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玄素入主紫霄宫后,首先召见了被囚禁的前任大掌教秘书宫教钧。
齐玄素之所以会来玉京并落入姚令的手中,宫教钧也是出了力的,虽然他是被胁迫的,但如何定性也在两可之间,甚至在齐玄素召见他之前,周梦遥的新北辰堂已经展开了对他的审查,让他老实交代问题,又让他不要东拉西扯,只交代自己的问题。
所以宫教钧十分惶恐。
好在齐玄素没有过多为难他,大概询问了当日的情况后,便专门下了一道手谕。
齐玄素停止了北辰堂对宫教均的审查,也没有过多追究宫教钧的责任,只是免去了宫教钧的紫霄宫辅理职务,让他去婆罗洲道府担任副府主,顶替陈剑仇进步后留下的空缺,品级没变,还是二品太乙道士,不过权力却是断崖似缩水。
作为大掌教贴身近臣,哪怕是小掌教见了都要称兄道弟,金阙成员要礼让三分,普通真人更是要毕恭毕敬,不敢得罪半点。可作为副府主,别说小掌教了,随便一个参知真人都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其实不要说宫教钧这种贴身秘书,就是普通的紫霄宫道士,也是地方道士们巴结的对象。
地方道士们握有实权,主掌一方,不缺钱,他们会按照紫霄宫道士的职务品级、重要程度、关系亲疏每年在道门合法的范围内给予赠礼。
这些紫霄宫道士收了赠予,不需要搞什么违法行为,只是作为地方道士的一个消息渠道,也就是所谓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灵通人士,将权力中心的风吹草动告知地方道士,包括合法的公文和政策思路,正所谓花钱难买早知道,要的就是一个早知道。这种事情哪怕上了秤,也是半点不违法的。
金阙成员也不能例外,要通过宫教钧打听大掌教的心情和近况,这难道违法吗?
这是人之常情。
远离了权力中心,自然就没了这种便利。
不过宫教均并没有怨恨,只有庆幸。
到底是平稳落地了。
做个副府主安度余生总要好过在北辰堂的幽狱中被审查致死。
万一审出个参与姚令的反道门集团,谋害前任大掌教和现任大掌教,那才是死无葬身之地。
这种事情,只要沾上了,那就没个好。不死也得脱层皮。
也许有人要说了,周梦遥等人不仅沾上了,还是深入参与,可最后结果不但没死,反而还进步了。
一是因为周梦遥这些人实力雄厚,道门正值用人之际,有团结价值。二是因为周梦遥反戈一击,算是立功。三是因为考虑到影响,千金买马骨。
首鼠两端也是需要实力作为支撑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骑墙观望。
再有就是,紫霄宫这个位置太关键了,属于大掌教铁杆,不同于九堂,最讲究忠诚。只要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宫教均有了污点,便不能再留在紫霄宫。
如今紫霄宫用的都是什么人?五娘掌总舵,底下暂时填补了两个人,一个颜永真,一个齐小殷。关键小殷这家伙还是个兼职,用张月鹿的话来评价,小殷忠诚有余,能力不足,让她干正事,那是半点不会,学黑衣人敬礼喊忠诚倒是一个顶俩。
据说小殷已经从黑衣人下等兵升到小伍长了——小掌教真人齐小殷伍长。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能不能升到大掌教不好说,可一定能升到大都护或者大将军。
以齐玄素的威望,暂时还做不到让九堂之主来兼任辅理,他打算下一步把老殷先生调过来担任紫霄宫首席辅理,老殷先生曾经做过东皇的谋主,能力足够,如今也算是重操旧业。顺带管一管小殷,小殷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吗,亲爷爷来了,看你怕不怕。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张叫回话。天不惊地不惊,见了爷爷战兢兢。
至于忠诚问题,三大阴物算是最早投资齐玄素的一批人,不知帮了齐玄素多少次,从金陵府到凤麟洲,从婆罗洲到西域,不同于周梦遥,还是信得过的。
当然,这些都是紫霄宫的上层建筑,底层还是以姜大真人打造的班底为主,姚令控制紫霄宫的时间并不长,不足以摧毁姜大真人几十年的辛苦经营。
除此之外,在闲暇之余,齐玄素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确定自己的起居注制度。
没错,大掌教是有起居注的。
所谓起居注就是把大掌教工作和日常生活都记录下来,哪怕是闲聊也不例外,悉数存档。
而且是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共同记录,事后要进行对比,不允许漏记,也不允许随意删改或者增加。大掌教没说的话,你给加上。大掌教说了的话,你给删掉。歪曲大掌教的意图,断章取义,那是严重的政治事故。
一般情况下,大掌教本人不允许看自己的起居注,不过后来的大掌教可以看。
也就是说,齐玄素可以看前面七位大掌教的起居注,他本人则刚刚上任,还没有起居注。
七位大掌教的起居注也有不同。
比如玄圣,在前期还是很丰富详实的,这个时期的玄圣完全把起居注当成个正事认真执行,甚至玄圣和玄圣夫人说的笑话都被记录下来,那些玄圣大骂东皇的话也是来自这个起居注,不知被哪位大掌教给透露出去,搞得道门上下人尽皆知。
此时的玄圣还是兢兢业业,可是到了玄圣后期,就不断出现大面积的空白,因为这个时候的玄圣开始长时间闭关,入定如寂灭,实在没什么可记的,事实上已经停止了起居注的记录,专门负责的道士都被借调到了其他地方。等到玄圣出关,紫霄宫甚至忘了还有起居注这回事,也没记录下玄圣在人间的最后时光都干了什么。
玄圣飞升之后,东皇觉得太不自在,因为在起居注的压力下,时时刻刻都得端着架子,时时刻刻扮演一个明君形象,否则一言不合就上史书了,那可太累了,便想要取消起居注制度。
这个时候疑似是老殷先生向东皇进言,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取消起居注制度,固然是自在了,可如果后世之人要抹黑你,那你也无可辩驳,你人在天上不能说话,人间又没有你的起居注,没有书面留痕,别人还不是想怎么编排就怎么编排?
东皇考虑到身后名,最终还是保留了起居注制度。
其后的三代大掌教和四代大掌教都是萧规曹随,这几位大多数时间都在为道门开疆拓土,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到了五代大掌教时期,开始限制起居注,不需要记录日常生活,机密议事也不再记录,五代大掌教给出的解释是,负责起居注的道士品级不够,没资格参与机密议事。此时的起居注就成了一个汇总的台账,只有大概总结,而无具体细节。
这当然给了五代大掌教极大的便利,可也给了三师更大的便利。后来三师为什么能否定五代大掌教?正是老殷先生说的道理,没有起居注的细节支撑,别人想怎么编排你就怎么编排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一本糊涂账。
六代大掌教吸取五代大掌教的教训,恢复了传统,不过六代大掌教的起居注乏善可陈,主要记载了大掌教的各种心情状态,忧愁、无奈、愤懑、烦闷等等,在正式公务方面,除了否定五代大掌教,基本没有什么建树,毕竟政令不出紫霄宫。
值得一提的是,齐玄素竟然在六代大掌教的起居注中发现了关于龙小白的记载。当然,没有“龙小白”这个名字,而是用母龙代替。大概意思就是六代大掌教于某年某月某日生擒幼年母龙一条。
至于七代大掌教的起居注,篇幅最短,这里面有大量熟悉的人名,“齐玄素”这三个字出现频率极高,基本贯穿了全篇,然后戛然而止,没了下文。
最后一条记载是七代大掌教召见姚令的有关内容。
齐玄素只能一声叹息。
至于齐玄素本人的起居注,他决定延续历代大掌教的标准,如实记录。就算他最终名败身死,这也算是给后来人留下了一份经验教训。
齐玄素之所以会来玉京并落入姚令的手中,宫教钧也是出了力的,虽然他是被胁迫的,但如何定性也在两可之间,甚至在齐玄素召见他之前,周梦遥的新北辰堂已经展开了对他的审查,让他老实交代问题,又让他不要东拉西扯,只交代自己的问题。
所以宫教钧十分惶恐。
好在齐玄素没有过多为难他,大概询问了当日的情况后,便专门下了一道手谕。
齐玄素停止了北辰堂对宫教均的审查,也没有过多追究宫教钧的责任,只是免去了宫教钧的紫霄宫辅理职务,让他去婆罗洲道府担任副府主,顶替陈剑仇进步后留下的空缺,品级没变,还是二品太乙道士,不过权力却是断崖似缩水。
作为大掌教贴身近臣,哪怕是小掌教见了都要称兄道弟,金阙成员要礼让三分,普通真人更是要毕恭毕敬,不敢得罪半点。可作为副府主,别说小掌教了,随便一个参知真人都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其实不要说宫教钧这种贴身秘书,就是普通的紫霄宫道士,也是地方道士们巴结的对象。
地方道士们握有实权,主掌一方,不缺钱,他们会按照紫霄宫道士的职务品级、重要程度、关系亲疏每年在道门合法的范围内给予赠礼。
这些紫霄宫道士收了赠予,不需要搞什么违法行为,只是作为地方道士的一个消息渠道,也就是所谓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灵通人士,将权力中心的风吹草动告知地方道士,包括合法的公文和政策思路,正所谓花钱难买早知道,要的就是一个早知道。这种事情哪怕上了秤,也是半点不违法的。
金阙成员也不能例外,要通过宫教钧打听大掌教的心情和近况,这难道违法吗?
这是人之常情。
远离了权力中心,自然就没了这种便利。
不过宫教均并没有怨恨,只有庆幸。
到底是平稳落地了。
做个副府主安度余生总要好过在北辰堂的幽狱中被审查致死。
万一审出个参与姚令的反道门集团,谋害前任大掌教和现任大掌教,那才是死无葬身之地。
这种事情,只要沾上了,那就没个好。不死也得脱层皮。
也许有人要说了,周梦遥等人不仅沾上了,还是深入参与,可最后结果不但没死,反而还进步了。
一是因为周梦遥这些人实力雄厚,道门正值用人之际,有团结价值。二是因为周梦遥反戈一击,算是立功。三是因为考虑到影响,千金买马骨。
首鼠两端也是需要实力作为支撑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资格骑墙观望。
再有就是,紫霄宫这个位置太关键了,属于大掌教铁杆,不同于九堂,最讲究忠诚。只要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宫教均有了污点,便不能再留在紫霄宫。
如今紫霄宫用的都是什么人?五娘掌总舵,底下暂时填补了两个人,一个颜永真,一个齐小殷。关键小殷这家伙还是个兼职,用张月鹿的话来评价,小殷忠诚有余,能力不足,让她干正事,那是半点不会,学黑衣人敬礼喊忠诚倒是一个顶俩。
据说小殷已经从黑衣人下等兵升到小伍长了——小掌教真人齐小殷伍长。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能不能升到大掌教不好说,可一定能升到大都护或者大将军。
以齐玄素的威望,暂时还做不到让九堂之主来兼任辅理,他打算下一步把老殷先生调过来担任紫霄宫首席辅理,老殷先生曾经做过东皇的谋主,能力足够,如今也算是重操旧业。顺带管一管小殷,小殷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吗,亲爷爷来了,看你怕不怕。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张叫回话。天不惊地不惊,见了爷爷战兢兢。
至于忠诚问题,三大阴物算是最早投资齐玄素的一批人,不知帮了齐玄素多少次,从金陵府到凤麟洲,从婆罗洲到西域,不同于周梦遥,还是信得过的。
当然,这些都是紫霄宫的上层建筑,底层还是以姜大真人打造的班底为主,姚令控制紫霄宫的时间并不长,不足以摧毁姜大真人几十年的辛苦经营。
除此之外,在闲暇之余,齐玄素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确定自己的起居注制度。
没错,大掌教是有起居注的。
所谓起居注就是把大掌教工作和日常生活都记录下来,哪怕是闲聊也不例外,悉数存档。
而且是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共同记录,事后要进行对比,不允许漏记,也不允许随意删改或者增加。大掌教没说的话,你给加上。大掌教说了的话,你给删掉。歪曲大掌教的意图,断章取义,那是严重的政治事故。
一般情况下,大掌教本人不允许看自己的起居注,不过后来的大掌教可以看。
也就是说,齐玄素可以看前面七位大掌教的起居注,他本人则刚刚上任,还没有起居注。
七位大掌教的起居注也有不同。
比如玄圣,在前期还是很丰富详实的,这个时期的玄圣完全把起居注当成个正事认真执行,甚至玄圣和玄圣夫人说的笑话都被记录下来,那些玄圣大骂东皇的话也是来自这个起居注,不知被哪位大掌教给透露出去,搞得道门上下人尽皆知。
此时的玄圣还是兢兢业业,可是到了玄圣后期,就不断出现大面积的空白,因为这个时候的玄圣开始长时间闭关,入定如寂灭,实在没什么可记的,事实上已经停止了起居注的记录,专门负责的道士都被借调到了其他地方。等到玄圣出关,紫霄宫甚至忘了还有起居注这回事,也没记录下玄圣在人间的最后时光都干了什么。
玄圣飞升之后,东皇觉得太不自在,因为在起居注的压力下,时时刻刻都得端着架子,时时刻刻扮演一个明君形象,否则一言不合就上史书了,那可太累了,便想要取消起居注制度。
这个时候疑似是老殷先生向东皇进言,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取消起居注制度,固然是自在了,可如果后世之人要抹黑你,那你也无可辩驳,你人在天上不能说话,人间又没有你的起居注,没有书面留痕,别人还不是想怎么编排就怎么编排?
东皇考虑到身后名,最终还是保留了起居注制度。
其后的三代大掌教和四代大掌教都是萧规曹随,这几位大多数时间都在为道门开疆拓土,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到了五代大掌教时期,开始限制起居注,不需要记录日常生活,机密议事也不再记录,五代大掌教给出的解释是,负责起居注的道士品级不够,没资格参与机密议事。此时的起居注就成了一个汇总的台账,只有大概总结,而无具体细节。
这当然给了五代大掌教极大的便利,可也给了三师更大的便利。后来三师为什么能否定五代大掌教?正是老殷先生说的道理,没有起居注的细节支撑,别人想怎么编排你就怎么编排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一本糊涂账。
六代大掌教吸取五代大掌教的教训,恢复了传统,不过六代大掌教的起居注乏善可陈,主要记载了大掌教的各种心情状态,忧愁、无奈、愤懑、烦闷等等,在正式公务方面,除了否定五代大掌教,基本没有什么建树,毕竟政令不出紫霄宫。
值得一提的是,齐玄素竟然在六代大掌教的起居注中发现了关于龙小白的记载。当然,没有“龙小白”这个名字,而是用母龙代替。大概意思就是六代大掌教于某年某月某日生擒幼年母龙一条。
至于七代大掌教的起居注,篇幅最短,这里面有大量熟悉的人名,“齐玄素”这三个字出现频率极高,基本贯穿了全篇,然后戛然而止,没了下文。
最后一条记载是七代大掌教召见姚令的有关内容。
齐玄素只能一声叹息。
至于齐玄素本人的起居注,他决定延续历代大掌教的标准,如实记录。就算他最终名败身死,这也算是给后来人留下了一份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