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县湛卢山中,江闻已经独战群尸不知道多少时辰,却没有一丝要力竭衰退的踪迹。
一座年深日久、艰难运作的术数大阵,正在江闻的脚下如有实质地铺展开来,伴随着摩尼宝珠那常人不可凝视,却又能无物不照、深入九泉的特殊光芒照耀,让山头间都是一种奇诡的波状花纹,仿佛整个山头都是由一块巨大的天外陨石构成。
可这分明是一件更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这座大阵广阔异常,在天依托于玄武七宿中的牛宿,在地沉附于松溪县内十座山头的环绕,即便是以湛卢山这个中心铺陈开来算,也足足有方圆数十里。
这么庞大的陨石若是坠落到了地球,现在江闻脚下所立足的,就只会是一个凹陷于地表的陨石坑了。
但纵有种种不协横亘在江闻心头上,他现在也已经无暇去过多思考。
因为此刻急迫于他眼前的,是无数熏黑焦炭般的尸体,面目模糊地将他重重叠叠包围起来,低沉嘶吼化为凶恶浪潮横越了数里,仿佛一块丝绸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虱子,随着人手牵动,正以混乱而整齐脚步追赶鲜血气味,准备扑上去饕食至死。
“这些焦尸表现的相当古怪。似乎对于内力拳脚都无所顾忌,唯独我手中这把刀剑能够殛伤逼退……可好像,又不是那么的畏惧?”
江闻很快就想到办法分心多用,他一面以左右互搏术施展玉女素心剑法,双剑齐出地前后顾应,密不透风地在焦尸群中斩杀穿梭,另一方面仍在思索破局的办法,因此只能边想边脱口而出,确保自己的思路不要有所跳跃错漏。
江闻记得《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中曾记载,先秦时期有一位相剑大师名为薛烛,就曾经品评过欧冶子所铸造的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把宝剑。
越王勾践请来薛烛,先是拿出毫曹剑和巨阙剑,说毫曹剑可决秋水、锋利无比,巨阙剑无坚不摧、金铜难挡,分别是铸剑的两个极端,均为世间凡人难以企及的名剑。
然而薛烛只扫瞄一秒钟,就用兴致缺缺甚至无聊的声音说:「毫曹的光华已经涣散了,巨阙质地愈来愈粗糙,两把剑都不算是宝剑。」
如今的江闻十分相信薛烛不是信口雌黄,而在这些活跃于春秋战国、并引发了煌煌剑道千年辉煌的先辈们之中,也一定有一种特别的方法能够辨别宝剑优劣。
因为越王勾践手中那把可决秋水、锋利无比的毫曹剑,终究没能斩断岁月长河,没过多久便剑锋消沉,剑气涣散,只剩下《越绝书》中惊鸿一现的名字留存。而巨阙剑更不用说了,虽然剑身质地仍旧坚硬无比,但锋利程度却已经大不如前——
此前陈近南总舵主迷信名剑之威,手持巨阙剑大战马宁儿未果就是铁证,当时若不是江闻等人横插一手,陈总舵主此时已经在自己的背景音乐里光速退场了。
要知道,薛烛相剑距离宝剑铸造的时期,还不到百年光阴。而如今两千年过去,剩下的几把名剑纵使余威犹在,却也难免要走上巨阙剑的老路,逐渐丧失了某种冥冥之中才有的“光华”。
而这种“光华”,很可能就是让宝剑不论藏在何处,都能够透过剑匣气冲牛斗的“紫气龙光”……
焦尸如浪潮般向江闻涌来,又被他剑气纵横地层层逼退,似乎这片土地上时时刻刻都在江河倒流、山川异形,变幻出险恶而狰狞的图景,可江闻却时时刻刻都在出神,甚至于有闲暇望向头顶那颓然倾倒向一侧的苍穹,仿佛整片星河都被一只大手紧捏揉皱,折射成面目全非地的样子。
“十山大阵看来有着很大的缺陷……”
“我不相信世间会这么恰巧,就在春分这天出现骑龙羽人图……”
“而又在春分这天,被世人遗忘多年的十山大阵突然启动,正好把我围困在当中……”
可就在这时,某个声音毫无征兆地在江闻耳边吹响,仿佛一道清风、一泓明月出现的那般自然,让人难以生起一丝一毫的防备,乃至于江闻也是在听闻的第一秒浑身汗毛耸立,下一秒就忽然嬉皮笑脸了起来。
【是啊。道长不觉得其中最巧的事情,是为何你每每行踪诡异,又每次都能出现在我面前吗……】
……………………
江闻斩出一剑作为回应,璀璨剑光瞬间仿佛星辰间的游龙,要在春分之日登天而去。
“哎,女难这个事吧,我实在很难跟你解释。只能说你这里围着十座大山,而我出门围着十个女子,可能冥冥中就是注定要撞在一起的。”
江闻无需想象,都能察觉到声音的源头是一个神情永远似笑非笑,眼神中带着狂人才会有的歇斯底里和极端平静,面貌虽然保持着青春之姿,鬓角却突兀地横生出一道道清晰的浅白。
“我早该想到的,红莲圣母虽然自称已然‘悉数清肃’了教中的青阳余毒,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她又焉知‘悉数清肃‘这个答案,是不是阁下这位青阳教主故意传回给她的呢?”
江闻清楚,在自己和赵无极之间终有一战,但他没料到两人会是在这个时间、于这处地点、以这种方式碰面。以至于他都懒得去猜测自己到底是在鸡足山暴露了行踪,还是回到武夷山后泄露的消息,毕竟他只要有消息在福建一地出现,就极有可能被赵无极的青阳教所斩获。
然而回答他的声音却突显得寞然。
【道长多心了,先前我虽然对阁下踪迹多有瞩目,但今日之事,诚是意料之外……】
沉默,致命的沉默。
一瞬间湛卢山间除了凛冽的风响剑声,就剩下两个当下尚未谋面之人的沉默。
江闻不死心地追问道:“赵教主还是这么诙谐。如果不是前来设计我,你又为何要在百忙之中亲临建宁府,又无缘无故地出现在这个荒山野岭当中?”
赵无极的声音浮现于无形,依旧似笑非笑。
【江道长毋忧,我此番是为寻仙而来。】
江闻瞬间心神一紧,双目之中闪出凛冽骇人的光芒,焦尸们面临的剑意再度推升嬗变,似乎在剑招之间夹着许多流光溢彩的多核结晶,所到之处万物粉碎,再也无可黏合。
两成内力带给江闻的,不仅仅是真气运转上的便利,更多的是支撑他施展无上武艺的空间。即便此时的内力丝毫不曾外放,焦尸也不怕内力轰击的影响,但对江闻这样的高手来说,足以将武功施展到神而明之的境界了。
此刻,似乎是明白焦尸大军无法威胁到江闻,自己对于江闻的估计也出现了偏差,原本如潮水般的汹涌异群渐渐变得松懈了下来,甚至有一些焦尸略带茫然地望向天空,愣怔地看着直冲牛斗两宿的紫气龙光。
“赵教主寻的仙,不在武夷山中,还是请回吧。”
江闻语气变化,仿佛回到了福州大狱深处那个剑拔弩张、龙虎争鸣的交锋时刻。
幔亭峰中潜藏着的千古灾螺,闽越古城压埋着的佛国巨象,都是能在这个世间掀起惊天祸患的希夷之物。若赵无极此番想对这两个事物下手,哪怕今日他江闻是被有心算无心,先手便处于不利局面,也不惜一切代价要将他诛灭在这里。
“………”
江闻缓缓收剑还鞘,数个时辰的血战虽然让他汗透衣衫,却完全没有损耗到他的神华,乃至于让这位剑客像极了一柄打磨的恰到好处的宝剑,时刻能够再度出鞘。
而这再度出鞘之时,便是石破天惊的那刻。
【想不到数月不见,江道长隐然弥足了之前经脉逆转、内力驳杂的隐患,武功竟然也再度精进了。】
很显然,赵无极先前就研究过江闻的功夫底子,看出他不耐久战的弱点,然而现在的江闻已经今非昔比了。
“赵教主过奖了,阁下的武功神鬼莫测,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江某顶多算是赛艇穷追罢了。”
“只是很可惜,这没有仙,阁下请回吧。”
【有仙,就在这里。】
“我说了,这里没有。”
赵无极的说法很笃定,江闻的答复也不容置疑,在两人剑拔弩张的语气之中,颇有一种各行其道的怪异坚持,如果此刻有眼神上的对视,那一定涌动着某种极其危险的味道。
就在气氛中的火药味浓烈到即将引爆时,赵无极的声音却忽然选择了息事宁人。
【江道长莫要误会了,我对缦亭峰和闽越王城之中的事物并不感兴趣——】
【假若我有心谋取,又哪里会拖延到阁下出手的时分呢?】
江闻一口内气差点没有走岔,赵无极这厮这么说,看来是存心戏弄于他,生怕自己不想歪。
赵无极所说的理由过于充分,比如闽越古城之时,他就曾派武当掌门冯道德前来;架壑升仙之宴,极有可能也是他故意泄露给红阳圣童的,随后福州城和广州城中的种种事端,甚至直接就是他谋划的手笔。
可偏偏通晓内情的赵无极在这些事情当中,似乎都只是充当的搅动风云的幕后棋手,并非打算将希夷之物收入囊中。
但江闻转念一想,这就更不对了——
如果他真的有他自己所说这么澹泊高远,就根本不会跑到这处荒郊野里蹉跎岁月。
【……松溪湛卢山中藏着仙人,乃是我武当祖师张真人所说,自然不会有所差谬。】
江闻刚想到此处,赵无极便恰到好处地补上了一句,让他脑海中的疑问从一个顿时泡沫涌起般化生出了无数个。
“仙人?什么先人?山本的先人吗?”
江闻看似漫不经心地随口一问,却让赵无极的语气多出了一丝的赞赏。
【阁下不愧是有大智慧之人。依江掌门看来,什么是仙人呢?】
按照古籍之中的说法,仙人们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皆拥有世间难以描述想象的奇异能力,日日神游乎六合之外,且具备禁咒鬼神、幻化万端之道法仙术。
可像赵无极这般离经叛道、悖反寻常的人物,绝不可能会被这种遁世逃禅的说辞所蛊惑,反而是他自己、分明天天拿着这般说辞在蛊惑着其他人。
譬如广州城中的李行合,就是在他的蛊惑哄骗之下,学习了某种魔怔的“成仙之法”,才会在刑具加身千刀万剐时一哂对之,甚至表现得甘之如饴。
说到李行合,就不得不提及宋献策和他所出身的方仙道。
这帮人从祖师宋毋忌、徐福开始,就拿着形解销化、依于鬼神的手段哄骗诸侯国君,却也还没能描绘出如后世成仙那般美好的蓝图。
如唐前仙话中的主人公潜隐林谷而成仙,成仙后也只是形体变化、肉体长生不死而已,看不到什么神通仙术;在魏晋时期,成仙与得道更是被视为两种不同的长生之法,仙人与得道者存在很大区别,仙人更多的就是老而不衰、延年久视。
再往前的时代,仙人的形象就更加简陋了。
汉代早期仙人之形貌大多丑怪,尤以体生绿毛、背生双翼为特征,如《淮南子》中《若士》的记载,称他是古之神仙,有人曾经在山林深谷之中见过,他形体怪异憔悴、见人则逃于墓碑之后,以龟蟹蛤蜊及草根树皮松子等物为食,全然不见仙人潇洒翩跹的妙态。
王充在《论衡·无形》中则明确表示:“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千岁不死。”确实表明汉代人民,将体生绿毛作为成仙之体证,认为那些面生异骨,体有奇毛,离群索居的便是神仙。
江闻摇了摇头。
“我没见过神仙,也不知道什么是仙人。”
【可本门祖师张真人就见过,并且就在这些连绵起伏的闽北大山之中,更有一次便在你所立足的这座湛卢山!】
“……所以这座十山大阵,乃是出自于张真人的手笔?”
赵无极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考虑要不要给江闻一个准确的答复,但是片刻之后还是缓缓说道。
【祖师张真人虽然亲睹了仙人的踪迹,但并未布下阵法,是后来的武当张松溪在抗倭途中发觉异样,才在某个残阵的基础上根据金轮台中秘藏的三丰真人阵法图稿,依托县中十山布置这处大阵,用于继续隔断气冲牛斗的异象。】
江闻无怪赵无极要思索片刻,这段话中的信息量也过于庞大了,并且其中每个人的意图都晦涩莫名,云龙舞时的一鳞半爪更显得气氛诡秘,难怪赵无极要亲自前来。
“既然张真人只是提及此事,赵教主又是为何如此伤心?”
江闻就像一个狡猾无端的猎物,明知道身后追踪着耐心而残忍的猎人,却偏偏要在猎人布置的陷阱之间徘徊跳跃,屡屡不按套路地反向提出问题,想要反引对方落入陷阱。
【江道长,你既然能从鸡足山华首岩中活着出来,也领略过白阳教那连微尘刹那都能算计的手段,自然应该晓得前元首罗王的诸多事迹吧。】
赵无极传音所说的话轻巧万分,却让江闻的内心又轻颤了一下。
他在鸡足山华首岩中的遭遇,明明只有他和被首罗王夺舍的妙宝法王清楚,其余就算是安仁上人、品照小和尚和骆霜儿,都不可能清楚其中的详情,可赵无极刚才的口风却又好像知道了什么事情,这就让他不免有些惴惴。
但表面上,江闻仍作不动声色的嬉笑模样,对着不知身处何处的赵无极说道。
“首罗王乃是前元江湖一大祸首,当初湛卢山中的名剑山庄就是被他所灭。难道这里与他有关?”
【正是。当初武当祖师张真人在击败首罗王后,便开始云游天下,只为了破除首罗王所遗留的种种恶法败果,还天地一个朗朗乾坤。】
【当初祖师沿着崇安古道深入闽地,先踏闽越古城,又到幔亭仙峰,而到访湛卢山时,就发现了当初首罗王与一群叫‘值符九星’的人斗法的痕迹,也正是因此才偶遇了山中仙人,匆匆一睹。】
江闻反复咀嚼着话语中的营养,一边不假思索地说道:“这么看来张真人还挺闲的呀,莫非也去过鸡足山?”
【云南一地,祖师曾在那盘桓数年。但他去鸡足山却不是发觉什么异样,只是追杀一名邪派高手而至……】
赵无极似乎也很有兴致,讲起当时的江湖上流传着一门邪寒之极、奇诡无比的阴毒内功,内力一旦入体便会盘踞在丹田之处寒冷彻骨,寒毒入体,发作时痛苦难当,九死一生。
张三丰以为此事是首罗王的流毒,便在云南经过了多方探查后锁定一名叫百损道人的武林高手,最后两人缠斗三天三夜,才在鸡足山阴将他击杀,结果却发现此事,似乎跟首罗王没有太大关系。
江闻原本听得兴致勃勃,时不时地就点头称好,却没想如今越听越不对劲。
“……张真人可是正道巨擘,行事怎么能如此酷烈呢?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多不好呀。”
反应过来的江闻这才听明白,百损道人按理说是倚天屠龙记里玄冥二老的师父,似乎确实是死在张三丰的手下,可按照赵无极的描述,这算什么玄冥神掌?分明是如今盘踞在他体内的寒山劲吧!
难怪江湖传言张三丰真人切开是黑的,并且最讨厌和尚,他这明明就是针对寒山内功这门纯正而离谱的佛门内功,打算趁机把寒山拾得,也就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留在人间的后手给抹煞掉——
这分明才是事情的真相吧!
虽然这不能全怪张真人。
毕竟就连经历两个世界的江闻,也是第一次看到寒山内功这种,在邪门、阴损、作孽、离奇、恶心人、别沾边各个方面都登峰造极的六边形武功,损人损己自找苦吃。
但这更不能怪江闻,表现的这么义愤填膺。
毕竟他现在就身怀着此世间最为高强深厚的寒山内劲,并且兼具着白阳教名誉未来佛祖的隐藏身份,怕就怕万一这神出鬼没的张真人现在还没仙去,此刻跑出来给他一下就有得受了。
【江道长,难道没有听闻祖师‘甲子荡魔’的事迹吗?】
此话一出,江闻更是如遭雷击,心说好好好,“甲子荡魔”可以这么理解的是吧。
所谓的“甲子荡魔”,传说是中年时期张三丰在武功大成之后,曾用一甲子的时间剿灭江湖邪恶势力,这期间的张三丰几乎把江湖上的的恶人连根崛起,包括那些曾被蒙元所收买的门派和高手,也正是因为张三丰这一举动,甚至导致元末明初的高手都出现了断代。
可要是按照赵无极的说法,所谓的“甲子荡魔”可就不只是比喻借拟了,分明真是行走江湖对付希夷之物整整一个甲子,而那些邪道高手,不过是他顺手杀掉的罢了!
这么一想,江闻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也没那么危险,抹了抹冷汗说道。
“这张真人还是太冲动了……话说回来,真人遇见希夷行事镇压,遇见邪道高人反手剿灭,结果就把这位仙人当一个屁给放了?湛卢山的仙人也太没有排面了吧?”
【仙者,长生僊去也……】
江闻本以为自己能够顺理成章地套出更多的话,却没想到赵无极比他想的还要更加狡猾,忽然间顾左右而言他,罔费江闻的一番心思。
深深山林怪风肆虐,此时的天幕穹窿哪怕在十种颜色的神气支撑之下,也越发见得式微昏暗,而屏障之外的天空正在熊熊燃烧,天火疯狂肆虐在漆黑的画卷之上,那是只有通过观星望气之术,又或者摩尼宝珠般异宝烛照,才有幸让凡人窥见的疯狂场面。
跨龙羽人在春分这天,如约而至地出现在了天空中,这次所遗留的不再是千万年前的残景,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眼前的诡异场景,就好像天空大地的位置猛然颠覆,从地脉深处放起了源源不绝的璀璨烟花……
那时从地底不断涌出的紫气龙光刺破屏障,正毫无保留地冲向田野间牛斗两宿的方向——
源于苍龙七宿中心宿大火星的龙光,却疯狂逆涌向玄武七宿的牛宿!天地之数,日月五星,皆起于牵牛!
《汉书》之《天文志》提到过:“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很明显在这个对由天文星象推至天人感应学说而最为狂热的朝代里,就已经对于牛宿有着非常深刻而隐秘的认识。
江闻也猜不透这座大阵,如今究竟是逆转了紫气龙光所要回归的位置,还是如今他的所见,才是紫气龙光真正的归宿,因为数千年以来都被星象谶纬所笃信的二十八星宿分野,很可能也存在着某些低维度本就无法想明白的谬误。
正是所谓的“气冲牛斗”,让人们将目光一直看向玄武七宿的方向,可这一切很可能是湛卢山中始作俑者所布下的迷阵,让他们忽略了真正的危险,其实来自于苍龙七宿所在的方向。
此时江闻背后的湛卢剑嗡嗡作响,似乎剑身之中也有一股莫名力量正被天空牵引,想要破体而出,却终究被质地坚硬、千年不败的合金剑身所固锁。
知者不敢言,言者不敢书,一切脉脉直至今日。
江闻喃喃道:“这也太疯狂了,是谁设下这么大的一场骗局,就为了做这么无聊的事情呢?”
赵无极似乎也遥望着天外无穷无尽的异象,发出了让人捉摸不透的感叹。
【古书言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然而这一切,恐怕连当初在此以白马白牛祀昆吾之神的越人,都想不到会有这么离奇巧合的事情吧……】
江闻听完微微愣怔,看了看湛卢剑,随后忽然抬起头望天说道。
“我明白了……在天为紫气龙光,在地为神锋兵刃……那么,在人呢?”
江闻瞬间领悟到的事情,似乎也震惊了赵无极,他时隔许久才压低发出声音,同时似乎在和什么极为危险的力量抗衡着。
【江道长,你又明白了什么?】
江闻不屑于与这个悭吝的人多做分享,潜鳞戢羽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懂得。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早到他从易云葬身的剑窟里走出来的时候,江闻就怀疑过这片土地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能够悄然替换掉物质之中的碳元素,然后呈现为某种更加坚硬怪异的状态。
只不过他当时被“炭人”的存在所恼怒,并没有立刻联想到人类作为碳基生物,本来也是一种可以被替换的东西,直至他刚才被漫山遍野的焦尸所围困,才渐渐领悟到其中的奥秘——如此想来,他倒还是得感谢赵无极的安排了。
有的时候,江闻曾认为自己在想象力方面能凌驾于古人,但也有的时候,他会被古人那种超越道德边界,乃至万事皆允的实验态度所惊吓。
江闻正试图说服自己,他是暂时地抛弃人性进行思考——假如有一些人没有变成“人炭”,也没有变成“焦尸”呢?
就在此时,一股咆哮山林的杂音忽然响起,不远山头之上有一道幽微残缺的身影矗立,似人似兽不可分辨,浑身斑驳如古松,发蓬蓬如羽葆,此刻正被发北面而噪,对着天地发出阵阵鬼吼之声。
“……我明白了,但是我无论如何,也不觉得你说的对。”
江闻愕然片刻,又自顾自地摇头。
赵无极的声音之中带着一丝丝嘲笑。
【江道长,怎么连武当祖师张真人的话,你现在都要怀疑】
【如今在你面前的,明明就是‘仙人’。】
江闻十分怀疑,所谓捭阖天下、落子如山的全才人物、青阳教主赵无极,其实是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疾病互相作用的产物。
因为他接下来的话,让江闻都惊叹于武当一脉的天马行空。
【《尔雅·释名释长幼》言,“老而不死曰仙”。这便是生活了不知多少岁月的仙人,你又因何如此不屑一顾。祖师曾经猜测过,此物在人,当为金液大药……】
江闻捂住了脸。
疯了,果然全都疯了。
“金液”的炼制之法,出自《道藏·洞神部》之《太清金液神丹经》,所谓金液,其实是丹砂、雄黄、雌黄等矿物质经研磨之后,被封闭于土釜中,通过长期加热氧化之后获得的化学提炼物,因其“罗光纷纭,其气似紫华之见太阳”,发出紫色光芒,而被称为金液,甚至被视为有长生不死的功效。
然而纵使书中记载如此详细,数千年来此物却就像是西方炼金术的贤者之石,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根本没有人能在外丹中复刻出来。
但即便如此,依旧有很多人相信,只要能以金液大药炼制还丹,主宰入于黄庭发号司令,使那日渐消耗的先天一气,不减反增,就能成就长生久视大道。
“如此说来,山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有不少是你的手笔吧?就为了找出什么长生不老、狗屁倒灶的金液大药?”
这下,赵无极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倒是很充足了,他明明很早就发现了这里有着某种奥秘,甚至可能寻觅出“古之仙人”能长生不死的秘密。
只是江闻看着那浑身斑驳如古松,发蓬蓬如羽葆的怪物,浑身都散发出恐怖谷效应所带来的天然厌恶,这不过又是一种让人难以接受的“不死之道”。
下一秒,他就决定不按常理出牌,就像他一直做的那样。
“赵教主,你说了那么多,就没有想过在你眼前的仙人,到底是什么来历吗?”
【莫非江道长短短时间,就已经有了眉目。】
江闻哈哈一笑。
“不用试探我了,这点事情我也不需要藏着掖着,只是忽然想起来了,才想和你说说罢了。”
“最早发现这里的并非吴人越人,而是从中原流落到此地的昆吾族人,这一点赵教主应该也多少有所察觉吧?”
猜测赵无极全神贯注听着没有答话,江闻旋即说道。
“越人在此地杀白马白牛祭祀,不过是对昆吾族人虐杀奴隶的拙劣模仿——但最终效果是一样,因为早在上古颛顼帝时期‘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就已经察觉到了来自星海之中的危险,并且试图加以隔绝。”
“我曾听过一个说法,宇宙间往来于心宿二-毕宿五的这条恒星轴线,和往来轩辕十四-北落师门的这条恒星轴线,在星际间有着很高的地位,可以视作一条四通八达的驰道。”
“如果这条驰道在刚好的时间和位置,比如当太阳到达黄经位于0°时刻,也就是春分到来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干扰而陷入死点。”
“所谓死点,一种机械运动中恰好处于平衡的特殊位置点的统称,有一种死点是在死点周围运动会缓慢、以至于难以肉眼辨别的死点,一段时间就会自己慢慢解除。或许湛卢山记载的跨龙羽人陨地,根本就是一群小蚂蚁所制造的星际车祸?”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北落师门里藏着什么,但不论原因如何、说来也巧,颛顼帝设立了‘火正’的官职,实际上就是专门负责观测心宿二,这颗苍龙七宿中最亮的星。而《史记》记载直到帝喾时,还是由具有‘绝地天通’大功的重黎,继续担任火正,监察着这颗在他们眼中最为危险的星星。”
“接下来,请不要觉得我是在牵强附会,继续往下听。”
“史记记载很明确,重黎之后,他弟弟吴回继续担任火正,后来吴回之子陆终也担任火正,再往后陆终氏娶于鬼方氏生六子,其长曰昆吾——明白了吗,这就是昆吾氏族的来源,也是他们关于苍龙七宿、大火星、跨龙羽人奥秘的流传轨迹!”
【……即便你捋清了昆吾一族的来历,然后呢。】
江闻哈哈大笑,似乎在嘲笑他的自欺欺人。
“赵教主我问问你,假如面前的真是一名服食金液大药而长生不老的仙人,为何你们的祖师真人会过而不见,弃之如敝屣呢?到底是他一个修道之人修成了佛门的四大皆空,还是有一些就连他都没有兴趣,乃至于没有办法动手的理由呢?”
【………】
“不需要我说,《史记·楚世家》载的很清楚了。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而其中的季连,就是楚国的始祖。”
“在这个古老的家族之中,只有幼弟得到了存续发展,不像昆吾氏作为方伯,在夏末便因桀为虐而遭夷灭,后代族人更因‘不服周’而流利四散,而其他人也是差不多,此时唯一值得投靠的,就是出自同宗的季连之后、楚国地方了。”
“其中特别要提到的就是三子彭祖,他所在的彭国纵然在夏朝盛极一时,又在周初作为牧誓八国之一参加了牧野之战,却也仍旧难逃衰败的命运,最终并入了楚国之中。”
“——这时你猜猜,昆吾氏的传世秘密,会不会流入同一家族的彭祖氏一脉耳中呢?”
关于这些东西,江闻没有故意采用什么危言耸听的内容,因为真正危言耸听的还在后头,他如今只是抽丝剥茧地把一个对于赵无极并不算秘密的秘密,用时间长河上更加宏观的角度进行了推理,逐渐逼近他所追寻的结论。
再然后,他只需要抛出一个流传在武夷山中极为久远的典故就行。
唐贞观初年,左千牛卫将军彭迁入闽,提督建州诸军事,致仕后遂带领亲属捐金雇募民力开垦建阳北乡,凿湖筑坝,垦田三千余顷,建九十余村,筑室崇岭而居,召集民居约万计,取名“新丰乡”,成崇安县最早建置成雏形。
唐太宗曾问他,他明明是江苏镇江丹阳县人,大彭国祖地也在江苏,为何要对层峦叠嶂、道路险远的闽地如此钟情。
彭迁只是掏出族谱,上面说当初彭祖“因慕闽地不死国”而来福建,那么他彭迁只称自己是因“慕彭祖之故庐”而来,可闻讯的唐太宗却发现彭迁眼里除了景慕之外,还有一丝丝的恐惧。
【因慕闽地不死国……?】
赵无极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更未能像江闻这样天马行空地,把一堆似乎毫不相干的史料联系在了一起。
江闻在底线上可能不如赵无极灵活,但不代表他拿不出学术上的纯粹态度,反正现代史学的诸多研究都表明,在自身难保的原始人中,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既然他们处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往往是重壮贱老,母拜于子,子倨于父,他们就不得不杀死多余的孩子和精疲力竭的老人。
至少在武夷山本地的传说里,彭祖带领族人从物资丰饶的故国来到荒草荆棘、朝不保夕的闽地之后,首领就变成了他分别名为彭武、彭夷的儿子,彭祖本人则下落不明,对外则称他是进入深山成为了仙人。
自那以后,彭祖就成了他们口中的“仙人”。
大家说他虽然有不死的寿命,却故意避开人情世故,远离世俗的荣辱欢乐,就像鸟雀变成了蛤蜊,野鸡变成了海蜃一样,失去了人的本性,变成了异类,经常有人会在闽地的山谷溪涧的角落里遇见他,却一转眼就消失不见。
据目睹过彭祖的人说,他成仙后的外貌“深目而玄凖,鸢肩而脩颈,丰上而杀下”,可在江闻看来,却颇近于因缺乏食盐而导致的所谓低钠血症状,如皮肤变黯、头发灰白、四肢细、眼窝与前囟凹陷等症状——
就和民间传说中“白毛女”因缺乏食盐而导致头发变白一样,应该都是对类似人类在野化生存状态的反映,模样不但符合汉代之前的仙之古意,也极为符合现在研究中野化生存老人之形象。
赵无极与江闻都沉默了许久,似乎在某种气氛中体悟了张三丰真人对这位“仙人”熟视无睹的根由。
他们任由浑身斑驳如古松,发蓬蓬如羽葆的怪物,在原地拼尽全力也无法发出属于人类语言的嘶吼。或许他真的曾经在极度饥饿之中,服下了来自天外的金液大药,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因为从周代至当下,两千余年的悠久时光冲刷尽了他的意志,他不再记得自己是彭祖,也不记得自己是人类,连带着被遗弃驱逐、无人过问的怨愤,踽踽寂寂、眠树枕石的凄凉,都一并化为了一滩泥水,只有深踩入其中的脚印短暂留存,但很快也会在泡沫翻滚中复归于混沌,复归于一个残酷的童话……
一座年深日久、艰难运作的术数大阵,正在江闻的脚下如有实质地铺展开来,伴随着摩尼宝珠那常人不可凝视,却又能无物不照、深入九泉的特殊光芒照耀,让山头间都是一种奇诡的波状花纹,仿佛整个山头都是由一块巨大的天外陨石构成。
可这分明是一件更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这座大阵广阔异常,在天依托于玄武七宿中的牛宿,在地沉附于松溪县内十座山头的环绕,即便是以湛卢山这个中心铺陈开来算,也足足有方圆数十里。
这么庞大的陨石若是坠落到了地球,现在江闻脚下所立足的,就只会是一个凹陷于地表的陨石坑了。
但纵有种种不协横亘在江闻心头上,他现在也已经无暇去过多思考。
因为此刻急迫于他眼前的,是无数熏黑焦炭般的尸体,面目模糊地将他重重叠叠包围起来,低沉嘶吼化为凶恶浪潮横越了数里,仿佛一块丝绸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虱子,随着人手牵动,正以混乱而整齐脚步追赶鲜血气味,准备扑上去饕食至死。
“这些焦尸表现的相当古怪。似乎对于内力拳脚都无所顾忌,唯独我手中这把刀剑能够殛伤逼退……可好像,又不是那么的畏惧?”
江闻很快就想到办法分心多用,他一面以左右互搏术施展玉女素心剑法,双剑齐出地前后顾应,密不透风地在焦尸群中斩杀穿梭,另一方面仍在思索破局的办法,因此只能边想边脱口而出,确保自己的思路不要有所跳跃错漏。
江闻记得《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中曾记载,先秦时期有一位相剑大师名为薛烛,就曾经品评过欧冶子所铸造的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把宝剑。
越王勾践请来薛烛,先是拿出毫曹剑和巨阙剑,说毫曹剑可决秋水、锋利无比,巨阙剑无坚不摧、金铜难挡,分别是铸剑的两个极端,均为世间凡人难以企及的名剑。
然而薛烛只扫瞄一秒钟,就用兴致缺缺甚至无聊的声音说:「毫曹的光华已经涣散了,巨阙质地愈来愈粗糙,两把剑都不算是宝剑。」
如今的江闻十分相信薛烛不是信口雌黄,而在这些活跃于春秋战国、并引发了煌煌剑道千年辉煌的先辈们之中,也一定有一种特别的方法能够辨别宝剑优劣。
因为越王勾践手中那把可决秋水、锋利无比的毫曹剑,终究没能斩断岁月长河,没过多久便剑锋消沉,剑气涣散,只剩下《越绝书》中惊鸿一现的名字留存。而巨阙剑更不用说了,虽然剑身质地仍旧坚硬无比,但锋利程度却已经大不如前——
此前陈近南总舵主迷信名剑之威,手持巨阙剑大战马宁儿未果就是铁证,当时若不是江闻等人横插一手,陈总舵主此时已经在自己的背景音乐里光速退场了。
要知道,薛烛相剑距离宝剑铸造的时期,还不到百年光阴。而如今两千年过去,剩下的几把名剑纵使余威犹在,却也难免要走上巨阙剑的老路,逐渐丧失了某种冥冥之中才有的“光华”。
而这种“光华”,很可能就是让宝剑不论藏在何处,都能够透过剑匣气冲牛斗的“紫气龙光”……
焦尸如浪潮般向江闻涌来,又被他剑气纵横地层层逼退,似乎这片土地上时时刻刻都在江河倒流、山川异形,变幻出险恶而狰狞的图景,可江闻却时时刻刻都在出神,甚至于有闲暇望向头顶那颓然倾倒向一侧的苍穹,仿佛整片星河都被一只大手紧捏揉皱,折射成面目全非地的样子。
“十山大阵看来有着很大的缺陷……”
“我不相信世间会这么恰巧,就在春分这天出现骑龙羽人图……”
“而又在春分这天,被世人遗忘多年的十山大阵突然启动,正好把我围困在当中……”
可就在这时,某个声音毫无征兆地在江闻耳边吹响,仿佛一道清风、一泓明月出现的那般自然,让人难以生起一丝一毫的防备,乃至于江闻也是在听闻的第一秒浑身汗毛耸立,下一秒就忽然嬉皮笑脸了起来。
【是啊。道长不觉得其中最巧的事情,是为何你每每行踪诡异,又每次都能出现在我面前吗……】
……………………
江闻斩出一剑作为回应,璀璨剑光瞬间仿佛星辰间的游龙,要在春分之日登天而去。
“哎,女难这个事吧,我实在很难跟你解释。只能说你这里围着十座大山,而我出门围着十个女子,可能冥冥中就是注定要撞在一起的。”
江闻无需想象,都能察觉到声音的源头是一个神情永远似笑非笑,眼神中带着狂人才会有的歇斯底里和极端平静,面貌虽然保持着青春之姿,鬓角却突兀地横生出一道道清晰的浅白。
“我早该想到的,红莲圣母虽然自称已然‘悉数清肃’了教中的青阳余毒,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她又焉知‘悉数清肃‘这个答案,是不是阁下这位青阳教主故意传回给她的呢?”
江闻清楚,在自己和赵无极之间终有一战,但他没料到两人会是在这个时间、于这处地点、以这种方式碰面。以至于他都懒得去猜测自己到底是在鸡足山暴露了行踪,还是回到武夷山后泄露的消息,毕竟他只要有消息在福建一地出现,就极有可能被赵无极的青阳教所斩获。
然而回答他的声音却突显得寞然。
【道长多心了,先前我虽然对阁下踪迹多有瞩目,但今日之事,诚是意料之外……】
沉默,致命的沉默。
一瞬间湛卢山间除了凛冽的风响剑声,就剩下两个当下尚未谋面之人的沉默。
江闻不死心地追问道:“赵教主还是这么诙谐。如果不是前来设计我,你又为何要在百忙之中亲临建宁府,又无缘无故地出现在这个荒山野岭当中?”
赵无极的声音浮现于无形,依旧似笑非笑。
【江道长毋忧,我此番是为寻仙而来。】
江闻瞬间心神一紧,双目之中闪出凛冽骇人的光芒,焦尸们面临的剑意再度推升嬗变,似乎在剑招之间夹着许多流光溢彩的多核结晶,所到之处万物粉碎,再也无可黏合。
两成内力带给江闻的,不仅仅是真气运转上的便利,更多的是支撑他施展无上武艺的空间。即便此时的内力丝毫不曾外放,焦尸也不怕内力轰击的影响,但对江闻这样的高手来说,足以将武功施展到神而明之的境界了。
此刻,似乎是明白焦尸大军无法威胁到江闻,自己对于江闻的估计也出现了偏差,原本如潮水般的汹涌异群渐渐变得松懈了下来,甚至有一些焦尸略带茫然地望向天空,愣怔地看着直冲牛斗两宿的紫气龙光。
“赵教主寻的仙,不在武夷山中,还是请回吧。”
江闻语气变化,仿佛回到了福州大狱深处那个剑拔弩张、龙虎争鸣的交锋时刻。
幔亭峰中潜藏着的千古灾螺,闽越古城压埋着的佛国巨象,都是能在这个世间掀起惊天祸患的希夷之物。若赵无极此番想对这两个事物下手,哪怕今日他江闻是被有心算无心,先手便处于不利局面,也不惜一切代价要将他诛灭在这里。
“………”
江闻缓缓收剑还鞘,数个时辰的血战虽然让他汗透衣衫,却完全没有损耗到他的神华,乃至于让这位剑客像极了一柄打磨的恰到好处的宝剑,时刻能够再度出鞘。
而这再度出鞘之时,便是石破天惊的那刻。
【想不到数月不见,江道长隐然弥足了之前经脉逆转、内力驳杂的隐患,武功竟然也再度精进了。】
很显然,赵无极先前就研究过江闻的功夫底子,看出他不耐久战的弱点,然而现在的江闻已经今非昔比了。
“赵教主过奖了,阁下的武功神鬼莫测,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江某顶多算是赛艇穷追罢了。”
“只是很可惜,这没有仙,阁下请回吧。”
【有仙,就在这里。】
“我说了,这里没有。”
赵无极的说法很笃定,江闻的答复也不容置疑,在两人剑拔弩张的语气之中,颇有一种各行其道的怪异坚持,如果此刻有眼神上的对视,那一定涌动着某种极其危险的味道。
就在气氛中的火药味浓烈到即将引爆时,赵无极的声音却忽然选择了息事宁人。
【江道长莫要误会了,我对缦亭峰和闽越王城之中的事物并不感兴趣——】
【假若我有心谋取,又哪里会拖延到阁下出手的时分呢?】
江闻一口内气差点没有走岔,赵无极这厮这么说,看来是存心戏弄于他,生怕自己不想歪。
赵无极所说的理由过于充分,比如闽越古城之时,他就曾派武当掌门冯道德前来;架壑升仙之宴,极有可能也是他故意泄露给红阳圣童的,随后福州城和广州城中的种种事端,甚至直接就是他谋划的手笔。
可偏偏通晓内情的赵无极在这些事情当中,似乎都只是充当的搅动风云的幕后棋手,并非打算将希夷之物收入囊中。
但江闻转念一想,这就更不对了——
如果他真的有他自己所说这么澹泊高远,就根本不会跑到这处荒郊野里蹉跎岁月。
【……松溪湛卢山中藏着仙人,乃是我武当祖师张真人所说,自然不会有所差谬。】
江闻刚想到此处,赵无极便恰到好处地补上了一句,让他脑海中的疑问从一个顿时泡沫涌起般化生出了无数个。
“仙人?什么先人?山本的先人吗?”
江闻看似漫不经心地随口一问,却让赵无极的语气多出了一丝的赞赏。
【阁下不愧是有大智慧之人。依江掌门看来,什么是仙人呢?】
按照古籍之中的说法,仙人们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皆拥有世间难以描述想象的奇异能力,日日神游乎六合之外,且具备禁咒鬼神、幻化万端之道法仙术。
可像赵无极这般离经叛道、悖反寻常的人物,绝不可能会被这种遁世逃禅的说辞所蛊惑,反而是他自己、分明天天拿着这般说辞在蛊惑着其他人。
譬如广州城中的李行合,就是在他的蛊惑哄骗之下,学习了某种魔怔的“成仙之法”,才会在刑具加身千刀万剐时一哂对之,甚至表现得甘之如饴。
说到李行合,就不得不提及宋献策和他所出身的方仙道。
这帮人从祖师宋毋忌、徐福开始,就拿着形解销化、依于鬼神的手段哄骗诸侯国君,却也还没能描绘出如后世成仙那般美好的蓝图。
如唐前仙话中的主人公潜隐林谷而成仙,成仙后也只是形体变化、肉体长生不死而已,看不到什么神通仙术;在魏晋时期,成仙与得道更是被视为两种不同的长生之法,仙人与得道者存在很大区别,仙人更多的就是老而不衰、延年久视。
再往前的时代,仙人的形象就更加简陋了。
汉代早期仙人之形貌大多丑怪,尤以体生绿毛、背生双翼为特征,如《淮南子》中《若士》的记载,称他是古之神仙,有人曾经在山林深谷之中见过,他形体怪异憔悴、见人则逃于墓碑之后,以龟蟹蛤蜊及草根树皮松子等物为食,全然不见仙人潇洒翩跹的妙态。
王充在《论衡·无形》中则明确表示:“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千岁不死。”确实表明汉代人民,将体生绿毛作为成仙之体证,认为那些面生异骨,体有奇毛,离群索居的便是神仙。
江闻摇了摇头。
“我没见过神仙,也不知道什么是仙人。”
【可本门祖师张真人就见过,并且就在这些连绵起伏的闽北大山之中,更有一次便在你所立足的这座湛卢山!】
“……所以这座十山大阵,乃是出自于张真人的手笔?”
赵无极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考虑要不要给江闻一个准确的答复,但是片刻之后还是缓缓说道。
【祖师张真人虽然亲睹了仙人的踪迹,但并未布下阵法,是后来的武当张松溪在抗倭途中发觉异样,才在某个残阵的基础上根据金轮台中秘藏的三丰真人阵法图稿,依托县中十山布置这处大阵,用于继续隔断气冲牛斗的异象。】
江闻无怪赵无极要思索片刻,这段话中的信息量也过于庞大了,并且其中每个人的意图都晦涩莫名,云龙舞时的一鳞半爪更显得气氛诡秘,难怪赵无极要亲自前来。
“既然张真人只是提及此事,赵教主又是为何如此伤心?”
江闻就像一个狡猾无端的猎物,明知道身后追踪着耐心而残忍的猎人,却偏偏要在猎人布置的陷阱之间徘徊跳跃,屡屡不按套路地反向提出问题,想要反引对方落入陷阱。
【江道长,你既然能从鸡足山华首岩中活着出来,也领略过白阳教那连微尘刹那都能算计的手段,自然应该晓得前元首罗王的诸多事迹吧。】
赵无极传音所说的话轻巧万分,却让江闻的内心又轻颤了一下。
他在鸡足山华首岩中的遭遇,明明只有他和被首罗王夺舍的妙宝法王清楚,其余就算是安仁上人、品照小和尚和骆霜儿,都不可能清楚其中的详情,可赵无极刚才的口风却又好像知道了什么事情,这就让他不免有些惴惴。
但表面上,江闻仍作不动声色的嬉笑模样,对着不知身处何处的赵无极说道。
“首罗王乃是前元江湖一大祸首,当初湛卢山中的名剑山庄就是被他所灭。难道这里与他有关?”
【正是。当初武当祖师张真人在击败首罗王后,便开始云游天下,只为了破除首罗王所遗留的种种恶法败果,还天地一个朗朗乾坤。】
【当初祖师沿着崇安古道深入闽地,先踏闽越古城,又到幔亭仙峰,而到访湛卢山时,就发现了当初首罗王与一群叫‘值符九星’的人斗法的痕迹,也正是因此才偶遇了山中仙人,匆匆一睹。】
江闻反复咀嚼着话语中的营养,一边不假思索地说道:“这么看来张真人还挺闲的呀,莫非也去过鸡足山?”
【云南一地,祖师曾在那盘桓数年。但他去鸡足山却不是发觉什么异样,只是追杀一名邪派高手而至……】
赵无极似乎也很有兴致,讲起当时的江湖上流传着一门邪寒之极、奇诡无比的阴毒内功,内力一旦入体便会盘踞在丹田之处寒冷彻骨,寒毒入体,发作时痛苦难当,九死一生。
张三丰以为此事是首罗王的流毒,便在云南经过了多方探查后锁定一名叫百损道人的武林高手,最后两人缠斗三天三夜,才在鸡足山阴将他击杀,结果却发现此事,似乎跟首罗王没有太大关系。
江闻原本听得兴致勃勃,时不时地就点头称好,却没想如今越听越不对劲。
“……张真人可是正道巨擘,行事怎么能如此酷烈呢?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多不好呀。”
反应过来的江闻这才听明白,百损道人按理说是倚天屠龙记里玄冥二老的师父,似乎确实是死在张三丰的手下,可按照赵无极的描述,这算什么玄冥神掌?分明是如今盘踞在他体内的寒山劲吧!
难怪江湖传言张三丰真人切开是黑的,并且最讨厌和尚,他这明明就是针对寒山内功这门纯正而离谱的佛门内功,打算趁机把寒山拾得,也就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留在人间的后手给抹煞掉——
这分明才是事情的真相吧!
虽然这不能全怪张真人。
毕竟就连经历两个世界的江闻,也是第一次看到寒山内功这种,在邪门、阴损、作孽、离奇、恶心人、别沾边各个方面都登峰造极的六边形武功,损人损己自找苦吃。
但这更不能怪江闻,表现的这么义愤填膺。
毕竟他现在就身怀着此世间最为高强深厚的寒山内劲,并且兼具着白阳教名誉未来佛祖的隐藏身份,怕就怕万一这神出鬼没的张真人现在还没仙去,此刻跑出来给他一下就有得受了。
【江道长,难道没有听闻祖师‘甲子荡魔’的事迹吗?】
此话一出,江闻更是如遭雷击,心说好好好,“甲子荡魔”可以这么理解的是吧。
所谓的“甲子荡魔”,传说是中年时期张三丰在武功大成之后,曾用一甲子的时间剿灭江湖邪恶势力,这期间的张三丰几乎把江湖上的的恶人连根崛起,包括那些曾被蒙元所收买的门派和高手,也正是因为张三丰这一举动,甚至导致元末明初的高手都出现了断代。
可要是按照赵无极的说法,所谓的“甲子荡魔”可就不只是比喻借拟了,分明真是行走江湖对付希夷之物整整一个甲子,而那些邪道高手,不过是他顺手杀掉的罢了!
这么一想,江闻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也没那么危险,抹了抹冷汗说道。
“这张真人还是太冲动了……话说回来,真人遇见希夷行事镇压,遇见邪道高人反手剿灭,结果就把这位仙人当一个屁给放了?湛卢山的仙人也太没有排面了吧?”
【仙者,长生僊去也……】
江闻本以为自己能够顺理成章地套出更多的话,却没想到赵无极比他想的还要更加狡猾,忽然间顾左右而言他,罔费江闻的一番心思。
深深山林怪风肆虐,此时的天幕穹窿哪怕在十种颜色的神气支撑之下,也越发见得式微昏暗,而屏障之外的天空正在熊熊燃烧,天火疯狂肆虐在漆黑的画卷之上,那是只有通过观星望气之术,又或者摩尼宝珠般异宝烛照,才有幸让凡人窥见的疯狂场面。
跨龙羽人在春分这天,如约而至地出现在了天空中,这次所遗留的不再是千万年前的残景,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眼前的诡异场景,就好像天空大地的位置猛然颠覆,从地脉深处放起了源源不绝的璀璨烟花……
那时从地底不断涌出的紫气龙光刺破屏障,正毫无保留地冲向田野间牛斗两宿的方向——
源于苍龙七宿中心宿大火星的龙光,却疯狂逆涌向玄武七宿的牛宿!天地之数,日月五星,皆起于牵牛!
《汉书》之《天文志》提到过:“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很明显在这个对由天文星象推至天人感应学说而最为狂热的朝代里,就已经对于牛宿有着非常深刻而隐秘的认识。
江闻也猜不透这座大阵,如今究竟是逆转了紫气龙光所要回归的位置,还是如今他的所见,才是紫气龙光真正的归宿,因为数千年以来都被星象谶纬所笃信的二十八星宿分野,很可能也存在着某些低维度本就无法想明白的谬误。
正是所谓的“气冲牛斗”,让人们将目光一直看向玄武七宿的方向,可这一切很可能是湛卢山中始作俑者所布下的迷阵,让他们忽略了真正的危险,其实来自于苍龙七宿所在的方向。
此时江闻背后的湛卢剑嗡嗡作响,似乎剑身之中也有一股莫名力量正被天空牵引,想要破体而出,却终究被质地坚硬、千年不败的合金剑身所固锁。
知者不敢言,言者不敢书,一切脉脉直至今日。
江闻喃喃道:“这也太疯狂了,是谁设下这么大的一场骗局,就为了做这么无聊的事情呢?”
赵无极似乎也遥望着天外无穷无尽的异象,发出了让人捉摸不透的感叹。
【古书言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然而这一切,恐怕连当初在此以白马白牛祀昆吾之神的越人,都想不到会有这么离奇巧合的事情吧……】
江闻听完微微愣怔,看了看湛卢剑,随后忽然抬起头望天说道。
“我明白了……在天为紫气龙光,在地为神锋兵刃……那么,在人呢?”
江闻瞬间领悟到的事情,似乎也震惊了赵无极,他时隔许久才压低发出声音,同时似乎在和什么极为危险的力量抗衡着。
【江道长,你又明白了什么?】
江闻不屑于与这个悭吝的人多做分享,潜鳞戢羽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懂得。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早到他从易云葬身的剑窟里走出来的时候,江闻就怀疑过这片土地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能够悄然替换掉物质之中的碳元素,然后呈现为某种更加坚硬怪异的状态。
只不过他当时被“炭人”的存在所恼怒,并没有立刻联想到人类作为碳基生物,本来也是一种可以被替换的东西,直至他刚才被漫山遍野的焦尸所围困,才渐渐领悟到其中的奥秘——如此想来,他倒还是得感谢赵无极的安排了。
有的时候,江闻曾认为自己在想象力方面能凌驾于古人,但也有的时候,他会被古人那种超越道德边界,乃至万事皆允的实验态度所惊吓。
江闻正试图说服自己,他是暂时地抛弃人性进行思考——假如有一些人没有变成“人炭”,也没有变成“焦尸”呢?
就在此时,一股咆哮山林的杂音忽然响起,不远山头之上有一道幽微残缺的身影矗立,似人似兽不可分辨,浑身斑驳如古松,发蓬蓬如羽葆,此刻正被发北面而噪,对着天地发出阵阵鬼吼之声。
“……我明白了,但是我无论如何,也不觉得你说的对。”
江闻愕然片刻,又自顾自地摇头。
赵无极的声音之中带着一丝丝嘲笑。
【江道长,怎么连武当祖师张真人的话,你现在都要怀疑】
【如今在你面前的,明明就是‘仙人’。】
江闻十分怀疑,所谓捭阖天下、落子如山的全才人物、青阳教主赵无极,其实是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疾病互相作用的产物。
因为他接下来的话,让江闻都惊叹于武当一脉的天马行空。
【《尔雅·释名释长幼》言,“老而不死曰仙”。这便是生活了不知多少岁月的仙人,你又因何如此不屑一顾。祖师曾经猜测过,此物在人,当为金液大药……】
江闻捂住了脸。
疯了,果然全都疯了。
“金液”的炼制之法,出自《道藏·洞神部》之《太清金液神丹经》,所谓金液,其实是丹砂、雄黄、雌黄等矿物质经研磨之后,被封闭于土釜中,通过长期加热氧化之后获得的化学提炼物,因其“罗光纷纭,其气似紫华之见太阳”,发出紫色光芒,而被称为金液,甚至被视为有长生不死的功效。
然而纵使书中记载如此详细,数千年来此物却就像是西方炼金术的贤者之石,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根本没有人能在外丹中复刻出来。
但即便如此,依旧有很多人相信,只要能以金液大药炼制还丹,主宰入于黄庭发号司令,使那日渐消耗的先天一气,不减反增,就能成就长生久视大道。
“如此说来,山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有不少是你的手笔吧?就为了找出什么长生不老、狗屁倒灶的金液大药?”
这下,赵无极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倒是很充足了,他明明很早就发现了这里有着某种奥秘,甚至可能寻觅出“古之仙人”能长生不死的秘密。
只是江闻看着那浑身斑驳如古松,发蓬蓬如羽葆的怪物,浑身都散发出恐怖谷效应所带来的天然厌恶,这不过又是一种让人难以接受的“不死之道”。
下一秒,他就决定不按常理出牌,就像他一直做的那样。
“赵教主,你说了那么多,就没有想过在你眼前的仙人,到底是什么来历吗?”
【莫非江道长短短时间,就已经有了眉目。】
江闻哈哈一笑。
“不用试探我了,这点事情我也不需要藏着掖着,只是忽然想起来了,才想和你说说罢了。”
“最早发现这里的并非吴人越人,而是从中原流落到此地的昆吾族人,这一点赵教主应该也多少有所察觉吧?”
猜测赵无极全神贯注听着没有答话,江闻旋即说道。
“越人在此地杀白马白牛祭祀,不过是对昆吾族人虐杀奴隶的拙劣模仿——但最终效果是一样,因为早在上古颛顼帝时期‘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就已经察觉到了来自星海之中的危险,并且试图加以隔绝。”
“我曾听过一个说法,宇宙间往来于心宿二-毕宿五的这条恒星轴线,和往来轩辕十四-北落师门的这条恒星轴线,在星际间有着很高的地位,可以视作一条四通八达的驰道。”
“如果这条驰道在刚好的时间和位置,比如当太阳到达黄经位于0°时刻,也就是春分到来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干扰而陷入死点。”
“所谓死点,一种机械运动中恰好处于平衡的特殊位置点的统称,有一种死点是在死点周围运动会缓慢、以至于难以肉眼辨别的死点,一段时间就会自己慢慢解除。或许湛卢山记载的跨龙羽人陨地,根本就是一群小蚂蚁所制造的星际车祸?”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北落师门里藏着什么,但不论原因如何、说来也巧,颛顼帝设立了‘火正’的官职,实际上就是专门负责观测心宿二,这颗苍龙七宿中最亮的星。而《史记》记载直到帝喾时,还是由具有‘绝地天通’大功的重黎,继续担任火正,监察着这颗在他们眼中最为危险的星星。”
“接下来,请不要觉得我是在牵强附会,继续往下听。”
“史记记载很明确,重黎之后,他弟弟吴回继续担任火正,后来吴回之子陆终也担任火正,再往后陆终氏娶于鬼方氏生六子,其长曰昆吾——明白了吗,这就是昆吾氏族的来源,也是他们关于苍龙七宿、大火星、跨龙羽人奥秘的流传轨迹!”
【……即便你捋清了昆吾一族的来历,然后呢。】
江闻哈哈大笑,似乎在嘲笑他的自欺欺人。
“赵教主我问问你,假如面前的真是一名服食金液大药而长生不老的仙人,为何你们的祖师真人会过而不见,弃之如敝屣呢?到底是他一个修道之人修成了佛门的四大皆空,还是有一些就连他都没有兴趣,乃至于没有办法动手的理由呢?”
【………】
“不需要我说,《史记·楚世家》载的很清楚了。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而其中的季连,就是楚国的始祖。”
“在这个古老的家族之中,只有幼弟得到了存续发展,不像昆吾氏作为方伯,在夏末便因桀为虐而遭夷灭,后代族人更因‘不服周’而流利四散,而其他人也是差不多,此时唯一值得投靠的,就是出自同宗的季连之后、楚国地方了。”
“其中特别要提到的就是三子彭祖,他所在的彭国纵然在夏朝盛极一时,又在周初作为牧誓八国之一参加了牧野之战,却也仍旧难逃衰败的命运,最终并入了楚国之中。”
“——这时你猜猜,昆吾氏的传世秘密,会不会流入同一家族的彭祖氏一脉耳中呢?”
关于这些东西,江闻没有故意采用什么危言耸听的内容,因为真正危言耸听的还在后头,他如今只是抽丝剥茧地把一个对于赵无极并不算秘密的秘密,用时间长河上更加宏观的角度进行了推理,逐渐逼近他所追寻的结论。
再然后,他只需要抛出一个流传在武夷山中极为久远的典故就行。
唐贞观初年,左千牛卫将军彭迁入闽,提督建州诸军事,致仕后遂带领亲属捐金雇募民力开垦建阳北乡,凿湖筑坝,垦田三千余顷,建九十余村,筑室崇岭而居,召集民居约万计,取名“新丰乡”,成崇安县最早建置成雏形。
唐太宗曾问他,他明明是江苏镇江丹阳县人,大彭国祖地也在江苏,为何要对层峦叠嶂、道路险远的闽地如此钟情。
彭迁只是掏出族谱,上面说当初彭祖“因慕闽地不死国”而来福建,那么他彭迁只称自己是因“慕彭祖之故庐”而来,可闻讯的唐太宗却发现彭迁眼里除了景慕之外,还有一丝丝的恐惧。
【因慕闽地不死国……?】
赵无极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更未能像江闻这样天马行空地,把一堆似乎毫不相干的史料联系在了一起。
江闻在底线上可能不如赵无极灵活,但不代表他拿不出学术上的纯粹态度,反正现代史学的诸多研究都表明,在自身难保的原始人中,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既然他们处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往往是重壮贱老,母拜于子,子倨于父,他们就不得不杀死多余的孩子和精疲力竭的老人。
至少在武夷山本地的传说里,彭祖带领族人从物资丰饶的故国来到荒草荆棘、朝不保夕的闽地之后,首领就变成了他分别名为彭武、彭夷的儿子,彭祖本人则下落不明,对外则称他是进入深山成为了仙人。
自那以后,彭祖就成了他们口中的“仙人”。
大家说他虽然有不死的寿命,却故意避开人情世故,远离世俗的荣辱欢乐,就像鸟雀变成了蛤蜊,野鸡变成了海蜃一样,失去了人的本性,变成了异类,经常有人会在闽地的山谷溪涧的角落里遇见他,却一转眼就消失不见。
据目睹过彭祖的人说,他成仙后的外貌“深目而玄凖,鸢肩而脩颈,丰上而杀下”,可在江闻看来,却颇近于因缺乏食盐而导致的所谓低钠血症状,如皮肤变黯、头发灰白、四肢细、眼窝与前囟凹陷等症状——
就和民间传说中“白毛女”因缺乏食盐而导致头发变白一样,应该都是对类似人类在野化生存状态的反映,模样不但符合汉代之前的仙之古意,也极为符合现在研究中野化生存老人之形象。
赵无极与江闻都沉默了许久,似乎在某种气氛中体悟了张三丰真人对这位“仙人”熟视无睹的根由。
他们任由浑身斑驳如古松,发蓬蓬如羽葆的怪物,在原地拼尽全力也无法发出属于人类语言的嘶吼。或许他真的曾经在极度饥饿之中,服下了来自天外的金液大药,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因为从周代至当下,两千余年的悠久时光冲刷尽了他的意志,他不再记得自己是彭祖,也不记得自己是人类,连带着被遗弃驱逐、无人过问的怨愤,踽踽寂寂、眠树枕石的凄凉,都一并化为了一滩泥水,只有深踩入其中的脚印短暂留存,但很快也会在泡沫翻滚中复归于混沌,复归于一个残酷的童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最新章节,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最新章节,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