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化了,下了一场冷雨。
这个时候,或许反而是更冷的,化雪的寒气直冲,加上下雨,冷风嗖嗖吹。
有时候,穿着厚衣服,依旧冻得不行。
但也不是真的冷,就是一种感觉,仿佛那寒意并非来自外界,而是身体里面,那些人所不知的角落。
东宫,公孙厘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雨打细竹。
听说这东宫的竹子,是从楚国栽种来的,是有名的潇湘竹。
潇湘竹坚韧,雨淋细叶翠绿如莹,风动细枝摇曳弦声。
公孙厘端着茶杯,嗅着萦绕的茶香,听雨看竹,身形立在轩窗旁,一框风景,如墨如画。
“西域的雪,也该化了吧.......”
八胪剑中的惊蛰剑主开口道:“西域那边冷些,可能还得过个两三个月,雪才能化。”
公孙厘点头:“西域蛮夷之地,倒是艰苦,不过也磨炼人。”
惊蛰道:“门主,太子召见宇文忠,商议出兵攻蜀,此事大体定下了。”
“是嘛。”公孙厘将手中的茶水喝完,淡淡道:“打吧,我场子都给他搭好了,不打也要让他打,蜀国一定要灭掉。”
惊蛰犹豫了一下,道:“门主,这会不会有些太急?太子还没继位称王呢。”
“急?”公孙厘微微一笑,“急的可不是我们,而是太子。”
“他现在太想证明自己了,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太子,甚至是个合格的王,证明自己文治武功足以带领秦国前进。”
“开疆拓土,励精图治,这是太子的野心也是目标。”
惊蛰闻言,沉默不语。
公孙厘将茶杯递给惊蛰,伸手在袖中摸了摸,抽出来一只竹签。
竹签上只有一个字——【楚】。
“呵,楚国啊。”公孙厘眼睛一眯,瞥向了外面的潇湘竹,“竹子是否坚韧,得经过狂风的考验,才能知道。”
拿着竹签在窗边静静凝视了片刻,公孙厘道:“当年吴越之战,吴国眼看就要侵吞越国,后来越国在楚国的帮助下,才打退了吴国,保住了国本。”
“吴越二国,积怨已久,几乎每年都会打个你死我活,但这么多年了,两国谁也消灭不了谁,你可知为何?”
惊蛰仔细想了想,回道:“因为两国实力相差不大,因此无法吞并彼此。”
“算一个原因吧。”公孙厘将竹签递出窗外,任由冷雨浸打,“但归根结底,不过是齐国和楚国不愿意罢了。”
“无论是吴国吞掉越国,还是越国吞掉吴国,东边立马就会出现一个比肩齐楚的大国,这是齐国和楚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春秋数百年,为何格局一直没有太大变化?不过是因为彼此掣肘,大国压制小国,彼此之间又互相攻伐,弱肉强食,此消彼长,虽有变化,但总体局势依旧变动不大。”
“吴国要是能打赢越国,那么楚国就会出兵,如果越国打赢了吴国,那么齐国就会出兵。”
“楚国地域广阔,兵甲百万,国家富足,又与多国相联。”
“如今魏国和赵国都分身乏术,秦国要攻蜀国,还得让楚国也没工夫搞事才行。”
惊蛰听完,问道:“门主,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公孙厘突然一叹:“本来,我是想用长公主赢召南做文章,但可惜我家那外甥看上了长公主,我倒是不好再谋划她了。”
惊蛰一头雾水,不明白长公主赢召南能怎么牵制楚国。
当然,惊蛰以及八凶将他们都很有自知之明,比脑子,他们八个人捆在一起,都不够公孙厘算计的。
作为鬼谷一直培养的力量,很多一些鬼谷子的活儿,都是他们在跑,因此他们很清楚,鬼谷子暗中到底布局有多大。
毕竟,他们从某方面来说,算是执行人员。
公孙厘将湿透的竹签拿回来,冷冷看了一会儿,突然道:“我没记错,如今的宋王后好像是老吴王的女儿?”
惊蛰点头道:“是,当年宋吴联姻,此事还传为一桩美谈。”
“嗯,我记得,你上次传回的情报说,老吴王年岁高,身体不太好,今年开春,宋王后有意回国探望?”
“是。”
“宋吴两国相邻,又有驰道相连,来回容易,宋王后此前每隔几年也会回国探亲,如今老吴王身体不好,宋王后回国的事儿,应该基本可以确定。”
“是,属下不久前也得到消息,说宋王后应该下个月初会动身回国,看望老吴王。”
“既然如此.......”公孙厘眼睛一眯,“你们八个跑一趟,中途寻机会把宋王后劫了,然后想办法,将其送到越国太子府上。”
惊蛰一听,顿时明白公孙厘想干什么了。
当今越国太子,喜好人妇,尤其是三四十岁的美妇人,更是其心头好。
当初越王刚继位,本来打算将他爹老越王的妃子全部殉葬。
结果殉葬当天,一数人数居然少了几个,后来才发现,全被越太子给悄悄弄到自己家里去了。
此事当时震惊天下,气的越王差点废了太子,好在越太子能力还不错,尤其是打仗方面,曾经一度打的吴国抬不起头,在国内颇有威望。
只是这个好人妇的毛病,似乎怎么也改不掉,不少做人口买卖的牙子,知道这一点后,每年都会往越太子府上送一些落魄或者因罪被贬的贵族妇人。
甚至越国不少商人,还会将自家美丽的妻妾送到越太子的床榻上,以此获得一些特权和利益。
一旦宋王后落到了越太子手上,那结果不言而喻。
别说越太子不认识宋王后,就算真认识,越太子估计非但不会放人,恐怕还会觉得更刺激了。
毕竟老吴王的女儿,宋国的王后,这双重刺激之下,都不敢想越太子到时候会多激动。
一旦此事到时候传出去,宋国会如何,老吴王会不会被气死呢?
至于宋王后究竟是怎么到越太子府上的,此事儿到时候还重要吗?
惊蛰问道:“门主,越国实力不弱,即便宋吴联手,恐怕一时也奈何不得越国吧?”
“没错。”公孙厘笑道,“但是,宋吴如果攻打越国,你觉得魏国会没有动作吗?”
惊蛰一怔,他脑子没转过来,这事儿怎么又能扯上魏国。
魏国不是在打郑国吗?
而且不是要搞楚国吗,怎么又变回折腾魏国了?
见惊蛰不解,公孙离便教道:“天下人,皆有弱点,尤其是各国的权贵,他们身上的弱点,比寻常百姓更多,只是他们一般隐藏的很好。”
“因为他们权力大,欲望也大,普通的欲望是刺激不到他们的,因此权贵之门多变态腌臜之事。”
“只要能掌握各国权贵的弱点,明白他们的人性,那么便可以纵横捭阖无所不利。”
“记住,了解人性就能把握人心,而把握了人心,尤其是上层人的心理,你就能掌控天下局势。”
惊蛰静静听着,他知道这是公孙厘在教他,但他还是有些似懂非懂。
道理倒是好懂,但是真的要去把握其中的分寸,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了。
等惊蛰走后,公孙厘将写有“楚”字的竹签一丢,又从袖口中摸出两根。
一根上写着【燕】,另一根上写着【齐】。
这个时候,或许反而是更冷的,化雪的寒气直冲,加上下雨,冷风嗖嗖吹。
有时候,穿着厚衣服,依旧冻得不行。
但也不是真的冷,就是一种感觉,仿佛那寒意并非来自外界,而是身体里面,那些人所不知的角落。
东宫,公孙厘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雨打细竹。
听说这东宫的竹子,是从楚国栽种来的,是有名的潇湘竹。
潇湘竹坚韧,雨淋细叶翠绿如莹,风动细枝摇曳弦声。
公孙厘端着茶杯,嗅着萦绕的茶香,听雨看竹,身形立在轩窗旁,一框风景,如墨如画。
“西域的雪,也该化了吧.......”
八胪剑中的惊蛰剑主开口道:“西域那边冷些,可能还得过个两三个月,雪才能化。”
公孙厘点头:“西域蛮夷之地,倒是艰苦,不过也磨炼人。”
惊蛰道:“门主,太子召见宇文忠,商议出兵攻蜀,此事大体定下了。”
“是嘛。”公孙厘将手中的茶水喝完,淡淡道:“打吧,我场子都给他搭好了,不打也要让他打,蜀国一定要灭掉。”
惊蛰犹豫了一下,道:“门主,这会不会有些太急?太子还没继位称王呢。”
“急?”公孙厘微微一笑,“急的可不是我们,而是太子。”
“他现在太想证明自己了,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太子,甚至是个合格的王,证明自己文治武功足以带领秦国前进。”
“开疆拓土,励精图治,这是太子的野心也是目标。”
惊蛰闻言,沉默不语。
公孙厘将茶杯递给惊蛰,伸手在袖中摸了摸,抽出来一只竹签。
竹签上只有一个字——【楚】。
“呵,楚国啊。”公孙厘眼睛一眯,瞥向了外面的潇湘竹,“竹子是否坚韧,得经过狂风的考验,才能知道。”
拿着竹签在窗边静静凝视了片刻,公孙厘道:“当年吴越之战,吴国眼看就要侵吞越国,后来越国在楚国的帮助下,才打退了吴国,保住了国本。”
“吴越二国,积怨已久,几乎每年都会打个你死我活,但这么多年了,两国谁也消灭不了谁,你可知为何?”
惊蛰仔细想了想,回道:“因为两国实力相差不大,因此无法吞并彼此。”
“算一个原因吧。”公孙厘将竹签递出窗外,任由冷雨浸打,“但归根结底,不过是齐国和楚国不愿意罢了。”
“无论是吴国吞掉越国,还是越国吞掉吴国,东边立马就会出现一个比肩齐楚的大国,这是齐国和楚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春秋数百年,为何格局一直没有太大变化?不过是因为彼此掣肘,大国压制小国,彼此之间又互相攻伐,弱肉强食,此消彼长,虽有变化,但总体局势依旧变动不大。”
“吴国要是能打赢越国,那么楚国就会出兵,如果越国打赢了吴国,那么齐国就会出兵。”
“楚国地域广阔,兵甲百万,国家富足,又与多国相联。”
“如今魏国和赵国都分身乏术,秦国要攻蜀国,还得让楚国也没工夫搞事才行。”
惊蛰听完,问道:“门主,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公孙厘突然一叹:“本来,我是想用长公主赢召南做文章,但可惜我家那外甥看上了长公主,我倒是不好再谋划她了。”
惊蛰一头雾水,不明白长公主赢召南能怎么牵制楚国。
当然,惊蛰以及八凶将他们都很有自知之明,比脑子,他们八个人捆在一起,都不够公孙厘算计的。
作为鬼谷一直培养的力量,很多一些鬼谷子的活儿,都是他们在跑,因此他们很清楚,鬼谷子暗中到底布局有多大。
毕竟,他们从某方面来说,算是执行人员。
公孙厘将湿透的竹签拿回来,冷冷看了一会儿,突然道:“我没记错,如今的宋王后好像是老吴王的女儿?”
惊蛰点头道:“是,当年宋吴联姻,此事还传为一桩美谈。”
“嗯,我记得,你上次传回的情报说,老吴王年岁高,身体不太好,今年开春,宋王后有意回国探望?”
“是。”
“宋吴两国相邻,又有驰道相连,来回容易,宋王后此前每隔几年也会回国探亲,如今老吴王身体不好,宋王后回国的事儿,应该基本可以确定。”
“是,属下不久前也得到消息,说宋王后应该下个月初会动身回国,看望老吴王。”
“既然如此.......”公孙厘眼睛一眯,“你们八个跑一趟,中途寻机会把宋王后劫了,然后想办法,将其送到越国太子府上。”
惊蛰一听,顿时明白公孙厘想干什么了。
当今越国太子,喜好人妇,尤其是三四十岁的美妇人,更是其心头好。
当初越王刚继位,本来打算将他爹老越王的妃子全部殉葬。
结果殉葬当天,一数人数居然少了几个,后来才发现,全被越太子给悄悄弄到自己家里去了。
此事当时震惊天下,气的越王差点废了太子,好在越太子能力还不错,尤其是打仗方面,曾经一度打的吴国抬不起头,在国内颇有威望。
只是这个好人妇的毛病,似乎怎么也改不掉,不少做人口买卖的牙子,知道这一点后,每年都会往越太子府上送一些落魄或者因罪被贬的贵族妇人。
甚至越国不少商人,还会将自家美丽的妻妾送到越太子的床榻上,以此获得一些特权和利益。
一旦宋王后落到了越太子手上,那结果不言而喻。
别说越太子不认识宋王后,就算真认识,越太子估计非但不会放人,恐怕还会觉得更刺激了。
毕竟老吴王的女儿,宋国的王后,这双重刺激之下,都不敢想越太子到时候会多激动。
一旦此事到时候传出去,宋国会如何,老吴王会不会被气死呢?
至于宋王后究竟是怎么到越太子府上的,此事儿到时候还重要吗?
惊蛰问道:“门主,越国实力不弱,即便宋吴联手,恐怕一时也奈何不得越国吧?”
“没错。”公孙厘笑道,“但是,宋吴如果攻打越国,你觉得魏国会没有动作吗?”
惊蛰一怔,他脑子没转过来,这事儿怎么又能扯上魏国。
魏国不是在打郑国吗?
而且不是要搞楚国吗,怎么又变回折腾魏国了?
见惊蛰不解,公孙离便教道:“天下人,皆有弱点,尤其是各国的权贵,他们身上的弱点,比寻常百姓更多,只是他们一般隐藏的很好。”
“因为他们权力大,欲望也大,普通的欲望是刺激不到他们的,因此权贵之门多变态腌臜之事。”
“只要能掌握各国权贵的弱点,明白他们的人性,那么便可以纵横捭阖无所不利。”
“记住,了解人性就能把握人心,而把握了人心,尤其是上层人的心理,你就能掌控天下局势。”
惊蛰静静听着,他知道这是公孙厘在教他,但他还是有些似懂非懂。
道理倒是好懂,但是真的要去把握其中的分寸,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了。
等惊蛰走后,公孙厘将写有“楚”字的竹签一丢,又从袖口中摸出两根。
一根上写着【燕】,另一根上写着【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