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上写的很详细,甚至还贴心用朱笔标好了重点——

  第一,香料有毒,请百姓们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但凡购买了香料,或者被别人赠送了香料,每天都在使用的,请及时排查自身及其周围人。

  第二,这毒很罕见,会让人出现风寒症状,但普通医者无法治疗,只会当成普通风寒医治,可普通风寒药却是这种毒药的催发剂,服用之后身体会更差。

  第三,朝廷已经由仁嘉公主牵头,联合太医院的诸多太医,组成了一套专门的解毒班底,提供药材和解毒服务,并且免费,请身体不适的人积极主动前来就诊。

  第四,那些有毒的香料不要扔掉,请带到医疗点,交给仁嘉公主的婢女,集中处置,因为这种毒很特殊,普通手段无法摧毁,必须要专门的人来处理。

  这份告示,几乎是把香料铺子有问题的事情,直接盖棺定论了。

  为了不暴露蛊虫存在,引起百姓恐慌,告示上把蛊改成了毒,反正沈忆舒当初被册封为公主,就是因为她替北境将士解毒,立了大功。

  她解毒的本事是公认的,如此也能让百姓们安心。

  果然,告示一出,京城立刻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随身佩戴香囊的人,纷纷解下香囊,放在上锁的盒子里,又将盒子密封起来,争取不让香料里面的毒扩散。

  而已经有风寒症状的人,慌里慌张地跑去仁嘉公主府门口求医,甚至想方设法给公主府的婢女塞银子,想让自己成为第一个被治疗的人。

  京城使用过这种香料的人不少,而且不少人走亲访友的时候,也会买一些来送人,因此香料在一定程度上,扩散到了更大的范围。

  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那些与香料扯上关系的人,都担心自己小命不保。

  还好朝廷做出及时的应对。

  除了沈忆舒的仁嘉公主府之外,整个太医院学会解蛊的太医,分成了四批,分别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处设立医疗点,让所有人都能够就近治疗。

  三皇子亲自带着京郊大营的士兵来维持秩序,安抚大家的情绪。

  如此双管齐下,京城众人很快被安抚下来,没有闹出什么很大的乱子,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

  在这期间,西山书院剩下的学生也都被送到了仁嘉公主府接受治疗,同时,顾家姐妹俩与萧可儿也在四处帮忙。

  整整五天,京城中所有购买香料、使用香料的人,都得到了及时医治。

  一场原本会被当成瘟疫的灾祸,被沈忆舒、城王等人联起手来,消弭于无形,除了一开始那段时间的慌张,没有给京城造成更大的动乱。

  不过,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当然也被还没来得及离开的北狄使团看在眼里。

  和谈的事情差不多已经结束了,该谈的条件也差不多谈好了,就剩最后签订盟约,各自盖上国玺,就算两国和谈完成。

  万俟思进这日无聊,带着手下出门闲逛,并邀请六皇子作陪。

  六皇子本就领了这差事,也没拒绝,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便带着北狄新王万俟思进,继续游玩京城。

  恰逢太医院在京城四个城门设立医疗点,百姓们排队诊治。

  万俟思进见状,便开口问道:

  “你们京城这是怎么了?我看街上的人都神色愁苦,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六皇子并不知道蛊虫的内情,他所知道的信息,都是到处听来的,多半出自朝廷工部的告示,于是他解释道:

  “也没什么,就是有个丧良心的香料铺子,售卖有毒的香料,让所有购买了香料的客人全都中了毒。”

  “这不,我父皇让仁嘉公主牵头,带着太医院的太医们,正在给大家解毒呢,别看他们神色愁苦,等解了毒就没事了。”

  “仁嘉公主医术很好的。”

  万俟思进当然相信沈忆舒的医术,这件事,他在北境的时候,可领教过了。

  但让他惊讶的是,六皇子竟然把这件事堂而皇之的告诉他:

  “你们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竟告诉我了?如今你们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你就不怕我趁机做点什么?要知道,咱们可是敌对国家。”

  六皇子一脸无语,反问道:

  “你能做什么?仁嘉公主说了,这种毒,只要没死,她就能救回来,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更何况,你也不是敌对国家吧?顶多一个战败国。”

  “你要是不想我镇北王叔率领大军,踏破你们北狄王庭,你最好就老实点,安安分分和谈,不要总想着闹出什么动静。”

  “我母妃说了,不作死就不会死,你们别自取灭亡。”

  万俟思进:……

  他不是个有头脑的人,尽管登上了北狄王位,但也是被萧承钰和沈忆舒算计着,在后面推上去的。

  所以,他想问题很简单——

  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这么多人中毒,如果大安国藏着掖着,不让他们北狄知道,那说不定真的有什么内情和猫腻,害怕他从中做点什么。

  可既然大安国这么明目张胆地在外面设立医疗点,这六皇子又是一副全然不担心的样子,那说明一切尽在大安国的掌控之中。

  如果他真的敢私底下动手脚,说不定大安国会趁着盟书还没正式签订,直接撕毁和谈,直接派萧承钰领兵北上。

  万俟思进自认为想通了,便不再纠结这件事。

  他和六皇子一边闲逛,一边看到京城各处的医疗点。

  太医院的太医尽职尽责,排队的百姓井然有序,没有争吵,没有喧闹,大家安安稳稳,顿时对大安国的认知又高了一个层次。

  大安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而且国富民强,政令通达。

  如果不是永安帝对朝局、对国家有着绝对的掌控力,就京城出现大规模中毒事件,不可能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就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执行地这么顺利。

  这样的国家,他们北狄昔日竟还想着攻破北境,直达京都。

  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见识过大安国的恢弘与大气之后,心中那点仅剩的不甘,也消失了。

  半个月后,事情终于平息了——

  除了事情没被发现之前,就已经因为蛊虫去世的那些人,剩下还活着的人都解了蛊,得到了救治,性命无虞。

  接下来只需要好好调养,就能把之前亏损的气血补回来,慢慢变得健康。

  只不过这个调理的过程,因人而异,有的人身体底子好,可能十天半个月就好了,也有人身体底子薄弱的,需要一年半载。

  但总归人活着,就还有希望。

  杜若和苗杰这几个南疆人,还被关在京兆府衙里,没有继续审问,因为大安国与北狄正式签订盟书的时间到了。

  签订盟书的地点就设立在朝堂,满朝文武见证。

  永安帝高坐明堂,亲自在盟书上盖了玉玺,盟书上清楚明白地写着以下几条:

  第一,地位划分。

  北狄作为战败国,承认自己的从属地位,此后十年,对大安国称臣纳贡。

  第二,经济赔款。

  北狄将赔偿大安国白银三百万两,弥补大安国多年的军需消耗,鉴于北狄银两不足,可用战马、牛羊代替。

  具体换算下来,十万匹战马,十万头牛,十万只羊。

  第三,领土割让。

  两国边境线向北挪一千里,北狄国土缩减,退让出来的一千里割让给大安国,并入云、寒二州,允许大安国派军队驻扎,设郡县管辖。

  第四,政治镇压。

  禁止北狄各部落成立反大安国的组织,北狄王庭对各部落严格管控,若发现对大安国有异心的部族,立刻派兵讨伐。

  第五,内政干预。

  在北狄内部设立大安国驻北狄办事衙门,允许大安国参与北狄内政。

  第六,帮扶政策。

  允许大安国在北狄传授种植、纺织、手工业技术,允许大安国与北狄来往通商,允许大安国教北狄中原话,促进北狄与中原的进一步融合。

  第七……

  如此条款,洋洋洒洒写了十条,所以它虽然号称是盟书,但实际上就是北狄战败之后,对大安国割地赔款的一个条约。

  从北狄的视角来看,这个条约或许很屈辱。

  暗示从大安国来看,这个条约最大程度地对北狄做出了限制,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实施了打压,让北狄在之后的十年,翻不起任何风浪。

  这正是大安国需要的,毕竟,云、寒二州的百姓不能白死,那些征战沙场的将士不能白死,这是他们用性命换来的东西,这是大安国应得的。

  万俟思进也不是没有据理力争过,他在京城待了这么久,也曾跟大安国的官员磨嘴皮子,试图让条约更宽松点。

  但没办法,谁让他们是战败国呢?

  那个萧承钰,年纪轻轻,也不知道哪里学来一身打仗的本事,居然在那样的茫茫草原上,如入无人之境,轻而易举找到他们王庭的所在。

  加上沈忆舒那一手神鬼莫测的下毒本事……

  万俟思进不敢赌。

  于是,在永安帝盖上玉玺之后,他也拿出北狄王庭的大印,端端正正地盖在了这份盟书上。

  一式两份,昭示着大安国与北狄的盟约,正式成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和离后,渣男跪着求我回头,和离后,渣男跪着求我回头最新章节,和离后,渣男跪着求我回头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