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很暖,柿子烤的很香。
公孙厘将一个柿子吃掉,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行了,你还有其它问题吗。”
其实袁驰象的头两个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一个是担心太子送的八美姬有问题,一个是不明白太子对他那么好的态度来自于什么原因。
为了这两个问题,袁驰象不至于特意跑一趟,公孙厘对自己这个外甥很了解,刚才这两个问题,只是个开头罢了。
果不其然,袁驰象表情一下子认真起来:“舅舅,我想问问关于二公子和长公主的事情。”
“问吧,正好今天给你解答了,让你轻松上路。”
袁驰象一惊:“不是,舅舅,你要干嘛?”
“瞧你那样儿,不是坏事,过两天就知道了。”公孙厘给一个柿子翻了个边儿,“你想知道什么,赶紧问。”
袁驰象缓了缓,才道:“舅舅,我听李仪说,二公子很可能入赵。”
“是。”
“舅舅,我实在不明白,你既然选择的是二公子,为何要这么折腾呢?”
“原因很多。”公孙厘看着赤红的炭火,神情平静,“让赢彻入赵,大致有三个原因。”
“哪三个?”
“第一,我需要让他避开秦国接下来的这摊浑水,也是为了不让他干扰到我。”
“第二,赵国有一件东西,他只有拿了,未来才有资格,成为秦国的王。”
袁驰象打断,好奇问道:“什么东西,竟然这么重要?”
公孙厘意味深长道:“那东西,无形无象,看不见抓不到,却无比重要,具体是什么,我不能说,天机不可泄露。”
“啧,行嘞。”袁驰象撇了撇嘴,知道暂时恐怕得不到答案了,“那第三个呢?”
“第三嘛.......就是要让赢彻多磨练磨练,他的一生太顺了,王冠的重量,他现在承受不起,甚至在这个时候,太子比他更适合当王。”
“为什么?”袁驰象不解。
公孙厘解释道:“太子残疾,年少丧母,秦王不喜,地位不稳,从小太子的生存环境就很残酷,除了个太子的名头,其它好像什么都没有,做事说话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而赢彻呢,除了没有个太子的名头,他什么都有,秦王喜爱,母亲支持,有权也不缺钱,还有一定的能力,他做什么都顺,顺到他可能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己会失败。”
袁驰象道:“可顺利不好吗?”
“顺利当然好,如果赢彻只是个富家子弟,权贵纨绔,甚至平民百姓,顺利没什么不好。”
公孙厘将烤熟的柿子拿到一边放冷,又给壶里添了水煮茶。
“但他如果要成为一个王,掌管一个国家的命运,掌管大秦百姓的未来,他就不能太顺了,不磨砺一番,他会被他的自信带入地狱,会刚愎自用,眼高于顶,看不到下面的芸芸众生。”
“如果一个王,看不到底下的民生,或者说看不清,那么对于国家百姓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二公子在秦国,尊贵不凡,但到了赵国,他这个身份就没用了,现在秦王又死了,他甚至可以说是丧家之犬,他想生存,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学会忍辱,他得把腰和头低下来。”
“然后他就会发现——哦,原来还有人是这么生存的。他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悟。以后他当了王,就能看清身边的人,他会发现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有人会做跟他一样的事儿,摆出一样的姿态,他眼睛就不会瞎。”
公孙厘说完,口有一点干,便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顺便也给袁驰象消化的时间。
袁驰象思考了一阵,问道:“既然如此,那太子不是更合适吗,我看太子似乎也有雄心壮志,也有能力。”
公孙厘点头,倒是没有反驳,只是说道:“是的,太子如今比二公子更适合当秦王,但太子只能当一时的王,却当不了一世。”
“这又是为何?”
“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太子如今杀父弑君继位,正是雄心壮志处在巅峰之时,他可以压制自己的本性,当好一个王。”
公孙厘将烤好的柿子拿起来,放在袁驰象眼前,然后一点点撕开。
“可等时间一长,他坐稳了位子,没有了忧患,他的本性就会逐渐暴露压制不住,他会变成一个多疑暴虐的王。”
公孙厘将其中一半撕开的柿子,递给了袁驰象,继续道:“以你为例吧,太子现在可以喜欢你,给你美女给你权利,对你表现信任,但那不是因为他真的信任你。”
“一旦他在王位上坐久了,坐稳了,他多疑自卑的毛病就爆发,到了那时候,恐怕你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有的人前期能当一个好君王,后期不行,有的人前期可能差点儿,但他却具有成为一个好君王的品质。”
“太子和二公子,就像是两个面,一个经历了磨练,但性格不行,一个性格可以,但是缺少了历练,外在的棱角可以雕琢磨练,可内在的品质却是天生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最终会选择二公子,而不是太子,有些东西天生的,没办法啊,否则我倒也不用费这么大劲儿。”
公孙厘咬了一口柿子肉,热乎乎,又软又甜,吃一口唇齿留香。
而袁驰象则陷入了沉思和震惊之中,他之所以震惊,是因为他没料到自己舅舅居然连这些东西都在考虑。
他在看清太子,看清二公子赢彻,不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就连内在品质也琢磨的一清二楚。
这一刻,袁驰象想到了李仪,他发现自己舅舅和李仪具备相同的某种“品质”,但舅舅公孙厘给他的感觉更恐怖,也更深刻一些。
看着一脸平静的公孙厘,袁驰象小声问了一句:“舅舅,你不会把我也安排好了吧?”
公孙厘一愣,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反问道:“你小子一直不都是我在安排吗?”
听到这话,袁驰象陡然沉默了下来,仔细回忆一下,发现好像还真是。
不论是拜师,进入长公主府,还是后面的事儿,似乎都有自己舅舅暗中安排的影子。
发觉了这一点儿后,袁驰象突然有点沮丧,但并不生气。
原因很简单,因为舅舅给他安排的都是他想要的。
这让他气也气不起来,就挺无力也无奈的。
公孙厘将一个柿子吃掉,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行了,你还有其它问题吗。”
其实袁驰象的头两个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一个是担心太子送的八美姬有问题,一个是不明白太子对他那么好的态度来自于什么原因。
为了这两个问题,袁驰象不至于特意跑一趟,公孙厘对自己这个外甥很了解,刚才这两个问题,只是个开头罢了。
果不其然,袁驰象表情一下子认真起来:“舅舅,我想问问关于二公子和长公主的事情。”
“问吧,正好今天给你解答了,让你轻松上路。”
袁驰象一惊:“不是,舅舅,你要干嘛?”
“瞧你那样儿,不是坏事,过两天就知道了。”公孙厘给一个柿子翻了个边儿,“你想知道什么,赶紧问。”
袁驰象缓了缓,才道:“舅舅,我听李仪说,二公子很可能入赵。”
“是。”
“舅舅,我实在不明白,你既然选择的是二公子,为何要这么折腾呢?”
“原因很多。”公孙厘看着赤红的炭火,神情平静,“让赢彻入赵,大致有三个原因。”
“哪三个?”
“第一,我需要让他避开秦国接下来的这摊浑水,也是为了不让他干扰到我。”
“第二,赵国有一件东西,他只有拿了,未来才有资格,成为秦国的王。”
袁驰象打断,好奇问道:“什么东西,竟然这么重要?”
公孙厘意味深长道:“那东西,无形无象,看不见抓不到,却无比重要,具体是什么,我不能说,天机不可泄露。”
“啧,行嘞。”袁驰象撇了撇嘴,知道暂时恐怕得不到答案了,“那第三个呢?”
“第三嘛.......就是要让赢彻多磨练磨练,他的一生太顺了,王冠的重量,他现在承受不起,甚至在这个时候,太子比他更适合当王。”
“为什么?”袁驰象不解。
公孙厘解释道:“太子残疾,年少丧母,秦王不喜,地位不稳,从小太子的生存环境就很残酷,除了个太子的名头,其它好像什么都没有,做事说话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而赢彻呢,除了没有个太子的名头,他什么都有,秦王喜爱,母亲支持,有权也不缺钱,还有一定的能力,他做什么都顺,顺到他可能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己会失败。”
袁驰象道:“可顺利不好吗?”
“顺利当然好,如果赢彻只是个富家子弟,权贵纨绔,甚至平民百姓,顺利没什么不好。”
公孙厘将烤熟的柿子拿到一边放冷,又给壶里添了水煮茶。
“但他如果要成为一个王,掌管一个国家的命运,掌管大秦百姓的未来,他就不能太顺了,不磨砺一番,他会被他的自信带入地狱,会刚愎自用,眼高于顶,看不到下面的芸芸众生。”
“如果一个王,看不到底下的民生,或者说看不清,那么对于国家百姓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二公子在秦国,尊贵不凡,但到了赵国,他这个身份就没用了,现在秦王又死了,他甚至可以说是丧家之犬,他想生存,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学会忍辱,他得把腰和头低下来。”
“然后他就会发现——哦,原来还有人是这么生存的。他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悟。以后他当了王,就能看清身边的人,他会发现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有人会做跟他一样的事儿,摆出一样的姿态,他眼睛就不会瞎。”
公孙厘说完,口有一点干,便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顺便也给袁驰象消化的时间。
袁驰象思考了一阵,问道:“既然如此,那太子不是更合适吗,我看太子似乎也有雄心壮志,也有能力。”
公孙厘点头,倒是没有反驳,只是说道:“是的,太子如今比二公子更适合当秦王,但太子只能当一时的王,却当不了一世。”
“这又是为何?”
“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太子如今杀父弑君继位,正是雄心壮志处在巅峰之时,他可以压制自己的本性,当好一个王。”
公孙厘将烤好的柿子拿起来,放在袁驰象眼前,然后一点点撕开。
“可等时间一长,他坐稳了位子,没有了忧患,他的本性就会逐渐暴露压制不住,他会变成一个多疑暴虐的王。”
公孙厘将其中一半撕开的柿子,递给了袁驰象,继续道:“以你为例吧,太子现在可以喜欢你,给你美女给你权利,对你表现信任,但那不是因为他真的信任你。”
“一旦他在王位上坐久了,坐稳了,他多疑自卑的毛病就爆发,到了那时候,恐怕你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有的人前期能当一个好君王,后期不行,有的人前期可能差点儿,但他却具有成为一个好君王的品质。”
“太子和二公子,就像是两个面,一个经历了磨练,但性格不行,一个性格可以,但是缺少了历练,外在的棱角可以雕琢磨练,可内在的品质却是天生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最终会选择二公子,而不是太子,有些东西天生的,没办法啊,否则我倒也不用费这么大劲儿。”
公孙厘咬了一口柿子肉,热乎乎,又软又甜,吃一口唇齿留香。
而袁驰象则陷入了沉思和震惊之中,他之所以震惊,是因为他没料到自己舅舅居然连这些东西都在考虑。
他在看清太子,看清二公子赢彻,不仅仅是外在的东西,就连内在品质也琢磨的一清二楚。
这一刻,袁驰象想到了李仪,他发现自己舅舅和李仪具备相同的某种“品质”,但舅舅公孙厘给他的感觉更恐怖,也更深刻一些。
看着一脸平静的公孙厘,袁驰象小声问了一句:“舅舅,你不会把我也安排好了吧?”
公孙厘一愣,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反问道:“你小子一直不都是我在安排吗?”
听到这话,袁驰象陡然沉默了下来,仔细回忆一下,发现好像还真是。
不论是拜师,进入长公主府,还是后面的事儿,似乎都有自己舅舅暗中安排的影子。
发觉了这一点儿后,袁驰象突然有点沮丧,但并不生气。
原因很简单,因为舅舅给他安排的都是他想要的。
这让他气也气不起来,就挺无力也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