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正是镇守地府的地藏王!
地藏王低眉,口颂佛号:“阿弥陀佛。”
“贫僧本就是佛门弟子,回灵山一趟,似乎并无不妥,倒是四位,不在后山好生修行,跑来大雄宝殿作甚?”
地藏王一步步靠近。
孔雀大明王一众面面相觑,很快便达成了共识,纷纷化作原型,想着殿外逃窜而去!
地藏王出手,他们必死无疑!
然而,还不待他们逃出大雄宝殿,便被一股无形力量压制,纷纷坠落在地,动弹不得。
地藏王并未出手,反而只是走过其身侧,口中念念道:“四位与我佛门缘分未尽,还不是离开的时候,回后山去吧。”
那威压一闪而逝。
四大恶兽尽皆化为原型,惊魂未定的大口喘息着。
最终,还是为首的孔雀大明王最为识相,率先表态道:“多谢地藏菩萨不杀之恩,我等这便回后山!”
这可是个比大佛主还要恐怖万倍的狠角色!
甚至有传言说,地藏的实力,距离那位大天尊也相差不远了。
这样的强者,要杀他们,轻而易举。
待到那几头恶兽离去,地藏这才走到了缘身前,悠悠一叹。
了缘低眉行礼:“师父。”
与大佛主和了因不同,了缘的的确确是拜过地藏为师的,论辈分,其实仍要在大佛主之上。
地藏摇头,叹道:“世上本无佛,你我所拜,也只是心中佛而已,心中佛是何般模样,你所修成的,便是那般模样。你与佛主一样,执念太深,难免误入歧途。”
“纵观你师兄弟三人,真正没有走错路,也唯有了因一个而已。”
说罢。
地藏缓缓抬手,指尖在了缘额间一点。
了缘眼神顷刻间变得空洞起来,随后,体表那本已染上了血色的佛光,也在迅速退散,一点点向着纯正的金色佛光转化而去。
此一瞬,于了缘而言,便是万年。
地藏收回手指,目光平静的看着眼前了缘,问道:“此万年,可有所悟?”
了缘缓缓起身,恭敬行礼道:“多谢师尊点拨,徒儿心魔已除。”
地藏点头:“不错。”
在了缘的神念之中,那一瞬间,便是足足万年。
他的心魔,也在地藏的帮助之下,彻底根除。
地藏道:“我本不愿用此手段除你心魔,如此,于你前途没有半点益处,只是你既已入歧途,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今日你心魔虽除,但仍需谨记,我佛门中人,修行每进一步,前方都有可能是万丈深渊。你所行的每一步,都当如履薄冰,小心以待,若再入歧途,为师也救不了你。”
了缘低眉受诫。
助了缘除了心魔之后,地藏又回过身去,走向殿外。
“走吧。”
了缘连忙跟上:“师尊,咱们去哪儿?”
“去天庭,替你讨个封。”
“那天外城那边……”
了缘欲言又止。
地藏脚步一顿,思索片刻后,方才答道:“天帝之命,莫敢不从。你二位师兄未曾做到的,你我二人,应当继续下去才是。”
了缘仍要再多说什么。
地藏却是抢先说道:“天上之事,莫要妄言。你了因师兄已经走了歧途,你绝不可步他的后尘。”
佛门如何葬送了大好局势,齐默如何临阵破境,甚至大佛主如何身殒,地藏都知晓。
只是,他并未阻止。
了缘似有所感。
先前地藏所言,他们师兄弟三个,唯有了因算是走了正途。
可若是正途,却为何又不可步他的后尘。
究竟该信自己的佛心,还是该遵天命而行?
了缘不知。
但,听从师命,总归是不会错的。
凌霄宝殿。
地藏已携了缘至此。
“陛下。”
地藏低眉行礼。
昊天的声音响彻大殿:“何事?”
“佛主与大金刚皆已身殒,故,地藏携弟子了缘,来此讨封。”
昊天沉默片刻。
随后,昊天又作正了身子,看向地藏,问道:“你要讨个怎样的封号?以你的修为,将大天尊之位让给你都不为过。”
“贫僧岂敢。”
地藏再度低眉行礼。
冥界三位大佬之中,以地藏修为最高,如那东华与北阴二人,也仅仅只是道境三重,与仙界一众天尊修为相仿,而地藏却是实打实的道境五重!
论成道时间,还要在大天尊之前。
昊天冷笑:“看来,今日本座若不封你个天尊之号,你是不打算继续征讨天外城了?”
地藏沉默以对,算是默认。
这往日对功名之事无欲无求的佛门头号人物,今日却是破天荒的来此讨封,委实少见,昊天不得不郑重相待。
思虑片刻后,昊天方才道:“既如此,那便敕封你天尊之号,受天庭调遣!”
“至于你这弟子,便继任佛主之号,统领佛门。”
“你二人既受本座敕封,便该知晓日后该如何行事,如有违抗,天诛地灭!”
天恩如海,天威如狱。
既尝天恩,便要时刻警醒,一旦违逆天道,那般下场,无人可以承受。
纵然他地藏道境五重,于昊天而言,也不过区区蝼蚁而已。
地藏恭敬行礼:“臣领旨!”
昊天面前,再无僧侣,唯有臣属。
沉寂片刻后,昊天方才又道:“经此一役,佛门损失惨重,便不必再参战了,先行休整吧,后续战事,自有其余二教接手。”
“多谢陛下!”
“退下吧。”
地藏与了缘出殿。
待到二人离去,昊天方才又道:“九阳。”
“臣在。”
大天尊静候。
昊天道:“天外城已成气候,只凭如今的道门难以压制天外城,你奉本座之命,将北阴、东华二人召回天庭,统领二教。宣烛龙、白泽入世,辅佐儒、道二教,征战天外城!”
“这……”
九阳略显迟疑,问道:“陛下,这一次,要将万卷府和三清山一并派出吗?”
昊天思虑片刻后,方才又是一叹,道:“先让道门去吧,儒教乃天庭根基,于三界影响颇大,不可轻易出战。”
听得此言,九阳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领命道:“臣这便下界,宣北阴、东华入殿听命!”
地藏王低眉,口颂佛号:“阿弥陀佛。”
“贫僧本就是佛门弟子,回灵山一趟,似乎并无不妥,倒是四位,不在后山好生修行,跑来大雄宝殿作甚?”
地藏王一步步靠近。
孔雀大明王一众面面相觑,很快便达成了共识,纷纷化作原型,想着殿外逃窜而去!
地藏王出手,他们必死无疑!
然而,还不待他们逃出大雄宝殿,便被一股无形力量压制,纷纷坠落在地,动弹不得。
地藏王并未出手,反而只是走过其身侧,口中念念道:“四位与我佛门缘分未尽,还不是离开的时候,回后山去吧。”
那威压一闪而逝。
四大恶兽尽皆化为原型,惊魂未定的大口喘息着。
最终,还是为首的孔雀大明王最为识相,率先表态道:“多谢地藏菩萨不杀之恩,我等这便回后山!”
这可是个比大佛主还要恐怖万倍的狠角色!
甚至有传言说,地藏的实力,距离那位大天尊也相差不远了。
这样的强者,要杀他们,轻而易举。
待到那几头恶兽离去,地藏这才走到了缘身前,悠悠一叹。
了缘低眉行礼:“师父。”
与大佛主和了因不同,了缘的的确确是拜过地藏为师的,论辈分,其实仍要在大佛主之上。
地藏摇头,叹道:“世上本无佛,你我所拜,也只是心中佛而已,心中佛是何般模样,你所修成的,便是那般模样。你与佛主一样,执念太深,难免误入歧途。”
“纵观你师兄弟三人,真正没有走错路,也唯有了因一个而已。”
说罢。
地藏缓缓抬手,指尖在了缘额间一点。
了缘眼神顷刻间变得空洞起来,随后,体表那本已染上了血色的佛光,也在迅速退散,一点点向着纯正的金色佛光转化而去。
此一瞬,于了缘而言,便是万年。
地藏收回手指,目光平静的看着眼前了缘,问道:“此万年,可有所悟?”
了缘缓缓起身,恭敬行礼道:“多谢师尊点拨,徒儿心魔已除。”
地藏点头:“不错。”
在了缘的神念之中,那一瞬间,便是足足万年。
他的心魔,也在地藏的帮助之下,彻底根除。
地藏道:“我本不愿用此手段除你心魔,如此,于你前途没有半点益处,只是你既已入歧途,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今日你心魔虽除,但仍需谨记,我佛门中人,修行每进一步,前方都有可能是万丈深渊。你所行的每一步,都当如履薄冰,小心以待,若再入歧途,为师也救不了你。”
了缘低眉受诫。
助了缘除了心魔之后,地藏又回过身去,走向殿外。
“走吧。”
了缘连忙跟上:“师尊,咱们去哪儿?”
“去天庭,替你讨个封。”
“那天外城那边……”
了缘欲言又止。
地藏脚步一顿,思索片刻后,方才答道:“天帝之命,莫敢不从。你二位师兄未曾做到的,你我二人,应当继续下去才是。”
了缘仍要再多说什么。
地藏却是抢先说道:“天上之事,莫要妄言。你了因师兄已经走了歧途,你绝不可步他的后尘。”
佛门如何葬送了大好局势,齐默如何临阵破境,甚至大佛主如何身殒,地藏都知晓。
只是,他并未阻止。
了缘似有所感。
先前地藏所言,他们师兄弟三个,唯有了因算是走了正途。
可若是正途,却为何又不可步他的后尘。
究竟该信自己的佛心,还是该遵天命而行?
了缘不知。
但,听从师命,总归是不会错的。
凌霄宝殿。
地藏已携了缘至此。
“陛下。”
地藏低眉行礼。
昊天的声音响彻大殿:“何事?”
“佛主与大金刚皆已身殒,故,地藏携弟子了缘,来此讨封。”
昊天沉默片刻。
随后,昊天又作正了身子,看向地藏,问道:“你要讨个怎样的封号?以你的修为,将大天尊之位让给你都不为过。”
“贫僧岂敢。”
地藏再度低眉行礼。
冥界三位大佬之中,以地藏修为最高,如那东华与北阴二人,也仅仅只是道境三重,与仙界一众天尊修为相仿,而地藏却是实打实的道境五重!
论成道时间,还要在大天尊之前。
昊天冷笑:“看来,今日本座若不封你个天尊之号,你是不打算继续征讨天外城了?”
地藏沉默以对,算是默认。
这往日对功名之事无欲无求的佛门头号人物,今日却是破天荒的来此讨封,委实少见,昊天不得不郑重相待。
思虑片刻后,昊天方才道:“既如此,那便敕封你天尊之号,受天庭调遣!”
“至于你这弟子,便继任佛主之号,统领佛门。”
“你二人既受本座敕封,便该知晓日后该如何行事,如有违抗,天诛地灭!”
天恩如海,天威如狱。
既尝天恩,便要时刻警醒,一旦违逆天道,那般下场,无人可以承受。
纵然他地藏道境五重,于昊天而言,也不过区区蝼蚁而已。
地藏恭敬行礼:“臣领旨!”
昊天面前,再无僧侣,唯有臣属。
沉寂片刻后,昊天方才又道:“经此一役,佛门损失惨重,便不必再参战了,先行休整吧,后续战事,自有其余二教接手。”
“多谢陛下!”
“退下吧。”
地藏与了缘出殿。
待到二人离去,昊天方才又道:“九阳。”
“臣在。”
大天尊静候。
昊天道:“天外城已成气候,只凭如今的道门难以压制天外城,你奉本座之命,将北阴、东华二人召回天庭,统领二教。宣烛龙、白泽入世,辅佐儒、道二教,征战天外城!”
“这……”
九阳略显迟疑,问道:“陛下,这一次,要将万卷府和三清山一并派出吗?”
昊天思虑片刻后,方才又是一叹,道:“先让道门去吧,儒教乃天庭根基,于三界影响颇大,不可轻易出战。”
听得此言,九阳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领命道:“臣这便下界,宣北阴、东华入殿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