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美食文 第268章 小秦师傅送温暖

小说:非正常美食文 作者:吨吨吨吨吨 更新时间:2025-02-05 21:41:5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在秦老爷子和秦奶奶的带动下,桌上每一个人都开始快乐吃果儿。

  这种时候,吃过和没吃过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秦落是吃过的。

  她俨然是一副见过世面的样子,吃的时候甚至还能抽出嘴来夸赞两句。

  其余人就没有这么多功夫了,只恨自己只有一张嘴一根舌头,不能两张嘴同时嚼,也不能两根舌头同时品尝。

  何成已经没有心思来嫉妒秦淮为什么是秦落的亲哥了,他现在满心满眼只有一个想法。

  卧槽,这么牛逼这么好吃的点心,真的是我何成能吃到的吗?

  我何德何能吃上这个?

  我当皇帝了?

  皇帝也吃不上这么好吃的东西呀!

  相较于何成的乱想,秦从文和赵蓉的震惊比较正常。

  秦从文&赵蓉:黄记这么牛逼?儿子进修几个月就这么厉害了,要是进修两年还得了?!

  秦秀丽和何华夫妇则满脑子:大城市果然不一样,淮淮去外面闯一闯这手艺简直是突飞猛进。

  秦秀丽甚至还因为果儿突然信任起了姑苏和山市的补课老师,觉得这些素未谋面的补课老师一定非常靠谱!

  点心都这么靠谱,老师也一定很靠谱!

  秦秀丽等人非常自然的把秦淮的突飞猛进归结于大城市的底蕴深厚,越有钱的人越讲究吃穿。同样的肉烧饼小地方随便烤烤就能吃,老佛爷吃的就是圆梦烧饼,看着金黄酥脆,吃起来也…是好吃的烧饼夹肉!

  桌上众人已经沉浸在了点心的海洋里,为了多吃多尝,大家开始分着吃。

  果儿一分为二,圆梦烧饼挑小的,三丁包、五丁包分成好几块,每样尝一口。

  没办法,白案点心实在是太占肚子了,正常情况下每样尝一口差不多就该半饱了,更不要说大家一开始还吃了一碗鸡汤面和一碗四喜汤团。

  开饭不过十来分钟,秦家人就陆续结束战斗。

  只有何成和秦落还在坚持。

  基本上只有吃到这个地步才能看出来每个人最钟爱的点心是什么。

  何成倔强地端着碗进厨房,给自己盛了一点点长寿面。

  秦落大口大口地啃着三丁包,彰显她对肉包子的热爱。

  秦淮都有点对何成刮目相看了,在这么多点心中,何成居然选择多吃小半碗长寿面,原来咱表弟最爱的点心种类是面条呀!

  真是苦了表弟了,何家平日里吃的最多的面条是在超市买的鸡蛋挂面,这些年也没怎么吃到好面条。

  “嗝。”

  感觉自己已经吃到12分饱,面条都要顶到嗓子眼,打嗝动作稍微激烈一点面条就会从嘴巴里吐出来的何成,在吃完最后一口面后,打出一个长长的嗝。

  何成整个人已经完全挺着肚子瘫倒在椅背上,配上他红彤彤、毛茸茸、圆滚滚的新衣,一眼看上去有点像一只小孩画笔下的、红色的、因为吃得太撑而失去梦想变成咸鱼的海豹,满脸满足,只想拍拍自己圆滚滚的肚皮躺在海滩边上晒太阳。

  可惜现在是晚上,只能晒月亮。

  何成不想动。

  何成自己从来没有吃得这么饱这么满足过,即使胃里已经塞满了食物,撑得让他直不起腰,坐着都不太舒服只想静静地躺着,何成也觉得快乐。

  他的舌尖,他的大脑,都在回味刚才那顿美味的年夜饭。

  鸡汤面,好吃!

  面条筋道,手搓的单根面条吃起来和抻面是不一样的,每咬一口都能感觉到面在齿间碰撞,每一秒都能品味到鸡汤醇厚的鲜味。

  尤其是呲溜的那一下。

  呲溜。

  四喜汤团,好吃!

  没见过世面的何成,只吃过最普通的黑芝麻汤圆和前两年很火的水果汤圆。最开始看到碗里那么大的汤圆的时候,何成还有点嫌弃,想偷工减料少吃一点,多吃点包子。

  在今天之前何成是不喜欢吃汤圆的。

  在何成看来汤圆有什么好吃的?甜不拉叽,没嚼劲,还容易烫嘴,那糯米皮煮完之后咬上去软软的也不黏,和面条筋道的口感简直没法比。

  一年365天,何成也就在元宵当天会吃几个汤圆意思意思。

  但是现在——

  不好意思汤团,搞错你的身份了。汤团是汤团,汤圆是汤圆,何成表示之前是他见识浅薄有眼不识四喜汤团,以为全天下的糯米皮包甜馅都很难吃。

  四喜汤团yyds!

  口味太多吃的太快,何成具体也说不上哪里好吃,反正就是好吃,都好吃,三颗甜的好吃,那颗肉的也好吃。

  硬要说有什么缺点,就是这汤团有点大占肚子。今天晚上要吃的东西太多了,四喜汤团占据了它不该占据的胃容量,要是能再小点就好了。

  果儿,好吃!

  何成觉得果儿的好吃是难以形容的。

  是和它抽象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极度反差的好吃。

  是他用800字作文都难以描述,作文格写满都不够的好吃。

  是他明明还没有还清欠款,在尝到味道的那一刻,脑海中居然萌生出把自己偷偷攒的打算充游戏月卡的30块交出来还债,抱着秦淮的大腿求表哥,让自己可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都吃上果儿的好吃。

  圆梦烧饼,好吃!

  具体哪里好吃何成是真的说不上来,圆梦烧饼是紧跟着果儿吃的,说句实话没怎么尝出味,但是好吃!

  三丁包,好吃!

  往年三丁包是何成吃的最多的点心,今年就吃了一口,虽然也没怎么尝出味,但何成依稀觉得好像比往年的要好吃很多。

  何成觉得约么是他吃出幻觉了,三丁包秦淮年年都做,年年的味道都差不多,不可能突然一下变得特别好吃,肯定是幻觉。

  五丁包,好吃!

  这个何成也只尝了一口,忘了是什么味道,反正好吃。

  “嗝。”何成又打了一个长嗝。

  秦秀丽觉得不能再这么瘫下去了。

  已经开始晕碳了,再坐一会儿就要幸福的睡着了,今年年夜饭就真的没有下半场了。

  没有下半场倒是无所谓,反正下半场也不吃,但是下半场那边还有很多亲戚朋友们嗷嗷待哺,等着他们一家三口得胜归来。

  秦秀丽一想到妯娌、侄子侄女现在已经开始用期盼的目光看着屋外了,就觉得自己肩负使命,挣扎着站起来,强压下去即将打出来的嗝,道:

  “成成,起来跟外公外婆道别了,还要去爷爷奶奶家呢!”

  何成挣扎着站起来,一个趔趄,被亲爹一把拽住才没摔地上,下意识开始说吉祥话。

  一串丝滑的拜年小连招过后,何成看着满桌的点心有点犯难。

  说句实话,这桌年夜饭看上去跟没怎么吃一样。

  今天的重头戏其实是果儿,一个果儿就是大半斤,加上先前的长寿面和四喜汤团,秦家众人的战斗力瞬间骤减。往年不说是狼吞虎咽,秋风扫落叶,至少也能勉强完成光盘行动。

  今年剩这么多,何成一下不知道带什么回去了。

  “妈,带…带什么呀?”何成结巴道。

  秦淮微微一笑:“早就给你们备好了,在厨房里。所有点心都有,多装了很多四喜汤团,果儿的生胚稍微少一些平均两个人分一个。”

  “拿了过去蒸了煮了就能直接吃。”

  何成大喜,扶着腰冲进厨房,提出三大袋点心。一家三口一人一袋,朝村口走去。

  秦家的年夜饭饭桌上一下冷清了很多。

  人丁不多就是这样的,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年夜饭基本上就结束了。秦老爷子和秦奶奶都不爱看春晚,秦家村也没什么人看春晚,春晚一般都是放着当背景音,大家围聚在一起打麻将。

  秦老爷子家没有麻将桌,都是去隔壁邻居家打。

  为了争夺这个打麻将的场地,三家邻居也是争奇斗艳,每年都升级换代,今年右边的秦开贵家凭借新换的麻将机取得了胜利。

  秦老爷子都说好了,八点去他家打麻将。

  秦开贵家也准备好了,这打麻将总得吃点可口点心,他们这年夜饭都没吃全饱,最多吃了个三分饱,就等着吃下半场呢。

  秦奶奶开始收拾餐桌,顺便挑选要带去邻居家的点心。

  果儿,太好吃了,舍不得带。

  长寿面,这么好的鸡汤煮的这么好的面条,留着明天早上当早饭吃不香吗?舍不得带。

  圆梦烧饼,凉了,这个可以。

  四喜汤团,舍不得带。

  三丁包,舍不得带。

  五丁包,舍不得带。

  秦淮瞥了一眼秦奶奶装点心的袋子,发现老太太可能也没那么喜欢隔壁家的新麻将机,自己的招牌点心一个没装进袋子,没人吃的萝卜包、粉丝包、肉包、菜包倒是装了一大袋。

  “奶奶,其它点心你也每样拿一点,我今天做了很多,生胚厨房里都还有。这些已经蒸好的点心,今天晚上不吃也是浪费。”秦淮劝道。

  听大孙子这么说,秦奶奶舍不得地其他点心一样挑了两个装进袋子里,嘟囔着:“秦开贵他家的三媳妇前天打麻将赢了我足足20多,淮淮你做点心这么累,给他们家点普通包子得了。”

  秦淮:……

  他怎么觉得比起心疼孙子,奶奶更不舍得是打麻将输的20块钱。

  挑挑拣拣,秦奶奶也捡了一大袋,高喊:“老头子,从文,蓉儿,几点了?是不是该去开贵家了,从文你去问问他们家吃完了没!”

  不等秦从文出门去隔壁,秦开贵家距离秦老爷子家最近的窗户就打开了,秦开贵的小孙子奶声奶气的高喊:“三阿嬷,吃完啦!我们家早就吃完啦!你们快过来吧。”

  听到秦开贵小孙子的声音,还在吃年夜饭的秦天河一家牙都咬碎了,只恨自家失策,光顾着借冰箱忘了关注麻将机的更新换代,错失良机。

  长辈们已经开始了愉快的饭后娱乐,秦淮在厨房里把剩下的菜捡进冰箱,剩余的点心打包装盒,扭头问洗碗的秦落:“落落,你今天晚上什么打算?”

  “出去玩还是玩手机?”

  凭借兜里的点心,秦落这些年在村里有非常良好的人缘,无论去谁家玩都很受欢迎。上至26岁未婚大朋友,下至6岁小朋友,都爱和秦落玩。

  “我先去兰姐家看电视。”秦落笑嘻嘻地道,见秦淮把点心都打包装起来了连忙说,“哥,给我留几个,我要给兰姐带过去。”

  “知道的,这盒就是给你准备的。”秦淮指了指装有三丁包、五丁包、果儿的一盒,“我拿保温饭盒给你装一盒陈皮茶,记得晚点喝,暖胃。”

  “谢谢哥。”秦落笑嘻嘻地道,有些好奇地指着其他打包盒问,“那这些是给谁的?哥你都是混着装的,为什么这一盒里有两个果儿?”

  “当然是boss直聘的。”秦淮微微一笑。

  秦淮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就意识到了王婶的重要性。

  他非常需要一个精通剁肉的帮工,辅佐他在整个过年期间完成四喜汤团的制作。

  这个帮工要专业,要能干,要能适应超长的工作时间,同时还要愿意。

  秦淮觉得王婶很有潜力。

  当然要是王婶因为过年事忙无法担任的话,秦淮也有planB。秦淮的三舅妈刀工不错,三叔公的外甥女水平也还行,村长家的二女婿据说之前干过厨师,村支书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是生产队食堂的帮厨。

  实在不行,二表舅家的小儿子也可以考虑,秦淮的这位表哥因为读书不好在新东方进修过,刀功水平应该比普通人强。

  当然,boss直聘的优选还是王婶。

  秦淮准备好了点心。

  大年三十晚上7点57分,一个阖家团圆、齐聚一堂、吃年夜饭欢度新年的时间,秦淮提着两大袋点心,笑容满面地敲开了王婶家的门。

  王婶的小闺女开的门,秦淮不一定能认全村里的人,但是全村没有人不认识秦淮。见秦淮来了,手上还提着两大袋刚刚吃过的点心,小闺女特别开心,欢快地尖叫着跑进去。

  “妈!妈!秦淮哥哥来啦!提着点心来啦!”

  王婶全家都轰动了。

  秦家村的村民基本上都姓秦,同姓的基本上都沾亲带故,王婶的老公也姓秦,论关系算是秦淮关系有点远的堂叔。

  这位堂叔前两年中风腿脚有些不利索,走路得拄拐,激动得颤颤巍巍拄着拐杖就迎出来了。

  原本是不用这么隆重的,奈何堂叔10分钟前吃了两口果儿。

  王婶当场接下offer,然后有些为难的表示自己初二得回娘家,可能要待到初五才能回来,提前一天也得初四。

  无法满勤的王婶向秦淮内推了住在村尾的张家,表示张家的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是屠夫,很会剁肉。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水平依旧还在,力气也不差,可以考虑boss直聘。

  张家是秦家村少有的外姓人家,秦淮不了解。

  10分钟后,秦淮带着全新的一袋点心敲开了张家的门。

  年过65的张老爷子激动的接下了offer,然后推荐了老村支书。

  又10分钟后,秦淮提着点心敲开了老村支书家的门。

  秦家村再次轰动了。

  当年通信不发达的时候,轰动主要靠人传人,需要挨家挨户地传消息,现在通信发达了,用微信发消息就行。

  不光能发消息,还能发图片。

  秦淮提着点心上门送温暖的图片,在秦家村的村民内部开始迅速传播。

  小秦师傅,大年三十提着点心上门送温暖啦!

  好大一袋点心!

  王婶家都吃撑了!

  刚从老村支书家送完offer出来,就收到秦老爷子询问的微信的秦淮:……

  他上门送温暖?

  村里人已经高兴疯了?

  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等着他上门送温暖,村长家已经开始重新打扫屋子生怕家里没老支书家干净被比下去。

  不是,谁传的谣言?

  董仕都不在身边了,还有人传这么离谱的谣言。

  但是考虑到村长家都已经开始打扫卫生了……

  秦淮想了想家里剩下的生胚的量。

  在黄记培训了几个月,做点心的速度快了不少,今天做的点心的量确实很大。尤其是四喜汤团,因为材料管够一不小心做了四十多斤。

  十五分钟后,秦淮以从村头到村尾为顺序,敲开了村头第1户人家的门。

  秦淮看了一眼秦奶奶发给自己的辈分名单。

  “九…我不是有九叔公吗?叔公你好,新年快乐!是我今天做的一点点心——四喜汤团。祝您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平安顺遂,步步高升,恭喜发财”

  早就蹲守在门口的叔公激动地接过汤团,顺势塞给秦淮一迭红包:“新年快乐,新年快乐!”

  “淮淮,进来喝口茶,看看电视。”

  “叔公,我还要去下一家呢,就不打扰了,新年快乐!”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非正常美食文,非正常美食文最新章节,非正常美食文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