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254章 延川惨败

小说:归义非唐 作者:北城二千 更新时间:2025-01-21 14:19:46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咕咕……”

  寒风之中,兵马使来崇所率的一千五百精骑埋伏于朔水涌入黄河河口。

  刺骨的寒风刮在他们脸上,冻得人骂娘。

  “这群叛军怎么还没有到这里?!”

  “娘贼的,爷都快冻成冰了!”

  “唏律律……”

  嘈杂的声音在芦苇中响起,尽管身上裹着毡子,却依旧挡不住寒风钻入其中。

  从午后等到黄昏,再到如今黑夜,哪怕兵马使来崇并未打过什么硬仗,却也渐渐反应过来了。

  “娘贼的,这群叛军难不成在北边扎营了?”

  来崇长得普通,心中猜测之余,不免准备开口派塘骑前去侦查。

  只是不等他开口,北边的谷道就渐渐出现了一道火光。

  “来了来了!”

  “都闭上嘴,等待哨声!”

  三镇精骑纷纷闭上嘴,等待合适的时机发起进攻。

  “这是塘骑,不急……”

  来崇眯着眼睛判断,而那道火光也在距离他们百余步外的官道上闪烁行走。

  待他们经过芦苇丛,来崇看着队伍中旌旗,渐渐感觉到了不对劲。

  毡帽、皮裘、褐衫、长筒靴,棕色扎甲……

  “不对!”

  来崇瞧着对方那充满异族风格的装扮,当即感觉到了不对劲。

  “派人个人去问问,其余人准备。”

  “如果他们是敌军,闻哨动手!”

  来崇还是谨慎,而芦苇丛中当即也走出一名甲兵。

  “谁!!”

  随着甲兵走出芦苇的声音响起,那十余名异族骑兵当即张弓搭箭,瞄准了芦苇丛。

  他们的语言与官话不同,走出的甲兵见状以官话开口道:“你们可是天平军?”

  “天平军?我们是平夏部的!”

  口音浓重的官话响起,闻言甲兵错愕,连忙大声道:“你说你们是平夏部的?那天平军呢?”

  “我们正在找他们,你们是南边的官军?”

  甲兵故意大声叫嚷,使得来崇他们得知了对方身份。

  “娘贼的,怎么回事?!”

  来崇起身向外走去,其余精骑见状,纷纷将躺下片刻的马匹扶起,大批走出芦苇丛。

  平夏部的精骑见状警惕,直到甲兵开口解释:“我们是凤翔三镇的官兵,在此设伏。”

  “叛军呢?”

  得知对方身份,两方异口同声询问,都在询问叛军去向。

  见状,来崇急忙上马,策马来到平夏部精骑面前:“怎么回事,你们不是尾随他们南下吗?”

  “我们此前在他们后方三十里尾随,结果跟到后方十里外发现其踪迹消失了。”

  平夏部的精骑解释着,而来崇听后错愕,随后反应过来:“前方十里处不是去平城县的官道吗?”

  “娘贼的!这群叛军往平城县去了!”

  来崇看向平夏部精骑:“去请你们的头人过来,算了……我们过去!”

  来崇得知天平军往平城进军,当即就想到了前往延水集结的官军。

  他一边示意要前往平夏部主力驻兵处,一边回头吩咐身旁都将:“派出轻骑,渡过朔水后南下延水,告诉相公,叛军往平城方向改道了!”

  “是!”

  十余名轻骑开始试图夜渡朔水,而来崇带着一千四百余名精骑往十里外向平夏部精骑集结。

  两方兵马在不到两刻钟后会面,平夏部的精骑虽然衣着还带有党项人的特征,但他们早已学着汉人束发,外貌与汉人已经没有太大区别。

  平夏部有三千精骑南下参战,率领这支兵马的将领是平夏部的少头人拓跋思恭,年不过十六岁。

  拓跋思恭虽然在汉人中还没成丁,但身姿中人敦实,光看外貌如二十出头,皮肤黢黑。

  二者碰面,来崇倒也没摆什么架子,而是直接用马鞭指着平城方向道:

  “叛军肯定改道渡河前往平城了,我们现在必须立即渡河!”

  “好……”拓跋思恭这次南下,主要还是想替朝廷办事,赚个名声和官职。

  得知来崇是凤翔镇左厢兵马使,当下便以来崇为首,回头用党项语交代几声后,带着精骑与来崇所部精骑渡河。

  在他们渡河之余,夏侯孜倒是率领三镇马军、步卒来到了延川县。

  延川县位于几条河流汇合的河谷间,但此处河谷并不宽阔,东西不过百步,南北不过二里。

  三镇一万八千五百余兵马抵达此处后,当即将城外所有空地占据。

  饶是如此,却还是不足够扎营。

  对此,夏侯孜只能命人连夜搭建浮桥,渡过十余丈宽的延川水后,来到东岸继续大营。

  一万八千五百兵马由此被河流一分为二,支撑大军来往的只有一座一丈宽的浮桥。

  西岸扎营泾原、凤翔二镇兵马,东岸扎营邠宁镇五千余兵马。

  夏侯孜、蒋系、陆耽、郑助及马明光等人纷纷入驻延川县衙寅宾馆。

  延川距离延水还有四十余里路,但道路并不好走,哪怕三镇兵马都乘坐挽马车、牛车和骡车,也需要一整日才能抵达延水县。

  抵达延水县后,他们就能与河中的永和关封锁黄河。

  想到这里,夏侯孜心想距离平叛结束也不远了。

  倒是在他这么想的时候,院外却传来求见声:“相公,马监军求见。”

  闻言,夏侯孜略皱眉头,心想赶了一天路还来叨扰,确实有些烦躁。

  “请马监军进来吧。”

  夏侯孜走出卧房,心想还好自己没有更衣。

  待他坐在主位,马明光也在甲兵带引下走入院内。

  见到夏侯孜,马明光便主动作揖道:“相公,北边来崇迟迟未曾传来消息,计划恐有变。”

  “没有消息传来?”夏侯孜闻言,当下也有些坐不住了,皱眉开口道:

  “延水县那边没有消息?”

  “没有……”马明光摇头,夏侯孜见状又问:“平城县呢?”

  “没有……”

  马明光的话,让夏侯孜瞬间清醒了,他目光看向甲兵:“去请几位使君前来!”

  甲兵作揖应下,当即退出小院,去附近院子将三镇的使君请来。

  蒋系几人已经睡下,突然被叫醒,脸色自然不好看。

  不过随着夏侯孜告诉他们,北边迟迟没有消息传来时,三人也不免皱紧了眉头。

  在他们皱眉之际,夏侯孜开口说道:

  “渡黄河的官道就那几条,即便他们绕道,有平夏部拓跋思恭麾下三千精骑,也定能将其拿下。”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城外军营理应警惕,因此老夫想请一位使君在城外坐镇。”

  夏侯孜倒是有些警惕,闻言的蒋系三人却心里叫苦。

  这种寒风刺骨的季节,不能在屋舍休息,还得去城外牙帐中烤着篝火,未免有些遭罪。

  不过夏侯孜都提出来了,他们自然不敢反驳。

  “某愿意出城坐镇!”

  凤翔节度使蒋系主动作揖行礼,夏侯孜见状松一口气:“好,那就有劳蒋使君了!”

  在他这么说的同时,蒋系便主动退出院子,而陆耽及郑助、马明光三人也紧随其后,离开了院子。

  做好一切安排后,夏侯孜也终于能够休息。

  简单洗漱后,他便在卧房陷入梦乡之中。

  时间在流逝,从亥时(21点)到寅时(3点),城外军营迎来第二次换值。

  夏侯孜睡到寅时四刻(4点),便渐渐从睡梦中醒来,安排人烧热水准备洗漱。

  与此同时,来崇派出的精骑也沿着黄河南下,在同一时间抵达了延水县。

  延水县的将领得知消息,当即为他换马,派他前往延川汇报军情。

  然而从延水到延川这四十里路并不好走,即便是轻装疾驰,也需要两个半时辰才能抵达。

  入冬后的北方天亮渐晚,但即便如此,当时间来到辰时(7点)后,天色也渐渐开始蒙蒙亮了起来。

  夏侯孜传令三军拔营,军令在两刻钟后传遍延川水两岸,三军开始收起营盘栅栏与帐篷,这使得延川县外情况一览无余。

  在他们拔营的同时,北边五六里外的山丘上,一伙塘兵将他们的行为看在眼里,当即沿着山脊向北边走了四五里,随后才慢慢退下山去。

  山下密林处,藏着这伙塘兵的乘马。

  他们上马向北疾驰,不过两刻钟便向北疾驰六七里。

  他们渡过延川水,来到东岸后,便见有两条谷道通往两道山谷中。

  沿着南边的谷道走入二三里,便见数千甲兵裹着毡子,盖着帐布便席地而眠。

  远处还有数千匹军马、乘马及上千辆挽马车。

  “如何?”

  他们被带到数名将领面前,而那将领赫然是昨夜还在平城县的王守文及吴煨。

  他们此刻眼白布满红血丝,看上去没有什么精神。

  “牙将,他们一个时辰前刚刚拔营,大军被延川水分为两边,估计还在渡河。”

  “他们的塘骑往北放了五里,估计是军中轻骑不足,只能放这么远。”

  伙长递出地图,王守文接过后查看,倒吸一口凉气道:

  “狗朝廷,为了围剿我们,到底征召了多少兵马?”

  “哼!”吴煨冷哼,语气中满是怒意:

  “管他多少兵马,趁他渡河,我们现在刚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好!”王守文合上地图,冷声开口道:

  “留二百弟兄看护挽马车及甲胄,其余弟兄上马渡河,准备南下收拾这群狗脚官兵!”

  随着他一声令下,那些还在休息的天平军被一一唤醒,所有人怀着一股怒气上马。

  不多时,两千八百余名上马的天平军化作精骑,出山谷、渡延川河,朝着南边埋头疾驰。

  巳时(9点),延川县东岸的邠宁镇五千余官兵开始带着一万民夫先行南下。

  西岸的泾原镇兵马及一万民夫率先渡河,但此时仍有大半兵马在西岸。

  上万甲兵及万余民夫还在等待渡河,因此原地埋锅造饭,准备吃口热乎的再前往延水县。

  夏侯孜、蒋系、郑助、马明光四人在城外凤翔镇驻地来回走动,心里隐隐有些担忧。

  与此同时,东岸有一伙轻骑朝反方向疾驰而来,抢占浮桥后渡河,引起泾原镇兵马破口大骂。

  “娘贼,吃屎了催这么急!”

  “你是哪镇的兵马!”

  “田舍郎的,瞎了……”

  “军情加急!我看谁敢再骂?!”

  轻骑话音落下,泾原镇兵马也不敢再骂,而是乖乖让出一条道给他们渡河。

  待他们渡过延川水,他们便朝着大纛直奔而去。

  不多时,他们在夏侯孜等人附近勒马驻足。

  “相公!”

  伙长急匆匆下马小跑而来,在夏侯孜三五步外作揖:

  “来兵马使与平夏部精骑未能围堵到叛军,叛军渡过朔水,往平城县方向改道而去。”

  “果然……”

  闻言,夏侯孜及郑助、蒋系等人露出凝重表情,夏侯孜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忽然听到了刺耳的哨声。

  “哔哔——”

  哨声从远方传来,非常急促的在呼吸间吹响好几次。

  “敌袭!”

  “穿甲!泾原镇的弟兄穿甲!”

  “凤翔镇穿甲!!”

  两镇兵马使及牙将们率先反应过来,放声叫嚷。

  得知敌袭,凤翔镇及泾原镇兵马连忙开始相互穿戴甲胄,而民夫们却慌乱不已,四处奔逃。

  “娘贼的!谁再敢乱跑,全数宰了!”

  奔逃的民夫被官兵拔刀挥砍斩杀,而反应过来的夏侯孜等人连忙对视。

  “民夫率先渡河去东岸,以免冲撞我军军阵!”

  “在北边列挽马车阵,叛军都是精骑,无法越过车阵。”

  “把昨夜北边搭建的浮桥拆毁,立即!”

  “嗡隆隆……”

  夏侯孜的吩咐还没说完,河谷间便响起了沉闷的马蹄声。

  那马蹄声在河谷间回荡,如闷雷般威吓,无论是官兵还是民夫,此刻都脸色刷白。

  西岸北边的官兵还在试图穿甲,却见北边扬尘升起,精骑从扬尘中冒出头来,沿着三镇兵马昨日渡河搭建的木桥冲来。

  “杀!!!”

  喊杀声在河谷回荡,此刻北边的官兵已经顾不得穿甲,纷纷往西侧山脊逃去。

  逃不过去的就往东岸逃跑,跳入冰冷刺骨的延川水,试图游到东岸。

  “杀!杀!杀!”

  王守文、吴煨等将领一马当先,率领近三千天平军精骑由南向北,如箭矢凿入已经拔营的三镇营盘内。

  “往山上逃!!”

  “穿甲!穿甲!”

  “阵脚不要乱!穿甲!!”

  官兵已经乱作一团,哪怕兵马使、牙将及都将们不断招呼穿甲,可对于官兵而言,天平军的精骑已经冲到了眼前,根本没有穿甲的机会。

  精骑如洪流撞入官兵之中,无数官兵往山脊逃亡,亦有跳入延川水中。

  王守文、吴煨等人率领天平军一路砍杀,朝着延川县杀去。

  “保护相公!”

  “相公,快渡河!”

  “不,先回延川县!”

  包围夏侯孜的官兵也乱作一团,各有己见。

  夏侯孜虽然也脸色煞白,但他知道不能耽搁,更知道延川县与死地无异,当机立断:

  “渡河!去东岸!”

  见他开口,数百穿甲官兵簇拥着他与蒋系、郑助、马明光等人前往东岸。

  浮桥上拥挤了不少民夫和挽马车,甲兵们见状挥刀砍杀民夫,将挽马车推入延川水中,紧急护送夏侯孜抵达东岸。

  来到东岸后,他们能更直观看到天平军对官兵的屠杀。

  延川水内挤满了官兵,但部分官兵水性不好,而河水冰冷刺骨,不等他们游到岸边,便因为失温而被河水冲走。

  一时间,河上溺水者无数。

  岸上,许多官兵试图爬山逃亡,但天平军的锋锐不减,一路砍杀南下,距离夏侯孜先前大纛处不过里许。

  见状,夏侯孜只觉得脖颈一凉,来不及感叹自己差点受难,便见马明光急忙开口:

  “砍断浮桥,速速砍断浮桥!”

  “不能砍,我镇官兵还在西岸!”

  蒋系、郑助二人连忙阻止,而夏侯孜见状看向西岸情况,但见逃过来的官兵正在穿戴甲胄,南边的官兵也在穿甲准备北上驰援。

  “不必砍断甲胄,将甲兵集结此处,接应渡河官兵!”

  夏侯孜还算镇定,于是蒋系与郑助急忙将穿戴甲胄的甲兵凑在一起,在渡桥东岸列阵。

  乱阵中,王守文瞧见了移动到东岸的大纛,但他没有着急突袭夏侯孜,而是不断在东岸砍杀溃兵。

  马背上的天平军,将他们在凉州所学骑射尽数施展。

  “额啊!!”

  “救我……救我……”

  “我投降!我们投降!”

  额啊……

  数千官兵及上万民夫亦或被砍杀,亦或被射杀,还有逃入山林,溺死水中者无数。

  即便有投降者,也大多被天平军马蹄践踏,或者钝兵砸碎了脑袋。

  夏侯孜被这血腥的一幕吓得脸色惨白,蒋系和郑助也勉强维系起了东岸的数千官兵和上万民夫。

  他们列阵渡桥东岸,眼睁睁看着本镇官兵被屠杀大半。

  不止是他们,就连镇中兵马使及牙将们都脸色惨白。

  自刘继隆崛起算起,六七年的太平让泾原、凤翔等镇官兵失了彪悍。

  换做昔年,他们纵使再怎么不堪,也不至于被天平军当猪狗屠宰。

  不到半个时辰,西岸还能站着的官兵屈指可数,而王守文与吴煨等人策马来到渡桥对岸。

  凤翔、泾原等镇官兵见状纷纷列阵,后排甲兵取长弓搭箭,准备随时反击。

  王守文及吴煨见状后退二十余步,眺望东岸官兵布置。

  大约两千多官兵聚集在东岸,只敢列阵防守,不敢渡河抢救官兵。

  王守文扫视己方,并不见天平军受到多少死伤。

  见状,他心中生出股豪迈之气,顿时觉得官兵也不过如此,还不如河西的嗢末、回鹘等胡虏厉害。

  “对面可是夏侯孜!”

  王守文胆大上前,策马对东岸叫嚷道:

  “尔等庙堂虫豸,三言两语间便让我等弟兄在凉州戍边六年。”

  “如今我们只不过要求回家,尔等竟然设计伏击我等。”

  “如今突袭杀你几千人,好教你知道我天平军弟兄厉害。”

  “所谓凤翔、泾原等镇不过猪犬,如何敌得过我等猛虎?!”

  “劝尔等安分守己,奏表我二人为郓州、濮州刺史,我等便不与尔等结仇。”

  “如若还想设计陷害我等,必将尔等屠杀殆尽,以尔等血肉下酒!”

  王守文的声音在河谷间回荡,夏侯孜、蒋系等人脸色涨红。

  不等他们有所回应,王守文调转马头,率领精骑往北撤退。

  两名精骑离去前,还在渡桥西岸插上了一块木牌。

  待他们疾驰走远,夏侯孜这才黑着脸派甲兵取来木牌。

  “木牌上写着什么?”

  “这……这……”

  木牌被取到夏侯孜面前,取牌官兵支支吾吾。

  见状,夏侯孜生气上前拽过木牌,但见牌上四字……

  【官兵免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归义非唐,归义非唐最新章节,归义非唐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