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
咸通三年二月初,经过大半个月的讨论,随着长安晨钟作响,许多试图清算白敏中的官员终于认清了现实。
他们不再追求清算白敏中,改在白敏中的谥号上动手脚。
太常博士曹邺认为白敏中“病不坚退,驱逐谏臣,怙威肆行”,给他定谥号为丑。
曹邺的这番言论,赢得了无数官员的认可,而李漼为了将事情了结,也最终同意了这个请求。
就这样,作为白居易从弟,昔日大唐宰相、太原郡公加中书令与司徒的白敏中,便以恶谥“丑”,载入史书之中。
与此同时,白敏中的三子二婿也得到了一些闲散的官职。
长子白征复被拔擢为秘书省著作郎,二子白崇儒被拔擢至秘书省校书郎,三子白可久被拔擢为京兆府参军,女婿皇甫炜……
李漼这一手松,一手严的做法,既让白敏中昔日的政敌满意,也补偿了白敏中的子嗣,可谓皆大欢喜。
至少站在他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局面让他很满意。
因此在封赏了白氏子弟后,李漼便不再改动,前宣武军节度使毕諴也正式入朝为相。
不过在他解决白敏中身后事的时候,沉浸一整个冬季的西南前线却又重新燃起了战火。
“杀!!”
“放!”
“嘭嘭嘭——”
剑南道戎州境内,当喊杀声回荡天地间,大礼皇帝祐世隆亲率大军奔赴前线,合兵十万进攻聘州。
面对十万蛮军,驻守聘州的蔺茹真将谨遵高骈的军令,在浴血抵抗三日后撤走驯州。
尽管此时的聘州百姓已经被转移到了驯州,但对于大礼来说,三日拿下聘州,这无疑让祐世隆变得骄傲自满。
“哼……”
“朕早就说过,区区高骈,不过是唐廷之中略微善战的庸才罢了。”
“如今朕亲率大军前来,这高骈也不曾展露出你们所说的那般才能。”
“不过区区三日,便舍弃聘州逃亡驯州,东川军不过如此!”
聘州衙门内,祐世隆望着杂乱的正堂,似乎可以看到东川军撤走时的仓惶,为此而露出笑容。
站在他身后的段宗榜、杜元忠、杨缉思三人眉头紧皱。
他们三人和高骈所率的东川军对峙如此之久,早就了解高骈麾下东川军的坚韧。
如今东川军仅守聘州三日便仓惶撤退,这确实不太符合他们认识中的东川军。
“陛下,东川军素来坚韧,如今却仅仅死伤不足五百而逃亡驯州,着实不符合此前的形象。”
“臣以为,此恐怕为高骈诱敌深入之计!”
段宗榜走出来行礼解答,而祐世隆听后却冷哼道:“我看大军将是被高骈吓破了胆子!”
“陛下,臣绝无……”
“好了!”
段宗榜还想解释,却被祐世隆打断,而祐世隆也不想给他机会解释,只是开始布置道:
“杨酋庆率军四万进攻驯州,段宗榜为副将。”
“杜元忠督管三军粮草,杨缉思你清点伤亡,朕先率余下大军进攻总州。”
“臣等领旨……”
面对年轻气盛的祐世隆,众人只能无奈接受安排。
祐世隆确实很有野心和能力,但年轻是他的缺点。
面对年龄大他一倍的高骈,他这点心性,根本不够高骈挑拨。
因此当他按照高骈预想的分兵后,高骈便立马调集了兵马,准备主动出击。
“唏律律!”
总州城外,狭长的山道中聚集了数万人,而打头阵的则是三千披甲精骑。
高骈苦练的东川精锐,终于来到了初露锋芒的时刻。
身着锁子甲的高骈策马从总州城门向中军走去,一路上见到了无数官兵。
每伙官兵有挽马车两辆,民夫两名。
三千精骑、九千马军和近三千的民夫组成了此次作战的大军。
高骈策马来到一处矮丘上,俯瞰这支规模近一万五的精锐。
“节帅,以一万五击蛮军六万,是否有些托大?”
此刻,跟在高骈身后的王重任、张璘二人都不免紧张起来。
只是面对他们的紧张,高骈却异常沉稳。
“我就是要用这一万多人,正面击溃蛮军六万之众。”
“唯有如此,才能让蛮人畏我高千里如畏虎!”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眼底更是闪过自信的华光。
“出发,收复湖津!”
不等王重任等人继续提问,高骈抖动马缰,往官道中军的方向疾驰而去。
王重任、张璘两人迅速跟上,而大军也在号角声中行动起来。
总州往湖津而去,走官道距离近百里。
然而对于由精骑与马军所组成的东川大军来说,这点距离也不过就是一天半的路程罢了。
翌日正午,大礼的塘兵才在湖津城三十里外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此时的湖津城内,仅有五千蛮兵不到,而祐世隆所率六万大军距离湖津城还有八十余里。
“混账!这个高骈果然狡诈!”
行往湖津城的官道上,坐镇六万大军中军车驾内的祐世隆在见到加急内容时痛骂高骈。
只是骂归骂,他还是冷静下令道:“马军先行一步赶回湖津,大军明日正午前必须抵达湖津!”
“臣领命!”
十余名大礼将领纷纷应下,开始安排大军急行军驰援湖津城。
在他们加快行军速度的同时,高骈却已经指挥东川大军开始进攻湖津城了。
“放!”
“嘭嘭嘭——”
湖津城外,五十台投石机搭建而成,尽管是陇右军早就淘汰的老式配重投石机,可高骈依旧将其当做宝贝藏着掖着。
哪怕在陇右军面前,这种投石机已经十分落后。
但是在战火重燃的西南,高骈手中的这五十台配重式投石机依旧可称呼为“神器”。
湖津城修建在一处三面环河的地方,背后倚靠高山。
一条山溪汇入乌蒙水,而乌蒙水将东川军与大礼蛮军相隔。
乌蒙水不过宽二十余丈,对于早早准备好浮桥的高骈来说,根本算不上天堑。
大军轻易渡过乌蒙水,搭建投石机,在距离城墙不到百步的距离进攻城头。
“嘭——”
“额啊!!”
数十斤的沉重投石砸在夯土墙上,夯土垮塌飞溅,受伤者并不多,但投石砸在身旁的那种感觉,却令守城的蛮军们不断怪叫。
“云车、井欗、冲车……不要留手,以最快速度拿下湖津城!”
“今日拿下湖津城,全军每人赏钱三千!”
“张璘,带着你的三千精骑往南边的西安城巡哨,发现酋龙率军驰援,立马传信回来!”
高骈沉稳的调兵遣将,张璘和蔺茹真将一个负责侦查,一个负责攻城。
在如此局面下,高骈不讲究什么死伤,他只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湖津城这个桥头堡。
只要拿下了湖津城,他们反攻大军的补给线就从百余里外,缩短到五十里内。
拿下湖津城,后方的西安、东安、分协等三座城池都在湖津五十里范围内,很容易攻取。
当地复杂的地形,虽然不适合骑兵突袭,但也限制了祐世隆摆堂堂之阵,以数量压制己方。
在湖津往西安城这一路上,二十里路中,有十五里都在狭长的山谷中,左右宽不过五十步。
如果祐世隆敢在这种地方和自己作战,他高骈有自信以堂堂之阵,正面击垮六万蛮军。
“将士们,收复湖津,便在当日。”
“奉节帅令,今日拿下湖津城,全军每人赏钱三千!”
蔺茹真将策马来到阵前,眼看着民夫们正在手忙脚乱的搭建攻城器械,他毫不犹豫的向九千东川马步兵宣布了犒赏的事情。
尽管只是三千钱,但对于他们这些曾经是饥民的壮丁来说,三千钱足够让他们卖命了!
“杀!!!”
湖津城下,战火冲天,硝烟弥漫……
九千东川马步兵分为四十五支小队,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尽管他们今日已急行军四十里,但此刻却仿佛不知疲倦,眼中只有攻破城门的决心。
云车、井欗、冲车等攻城器械在兵卒的推动下,缓缓逼近城墙,发出沉闷行动声。
城头的蛮军早已严阵以待,床弩的弩弦紧绷,随着一声令下,巨大的弩矢如长枪般呼啸而出。
“砰——”
“注意弩车!!”
一支弩矢直接贯穿了一辆井欗,余势未减,又将两名披甲的东川军兵卒钉死在地。
鲜血从他们的口中和伤口喷涌而出,身体抽搐了几下,便再无声息。
这样的惨状并未让东川大军退缩,反而激起了他们更强烈的斗志。
二十台弩车齐射,弩矢如雨,摧毁了不少攻城器械,但东川军并未因此停滞。
他们将损坏的器械推入护城河,迅速搭建起浮桥。
云车、冲车沿着浮桥冲向城下,井欗上的东川军弓弩手与城头的蛮兵展开激烈的对射。
箭矢如蝗,双方兵卒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
“撞!”
“一二……”
“砰——”
“放石脂!!”
东川军的冲车在猛烈撞击湖津城的城门,呼吸间便发出震耳欲聋的撞击声。
城门甬道顶部冒出几个铁质的虎口,城楼里的蛮兵将石脂倾倒进入石槽里。
石脂顺着石槽流下,从虎口流出,尽数倾倒在了冲车与操作冲车的东川军身上。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城楼内的蛮兵往石槽上的石脂丢出火把……
“额啊!!!”
呼吸间,火焰腾起,将冲车和附近的东川军吞没。
东川的精锐兵卒被火焰包裹,惨叫着四处奔逃,最终倒在火海中,化为焦黑的尸体。
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肉味,令人作呕。
许多东川军兵卒忍不住呕吐,但更多的人咬紧牙关,继续攀爬云车,向城头冲锋。
城头的蛮兵奋力抵抗,檑木、滚石、滚水纷纷落下,试图击退东川军的进攻。
面对蛮兵的顽强抵抗,东川军前赴后继,云车上不断有人涌上城头,与蛮兵展开近身搏杀。
刀光剑影中,鲜血飞溅,喊杀声震天动地。
乌蒙水西岸,王重任望着惨烈的战场,眉头紧锁,忍不住对高骈说道:
“节帅,这样死伤会不会太大了?这些兵都是我们好不容易练成的精锐啊!”
高骈目光冷峻,凝视着远处的战场,声音如铁:“这是战争。”
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动摇,仿佛眼前的惨烈景象不过是战争必然的代价。
王重任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低下头,握紧了拳头。
高骈的目光依旧坚定,他不管死伤多少将士,他只知道湖津城必须攻下,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思绪间,他冷冷地下令:“继续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今日必破此城!”
战鼓再次擂响,东川大军的攻势更加猛烈……
湖津城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大礼的旗帜在硝烟中摇摇晃晃,仿佛在预示着什么。
从黄昏到入夜,马步兵们轮换三班,最终在子时三刻将湖津城拿下!
“唏律律……”
高骈策马走入湖津城,漆黑的环境下,唯有兵卒手中的火光可见四周环境。
入眼的火光处,基本都躺满了尸体。
这其中有蛮军的,也有东川军的,但蛮军居多,东川军鲜少。
军马驮载着高骈,踩踏着兵卒的尸体进入湖津城。
整座湖津城的百姓早就被祐世隆转移到了拓东城,不止是湖津城而是整个前线的百姓都被祐世隆迁徙离开了前线。
无数东川军正举着火把,两两一组的打扫战场。
遇到没有死透的蛮军,便一刀将他们送到地下,没有半点犹豫。
“节帅……”
在高骈抵达湖津衙门的同时,王重任从后方疾驰而来,脸色不太好看。
“此役阵没五百五十二名弟兄,重伤不可参战者一千一百四十六人。”
闻言,高骈颔首道:“没到两千人,比我预估的死伤少些。”
以九千马步兵进攻三千披甲蛮兵驻守的湖津城,最后只用四个时辰攻破城池,死伤不到两千,这确实可以称得上小捷。
“休整一夜,明日进攻二十余里外的西安城!”
高骈头也不回的往衙门内走去,王重任瞧着他背影,不知道该说什么。
“混账!!”
灯火通明的营帐内,睡梦中被亲卫叫醒的祐世隆还没清醒,便得知了湖津城放出失陷狼烟的消息,顿时睡意全无。
此时他距离湖津还有五十里,最少还需要一天半的时间才能赶到湖津城。
以如今的速度,他只能抢先驻守靖川和分协两座城池。
西安注定要失陷了,而西安南边的东安城,恐怕也岌岌可危。
想到这里,祐世隆愈发清醒,忍不住询问道:“现在什么时辰?”
“已经是寅时(3点)了。”将领回应。
“让人埋锅造饭,吃完饭后立马驰往分协,南下朱提!”
祐世隆果断下令,将领们也连忙应下。
随着时间推移,半个时辰转瞬即至,全军被叫醒吃饭,提前半个时辰拔营。
一日恍然过去,祐世隆率领的六万蛮军浩浩荡荡地抵达靖川。
马蹄声、脚步声混杂在一起,震得大地微微颤动。
行军路上的蛮军兵卒们脸上带着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战意。
他们与东川军作战三年,向来是胜多输少的局面,相信这次也是……
相比较蛮军兵卒的自信,身为大礼皇帝的祐世隆却眉头紧锁。
时间紧迫,高骈的东川大军正在步步紧逼,若不尽快行动,局势将更加不利。
“加快速度!”
思绪间,祐世隆厉声喝道,声音如雷,震得周围的兵卒纷纷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六万蛮军在靖川急匆匆的补充完粮草后,祐世隆便毫不犹豫地率领大军继续向分协城进发。
六万蛮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崎岖的山路上,尘土飞扬,气势汹汹。
与此同时,高骈的东川大军已对西安城发起了猛攻。
西安城小,城墙不过丈许高,八尺厚,又以夯土筑成,防御薄弱。
东川军在高骈的示意下开始进攻,阵上的云梯、冲车迅速逼近城墙,箭矢如雨,压制城头的蛮军。
尽管蛮军奋力抵抗,但在东川大军的猛烈攻势下,城头很快被突破。
三个时辰后,西安城陷落,城内一千五百蛮军大半被杀,余者被俘,押送总州……
高骈站在城头,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
他原本以为祐世隆的行军速度会更快,但没想到对方竟如此迟缓。
饶是如此,他却没有让东川将士们休息,而是不紧不慢的继续下令:“全军听令,向东安城进发!”
从湖津城到西安城不过二十里,从西安城到东安城也不过十五里。
如此短的距离,高骈有自信两日拔三城。
由于犒赏不停,因此在接到军令后,东川大军如狂风般席卷而去,十五里的距离转瞬即至。
东安城的守军还未从西安城陷落的消息中回过神来,便已看到高骈的大军兵临城下。
攻城战再次打响,东川大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东安城的防御在短短几个时辰内便被彻底摧毁。
至此,高骈彻底完成了两日拔三城的成就。
与此同时,距离东安城不过二十余里距离的祐世隆也得知了东安城被攻破的消息。
祐世隆就地扎营,摆出了要与高骈在东安城西边的牛头峡决战的架势。
对此,高骈自然求之不得。
他需要用这位大礼皇帝的惨败来告诉大礼与大唐,他高骈值得更高的官位!
咸通三年二月初,经过大半个月的讨论,随着长安晨钟作响,许多试图清算白敏中的官员终于认清了现实。
他们不再追求清算白敏中,改在白敏中的谥号上动手脚。
太常博士曹邺认为白敏中“病不坚退,驱逐谏臣,怙威肆行”,给他定谥号为丑。
曹邺的这番言论,赢得了无数官员的认可,而李漼为了将事情了结,也最终同意了这个请求。
就这样,作为白居易从弟,昔日大唐宰相、太原郡公加中书令与司徒的白敏中,便以恶谥“丑”,载入史书之中。
与此同时,白敏中的三子二婿也得到了一些闲散的官职。
长子白征复被拔擢为秘书省著作郎,二子白崇儒被拔擢至秘书省校书郎,三子白可久被拔擢为京兆府参军,女婿皇甫炜……
李漼这一手松,一手严的做法,既让白敏中昔日的政敌满意,也补偿了白敏中的子嗣,可谓皆大欢喜。
至少站在他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局面让他很满意。
因此在封赏了白氏子弟后,李漼便不再改动,前宣武军节度使毕諴也正式入朝为相。
不过在他解决白敏中身后事的时候,沉浸一整个冬季的西南前线却又重新燃起了战火。
“杀!!”
“放!”
“嘭嘭嘭——”
剑南道戎州境内,当喊杀声回荡天地间,大礼皇帝祐世隆亲率大军奔赴前线,合兵十万进攻聘州。
面对十万蛮军,驻守聘州的蔺茹真将谨遵高骈的军令,在浴血抵抗三日后撤走驯州。
尽管此时的聘州百姓已经被转移到了驯州,但对于大礼来说,三日拿下聘州,这无疑让祐世隆变得骄傲自满。
“哼……”
“朕早就说过,区区高骈,不过是唐廷之中略微善战的庸才罢了。”
“如今朕亲率大军前来,这高骈也不曾展露出你们所说的那般才能。”
“不过区区三日,便舍弃聘州逃亡驯州,东川军不过如此!”
聘州衙门内,祐世隆望着杂乱的正堂,似乎可以看到东川军撤走时的仓惶,为此而露出笑容。
站在他身后的段宗榜、杜元忠、杨缉思三人眉头紧皱。
他们三人和高骈所率的东川军对峙如此之久,早就了解高骈麾下东川军的坚韧。
如今东川军仅守聘州三日便仓惶撤退,这确实不太符合他们认识中的东川军。
“陛下,东川军素来坚韧,如今却仅仅死伤不足五百而逃亡驯州,着实不符合此前的形象。”
“臣以为,此恐怕为高骈诱敌深入之计!”
段宗榜走出来行礼解答,而祐世隆听后却冷哼道:“我看大军将是被高骈吓破了胆子!”
“陛下,臣绝无……”
“好了!”
段宗榜还想解释,却被祐世隆打断,而祐世隆也不想给他机会解释,只是开始布置道:
“杨酋庆率军四万进攻驯州,段宗榜为副将。”
“杜元忠督管三军粮草,杨缉思你清点伤亡,朕先率余下大军进攻总州。”
“臣等领旨……”
面对年轻气盛的祐世隆,众人只能无奈接受安排。
祐世隆确实很有野心和能力,但年轻是他的缺点。
面对年龄大他一倍的高骈,他这点心性,根本不够高骈挑拨。
因此当他按照高骈预想的分兵后,高骈便立马调集了兵马,准备主动出击。
“唏律律!”
总州城外,狭长的山道中聚集了数万人,而打头阵的则是三千披甲精骑。
高骈苦练的东川精锐,终于来到了初露锋芒的时刻。
身着锁子甲的高骈策马从总州城门向中军走去,一路上见到了无数官兵。
每伙官兵有挽马车两辆,民夫两名。
三千精骑、九千马军和近三千的民夫组成了此次作战的大军。
高骈策马来到一处矮丘上,俯瞰这支规模近一万五的精锐。
“节帅,以一万五击蛮军六万,是否有些托大?”
此刻,跟在高骈身后的王重任、张璘二人都不免紧张起来。
只是面对他们的紧张,高骈却异常沉稳。
“我就是要用这一万多人,正面击溃蛮军六万之众。”
“唯有如此,才能让蛮人畏我高千里如畏虎!”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眼底更是闪过自信的华光。
“出发,收复湖津!”
不等王重任等人继续提问,高骈抖动马缰,往官道中军的方向疾驰而去。
王重任、张璘两人迅速跟上,而大军也在号角声中行动起来。
总州往湖津而去,走官道距离近百里。
然而对于由精骑与马军所组成的东川大军来说,这点距离也不过就是一天半的路程罢了。
翌日正午,大礼的塘兵才在湖津城三十里外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此时的湖津城内,仅有五千蛮兵不到,而祐世隆所率六万大军距离湖津城还有八十余里。
“混账!这个高骈果然狡诈!”
行往湖津城的官道上,坐镇六万大军中军车驾内的祐世隆在见到加急内容时痛骂高骈。
只是骂归骂,他还是冷静下令道:“马军先行一步赶回湖津,大军明日正午前必须抵达湖津!”
“臣领命!”
十余名大礼将领纷纷应下,开始安排大军急行军驰援湖津城。
在他们加快行军速度的同时,高骈却已经指挥东川大军开始进攻湖津城了。
“放!”
“嘭嘭嘭——”
湖津城外,五十台投石机搭建而成,尽管是陇右军早就淘汰的老式配重投石机,可高骈依旧将其当做宝贝藏着掖着。
哪怕在陇右军面前,这种投石机已经十分落后。
但是在战火重燃的西南,高骈手中的这五十台配重式投石机依旧可称呼为“神器”。
湖津城修建在一处三面环河的地方,背后倚靠高山。
一条山溪汇入乌蒙水,而乌蒙水将东川军与大礼蛮军相隔。
乌蒙水不过宽二十余丈,对于早早准备好浮桥的高骈来说,根本算不上天堑。
大军轻易渡过乌蒙水,搭建投石机,在距离城墙不到百步的距离进攻城头。
“嘭——”
“额啊!!”
数十斤的沉重投石砸在夯土墙上,夯土垮塌飞溅,受伤者并不多,但投石砸在身旁的那种感觉,却令守城的蛮军们不断怪叫。
“云车、井欗、冲车……不要留手,以最快速度拿下湖津城!”
“今日拿下湖津城,全军每人赏钱三千!”
“张璘,带着你的三千精骑往南边的西安城巡哨,发现酋龙率军驰援,立马传信回来!”
高骈沉稳的调兵遣将,张璘和蔺茹真将一个负责侦查,一个负责攻城。
在如此局面下,高骈不讲究什么死伤,他只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湖津城这个桥头堡。
只要拿下了湖津城,他们反攻大军的补给线就从百余里外,缩短到五十里内。
拿下湖津城,后方的西安、东安、分协等三座城池都在湖津五十里范围内,很容易攻取。
当地复杂的地形,虽然不适合骑兵突袭,但也限制了祐世隆摆堂堂之阵,以数量压制己方。
在湖津往西安城这一路上,二十里路中,有十五里都在狭长的山谷中,左右宽不过五十步。
如果祐世隆敢在这种地方和自己作战,他高骈有自信以堂堂之阵,正面击垮六万蛮军。
“将士们,收复湖津,便在当日。”
“奉节帅令,今日拿下湖津城,全军每人赏钱三千!”
蔺茹真将策马来到阵前,眼看着民夫们正在手忙脚乱的搭建攻城器械,他毫不犹豫的向九千东川马步兵宣布了犒赏的事情。
尽管只是三千钱,但对于他们这些曾经是饥民的壮丁来说,三千钱足够让他们卖命了!
“杀!!!”
湖津城下,战火冲天,硝烟弥漫……
九千东川马步兵分为四十五支小队,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尽管他们今日已急行军四十里,但此刻却仿佛不知疲倦,眼中只有攻破城门的决心。
云车、井欗、冲车等攻城器械在兵卒的推动下,缓缓逼近城墙,发出沉闷行动声。
城头的蛮军早已严阵以待,床弩的弩弦紧绷,随着一声令下,巨大的弩矢如长枪般呼啸而出。
“砰——”
“注意弩车!!”
一支弩矢直接贯穿了一辆井欗,余势未减,又将两名披甲的东川军兵卒钉死在地。
鲜血从他们的口中和伤口喷涌而出,身体抽搐了几下,便再无声息。
这样的惨状并未让东川大军退缩,反而激起了他们更强烈的斗志。
二十台弩车齐射,弩矢如雨,摧毁了不少攻城器械,但东川军并未因此停滞。
他们将损坏的器械推入护城河,迅速搭建起浮桥。
云车、冲车沿着浮桥冲向城下,井欗上的东川军弓弩手与城头的蛮兵展开激烈的对射。
箭矢如蝗,双方兵卒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
“撞!”
“一二……”
“砰——”
“放石脂!!”
东川军的冲车在猛烈撞击湖津城的城门,呼吸间便发出震耳欲聋的撞击声。
城门甬道顶部冒出几个铁质的虎口,城楼里的蛮兵将石脂倾倒进入石槽里。
石脂顺着石槽流下,从虎口流出,尽数倾倒在了冲车与操作冲车的东川军身上。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城楼内的蛮兵往石槽上的石脂丢出火把……
“额啊!!!”
呼吸间,火焰腾起,将冲车和附近的东川军吞没。
东川的精锐兵卒被火焰包裹,惨叫着四处奔逃,最终倒在火海中,化为焦黑的尸体。
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肉味,令人作呕。
许多东川军兵卒忍不住呕吐,但更多的人咬紧牙关,继续攀爬云车,向城头冲锋。
城头的蛮兵奋力抵抗,檑木、滚石、滚水纷纷落下,试图击退东川军的进攻。
面对蛮兵的顽强抵抗,东川军前赴后继,云车上不断有人涌上城头,与蛮兵展开近身搏杀。
刀光剑影中,鲜血飞溅,喊杀声震天动地。
乌蒙水西岸,王重任望着惨烈的战场,眉头紧锁,忍不住对高骈说道:
“节帅,这样死伤会不会太大了?这些兵都是我们好不容易练成的精锐啊!”
高骈目光冷峻,凝视着远处的战场,声音如铁:“这是战争。”
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动摇,仿佛眼前的惨烈景象不过是战争必然的代价。
王重任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低下头,握紧了拳头。
高骈的目光依旧坚定,他不管死伤多少将士,他只知道湖津城必须攻下,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思绪间,他冷冷地下令:“继续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今日必破此城!”
战鼓再次擂响,东川大军的攻势更加猛烈……
湖津城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大礼的旗帜在硝烟中摇摇晃晃,仿佛在预示着什么。
从黄昏到入夜,马步兵们轮换三班,最终在子时三刻将湖津城拿下!
“唏律律……”
高骈策马走入湖津城,漆黑的环境下,唯有兵卒手中的火光可见四周环境。
入眼的火光处,基本都躺满了尸体。
这其中有蛮军的,也有东川军的,但蛮军居多,东川军鲜少。
军马驮载着高骈,踩踏着兵卒的尸体进入湖津城。
整座湖津城的百姓早就被祐世隆转移到了拓东城,不止是湖津城而是整个前线的百姓都被祐世隆迁徙离开了前线。
无数东川军正举着火把,两两一组的打扫战场。
遇到没有死透的蛮军,便一刀将他们送到地下,没有半点犹豫。
“节帅……”
在高骈抵达湖津衙门的同时,王重任从后方疾驰而来,脸色不太好看。
“此役阵没五百五十二名弟兄,重伤不可参战者一千一百四十六人。”
闻言,高骈颔首道:“没到两千人,比我预估的死伤少些。”
以九千马步兵进攻三千披甲蛮兵驻守的湖津城,最后只用四个时辰攻破城池,死伤不到两千,这确实可以称得上小捷。
“休整一夜,明日进攻二十余里外的西安城!”
高骈头也不回的往衙门内走去,王重任瞧着他背影,不知道该说什么。
“混账!!”
灯火通明的营帐内,睡梦中被亲卫叫醒的祐世隆还没清醒,便得知了湖津城放出失陷狼烟的消息,顿时睡意全无。
此时他距离湖津还有五十里,最少还需要一天半的时间才能赶到湖津城。
以如今的速度,他只能抢先驻守靖川和分协两座城池。
西安注定要失陷了,而西安南边的东安城,恐怕也岌岌可危。
想到这里,祐世隆愈发清醒,忍不住询问道:“现在什么时辰?”
“已经是寅时(3点)了。”将领回应。
“让人埋锅造饭,吃完饭后立马驰往分协,南下朱提!”
祐世隆果断下令,将领们也连忙应下。
随着时间推移,半个时辰转瞬即至,全军被叫醒吃饭,提前半个时辰拔营。
一日恍然过去,祐世隆率领的六万蛮军浩浩荡荡地抵达靖川。
马蹄声、脚步声混杂在一起,震得大地微微颤动。
行军路上的蛮军兵卒们脸上带着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战意。
他们与东川军作战三年,向来是胜多输少的局面,相信这次也是……
相比较蛮军兵卒的自信,身为大礼皇帝的祐世隆却眉头紧锁。
时间紧迫,高骈的东川大军正在步步紧逼,若不尽快行动,局势将更加不利。
“加快速度!”
思绪间,祐世隆厉声喝道,声音如雷,震得周围的兵卒纷纷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六万蛮军在靖川急匆匆的补充完粮草后,祐世隆便毫不犹豫地率领大军继续向分协城进发。
六万蛮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崎岖的山路上,尘土飞扬,气势汹汹。
与此同时,高骈的东川大军已对西安城发起了猛攻。
西安城小,城墙不过丈许高,八尺厚,又以夯土筑成,防御薄弱。
东川军在高骈的示意下开始进攻,阵上的云梯、冲车迅速逼近城墙,箭矢如雨,压制城头的蛮军。
尽管蛮军奋力抵抗,但在东川大军的猛烈攻势下,城头很快被突破。
三个时辰后,西安城陷落,城内一千五百蛮军大半被杀,余者被俘,押送总州……
高骈站在城头,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
他原本以为祐世隆的行军速度会更快,但没想到对方竟如此迟缓。
饶是如此,他却没有让东川将士们休息,而是不紧不慢的继续下令:“全军听令,向东安城进发!”
从湖津城到西安城不过二十里,从西安城到东安城也不过十五里。
如此短的距离,高骈有自信两日拔三城。
由于犒赏不停,因此在接到军令后,东川大军如狂风般席卷而去,十五里的距离转瞬即至。
东安城的守军还未从西安城陷落的消息中回过神来,便已看到高骈的大军兵临城下。
攻城战再次打响,东川大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东安城的防御在短短几个时辰内便被彻底摧毁。
至此,高骈彻底完成了两日拔三城的成就。
与此同时,距离东安城不过二十余里距离的祐世隆也得知了东安城被攻破的消息。
祐世隆就地扎营,摆出了要与高骈在东安城西边的牛头峡决战的架势。
对此,高骈自然求之不得。
他需要用这位大礼皇帝的惨败来告诉大礼与大唐,他高骈值得更高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