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抚了安东尼堡投降的荷兰人后,施大瑄亲自同安东尼堡的行政长官雅各布见了一面,承诺对投降荷兰人的一应待遇和安全保障,这让雅各布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同时,施大瑄希望雅各布能看清眼前事实,声明小琉球本就属于大明的国土,荷兰人作为外来者不经大明朝廷的许可就占据小琉球并在岛上筑城和实施统治,这是对大明的侵略,这点是无可置疑的。
现在大明朝廷已决定收复小琉球,别说岛上的这么点荷兰人了,哪怕就是荷兰人从巴达维亚调兵增援恐怕也不是大明的对手。更何况施大瑄所领的军队仅仅只是大明的福建水师,大明这样的军队足足有百万之众,如果荷兰方面不想战争扩大化,甚至惹怒大明同荷兰开战,派舰队南下同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爆发全面战争的话,那么就应该认清事实,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而且现在大明占据了足够优势,巴达维亚那边就算得到消息增援小琉球起码也是一个月后了。随着安东尼堡的陷落,热兰遮城孤掌难鸣,难道荷兰方面想凭借仅仅千人驻守就能守得住一个热兰遮城?简直就是开玩笑。
接下来施大瑄会集中全力攻打热兰遮城,以明军的实力拿下热兰遮城并非难事。但战争终究是要死人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施大瑄领兵而来不是为了对小琉球的荷兰人进行报复和屠杀,更没打算把他们全部留在小琉球,大明的目的仅仅只是收复此地,并驱逐岛上荷兰人,所以施大瑄希望雅各布能在这种情况下出面劝降热兰遮城的守军,劝说守军放下武器开城投降,大明方面可以确保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允许他们离开小琉球,返回巴达维亚。
雅各布听完了施大瑄的话后当即表示会亲自去劝降热兰遮的守军,尤其是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卡隆。在经历过安东尼堡残酷的战争之后,雅各布心里已经很清楚以荷兰人的力量是挡不住明军进攻的,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徒劳罢了。
而且西方人的思维和东方人不一样,西方人没有东方人的那种战死到底的信念,在他们看来哪怕是战争也是可以谈的,在实力不如,战争结果注定的情况下,无谓的牺牲和勇气根本不值一提,何必白白丢掉性命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可能呢?
所以西方的战争中经常是一方在判断自己必败,并且已经没有了退路的情况下通常会做出投降的选择。在西方人来看,投降并不可耻,也不损害荣誉,这是正常的操作,这点和东方人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雅各布并不拒绝投降大明,何况他作为安东尼堡的行政长官已经投降大明了,而且大明的将领也遵守了承诺,确保了他和他的部下生命财产的安全。既然是这样,何必在明明知道会失败的情况下继续抵抗呢?这又有什么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雅各布同意了施大瑄的建议,愿意亲自去一趟热兰遮城劝降。随后施大瑄在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安东尼堡后,带着主力前往热兰遮城,到了热兰遮城后他没有下令马上发起进攻,而是把雅各布送进了热兰遮城,希望热兰遮城的守军能审时度势认清事实,开城投降。
“对方真是这样说的?”热兰遮城的中心城堡,当卡隆听完了雅各布的讲述后急忙追问道。
“阁下,对方已经给出了条件,而且安东尼堡投降后明军也遵守了之前的承诺,我能来见阁下不就证明了这点么?”雅各布诚恳对卡隆说道。
卡隆顿时就动心了,他本就不是有勇气的人,如果没有赫尔曼少校的辅助,以卡隆的性格恐怕早就投降了。这些日子他躲在热兰遮城中度日如年胆战心惊,天天怕热兰遮城会被明军攻破,而那些凶神恶煞的大明士兵冲进城来,挥刀砍下自己的脑袋。
卡隆是贵族不是普通人,作为贵族他不想自己这样悲惨的死去,他对生活拥有无比的热爱,更留恋这个美好的世界。何况他来到远东是为了获得财富和更高地位的,而不是来白白丢了性命的。
虽然他是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丢失小琉球的责任会让他遭受巴达维亚的非议,甚至还会灰溜溜地失掉已拥有的一些东西从而返回荷兰,但这又如何呢?
作为贵族哪怕这样还是有着特权,充其量就是没了东印度公司的职务罢了,回到荷兰,凭着这些年在小琉球捞的财富,他一样可以过贵族奢华的生活,相比所失去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不是因为赫尔曼少校的坚持,恐怕卡隆早就想投降了。而且现在安东尼堡已经丢了,就连自己的部下,安东尼堡的行政长官雅各布都投降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坚持呢?
想到这,卡隆已有了投降的想法,但他依旧不放心明军的承诺,他要问清楚大明真的可以放过自己?不仅是自己的生命,还能让他携带财富离开小琉球?如果是这样的,投降未尝不可啊!
“阁下!我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呢,热兰遮城的防御要比安东尼堡强不少,而且城里军械和粮食都不缺,除了我们荷兰守军外,还有三千多居民在,完全可以进行总动员,调动这些人进行驻守,只要抵抗到巴达维亚的援军到达,我们还有胜利的机会!”就在卡隆打算脱口说出准备投降的话时,赫尔曼少校义正言辞地开口如此说道,他的目光如剑,锐利地朝着来当说客的雅各布扫去,直接训斥对方是一个胆小鬼!明明安东尼堡还有抵抗之力,却因为他的缘故投降了明军,这才导致了现在这个局面。
“打?继续怎么打?你告诉我怎么打?”面对赫尔曼少校的指责,雅各布丝毫不退缩,大声反问道:“安东尼堡全部守军才一千三百人,就算加上城堡中的居民也不过三千人,而且把这些人作为兵力使用也没什么战斗力。”
“进攻的明军数量是安东尼堡的十倍还多,他们也拥有强大的火器包括火炮,这些日子明军天天猛攻安东尼堡,炮弹和枪子就和雨点一样从天上落下来,每天安东尼堡都在死人!都在死人啊!”
“死去的都是上帝的子民,是荷兰王国的勇士!难道他们的生命就因为你的一句话就这样白白牺牲么?作为指挥官,你比任何人都清楚眼前的局势会是什么情况,更明白不管是安东尼堡还是热兰遮城,能够守住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对的,你提到了援军,这点我不能否认。可是你想过没有,巴达维亚就算派出援军从那边启程抵达这里需要多少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过去,难道外面的明军会无动于衷等着我们的援军到来而不进攻?这怎么可能!”
“大家都是明白人,应该清楚援军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是根本来不了的,可凭着热兰遮城的防御和城里的士兵,你觉得能够坚持这么长的时间么?就算能坚持到援军的到来,但是你能保证明军就没准备?这一次大明帝国可是出动了两万五千的大军,还有上百艘的战舰,这样强大军事力量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能起到多少作用?少校,请您回答我这个问题!”
“我反对投降!”赫尔曼少校冷冰冰道:“这事关军人的荣誉和荷兰王国的尊严!”
“荣誉?尊严?恐怕是你自己的荣誉和尊严吧?”雅各布嘲讽道:“为了你个人的想法而置于所有人不顾,在明明可以全身而退的条件下却拒绝对方的劝降,这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作为么?”
“正是因为我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我才有这样的坚持!”赫尔曼似乎被触及了痛处,涨红着脸反驳道。
这话一出,雅各布大笑起来,看着赫尔曼的目光中带着不屑和怜悯,他觉得这个家伙简直是魔怔了,怪不得作为少校的赫尔曼会被人打发来这里任职,要知道以他少校的军职完全有更好的出路。
原来这是一个死脑筋的家伙,虽然雅各布承诺赫尔曼作为军人有不错的能力,他的固执却会害死所有人。现在形势很清楚,继续抵抗毫无意义,而且明军也做出了承诺,在这种情况下投降是最好的选择。
一旦拒绝了明军劝降,一意孤行继续抵抗,这样一来必然会触怒明军,等到那时候大明的军队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客气了,到时候重兵攻击热兰遮城,就算赫尔曼的本事再大,可凭借手里的这些兵力怎么可能真守得住?一旦城破,一切全完了,大明绝对不会和之前那样有优厚的条件对待他们荷兰人,暴怒之下的明军统帅说不定会以严厉的手段进行报复,自己可不想因为赫尔曼的缘故被卷进这个旋涡中,从而同这个美好的世界道别。
正当两人针锋相对,进行了激烈的争吵时,卡隆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终于忍不住一拍桌子吼了一声“够了!”这才制止了双方的争吵。
接着,卡隆以城防重要为由,让赫尔曼先下去,却留下了雅各布。听到这个安排,赫尔曼呆了呆,张口想要反对,可话还没说出口,卡隆就不厌其烦地挥了挥手。
面对雅各布,赫尔曼还能据理力争,可面对最高行政长官还是贵族的卡隆他却只能遵从命令,无奈之下他狠狠瞪了雅各布一眼,最终退了下去。
同时,施大瑄希望雅各布能看清眼前事实,声明小琉球本就属于大明的国土,荷兰人作为外来者不经大明朝廷的许可就占据小琉球并在岛上筑城和实施统治,这是对大明的侵略,这点是无可置疑的。
现在大明朝廷已决定收复小琉球,别说岛上的这么点荷兰人了,哪怕就是荷兰人从巴达维亚调兵增援恐怕也不是大明的对手。更何况施大瑄所领的军队仅仅只是大明的福建水师,大明这样的军队足足有百万之众,如果荷兰方面不想战争扩大化,甚至惹怒大明同荷兰开战,派舰队南下同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爆发全面战争的话,那么就应该认清事实,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而且现在大明占据了足够优势,巴达维亚那边就算得到消息增援小琉球起码也是一个月后了。随着安东尼堡的陷落,热兰遮城孤掌难鸣,难道荷兰方面想凭借仅仅千人驻守就能守得住一个热兰遮城?简直就是开玩笑。
接下来施大瑄会集中全力攻打热兰遮城,以明军的实力拿下热兰遮城并非难事。但战争终究是要死人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施大瑄领兵而来不是为了对小琉球的荷兰人进行报复和屠杀,更没打算把他们全部留在小琉球,大明的目的仅仅只是收复此地,并驱逐岛上荷兰人,所以施大瑄希望雅各布能在这种情况下出面劝降热兰遮城的守军,劝说守军放下武器开城投降,大明方面可以确保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允许他们离开小琉球,返回巴达维亚。
雅各布听完了施大瑄的话后当即表示会亲自去劝降热兰遮的守军,尤其是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卡隆。在经历过安东尼堡残酷的战争之后,雅各布心里已经很清楚以荷兰人的力量是挡不住明军进攻的,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徒劳罢了。
而且西方人的思维和东方人不一样,西方人没有东方人的那种战死到底的信念,在他们看来哪怕是战争也是可以谈的,在实力不如,战争结果注定的情况下,无谓的牺牲和勇气根本不值一提,何必白白丢掉性命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可能呢?
所以西方的战争中经常是一方在判断自己必败,并且已经没有了退路的情况下通常会做出投降的选择。在西方人来看,投降并不可耻,也不损害荣誉,这是正常的操作,这点和东方人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雅各布并不拒绝投降大明,何况他作为安东尼堡的行政长官已经投降大明了,而且大明的将领也遵守了承诺,确保了他和他的部下生命财产的安全。既然是这样,何必在明明知道会失败的情况下继续抵抗呢?这又有什么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雅各布同意了施大瑄的建议,愿意亲自去一趟热兰遮城劝降。随后施大瑄在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安东尼堡后,带着主力前往热兰遮城,到了热兰遮城后他没有下令马上发起进攻,而是把雅各布送进了热兰遮城,希望热兰遮城的守军能审时度势认清事实,开城投降。
“对方真是这样说的?”热兰遮城的中心城堡,当卡隆听完了雅各布的讲述后急忙追问道。
“阁下,对方已经给出了条件,而且安东尼堡投降后明军也遵守了之前的承诺,我能来见阁下不就证明了这点么?”雅各布诚恳对卡隆说道。
卡隆顿时就动心了,他本就不是有勇气的人,如果没有赫尔曼少校的辅助,以卡隆的性格恐怕早就投降了。这些日子他躲在热兰遮城中度日如年胆战心惊,天天怕热兰遮城会被明军攻破,而那些凶神恶煞的大明士兵冲进城来,挥刀砍下自己的脑袋。
卡隆是贵族不是普通人,作为贵族他不想自己这样悲惨的死去,他对生活拥有无比的热爱,更留恋这个美好的世界。何况他来到远东是为了获得财富和更高地位的,而不是来白白丢了性命的。
虽然他是这里的最高行政长官,丢失小琉球的责任会让他遭受巴达维亚的非议,甚至还会灰溜溜地失掉已拥有的一些东西从而返回荷兰,但这又如何呢?
作为贵族哪怕这样还是有着特权,充其量就是没了东印度公司的职务罢了,回到荷兰,凭着这些年在小琉球捞的财富,他一样可以过贵族奢华的生活,相比所失去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不是因为赫尔曼少校的坚持,恐怕卡隆早就想投降了。而且现在安东尼堡已经丢了,就连自己的部下,安东尼堡的行政长官雅各布都投降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坚持呢?
想到这,卡隆已有了投降的想法,但他依旧不放心明军的承诺,他要问清楚大明真的可以放过自己?不仅是自己的生命,还能让他携带财富离开小琉球?如果是这样的,投降未尝不可啊!
“阁下!我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呢,热兰遮城的防御要比安东尼堡强不少,而且城里军械和粮食都不缺,除了我们荷兰守军外,还有三千多居民在,完全可以进行总动员,调动这些人进行驻守,只要抵抗到巴达维亚的援军到达,我们还有胜利的机会!”就在卡隆打算脱口说出准备投降的话时,赫尔曼少校义正言辞地开口如此说道,他的目光如剑,锐利地朝着来当说客的雅各布扫去,直接训斥对方是一个胆小鬼!明明安东尼堡还有抵抗之力,却因为他的缘故投降了明军,这才导致了现在这个局面。
“打?继续怎么打?你告诉我怎么打?”面对赫尔曼少校的指责,雅各布丝毫不退缩,大声反问道:“安东尼堡全部守军才一千三百人,就算加上城堡中的居民也不过三千人,而且把这些人作为兵力使用也没什么战斗力。”
“进攻的明军数量是安东尼堡的十倍还多,他们也拥有强大的火器包括火炮,这些日子明军天天猛攻安东尼堡,炮弹和枪子就和雨点一样从天上落下来,每天安东尼堡都在死人!都在死人啊!”
“死去的都是上帝的子民,是荷兰王国的勇士!难道他们的生命就因为你的一句话就这样白白牺牲么?作为指挥官,你比任何人都清楚眼前的局势会是什么情况,更明白不管是安东尼堡还是热兰遮城,能够守住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对的,你提到了援军,这点我不能否认。可是你想过没有,巴达维亚就算派出援军从那边启程抵达这里需要多少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过去,难道外面的明军会无动于衷等着我们的援军到来而不进攻?这怎么可能!”
“大家都是明白人,应该清楚援军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是根本来不了的,可凭着热兰遮城的防御和城里的士兵,你觉得能够坚持这么长的时间么?就算能坚持到援军的到来,但是你能保证明军就没准备?这一次大明帝国可是出动了两万五千的大军,还有上百艘的战舰,这样强大军事力量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能起到多少作用?少校,请您回答我这个问题!”
“我反对投降!”赫尔曼少校冷冰冰道:“这事关军人的荣誉和荷兰王国的尊严!”
“荣誉?尊严?恐怕是你自己的荣誉和尊严吧?”雅各布嘲讽道:“为了你个人的想法而置于所有人不顾,在明明可以全身而退的条件下却拒绝对方的劝降,这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作为么?”
“正是因为我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我才有这样的坚持!”赫尔曼似乎被触及了痛处,涨红着脸反驳道。
这话一出,雅各布大笑起来,看着赫尔曼的目光中带着不屑和怜悯,他觉得这个家伙简直是魔怔了,怪不得作为少校的赫尔曼会被人打发来这里任职,要知道以他少校的军职完全有更好的出路。
原来这是一个死脑筋的家伙,虽然雅各布承诺赫尔曼作为军人有不错的能力,他的固执却会害死所有人。现在形势很清楚,继续抵抗毫无意义,而且明军也做出了承诺,在这种情况下投降是最好的选择。
一旦拒绝了明军劝降,一意孤行继续抵抗,这样一来必然会触怒明军,等到那时候大明的军队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客气了,到时候重兵攻击热兰遮城,就算赫尔曼的本事再大,可凭借手里的这些兵力怎么可能真守得住?一旦城破,一切全完了,大明绝对不会和之前那样有优厚的条件对待他们荷兰人,暴怒之下的明军统帅说不定会以严厉的手段进行报复,自己可不想因为赫尔曼的缘故被卷进这个旋涡中,从而同这个美好的世界道别。
正当两人针锋相对,进行了激烈的争吵时,卡隆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终于忍不住一拍桌子吼了一声“够了!”这才制止了双方的争吵。
接着,卡隆以城防重要为由,让赫尔曼先下去,却留下了雅各布。听到这个安排,赫尔曼呆了呆,张口想要反对,可话还没说出口,卡隆就不厌其烦地挥了挥手。
面对雅各布,赫尔曼还能据理力争,可面对最高行政长官还是贵族的卡隆他却只能遵从命令,无奈之下他狠狠瞪了雅各布一眼,最终退了下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苟在明末当宗室,苟在明末当宗室最新章节,苟在明末当宗室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苟在明末当宗室,苟在明末当宗室最新章节,苟在明末当宗室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