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刚站起来,还没有出得院子呢,那边就有人来报,说是吏部尚书关天强来了。
显然,关天强也是听到了动静,以为找到了解决事情的办法,急急而来。
“不见。”贾诩听到是关天强这个名字时,那是一点的好脸色也没有给。
以前自己能见到关天强,甚至是多说几句话,都是一种荣幸。可是现在嘛,风水轮流转了。
关文宝可是首犯,当街羞侮李月秀已然非是大丈夫所为。
更不要说,李月秀身后还有汤红鹤,她本人还是一位刚获得了表彰的女先生。
说到底,她已经算是贾平安的人。
那王上的人是那么好欺负的?
如果真把人给打了,回头屁事都没有,让那些跟着贾平安的人会怎么想?
关文宝是必须要受重处的。
不仅是他,这一次整个关家也会因此而受连累的。
一个就要倒台之人,贾诩又哪里有时间与他多说一些什么?
贾府的人很快回返,告诉了等在门外,一脸急切的关天强。“我家老爷说了,关大人要相信秦法,你还是回去吧。”
“贾大人不愿见老夫吗?”关天强发怔般地问着。
没有人给予回答,但这就是回答。
关天强如全身都被抽空了骨架一般的,跌坐在了地上。他知道,关家完了。
冯赢等人的速度很快,有关其它权贵的一些罪证,很快就送到了贾诩的手中,也等于是送到了贾平安的手中。
拿着这些供词,贾平安一份份看着。
里面记载的可谓是五花八门。
远的不说,就说近前吧。很多权贵为了避免财产流失过甚,他们竟然玩起了分家之举。
你贾平安不是说了嘛,一个家族的田产最多只能留一百亩。
这是铁律,谁也改变不了。
那好,我们就从其它方面下手。比如说一个大家分为十个小家,如此一来,原本的一百亩地,就变成了一千亩良田。
那如果继续的分下去呢?
比如说,一家变二十家...三十家...
总之就是寻找漏洞做事,让你无可奈何。
还有官商不能一体之事。
一个家族要么经商,要么为官,不可两样都占是吧。
那也简单,选一部分人踢出族谱就是。
主家当官,踢出之人从商,这就是他们给出的解决办法。
随后就又是官商勾结、鱼肉百姓,早晚将秦地变回原本宣国的样子。
而这些操作,都是在秦军还没有进入昌都时,就已经办好的。这还真是完美的诠释了那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分明是把贾平安当傻子一样糊弄着呀。
你不把我的话当回事,我不收拾你收拾谁。
“行了,有这些证据在,可以收网了。”将供词撂在了桌面上,贾平安似笑非笑的说着。
生气吗?
谈不上。早在进入昌都之前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过要面对这些问题了。
有问题不怕,解决就是。但倒霉的就是这些敢搞小动作的权贵与大族们。
秦军出动,大街上开始了戒严。
无数的带甲秦军由城外入城,跟着按名单拿人。
一个个府院中传来了哭爹喊娘的声音,传出了求饶后悔的声音。
然并卵。
秦军的主子只有一个,那就是秦王贾平安。
王上下的命令,他们只会去无条件的服从。
关府。
大批秦兵涌了进来,由一百夫长负责宣读罪状,关天强被带走,府内财产被没收。
这样的一幕,发生在不少大院之中,清除毒瘤行动以雷霆之势而现,在强大的秦军震慑之下,行动进行的十分顺利。
京兆尹大牢。
冯东阳和于欢伯等人被放了出来。
安然无恙,身上无一处伤痕。
自从至终,汤红鹤都没有动他们一根手指头,只是将他们关押在牢房中而已。
关文宝自然是放不出来了,他已经被汤红鹤用各种刑罚打死在了大牢之中。
随着其它七人被放出,这一场风波算是尘埃落定。
大量的土地被回收、大批权贵准备的后手人员被抓,成为了苦力,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会成没有人权的犯人,直至服刑期满为止。
一场公子哥的闹剧,竟然引来了如此的大地震,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让不知道多少人因此而倒台,让余下的权贵们一个个都变得老实了起来。但好在,受益的是百姓。
空间中再一次有了变化。
或许是认可了贾平安对于昌都城的统治,一座巨大而望不到头的煤山横空而出。
蜂窝煤球开始在昌都城内盛行。
不是所有的煤都适合制成蜂窝煤球,比如说烟煤。
空间提供的煤属于十分合适的那种。这个冬天,昌都城家家温暖如春。
以蜂窝煤球为基础,煤票顺利得到了推广。而百姓为了赚煤票,只需要出苦力,建房或是修路就可以。
票证的出现,打断了权贵们想要垄断行业的梦想,让国有、国家这个词汇更加深入人心。
后方在向好的方向转变着。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保护着国家的安全。
平郡城。
燕州的三郡之一,也是最后一郡。
大量的宣军聚集于此,展出着属于他们最后的倔强。
自昌都丢失之后,宣明宗带人逃了出来,跟着就是一退再退。
南出百里城,永安城,跟着退到了定郡。
秦军赶到,定郡城之外,打了一场,宣军败!
定郡丢失、跟着连丢定兴城、延来城、退守沽郡。
秦军再至,宣军再败。
接连丢失谷平城、济兴城等地,最后退到了平郡,宣军整军准备再战。
涞水关大开,大统二十万援军入关进入宣地。
援军的到来,让宣明宗等人终于可以松上一口长气。
秦军似乎也感觉到了危险,停留在了济兴城,不再前进分毫。
秦军不再追了,宣明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感觉自己又行了,已经考虑着自己何时杀回到昌都的事情。
于万里的三万北府军被调到了平郡。
羽林卫已经被彻底打散,将军冷广杰正在收拢一些逃散人员,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注定无法恢复其战力。
现在的宣国,真正的精锐只剩下了北府军一只。这让宣明宗即便是看于万里有些不爽,也没有轻动之意。
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
平郡郡府,宣明宗在这里召开了不知道第几次的临时朝会。
杜文渊、许德勇、于万里、伍定生、余才动等一众文武大臣于下方站立。
杜文渊,整个杜氏随他出了昌都城,宣明宗无人可用之下,又恢复了其首辅之职。
许德勇,这位总是打败仗的兵部尚书,优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宣明宗的忠心。凭此,官复原职。
于万里就不必说了,北府军大将军,颇有军方第一人之意。
伍定生,二品镇南将军。
余才动,二品镇西将军。
虽然丢失了大面积的土地,但宣国的底蕴还在,尤其是一路而撤的过程之中,光是败兵就带走了不少。
不仅兵员集中了,便是财富也相应的集中在了一起。那些从昌都逃出来的权贵们,为了小命的安全,为了可以重新回到昌都城作威作福,这一次给予了宣军很大的支持。
什么粮草呀、军饷呀,都不敢再有一丝的懈怠与推迟。
事实也证明,这些权贵们并非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只是没有被逼到份上而已。
当真切的感觉到,没有国就没有家的时候,就算是为了自己,也是愿意出力的。
倘若是他们早就想通了这一点,贾平安想要成事,无疑就会困难许多。
只是可惜,寒号鸟还是太多了一些。
宣明宗,为了团结更多人帮他夺回皇权,没有丝毫要计较的意思。相反,对每一个跟在他身边的人都是和颜悦色,重金许诺,大有事成之后,要给大家重重补偿的意思。
主臣和睦,气氛比之在昌都城的时候,还要更好一些。
众人齐聚,由许德勇率先汇报着他们这一边的情况。
“皇上,各位大臣同僚,截止到目前为止,我方共集中了良将数百以及一百万大军于平郡。其中粮草可供大军两年所用,可称是兵精粮足呀。
“好,好呀。”下面的文臣们得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忍不住互相看着,眼中尽是欣喜。
这可是百万大军呀。相比于宣国鼎盛时期也差不了太多,这证明他们的实力依然还是很强的。
反观武将这一边,一个个将军就不是那么高兴了。
他们是有兵百万。
但其中真正的精锐又有多少呢?
怕是也就三成能用来打仗吧。其它的七成都是附近抓的壮丁、一些为了混口饭吃的流民和地方豪绅的护院以及食客们。
这些人,打顺风仗还行,但要说攻打坚城,那还是算了吧。
真的派上阵,只会影响到军心士气。
只是明知道这一点,但大家现在都在兴头上,也不好拿出来说,打消大家的积极性。
“爱卿们都听到了吧,我宣国实力仍在,未来大有可为呀。区区三四十万的秦军而已,根本就不可能会是我们的对手。”宣明宗开了口,直接就把事情给定了调子。
显然,关天强也是听到了动静,以为找到了解决事情的办法,急急而来。
“不见。”贾诩听到是关天强这个名字时,那是一点的好脸色也没有给。
以前自己能见到关天强,甚至是多说几句话,都是一种荣幸。可是现在嘛,风水轮流转了。
关文宝可是首犯,当街羞侮李月秀已然非是大丈夫所为。
更不要说,李月秀身后还有汤红鹤,她本人还是一位刚获得了表彰的女先生。
说到底,她已经算是贾平安的人。
那王上的人是那么好欺负的?
如果真把人给打了,回头屁事都没有,让那些跟着贾平安的人会怎么想?
关文宝是必须要受重处的。
不仅是他,这一次整个关家也会因此而受连累的。
一个就要倒台之人,贾诩又哪里有时间与他多说一些什么?
贾府的人很快回返,告诉了等在门外,一脸急切的关天强。“我家老爷说了,关大人要相信秦法,你还是回去吧。”
“贾大人不愿见老夫吗?”关天强发怔般地问着。
没有人给予回答,但这就是回答。
关天强如全身都被抽空了骨架一般的,跌坐在了地上。他知道,关家完了。
冯赢等人的速度很快,有关其它权贵的一些罪证,很快就送到了贾诩的手中,也等于是送到了贾平安的手中。
拿着这些供词,贾平安一份份看着。
里面记载的可谓是五花八门。
远的不说,就说近前吧。很多权贵为了避免财产流失过甚,他们竟然玩起了分家之举。
你贾平安不是说了嘛,一个家族的田产最多只能留一百亩。
这是铁律,谁也改变不了。
那好,我们就从其它方面下手。比如说一个大家分为十个小家,如此一来,原本的一百亩地,就变成了一千亩良田。
那如果继续的分下去呢?
比如说,一家变二十家...三十家...
总之就是寻找漏洞做事,让你无可奈何。
还有官商不能一体之事。
一个家族要么经商,要么为官,不可两样都占是吧。
那也简单,选一部分人踢出族谱就是。
主家当官,踢出之人从商,这就是他们给出的解决办法。
随后就又是官商勾结、鱼肉百姓,早晚将秦地变回原本宣国的样子。
而这些操作,都是在秦军还没有进入昌都时,就已经办好的。这还真是完美的诠释了那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分明是把贾平安当傻子一样糊弄着呀。
你不把我的话当回事,我不收拾你收拾谁。
“行了,有这些证据在,可以收网了。”将供词撂在了桌面上,贾平安似笑非笑的说着。
生气吗?
谈不上。早在进入昌都之前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过要面对这些问题了。
有问题不怕,解决就是。但倒霉的就是这些敢搞小动作的权贵与大族们。
秦军出动,大街上开始了戒严。
无数的带甲秦军由城外入城,跟着按名单拿人。
一个个府院中传来了哭爹喊娘的声音,传出了求饶后悔的声音。
然并卵。
秦军的主子只有一个,那就是秦王贾平安。
王上下的命令,他们只会去无条件的服从。
关府。
大批秦兵涌了进来,由一百夫长负责宣读罪状,关天强被带走,府内财产被没收。
这样的一幕,发生在不少大院之中,清除毒瘤行动以雷霆之势而现,在强大的秦军震慑之下,行动进行的十分顺利。
京兆尹大牢。
冯东阳和于欢伯等人被放了出来。
安然无恙,身上无一处伤痕。
自从至终,汤红鹤都没有动他们一根手指头,只是将他们关押在牢房中而已。
关文宝自然是放不出来了,他已经被汤红鹤用各种刑罚打死在了大牢之中。
随着其它七人被放出,这一场风波算是尘埃落定。
大量的土地被回收、大批权贵准备的后手人员被抓,成为了苦力,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会成没有人权的犯人,直至服刑期满为止。
一场公子哥的闹剧,竟然引来了如此的大地震,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让不知道多少人因此而倒台,让余下的权贵们一个个都变得老实了起来。但好在,受益的是百姓。
空间中再一次有了变化。
或许是认可了贾平安对于昌都城的统治,一座巨大而望不到头的煤山横空而出。
蜂窝煤球开始在昌都城内盛行。
不是所有的煤都适合制成蜂窝煤球,比如说烟煤。
空间提供的煤属于十分合适的那种。这个冬天,昌都城家家温暖如春。
以蜂窝煤球为基础,煤票顺利得到了推广。而百姓为了赚煤票,只需要出苦力,建房或是修路就可以。
票证的出现,打断了权贵们想要垄断行业的梦想,让国有、国家这个词汇更加深入人心。
后方在向好的方向转变着。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保护着国家的安全。
平郡城。
燕州的三郡之一,也是最后一郡。
大量的宣军聚集于此,展出着属于他们最后的倔强。
自昌都丢失之后,宣明宗带人逃了出来,跟着就是一退再退。
南出百里城,永安城,跟着退到了定郡。
秦军赶到,定郡城之外,打了一场,宣军败!
定郡丢失、跟着连丢定兴城、延来城、退守沽郡。
秦军再至,宣军再败。
接连丢失谷平城、济兴城等地,最后退到了平郡,宣军整军准备再战。
涞水关大开,大统二十万援军入关进入宣地。
援军的到来,让宣明宗等人终于可以松上一口长气。
秦军似乎也感觉到了危险,停留在了济兴城,不再前进分毫。
秦军不再追了,宣明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感觉自己又行了,已经考虑着自己何时杀回到昌都的事情。
于万里的三万北府军被调到了平郡。
羽林卫已经被彻底打散,将军冷广杰正在收拢一些逃散人员,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注定无法恢复其战力。
现在的宣国,真正的精锐只剩下了北府军一只。这让宣明宗即便是看于万里有些不爽,也没有轻动之意。
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
平郡郡府,宣明宗在这里召开了不知道第几次的临时朝会。
杜文渊、许德勇、于万里、伍定生、余才动等一众文武大臣于下方站立。
杜文渊,整个杜氏随他出了昌都城,宣明宗无人可用之下,又恢复了其首辅之职。
许德勇,这位总是打败仗的兵部尚书,优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宣明宗的忠心。凭此,官复原职。
于万里就不必说了,北府军大将军,颇有军方第一人之意。
伍定生,二品镇南将军。
余才动,二品镇西将军。
虽然丢失了大面积的土地,但宣国的底蕴还在,尤其是一路而撤的过程之中,光是败兵就带走了不少。
不仅兵员集中了,便是财富也相应的集中在了一起。那些从昌都逃出来的权贵们,为了小命的安全,为了可以重新回到昌都城作威作福,这一次给予了宣军很大的支持。
什么粮草呀、军饷呀,都不敢再有一丝的懈怠与推迟。
事实也证明,这些权贵们并非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只是没有被逼到份上而已。
当真切的感觉到,没有国就没有家的时候,就算是为了自己,也是愿意出力的。
倘若是他们早就想通了这一点,贾平安想要成事,无疑就会困难许多。
只是可惜,寒号鸟还是太多了一些。
宣明宗,为了团结更多人帮他夺回皇权,没有丝毫要计较的意思。相反,对每一个跟在他身边的人都是和颜悦色,重金许诺,大有事成之后,要给大家重重补偿的意思。
主臣和睦,气氛比之在昌都城的时候,还要更好一些。
众人齐聚,由许德勇率先汇报着他们这一边的情况。
“皇上,各位大臣同僚,截止到目前为止,我方共集中了良将数百以及一百万大军于平郡。其中粮草可供大军两年所用,可称是兵精粮足呀。
“好,好呀。”下面的文臣们得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忍不住互相看着,眼中尽是欣喜。
这可是百万大军呀。相比于宣国鼎盛时期也差不了太多,这证明他们的实力依然还是很强的。
反观武将这一边,一个个将军就不是那么高兴了。
他们是有兵百万。
但其中真正的精锐又有多少呢?
怕是也就三成能用来打仗吧。其它的七成都是附近抓的壮丁、一些为了混口饭吃的流民和地方豪绅的护院以及食客们。
这些人,打顺风仗还行,但要说攻打坚城,那还是算了吧。
真的派上阵,只会影响到军心士气。
只是明知道这一点,但大家现在都在兴头上,也不好拿出来说,打消大家的积极性。
“爱卿们都听到了吧,我宣国实力仍在,未来大有可为呀。区区三四十万的秦军而已,根本就不可能会是我们的对手。”宣明宗开了口,直接就把事情给定了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