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394章 刘王寻衅

小说: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更新时间:2025-03-30 14:27:32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噼里啪啦……”

  七月十五日黄昏,在刘继隆夺取成纪的同时,王式留兵五百驻守第一重关隘,大军撤回了武山县。

  陇右的渭州得以喘息,而撤回武山的诸镇官军们也得以放松不少。

  王式空耗一个半月的精力,此刻撤回后方,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不过他的念想似乎很难实现,只因在他躺下不到两个时辰,他便被王涉的呼唤声唤醒了。

  “阿耶,上邽急报,刘继隆于今日午时率军出现在成纪城外!”

  王涉的一句话,便让王式从梦中惊醒,他连忙起身朝门口走去,身体因起得太快而摇晃。

  好在有亲随扶住了他,这才没有让他倒下。

  他稳住身形,深吸口气后才直起身来,朝门外走去同时,也见到了满脸焦急的王涉。

  “军碟!”

  他沉声开口,王涉急忙递出军碟。

  王式接过翻看,随后急忙道:“你立即派出快马,告知伏羌县的赵黔,令其点齐城中五千精骑,立即驰往三阳川。”

  “若是刘继隆已经抢占三阳川,他便立即撤军传回消息,回防伏羌即可。”

  三阳川是伏羌县与上邽县之间的一处丘陵平川,此处聚有三阳川乡,人口数千、耕地三万余亩。

  若是刘继隆已经抢占此处,那凭借此处地势,加上北边的瓦亭乡和成纪、陇城二县,刘继隆完全可以扎根此处,牵制伏羌和上邽。

  从伏羌前往上邽的道路就两条,三阳川若是丢失,便是北道断绝,只能走南边更为狭长的落水道。

  想到这里,王式便不免头疼,而王涉也急忙接令离去。

  半个时辰后,刘继隆夺取成纪县的消息便传遍了武山县。

  若非有极为安全的落水道能供大军撤回上邽,此时的军营恐怕已经炸锅了。

  饶是如此,诸镇将领们却还是不免得担忧,担心刘继隆玩南北夹击,与成州叛军一同夹击上邽。

  王式显然也想到了这里,因此他急忙令人放飞信鸽回上邽,令上邽派快马走秦岭道前往兴元府,希望王铎出兵威胁成州。

  做完这一切,王式也没有什么心思休息了,当即便派人告知诸将,左兵马使王涉率凤翔、忠武、邠宁等三镇七千官兵驻守武山县,余部撤往伏羌。

  几番安排过后,王式一夜没睡,等到了天亮后拔营向东撤去。

  与此同时,得到军令并连夜疾驰的赵黔,最终赶在辰时抵达了三阳川谷道内。

  “哔哔——”

  忽的,刺耳的木哨声作响,赵黔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叛军肯定占据了三阳川,而这动静便是自己本部塘骑对自己的提醒。

  “撤!”

  得知三阳川丢失,赵黔没有半点犹豫,直接撤兵返回了伏羌。

  与此同时,在谷道内侦查的陇右精骑,也急忙将军情传往了三阳川乡。

  三阳川乡位于渭河与瓦亭水之间的三阳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为河川地,四周被山岭包围,唯有向北、向东、西三个方向有出路。

  如今北道被刘继隆所据,而他更是亲率精骑,连夜疾驰拿下了三阳川乡。

  他倒是没有干扰三阳川乡的百姓,而是率领一千精骑驻扎三阳川乡北边的荒地中,另分出两千精骑前去扼守东口、西口。

  此时他手中的兵力已经显得有些单薄了,因此当赵黔率军前来,并急忙退走的消息传来后,他不由得松了口气。

  “节帅,我军如今仅有精骑二千,若是王式强攻三阳川,我们未必顶得住……”

  安破胡虽然骁勇,却并不愚笨,他自然知道王式率兵数万前来三阳川的后果。

  对此刘继隆也颔首道:“我们兵力过少,自然守不住三阳川。”

  “正因如此,才不能打得畏畏缩缩。”

  “我若是止步于成纪或瓦亭乡,王式必定知道我军兵力不足。”

  “唯有不断冒进,才会让王式误以为我军兵马甚众,因此我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他话音落下,不等安破胡开口,他便主动道:“休息一夜,明日我们前往伏羌县。”

  “前往伏羌?!”安破胡被刘继隆的此举吓到了。

  他们远道而来,不过八千马步精骑,而今五千被斛斯光带去攻打陇城及陇山关隘,又留兵一千驻守了成纪,手中唯有二千精骑。

  这种情况,王式若是莽夫,大军进逼三阳川,他们这两千人只能灰溜溜逃亡,连带着还有可能丢失成纪和陇城。

  结果自家节帅倒好,不仅并不担心,还让他们好好休息,准备驰往官军云集的伏羌?

  安破胡被刘继隆弄得不敢入睡,而三阳川乡的百姓眼见陇右大军与百姓秋毫无犯,为了不被劫掠为奴,他们还主动凑了数百石粮食和一些家禽、猪羊及米酒。

  刘继隆没有拒绝,而是按照市价将东西收下,并未与百姓有过多交流。

  只是这看似冷漠的态度,在三阳川乡民的眼中,却已经是军纪极为森严的军队了。

  “你们说这是叛军吗?我怎么感觉他们比官军还讲道理?”

  “对,文绉绉的,看营门的兵卒都比乡正还有文化。”

  离开军营,返回乡里的路上,三阳川乡的乡民不断讨论着,同时对带路的乡正询问道:

  “刘阿耶,这叛军给的钱,我们怎么收拾啊?”

  “这……”

  负责三阳川乡的刘乡正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犹犹豫豫片刻,他还是主动道:

  “按照谁出的东西多,把这钱分一分,但一定要藏好。”

  “若是官军打回来,说不定会劫掠乡里,莫要被抢了。”

  乡民闻言纷纷点头,随后埋头走回了三阳川乡。

  倒是在他们回乡的同时,疾驰两个时辰才撤回伏羌县的赵黔并未擅自动兵,而是等待王式率军撤回伏羌。

  武山、伏羌、三阳川等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不过四五十里,因此赵黔回到伏羌后不到两个时辰,便赶在黄昏前,得知了诸镇官兵撤回伏羌的消息。

  他立即率领百余名精骑去迎接王式,而王式已经通过赵黔派出的快马,得知了陇右占据三阳川的消息。

  “少保,如今三阳川被叛军夺下,我军若不反击,则唯有落水道可走。”

  “依末将所见,不如舍弃武山县和伏羌县,撤回上邽。”

  返回伏羌县的官道上,赵黔说出自己的想法,可王式却摇了摇头:

  “朔方一役,已然说明我军不论是精骑还是步卒都不如叛军,因此我军理应尽量避免与叛军作战于乡野。”

  “刘继隆想要夺取秦州,那就只能步步蚕食而来。”

  “他能迅速拿下朔方,想来是与那方士炼丹之物有关。”

  “但那方士炼丹之物虽威力十足,但也只是对于夯土城墙如此罢了。”

  “渭河沿线的几座城池都是夯土包砖或垒砌石块而筑成,并非那么轻易便能攻取的。”

  “我师理应以重兵保护上邽及落水道,再屯兵于关隘、武山、伏羌三县。”

  “我军死伤,大多来自攻城,而今便让叛军也尝尝攻城的滋味。”

  尽管三阳川被刘继隆夺取,但王式的态度并未发生改变。

  他要转攻为守,用城池来消耗刘继隆手中兵力。

  他也不怕刘继隆不打,因为从刘继隆率先夺取朔方,王式便知道了他的想法。

  夺下朔方,再拿下秦州及陇山防线,则陇右固若金汤。

  这种时候,刘继隆所能选择的攻略方向便多了。

  不管是走朔方出兵关内道,还是走陇山进攻关中,亦或者从陇南进攻山南西道,从龙茂二州进攻西川等等……

  刘继隆的选择都能因此变多,而官军反而失去了地理,只能依靠人和与天时来抵御陇右入寇。

  这般想着,王式又想到了刘继隆占据三阳川的做法,觉有正常之中透露着些许古怪。

  “你所派塘骑与叛军塘骑遭遇时,他们素质如何?”

  王式不免询问,但赵黔闻言却沉默片刻,思虑后才道:“我军精骑,不论骑射还是长兵短器,皆不如叛军精骑。”

  对于这个答案,王式并不觉得奇怪,他觉得奇怪的是刘继隆麾下精骑如此强健,为何不趁他撤回伏羌前围攻伏羌。

  毕竟伏羌是平原,十分适合精骑作战。

  只是他仔细想了想,又觉得时间太过紧促,即便刘继隆兵力充足也不可能不休息。

  不过若是其休息后,仍旧止步不前的话,那就说明他们的兵力恐怕不足,贸然深入怕没有援兵救援。

  这般想着,王式便准备看看刘继隆明日表现。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翌日王式起得很早,随后下令宣武、义成等镇兵马沿落水道撤往上邽,再令杨公庆领一万神策军驻守落水道口。

  做完这一切后,王式留杨玄冀及三千神策军驻守伏羌城,自己亲率五千精骑及七千神策军往三阳川赶去。

  一万两千大军加上一万民夫,所形成的队伍延绵数里。

  赵黔将塘骑外放二十里,因此大军自清晨拔营开始,还未到午时,前方塘骑便已经走入了最难走的河谷中。

  伏羌与三阳川之间的山岭沟壑中,还有一处规模不小的冲击平川。

  若是能夺得此地,则能保障后方数里的河谷道太平。

  “哔哔——”

  时值正午,当官军走入谷道之中,前方塘骑便不断疾驰后撤,同时带来了一则不好的消息。

  “少保,叛军出精骑近千,眼下正在十余里外驻马休整!”

  中军之处,王式听着塘骑列校的禀告,眉头微微舒展,目光看向赵黔:“集结精骑,随老夫前去看看。”

  “是!”赵黔果断应下,随后与王式抖动马缰,集结精骑朝前方赶去。

  二十里路程,对于精骑来说,即便走得再慢,一个时辰也能抵达了。

  因此当王式率领除后军塘骑以外的四千余骑出现在平川时,远方驻马西侧矮丘之上的叛军精骑便立即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眼见王式到来,提前抵达此处,并派遣精骑探查得到足够情报的都将连忙上前行礼,隐隐激动道:

  “少保,贼军之中有大纛,恐怕是叛军之中知名的将领!”

  “可曾看到将领旌旗?是斛斯光还是曹茂?”

  赵黔反问都将,都将却摇头道:“只看到了劉与安的旌旗和三辰旗、五色旗。”

  “上去看看。”

  王式并没有那么小心翼翼,毕竟这里是处平川,且敌军不过一千精骑,自己是其四倍精骑,不必那么小心翼翼。

  在王式的军令下,四千官军精骑开始靠近矮丘,而这时矮丘之上的精骑也缓缓走了下来。

  双方于矮丘下面对面列阵,各自紧绷,好似下一秒就会交锋。

  官军的四千精骑,除官军有甲胄外,马匹并无马甲。

  相比较他们,陇右军则是人马具甲,但马甲裁短,且马臀无甲,既保留了一定的冲击和防护,又不失机动。

  面对这支奇怪的精骑王式在观摩,而对阵的安破胡却冷汗直冒。

  “节帅,我们就八百精骑,若是官军扑过来,恐怕会折损不少弟兄。”

  他没敢说实话,但刘继隆听出来了,安破胡害怕的不是折损弟兄,而是担心把他折损这里。

  闻言,刘继隆轻笑几声,随后抖动马缰,走到了阵前。

  两军相隔不过百步,虽说有些模糊,但也能看清刘继隆走出的动静。

  “有人走出来了,莫不是叛军想要谈和?”

  赵黔忍不住猜想,并未将那人往刘继隆想去,只因为那人虽然高大雄壮,但穿着的甲胄却十分普通,顶多就是个都将。

  以貌取人,这并不奇怪,正如对面的刘继隆在出阵后,目光也是下意识看向了官军之中,王式等身穿明光铠,外穿罩袍的华贵将领。

  刘继隆往前走了二十余步,从弓囊中取出那相较普通精骑来说,几乎大了一倍的马弓。

  呼吸间,他张弓搭箭,瞄准官军大纛及大纛下的那几名华贵将领,隔着七十余步使出连珠射。

  “少保小心!!”

  赵黔连忙勒马,主动挡在王式身前,而三支箭矢先后射来。

  一箭射断官军大纛,余下两箭纷纷射在了赵黔胯下军马身上。

  “嘿!陇右刘继隆在此!!”

  三箭射出,刘继隆不待收起马弓,便朝着官军叫嚷挑衅。

  “刘继隆?!”

  王式还未从刘继隆七十余步外射断大纛的箭术中走出,便听到了他自报家门的挑衅。

  哪怕沉稳如他,面对如此挑衅,都忍不住厉声道:“吹号角,生擒刘继隆者拔擢五级,赏万金!!”

  他话音落下,四周反应过来的都将纷纷策马冲出,阵中号角齐鸣。

  “呜呜呜——”

  号角在平川回荡,数千官军精骑鱼贯而出,朝着刘继隆凶猛追去。

  赵黔被马匹压倒,刚刚爬起来便抢了亲随的军马,翻身上马朝刘继隆杀去。

  “哔哔——”

  刘继隆不紧不慢吹响木哨,随后调转马头,朝本阵撤去。

  他从箭囊中取箭夹在手中,且驰且射,每一箭都能射中后方追击而来的官军精骑。

  “撤!!”

  安破胡眼睁睁看着自家节帅上前寻衅并射断官军大纛,冷汗干了又冒、冒了又干,终于在看着刘继隆回到本阵的同时下令撤军。

  他们往三阳川撤去,四里长的平川在追逐下很快越过,众人冲入了平川东边的谷道中。

  刘继隆且驰且射,若是看见官军稍稍放缓马速,又驻马朝官军射箭,每箭都能射中官军胯下军马,致使其人仰马翻,死于马蹄之下。

  莫说赵黔这等将领,便是普通的官军都被刘继隆此举气得面红耳赤。

  他们埋头追击,而王式则是在数百精骑的护卫下,不紧不慢的跟在后边。

  渐渐地,王式隐隐察觉不对,随后厉声道:“吹木哨,三军止步!”

  “哔哔——”

  木哨声不断回响,后军还未上头的精骑倒是连忙勒马停下,但中军和前军便反应稍慢了。

  他们只看到刘继隆忽然不再回身射箭,而是抖动马缰疾驰而去。

  随着陇右精骑远离他们百余步,这时阵中的赵黔才察觉到了不妙。

  “轰隆隆——”

  好似山洪爆发,宽不过三丈的官道,瞬息间升起十余丈长的扬尘。

  赵黔只感觉天旋地转,整个人便被高高抛起,然后跌落地上。

  “嘶鸣——”

  “咳咳……”

  战马嘶鸣,兵卒咳嗽的声音在扬尘中作响。

  “兵马使!!”

  许多兵卒反应过来,连忙搜索赵黔踪迹,谷道一片狼藉。

  数十上百的精骑被瞬间炸死、炸伤,人马断裂,红白之物散落一地。

  赵黔很幸运,他冲在最前方,冲过了埋藏火药的地方,但还是被余波震得七晕八素。

  灰头土脸的他朝身后看去,但见那凄惨景象,心神俱震。

  与此同时,三阳川方向也响起了马蹄声。

  赵黔回头看去,但见叛军精骑调转马头,竟再次朝着他们冲杀而来。

  “杀——”

  喊杀声震彻渭水两岸,还未走出爆炸阴影的官军精骑瞧见前番逃跑的叛军杀来,还以为己方中计,根本提不起交战之心,连忙调转马头,试图撤退。

  只是一人多就容易生乱,当所有人都在调转马头的时候,此处官道无疑拥堵了起来。

  赵黔被人护着,蹚着渭水向后方撤退,而陇右军的精骑却直接杀入了官军之中。

  原本还在寻衅官兵的刘继隆,此时退居后方,眼底是陇右精骑冲入官军之中,左突右刺,挑翻无数官军落马的场景。

  他不曾言语,只是嘴角上挑,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归义非唐,归义非唐最新章节,归义非唐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