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旧时堂前燕 第十八章:母仪天下

小说:国殇——旧时堂前燕 作者:王斐 更新时间:2024-08-06 00:47:54 源网站:顶点小说
  书接上回,却说薛晋勇与王尚儒二位当朝丞相推行新政后,薛晋勇征集各府门客参与百业,振兴经济;王尚儒则分发良田、设立书院,以惠民生。二人各司其职,使得这琅琊郡虽一隅之国,却也是焕然一新。

  晋主司马敬见新政推行颇见其成效,朝野上下万象更新,甚感欣慰,故而于殿内大摆宴席,宴请群臣前来犒赏议事。

  席间,只见正方主坐上坐着的自是晋主司马敬,在其之下的右手一排是以苏景谦为首的武将,自苏景谦而下便是高屹、魏安雄;而右手边则是王尚儒、薛晋勇、刘适枫、李贤卿等一干文臣。

  这一众文臣武将相聚一处,自是免不了一番高谈阔论。正谈笑间,司马敬忽举杯道:“此番推行新城大有成效,盖追晋勇与尚儒之功,众位卿家,随朕一同敬二位贤臣一杯。”

  群臣纷纷举杯道:“敬薛相、王相。”说罢,便同司马敬一并饮下杯中酒。

  薛晋勇、王尚儒二人也随之举杯道:“谢过皇上、列为同僚,此乃我等应尽之事。”说罢便也一同饮下了酒。

  酒过三巡,司马敬忽而又提杯言道:“此间列位臣工各司其职,尽忠竭力,我琅琊郡内也算是国泰安平。只是眼下尚有一要紧事要办。尚儒,你可知是何事?”

  王尚儒听得主公问询自己,便心下揣测般地答道:“而今国运初定,百废待兴。臣观之眼下最为要紧一事便是招揽贤才,扩充军马,已被战事。”

  司马敬一摆手道:“爱卿所言不过是列位臣工的分内职责,只需循序渐进即可。而朕所说的这件要紧事便是你和谢姑娘的婚事。”

  王尚儒听得此言不由得脸上一红,推辞道:“圣上,如今国运初定,大敌未除,臣下不应在此刻成婚。”

  司马敬道:“当日在建邺城中,便是朕随爱卿一同到谢府促成姻缘。按道理说,你二人理应早已完婚,只是后来多生变故才耽误到此刻。尚儒,你临危受命、携朕出逃,又险渡天堑,只身赴宴,为朕复国中兴。此刻我国内已是万象更新,爱卿功不可没。朕这个主婚人也自是该为你二人主持完婚。尚儒,此乃圣意,你就莫要推辞了。”

  王尚儒此刻才应承下来,起身施礼道:“既如此,那臣下便谢过圣上美意。”

  司马敬朗笑一声道:“本该如此,如今我后晋政权初定,也恰好借着这门婚事来冲冲喜。”

  司马敬言毕,底下群臣亦是纷纷举杯恭喜王尚儒,其间欢愉自不必多言。

  宴后,群臣各自离席返回府中。王尚儒亦只身一人回府。到得府上,便见谢曼宁出门相迎。王尚儒心下一阵暖意,迎上前去,牵住谢曼宁的手,笑着说道:“曼宁,天色不早你为何不早些休息?何况这夜色太凉,你莫要冻坏了身子。”

  谢曼宁一笑道:“不见你回来我始终睡不安稳,左右也无事可做,倒不如出来等你。”

  王尚儒揽过谢曼宁的腰身,与她一同向府内走去道:“曼宁,这一路你跟着我舟车劳顿,屡经险境。如今也算是有了这一处安稳之地无需再担心了。只是现下还有一事是我一直亏欠了你的。”

  谢曼宁心下好奇便俏脸一扬问道:“公子待我一向情深义重,又有何亏欠我之说呢?”

  王尚儒故作深沉地笑了笑说:“我还亏欠你一个王夫人的名分呢。”之后便有言道:“今日宴会上,圣上下了旨意,说他曾为你我二人说媒,如今便要为你我二人主持完婚。不知曼宁你意下如何?”

  谢曼宁听了后俏脸一红,低下头羞道:“你已说了这是旨意,我又有何话说,只好听你的吩咐便是了。”说着便依偎在王尚儒的怀抱之中。

  一夜无话,单讲次日天明,王尚儒一早入朝便上表天子成婚一事。司马敬见谢曼宁也应承了此事,便着祭司张仲国挑选良辰吉日为王尚儒谢曼宁二人完婚。

  待到吉日良辰,王尚儒寅时便已收拾妥当,换了一身大红妆,祭拜了先祖之后方才身骑了一匹大红马,由自家府中始出。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随着王尚儒来至驿馆,接过谢曼宁上了花轿之后,一对新人便又一路鼓乐齐鸣地返还至王府,此时司马敬领着群臣等一众宾朋均已在场。王府上下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到得府门前,轿夫将花轿抬过炭火盆,王尚儒则取过软弓,对着轿门空射三箭,寓意驱除新娘一路上可能会遇到的邪气。之后便掀开轿帘,拉着谢曼宁下轿。一对新人进得堂内,便在张仲国的主持之下,拜了天地,结成夫妻。礼成之后,谢曼宁便由妇人引着入了洞房,王尚儒则留在席上答谢诸位宾朋。

  宴后,王尚儒一一谢退诸位宾朋之后,便兴致盎然地回到房内,只见房内点着龙凤花烛,桌上摆着合卺美酒。谢曼宁一身红装头戴盖头坐在床边,听见房门开合,王尚儒踏步进来,便问道:“公子,宾客可都散去了?”

  王尚儒走过近前,轻声说道:“都散去了。现下只有你我夫妻二人,曼宁不必拘谨。这一整日,你可气闷坏了吧?”说着便伸手揭去了谢曼宁头上的盖头,好也让她透了口气。

  烛火映衬下,谢曼宁俏脸泛红,甚是醉人王尚儒不由得如痴如醉般地坐到谢曼宁身畔,将爱妻轻搂在怀、一吻香泽。二人温存片刻后,王尚儒拉着谢曼宁走到桌前,到过两杯合卺酒,与谢曼宁对饮喝下。而后一把抱起谢曼宁,一夜风花,自不必多提。

  次日天明,司马敬在与群臣早朝过后,左右也闲暇无事,便决定去王府拜访这一对新人一番。于是便换上寻常装束,配了随身御剑,只身一人便离开宫殿,向王府而去。

  到达王府之后,那一众下人自然认得司马敬乃是当今天子,纷纷前来见礼,更无一人前来阻拦询问,只管让司马敬径直走向府内。

  院中并无王尚儒夫妇二人,只有王尚儒之妹王婧怡在打理院中盆栽。司马敬见了王婧怡的身影,又想起这出逃北渡一路之上王婧怡对自己的勉励照料,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暖意,似乎对王婧怡的感情又更深了一些。司马敬会心一笑,走上前去轻声询问道:“婧怡,这院中怎么只你一人?”

  王婧怡这时才见到司马敬前来,连忙放下手里的事务,上前欠身施礼道:“民女见过陛下。启禀陛下我兄嫂一早便出门闲逛了,眼下府中只有我一人。”

  司马敬上前扶起王婧怡道:“婧怡不必多礼,你我可是共患难过得良友,如此岂不生分了?既然尚儒未归,那你便陪朕闲聊几句如何?”

  王婧怡对司马敬向来便有情愫,但此刻碍于二人身份的差别,便只得恭敬施礼道:“民女领命。”

  司马敬不由得长叹一声道:“世人皆道这天子无所不可,可又有谁知这一日做上天子,这一生便是孤家寡人啊!”

  王婧怡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司马敬苦笑一声道:“先前朕还是太子之时,这一众贤士还能与朕称兄道弟、谈文论武。可如今朕称帝,这一众兄弟反倒成了臣子。还有你也是一样,之前还能与朕推心置腹,可现在却对朕这般疏离。朕虽是天子,可朕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你对我这般恭敬,难道说今后你做了朕的皇后,也不和朕说说知心话吗?”

  王婧怡听了司马敬的话后本对他这孤家寡人的境遇十分怜悯,但听他后来竟要自己去做他的皇后,不由得受宠若惊,慌乱之中也顾不得那些繁文缛节,瞠目结舌地问道:“什么?你刚刚说什么?做你的皇后?”

  司马敬点头一笑,也不去顾忌什么,走上前来拉住王婧怡的手道:“不错,朕便要册封你做皇后,与你做夫妻。但那时你可不能在对朕这般冷漠了。”

  王婧怡有些神色慌张地说道:“民女何德何能,如何能得到皇上如此青睐?”

  司马敬道:“你父兄皆是当朝丞相,你琅琊王氏亦是名门望族。自开朝以来便是王马共天下,你又如何做不得朕的皇后?况且朕是真心实意地疼你恋你,只怕除你之外,朕也不会再去疼惜其他女子了。”

  王婧怡听得司马敬吐露心声后,不由得俏脸一红,终于便也不再拘礼,迎过去偎在司马敬怀中说:“既是如此的话,民女不敢抗旨。”

  正这时,便见王尚儒夫妇二人返还至府中,一见司马敬在此,王尚儒忙上前行君臣礼道:“微臣拜见圣上。”

  司马敬一摆手道:“尚儒不必多礼。朕今日前来你府中就是来同你叙兄弟之情,你便无须拘泥那些君臣之礼了。”

  王尚儒答应一声道:“臣领命。”之后又接引道:“还请圣上到堂内一叙。”司马敬点头示意,便与王尚儒一道同着谢曼宁、王婧怡入了中堂。

  入堂之后,司马敬居左、王尚儒居右坐于上首,谢曼宁及王婧怡两位女眷则落座于下首。四人分别安坐后,王尚儒便道:“圣上,今日早朝可都商议了何事?”

  司马敬道:“今日早朝之上,晋勇上奏说是如今百业兴旺、农耕富饶,国库内也颇有余财。群臣建议再起一座宫殿,朕虽几番推脱,但群臣皆言宫殿乃朝堂只颜面,朕觉有理,便也准奏了。”

  王尚儒闻听之后心道:“既群臣上奏,况且圣上应允,我便也附和便是。”便即说道:“如今国库充盈,修建宫殿亦是理所应当。”

  司马敬又道:“只是这宫殿修建完成后,朕一人居住在内岂不真成了那孤家寡人?是以朕欲册封令妹婧怡为后,不知尚儒你是否舍得?”

  出逃的一路之上,王尚儒早已看出司马敬与王婧怡二人互生情愫,此刻司马敬身登九五居然屈尊前来求亲,王尚儒自是受宠若惊,道:“圣上能看中舍妹那是舍妹与我王家莫大的荣幸,只是不知舍妹心意如何?”

  王婧怡这时怯生生地答道:“既然这是陛下旨意,小女也只好领旨谢恩了。”

  王尚儒自是看出了妹妹此刻心中的女儿心态,当即一笑道:“好,既如此。我便也答应了这门婚事。”

  司马敬道:“多谢尚儒成全。如此,待到新宫殿建成之日,便是婧怡的册封大典。”

  闲言少叙,单说数月之后,新殿建成。这一日司马敬祈天祭祖,告慰苍生,与殿内册封王婧怡为后。自此王婧怡便入主东宫,母仪天下。

  却说王府兄妹相继成婚后,王尚儒便又多了一国舅的身份,实为朝堂众臣。朝中大小官员无不想与其结党。再说那大学士李贤卿,先前因自家门客一事与王尚儒、薛晋勇等心生间隙,此番恰好正值王婧怡册封为后母仪天下。李贤卿便借此机会在府内设宴,招待王尚儒,欲与其重塑情义。

  这一日,刚散了早朝,李贤卿便邀王尚儒到府中做客。见李贤卿盛意拳拳,何况与其同朝为官,王尚儒却之不恭,便也只好应承下来,与其一道回了李府。

  王李二人刚一入府,便有下人过来侍奉,引着二人来至中堂,但见那里早已摆好一张大圆桌,两把梨木圆凳,那桌上更是布满了八珍百味,珍馐清酒。王尚儒见了,心中暗想道:“原来贤卿早做准备,便是要来请我到这府中做客。”当即便也不再客套,拱手为礼之后,便就落座。李贤卿见王尚儒坐下之后,变便也跟着一同落座。

  二人正觥筹交错间,忽听府门外传来了打斗之声,紧接着便见数名门客家将被打翻在地,又几名门客,前后簇拥着一条好汉挤进了门来。王尚儒放眼望去,果见好一条大汉:

  体阔肩宽威风展,虎目剑眉气凛然。

  那一众门客虽将其围在垓心,但却再无一人敢上近前。那大汉颇有些嗔怒,喝道:“我与你家小姐两情相悦,为何不让我见她?”

  王尚儒听了那大汉的话,心中却也猜到了些许,举起酒来问道:“李学士,这好汉难不成看上了令妹?”

  李贤卿道:“唉,家门不幸。不瞒王相,舍妹也不知迷了什么心窍,竟也看上了这汉子。可他地位卑微,我如何能将舍妹许配与他?”

  王尚儒轻笑一声,指着那倒在地上的一众门客道:“可你的这群有地位有身份的门客不也成了他的手下败将?”。

  李贤卿脸上一红,不再答话。王尚儒又一笑,站起身来,提气向下喝道:“堂下好汉听着,我乃后晋丞相王尚儒。我见你有些武艺,你可愿上前答话吗?”

  王尚儒这一声传喝竟引出一位少年英豪。毕竟不知王尚儒要问那好汉何话,且看下回分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殇——旧时堂前燕,国殇——旧时堂前燕最新章节,国殇——旧时堂前燕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