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我有心灯一盏……

  离开厅,张牧回到自己的小院,将包袱放下,然后又跑出了镖局。

  是的,他又跑了。

  不过张牧确实是去干正事。

  他先是去了一趟宋元青家。

  方才庄晓梦说宋元青为了找他,差点折在城外,他自然要去探望的,只是刚被老管家引进后厅,又看到了宋元青和儿子一起跪着受训的名场面。

  见张牧完好无损地回来,宋元青也是十分开心,跪着吩咐自己夫人亲自下厨去做一桌饭给张牧接风压惊,可把张牧吓坏了。

  于是张牧推脱有事,迅速离开了宋家。

  出了宋家,张牧没有停留,就朝着玄姬的寺庙走去。

  一去这么多天,该去给哑爷报个平安了。

  ……

  “嘎吱——”

  张牧推开寺庙的木门,就看到正在扫地的哑爷,笑道:“哑爷!”

  哑爷一愣,看到张牧回来,脸上立刻流露出惊喜之色,松开手中的扫把,一路小跑到张牧面前,只是左看右看都没看到玄姬,便一脸不解地望向张牧。

  张牧笑了笑,拉着哑爷到佛堂里坐下,几只老鼠立刻就扛着茶叶和水壶水杯前来沏茶。

  看着哑爷那焦急的比划,张牧压下哑爷的手势,说道:“您放心,玄姬没事。”

  “那恶僧已经被我杀了。”

  哑爷闻言,脸上皱纹舒展了一些,然后又用手势问着玄姬怎么没回来。

  “玄姬还是受了些伤。”张牧说道,“不过别担心,没有大碍。”

  “现在她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养伤。”

  “等伤好了,会有人送她回来的。”

  哑爷听到张牧这么说,才松了一口气,然后站起身,就要朝着张牧跪下,被张牧连忙托住。

  “哑爷,玄姬和我不分彼此,您不用行这样的大礼。”

  哑爷摇着头,硬是给张牧磕了一个,张牧也只好让一让,不敢当面受礼。

  等哑爷起身,张牧这才告辞。

  从寺庙离开,张牧便再去了一趟钱庄。

  这一次下山,十三娘给他的包袱里装着大约十两的碎银,还有两百两的银票。

  不过张牧在路上就试过了,这种赠送的银子上面并没有他需要的白气。

  他打算用银票再试试。

  不过张牧不是很抱希望。

  因为无论是自己杀刘左,还是得到庄晓梦的奖励,亦或者韩万里给自己送的谢金,自己都是有所付出的。

  比如杀人、修炼、查账……

  之前从林惊龙的口中,张牧明白银子上的白气其实是一种气运,而银子本身只是载体而已,所以从逻辑上,应该是自己做出了什么行为获取了气运才对,银子只是对这个行为进行结算,因此并不是拿到银子就可以了。

  打个比方,银子就像是个保险箱,气运就是里面的钱。自己必须付出什么,才会得到装着钱的保险箱。而凭空得到的银子,就像是一个空保险箱,里面依然什么都没有。自己把包厢箱里的钱取出来以后,不管再怎么更换保险箱,也并不会多出一分钱来。

  接下来在钱庄里的事实也证明了,张牧的猜测是对的。

  从钱庄按银票取出来的银子,并没有白气。

  在钱庄小二怨念的目光中,张牧退回银子,收好银票,返回了镖局。

  ……

  夜。

  一座清冷的小院。

  县学教谕宋好问正在奋笔疾书,突然听到了门外的动静,头也没抬,唤了一声“进来”。

  随后,就见一名身着夜行衣的男子走了进来,单膝跪下,说道:“大人,已经查清了。”宋好问闻言,放下笔,望着对方,开口道:“说。”

  “回大人。”

  “县中各大家族通过庆丰商行购买粮食,但庆丰商行并未运送一粒粮入万安县。”

  “各大家族的粮食皆由万安县仓供给。”

  “妖灾爆发后,知县周养由开仓赈灾,据称放粮两万三千八百石。”

  “但是实际放粮不过三千石而已。”

  宋好问将手中的毛笔狠狠摔在地上。

  “好一个挪移之术!”

  “这转眼间,朝廷的粮仓就成了他们的私库!”

  “等赈灾一过,到底放了多少粮,也就他们自己清楚了。”

  那夜行人想了想,说道:“大人,毕竟有那么多灾民,他们不怕吗?”

  宋好问冷笑一声:“他们怕什么?”

  “你可知这一县之中有多少隐田隐户?”

  “你知道为何最开始县城收灾民入城?”

  “老夫敢断定,等到明年开春,朝廷派人下来清算人口,这万安县的人数,和名册上的人数必然相差不大,这周养由还要受到嘉奖,得一个能吏的名号。”

  “这种人也能当能吏,天下百姓早晚被他们害死!”那夜行人啐了一口。

  宋好问冷着面孔继续问道:“其他的事呢?”

  夜行人连忙继续说道:“大人,银潮之事,也有人在背后推动,鼓励民众囤积银两,只是这条线索断了。”

  “不过我们已经查到,无论是粮价,还是银潮中破产抵押的财产,周养由和县中大户都有勾结,事后分账!”

  宋好问的手指在桌子上轻轻弹了弹:“周养由还有两个来月就到任了,这是要薅尽万安县最后一笔羊毛啊……”

  “妖灾的事情呢?”

  “也查清了。”夜行人低下头说道,“那批妖魔,是庆丰商行通过各个渠道购买的妖奴,在县衙和县中各大家族的掩护下潜伏在万安县外,至少已有半年之久。”

  “目的应该就是秋收前掀起妖灾。”

  宋好问眉头皱成一个川字:“我也想过这种可能,但是周养由一个周家旁系,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突然,宋好问似乎想到了什么,在书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中翻找出一本册子,将册子打开,先是恍然大悟,然后面色更加冷峻。

  “原来是这样……”

  “大人,怎么了?”夜行人连忙问道。

  宋好问将那册子扔在书桌上,说道:“除了万安县外,三阳县、文口县、翠云县、舒兰县也都遭遇了妖灾,想必和万安情况差不多。”

  “这四个地方的主官是周家的门生故旧。”

  “这背后,是周家的手笔。”

  “周家?他们想做什么?”夜行人也是一脸诧异。

  宋好问口中的周家,又叫博陵周氏,乃是如今五姓七望之一,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家族。

  “不知道。”宋好问摇了摇头,“万安县太小,看不到全局,但我确定如果是周氏的手笔,那受损的绝对不止我永宁府五县!”

  “你刚才说的事情,可有证据?”

  夜行人犹豫了一下:“并无铁证,但皆有线索可查!”

  “好!”宋好问掷地有声说了一声,目光望向那闪烁不定的油灯,似乎做出了决定,那豆丁灯火仿佛种在了他的眼眸之中。

  世道沉沦,嗟叹前路晦暗。

  君子立世,自有心灯一盏。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好一个气运人间,好一个气运人间最新章节,好一个气运人间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