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的氛围在接近前线时消失了。
决战未曾到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和平,中小规模的战斗随时都在发生。
而对于规模如此庞大的丧尸群来说,即使只是发起一次中等规模的冲击,也可能就是十数万级别的丧尸群。
值得庆幸的地方可能在于,这里的丧尸潮比其它地区其实更容易对付一些,如历城等地曾面对的尸潮,普通丧尸大都困锁于房间之中无法挣脱,丧尸群中变异丧尸的比例相当之大。
在海州,这个比例就趋于正常,往往上百丧尸之中才会有一个拥有变异能力。
远离避难所,前方的武装车厢时不时就会响起开火声,有些地方的铁路被破坏,列车还需停下来修复铁路,好在如今有超凡者随车出动,铺个铁轨不会花很长时间。
而每到铁路与公路交汇之时,经常便能遇到一些装载着物资的车辆。
之前推行的政策已经展露了作用,不少民间团体响应了动员参与这场大战,即使脱离安全区,这些人的参战热情也并不低,毕竟可以说是种族之战,这个年代就没人和丧尸没有血仇的,而丧尸群一旦失控,大型避难所都难以幸存,他们这些散落在各地的小组织更没有活路。
偶尔,苏寻还会看到打着特定旗帜的车队,那是韩忠拉起的队伍,他们自称猎人协会,采取加盟模式,在各避难所的支持下迅速扩张,时日虽短,但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这些人往往能成为更多小团体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他们开着从各处搜集而来的车辆,帮助兵团转运物资、运送伤员,也负责处理尸体。
不但人的尸体要处理,丧尸的也要处理,否则会带来诸多隐患,怎么处理视情况而定,有需要运往指定地点的,便要民间团体帮助,苏寻常见有些皮卡车的车斗盖着篷布,车厢缝隙中淌出污血。
苏寻是对这些场景视若等闲的,但车上众人很明显愈发沉默,连陶悦也安静下来,她拿着那枚甲骨不停摩挲,不知在对什么做预言,但其眉头总是皱着,连零食也吃不下去了。
列车自新甫出发,穿过琅琊,一路向南离开泰蒙区块,直到夜间抵达钟吾,又往东进入海州,此次战事的敌前总指挥部便设立在海州市郊、海陵县的火车站内。
整个海陵县,如今汇集着数目庞大的幸存者,这里不但是指挥部所在,整个县城也是此次作战的后勤大本营,是合围海州计划的一个关键节点。
周边各地市汇集一线兵力二十万,而后勤人员则远超这个数字,更何况周边的民间组织也将此视为补给中心,甚至未来的常驻地。
而那些受丧尸王影响较小,从危险地带的避难所撤出来的幸存者们,此时也有不少汇聚在这里。
原本的海陵县不算小,总人口超百万,但分摊在周边各乡镇之中,县城内本也就十几二十万人罢了,这些直到现在仍在不断向此汇集的人员,一时之间竟让这座县城有了末世前的景况。
由于火车站便是指挥部,武装列车到站之后,苏寻便能看到站台上有众多本地官兵在等待了。
不少人倒是对着从板车上迈步到站台的巨大黑熊颇为好奇,但由于提前收到过通知,也没因此做出什么不当举动,只是远远看着。
迎接苏寻的是江淮兵团参谋长刘振,他更早来到这里,是本地除苏寻外级别最高的指挥官。
两人曾在电话中交流过,苏寻对其也已经不算陌生,见面便问道:“你们司令情况怎么样?”
“我出发的时候就醒了,但精神状态不佳,而且他……现在很自责,精神压力可能比较大,而且常对自己的想法产生质疑,目前正在调整状态,江淮兵团的事务目前由申城指挥部统管。”
江淮区块面积广大,不但下辖的诸多城市有散装的传统,本身的指挥中枢都是多中心式的。
对于那位司令员的情况,苏寻无奈点头,这是被丧尸王影响过后的后遗症,他这还算轻的,像迟小云,哪怕只是被寄生了没多长时间,也面临着失忆、超凡能力缺损等等问题,而且至今还躺在病床上没醒过来。
“让他好好休息吧,发生这种事是我们都不愿意见到的,组织上很清楚那些损失不是他的责任。”
“明白,我会转告给司令的。”
“好了,不谈这个,找人安排一下装甲列车的补给问题,补充一些超凡者上去,它接下来还要前往南方。”
苏寻自然不会跟着这列火车一块到岭南去,如今的海州更需要他。
对于列车来说,从泰蒙到海州,漫漫长路只是才走了个开头,要在这乱世之中蹚出一条路来,还要靠许多人努力。
一行人走进搭建在火车站中的指挥部,苏寻临窗而望,站前的大广场上遍布帐篷。
“这些大都是等待安置的海州民众,他们刚从危险区撤出来,我们提供了一批帐篷……海陵县的居民安置点已经住满了,我们正在逐步清理新的聚居地,有些房间中还可能存在着丧尸。”
“动作要快,这些民众受了极大惊吓,现在睡在帐篷里,心里怎么能踏实?”
“明白。”
“另外,可以将这些人转运至其他安全区,运力不够的话,可以委托民间团体协助。”
“已经在做了,但……”说起这件事,刘振面露沉重:“有些人不愿意走,他们想要参与接下来的战争。”
“谁?”
“……海州师的幸存官兵,他们得知您已经到了海州,准备过来见您,这些人向我请战多次,但都被我拒绝了。”
苏寻拧起眉头:“不让他们参战是对的,兵团在海州的编制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再打下去,这个编制可能就要没了。”
“未来,我们不敢说能还给海州人民一个完整的海州,但至少也可以让这片大地上的人重新聚集起来,无论在哪,还能建设新家园,失地存人,不管走到哪,海州还是海州。”
刘振:“我也是这么和他们讲的,但……”
说话间,他郑重地从一处文件保存箱中取出一封信。
那信封颇厚,但好像被揉搓过一样,上面有不少褶皱和裂痕,还染着灰尘与血污。
“这是?”
“18号避难所里送出来的东西。”
苏寻心头一沉,他扭头看向指挥所内悬挂的大地图。
“沦陷区内?”
“不,其实是边缘,但……现在已经可以确认沦陷了。”
“……这是怎么送出来的?我记得,在筛查开始后,这里应该已经失联了?”
“他们把信塞进了炮弹里,用迫击炮发射到了未沦陷的避难所,由那边的人带着送了出来。”
决战未曾到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和平,中小规模的战斗随时都在发生。
而对于规模如此庞大的丧尸群来说,即使只是发起一次中等规模的冲击,也可能就是十数万级别的丧尸群。
值得庆幸的地方可能在于,这里的丧尸潮比其它地区其实更容易对付一些,如历城等地曾面对的尸潮,普通丧尸大都困锁于房间之中无法挣脱,丧尸群中变异丧尸的比例相当之大。
在海州,这个比例就趋于正常,往往上百丧尸之中才会有一个拥有变异能力。
远离避难所,前方的武装车厢时不时就会响起开火声,有些地方的铁路被破坏,列车还需停下来修复铁路,好在如今有超凡者随车出动,铺个铁轨不会花很长时间。
而每到铁路与公路交汇之时,经常便能遇到一些装载着物资的车辆。
之前推行的政策已经展露了作用,不少民间团体响应了动员参与这场大战,即使脱离安全区,这些人的参战热情也并不低,毕竟可以说是种族之战,这个年代就没人和丧尸没有血仇的,而丧尸群一旦失控,大型避难所都难以幸存,他们这些散落在各地的小组织更没有活路。
偶尔,苏寻还会看到打着特定旗帜的车队,那是韩忠拉起的队伍,他们自称猎人协会,采取加盟模式,在各避难所的支持下迅速扩张,时日虽短,但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这些人往往能成为更多小团体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他们开着从各处搜集而来的车辆,帮助兵团转运物资、运送伤员,也负责处理尸体。
不但人的尸体要处理,丧尸的也要处理,否则会带来诸多隐患,怎么处理视情况而定,有需要运往指定地点的,便要民间团体帮助,苏寻常见有些皮卡车的车斗盖着篷布,车厢缝隙中淌出污血。
苏寻是对这些场景视若等闲的,但车上众人很明显愈发沉默,连陶悦也安静下来,她拿着那枚甲骨不停摩挲,不知在对什么做预言,但其眉头总是皱着,连零食也吃不下去了。
列车自新甫出发,穿过琅琊,一路向南离开泰蒙区块,直到夜间抵达钟吾,又往东进入海州,此次战事的敌前总指挥部便设立在海州市郊、海陵县的火车站内。
整个海陵县,如今汇集着数目庞大的幸存者,这里不但是指挥部所在,整个县城也是此次作战的后勤大本营,是合围海州计划的一个关键节点。
周边各地市汇集一线兵力二十万,而后勤人员则远超这个数字,更何况周边的民间组织也将此视为补给中心,甚至未来的常驻地。
而那些受丧尸王影响较小,从危险地带的避难所撤出来的幸存者们,此时也有不少汇聚在这里。
原本的海陵县不算小,总人口超百万,但分摊在周边各乡镇之中,县城内本也就十几二十万人罢了,这些直到现在仍在不断向此汇集的人员,一时之间竟让这座县城有了末世前的景况。
由于火车站便是指挥部,武装列车到站之后,苏寻便能看到站台上有众多本地官兵在等待了。
不少人倒是对着从板车上迈步到站台的巨大黑熊颇为好奇,但由于提前收到过通知,也没因此做出什么不当举动,只是远远看着。
迎接苏寻的是江淮兵团参谋长刘振,他更早来到这里,是本地除苏寻外级别最高的指挥官。
两人曾在电话中交流过,苏寻对其也已经不算陌生,见面便问道:“你们司令情况怎么样?”
“我出发的时候就醒了,但精神状态不佳,而且他……现在很自责,精神压力可能比较大,而且常对自己的想法产生质疑,目前正在调整状态,江淮兵团的事务目前由申城指挥部统管。”
江淮区块面积广大,不但下辖的诸多城市有散装的传统,本身的指挥中枢都是多中心式的。
对于那位司令员的情况,苏寻无奈点头,这是被丧尸王影响过后的后遗症,他这还算轻的,像迟小云,哪怕只是被寄生了没多长时间,也面临着失忆、超凡能力缺损等等问题,而且至今还躺在病床上没醒过来。
“让他好好休息吧,发生这种事是我们都不愿意见到的,组织上很清楚那些损失不是他的责任。”
“明白,我会转告给司令的。”
“好了,不谈这个,找人安排一下装甲列车的补给问题,补充一些超凡者上去,它接下来还要前往南方。”
苏寻自然不会跟着这列火车一块到岭南去,如今的海州更需要他。
对于列车来说,从泰蒙到海州,漫漫长路只是才走了个开头,要在这乱世之中蹚出一条路来,还要靠许多人努力。
一行人走进搭建在火车站中的指挥部,苏寻临窗而望,站前的大广场上遍布帐篷。
“这些大都是等待安置的海州民众,他们刚从危险区撤出来,我们提供了一批帐篷……海陵县的居民安置点已经住满了,我们正在逐步清理新的聚居地,有些房间中还可能存在着丧尸。”
“动作要快,这些民众受了极大惊吓,现在睡在帐篷里,心里怎么能踏实?”
“明白。”
“另外,可以将这些人转运至其他安全区,运力不够的话,可以委托民间团体协助。”
“已经在做了,但……”说起这件事,刘振面露沉重:“有些人不愿意走,他们想要参与接下来的战争。”
“谁?”
“……海州师的幸存官兵,他们得知您已经到了海州,准备过来见您,这些人向我请战多次,但都被我拒绝了。”
苏寻拧起眉头:“不让他们参战是对的,兵团在海州的编制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再打下去,这个编制可能就要没了。”
“未来,我们不敢说能还给海州人民一个完整的海州,但至少也可以让这片大地上的人重新聚集起来,无论在哪,还能建设新家园,失地存人,不管走到哪,海州还是海州。”
刘振:“我也是这么和他们讲的,但……”
说话间,他郑重地从一处文件保存箱中取出一封信。
那信封颇厚,但好像被揉搓过一样,上面有不少褶皱和裂痕,还染着灰尘与血污。
“这是?”
“18号避难所里送出来的东西。”
苏寻心头一沉,他扭头看向指挥所内悬挂的大地图。
“沦陷区内?”
“不,其实是边缘,但……现在已经可以确认沦陷了。”
“……这是怎么送出来的?我记得,在筛查开始后,这里应该已经失联了?”
“他们把信塞进了炮弹里,用迫击炮发射到了未沦陷的避难所,由那边的人带着送了出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最新章节,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最新章节,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