叱咤风云,俯瞰一域的顶级大能巨擘,此刻亦是紧闭洞门,开启了护山大阵,彻底隐世不出,潜心修行。
……
昆仑山巅。
死寂。
一种足以冻结元神的死寂,笼罩着这座万古神山。
道韵流转,却无声无息,仿佛连大道本身,都在这凝重到极致的气氛中屏住了呼吸。
三道身影端坐于云床之上,呈三才之势,气息勾连,却又各自独立,撑起了一方绝对的领域。
太清老子、玉清元始、上清通天。
三清。
在原本的天道轨迹中,此刻的昆仑早已不复往日的圆满,三道统分家,各自择地另立道场,已是定数。
然而,变数已生。
陈苦这个佛门的异数,以一种蛮横不讲道理的姿态,强势崛起。
他的存在,如同一根尖锐的楔子,硬生生楔入了天道运转的轨迹之中,引得诸天震动。
也正是这股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让本该走向分裂的三清,数次联手。
他们曾试图扼杀佛门,打压陈苦,却一次次无功而返。
这反而成了维系他们同盟的纽带,一种苦涩的讽刺。
三清联手,尚且无法彻底压制陈苦的成长之势。
若是分家,道统气运一分为三,岂非是自寻死路,要被那蒸蒸日上的佛门彻底碾压,沦为陪衬?
这等后果,他们谁也无法承受。
于是,昆仑依旧是三清的昆仑,有大事情,三清还是在一起。
除非是没什么事,他们才会回各自的道场修炼等。
眼下,这桩本该发生的天数大势,竟被陈苦一人之力,硬生生改写。
此刻,三人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虚空,越过亿万里山河,同时落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一处,妖气冲霄,帝流浆汇聚成海,一座恢弘天庭悬于九天,亿万妖众的嘶吼仿佛就在耳边。
另一处,煞气凝渊,浊气化为实质的巨柱,十二道顶天立地的身影矗立大地,巫族的战吼撼动着幽冥。
“天机混沌,胜负难料。”
元始的声音响起,不带丝毫情感,每一个字都如同玉石撞击,在空旷的殿宇内激起层层回响。
“但此战一开,便是此次量劫的终局。”
这是断言。
是圣人基于对天道运转的洞察,做出的最终判断。
一旁的通天,腰间的青萍剑微微颤鸣,他重重颔首,剑眉之下,战意与凝重并存。
一直闭目养神的老子,眼皮微不可查地颤动了一下。
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开阖间,一道幽微的光华一闪即逝,却让身旁的元始与通天心头齐齐一跳。
“大战落幕,无论哪一方彻底覆灭……”
老子的声音苍老而平缓,听不出任何情绪的波澜,却让殿内的温度骤降。
“其亿万年积累的底蕴,或许……我等能代为‘收拾’一番。”
话音很轻。
但落在元始和通天耳中,却不啻于一声惊雷。
元始与通天的目光瞬间交汇,殿内的空气骤然变得更加粘稠。
无需言语,那份源自同源的默契便已洞悉了一切。
自人族大半气运旁落佛门,且至今无法挽回,这位太清圣人看似无为的面孔下,早已积郁了太多的愁绪。
壮大人教,重振道门之威,成了他心中最深的执念。
他此话的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
巫妖二族,无论谁胜谁负,败亡的那一方,所遗留下的一切,都将成为胜利者的战利品。
而他们三清,完全可以成为那最后的“胜利者”。
妖族的周天星斗大阵,巫族的盘古殿,乃至两族掌控的无尽天材地宝,磅礴气运……
只要等到他们两败俱伤,尘埃落定,圣人下场摘取果实,又有谁敢置喙?
谁能置喙?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这并非一句空话,而是洪荒世界最冰冷的真理。
为了壮大道统,为了能再一次将佛门死死压在身下,这位主张“清静无为”的太清圣人,终于露出了他最为深沉、也最为冷酷的一面。
无为,只是手段。
有为,才是目的。
元始的面容隐藏在庆云之中,看不真切,但他微微前倾的身体,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通天教主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只是不知……”
他的声音比元始多了一丝锐气,直指问题的核心。
“大战真正爆发,平心与女娲,当真会袖手旁观?”
这个问题,让殿内刚刚升起的一丝火热,瞬间冷却。
两位圣人。
两位与此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圣人。
女娲。
妖族圣人。
纵然她久居娲皇宫,清净避世,不问外事,但她与妖族的因果,谁敢说已经斩断?
更何况,她的兄长,伏羲,如今依旧是妖庭的羲皇。
为了伏羲,女娲能做出什么事来,谁也无法预料。
另一位,平心。
昔日的祖巫后土,以身化轮回,虽成就了混元圣位,却也永镇地府。
但她与巫族的血脉联系,难道就因为化身轮回而彻底消弭了么?
无人敢下此定论。
若这两位圣人,不顾一切亲自下场,那量劫的走向,将出现任何人都无法掌控的变数。
届时,三清想要坐收渔翁之利,恐怕只会引火烧身。
通天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老子和元始心头。
面对通天的疑虑,老子那双幽深的眸子缓缓抬起,仿佛看穿了时光长河,洞悉了冥冥之中的至高规则。
他沉吟片刻,每一个字都说得异常清晰。
“应当……不会。”
“或者说,即便她们想,天道也不会允许。”
老子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他已经触碰到了此次量劫背后那股恐怖的意志。
那是天道的意志。
冰冷,无情,只为推动大势运转。
在这股意志面前,圣人亦非全能。
“此为天道枷锁,非圣人之力所能撼动。”
话音落下。
三清殿内,再度陷入了那令人窒息的沉默之中。
三位圣人,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等待那场注定要席卷整个洪荒,埋葬一个时代的血色浩劫,拉开序幕。
……
太素天,娲皇宫中!
宫殿之内,万籁俱寂。
一尊九彩宝莲灯悬于穹顶,洒下亿万缕清辉,光晕流转间,将这方圣人道场映照得通明透亮,不染一丝尘埃。
光辉所及之处,时间与空间的概念都变得模糊。
永恒的宁静,是这里唯一的主题。
可今日,这份亘古不变的宁静,却被打破了。
并非有外敌入侵,亦非有圣音宣讲,那份令人心悸的凝重,源自宝座之上的那道身影。
女娲。
洪荒天地间,第一位功德成圣的存在。
万灵之母。
她的身姿笼罩在朦胧的道韵之中,看不真切,却又仿佛蕴含了世间一切的美好。
一呼一吸,都与这方天地的至高法则共鸣。
然而,此刻,这位执掌造化权柄的圣人,却全无平日的淡然与超脱。
她那足以令日月星辰黯然失色的秀眉,正死死地紧蹙在一起,形成一个化不开的川字。
指节分明、莹白如玉的素手,无意识地搭在扶手上,指尖因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一丝几不可见的颤抖,泄露了她内心的惊涛骇浪。
在她身前,虚空并非虚空。
那是无穷无尽、纠缠盘错的因果之线,是错综复杂、奔流不息的命运长河。
这是唯有圣人才能窥探的天机至理。
往日里,这天机长河虽然浩瀚,却也脉络分明,每一条支流的走向,每一个浪花的翻涌,都清晰地倒映在她的圣心之中。
可现在,整条长河都化作了一片混沌的血色。
浓稠的煞气与怨力,从河底翻涌而上,将一切都染得猩红刺目。
无数生灵的哀嚎与诅咒,在其中沉浮,汇聚成一股足以撼动圣人道心的恐怖力量。
量劫!
两个字,沉甸甸地压在女娲的心头,让她这位不死不灭的圣人,都感到了一阵窒息般的压抑。
她的目光,穿透了层层叠叠的血色迷雾,死死锁定在其中两条最为粗壮、也最为狂暴的命运主脉之上。
一条,妖气冲天,金乌啼鸣,星幡招展,亿万妖众的嘶吼仿佛就在耳边。
另一条,煞气滚滚,浊气弥漫,十二道顶天立地的身影咆哮着,挥舞着足以撕裂大地的拳头。
巫族。
妖族。
这两条洪荒天地间最为强大的命运主脉,此刻正以一种无可挽回的姿态,疯狂地冲撞、撕咬、纠缠在一起。
没有退路。
没有转圜。
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将对方彻底碾碎,撕成粉末,从这片天地间彻底抹去!
而在这两股洪流的交汇之处,在那片最为混乱、最为血腥的漩涡中心,女娲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那道身影,手持一张古朴的琴,周身八卦符文流转不息,正在疯狂地推演着,试图从这必死的杀局之中,寻觅那一线生机。
兄长……
伏羲!
女娲的美眸之中,那最后一丝清明与冷静,在看到这道身影的瞬间,彻底被担忧所淹没。
她的视线,仿佛穿透了太素天的界壁,越过了三十三重天的阻隔,直接落在了那片即将化为绞肉机的洪荒大地上。
毫无疑问,女娲正是在为伏羲而担忧!
巫妖大战,量劫已现。
这不是普通的争斗,不是意气之争,而是天道运转之下,为了清理这方天地间过剩的因果与业力,而降下的一场无差别的大清洗!
是浩劫!
更是天道设下的,一个必死之局。
身为圣人,她比谁都清楚。
在这场量劫之中,没有谁是主角,也没有谁会是赢家。
所有的参与者,都只是祭品。
是用自己的血肉与神魂,去填补天道亏空的祭品!
不论是巫族,还是妖族,都讨不到什么好处。
等待他们的,只有同归于尽,只有双双退出历史舞台的凄凉结局。
而她的兄长伏羲,身为妖族的羲皇,身处量劫的中心,又怎能幸免?
女娲的指尖,那丝颤抖愈发明显。
她尝试推演。
以她的圣人之力,拨动因果之弦,想要为伏羲的命运轨迹,寻找到一个可以脱离死局的岔口。
然而,她的神念刚刚触碰到那片血色的命运漩涡,一股无比恐怖的反噬之力便轰然传来!
天道示警!
冰冷,无情,不带丝毫感情的意志,清晰地告诉她——不可插手!
量劫之下,圣人亦不可逆天而行。
任何试图干预量劫进程的存在,都将承受整个天地业力的反噬。
那种后果,即便是她,也承受不起。
娲皇宫内的光辉,似乎都黯淡了几分。
女娲缓缓收回了目光,那双映照出诸天生灭的眸子里,第一次浮现出一种名为“无力”的情绪。
成圣又如何?
不死不灭又如何?
她能造化万物,能重塑地火水风,却无法将自己的兄长,从那既定的死亡命运中拉出来。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看着他一步步走向深渊。
看着他被那血色的漩涡彻底吞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最新章节,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最新章节,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