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无双一家三口都被叫到了冯尚书府来。
冯无双的亲爹也是个傻大胆,不然,也生不出这样的女儿来。听冯尚书说清厉害后,张口就道:“这有什么不乐意的。能嫁给平王,是我们无双攀了高枝。”
冯尚书不得不强调:“平王生来智力低下,就像四五岁的孩童,身体长大了,脑子是长不大的。不能读书,也不习武,更不能当差做事,每日就爱四处玩耍。”
冯爹笑道:“那正好。我家无双也是个野丫头,嫁给平王以后,每日陪着平王殿下一同玩闹。”
冯无双的娘亲也接了话茬:“如果平王殿下聪慧能干,有大出息,也轮不到我们家无双做平王妃。这门亲事,我们乐意。”
冯尚书嗯了一声,又看向冯无双。
冯无双今日和平王玩耍了半日,对平王印象竟然不错:“平王殿下是个孩童脾气,不喜欢的人不理会,投了他的眼缘脾气,他对人好得很。我愿意嫁给平王殿下。”
冯尚书有些心疼这个远房侄女,斟酌了片刻,低声道:“你今日见到的是平王殿下温和的一面,他真正闹腾起来,可要厉害得多了。嫁人是一辈子的事,你可得想好了。”
“我们冯家堂堂正正做人,不必攀附皇室权贵。”
冯无双认真地答道:“我想好了。我自小性子野,和普通姑娘家不一样。如果嫁一个门当户对循规蹈矩的人家,就得安分守己相夫教子。那样的生活,我压根不愿意。”
“还不如博一把,嫁给平王。以后日子还能热闹自在些。”
话说到这份上,也没什么可再说的了。
冯尚书暗叹一声,点点头:“明日我就进宫求见皇上。”
冯尚书生平最厌恶卖女求荣这等事。偏偏平王妃的位置,就落到了自家。这事闹的!
隔日一早,冯尚书进宫面圣。
巧得很,姜韶华也要宣召冯尚书。
“朕和冯尚书真是心有灵犀,”姜韶华心情颇佳,笑着打趣:“朕心念一动,冯尚书就来了。”
冯尚书打起精神笑道:“老臣今日厚颜进宫求见,是为了昨日宫宴的事。昨日无双在宁安宫里玩闹半日,冒失唐突,只怕令太后娘娘心中不喜。老臣想去宁安宫,给太后娘娘陪个不是。”
姜韶华笑着瞥冯尚书一眼:“这里又没外人,只我们君臣两个,有话直说就是。还兜圈子绕弯子做什么。”
“放心吧!太后胸襟宽广,不会为了这么一点小事闹脾气。”
“李氏姑娘拒婚在前,冯氏姑娘得了平王的青睐。众人都看在眼里,怎么也怪不到冯家头上。”
姜韶华打开天窗说亮话,冯尚书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老臣只担心,太后娘娘心中不快,将李家和皇室联姻不成的帐算到冯家头上。”
“无双是个傻丫头,什么都不懂。真嫁进宫中,太后娘娘就是她正经的婆母。老臣怕她应付不来。”
姜韶华挑眉一笑:“朕觉得无双好得很。冯尚书放心吧!朕认了这个弟妹,谁都别想欺负她。”
冯尚书等的就是这一句,一颗心立时放下了,拱手谢恩:“老臣谢皇上恩典。”
还有一些话,就不必拿到台面上来说了。
譬如,冯无双嫁给平王后,就是名正言顺的平王妃,可以正大光明地伴在平王身边。如果有人心思不轨,想靠接平王或是意图假借平王的名头生事,冯无双第一个便能察觉。
再譬如,冯尚书是天子铁杆心腹。哪怕日后冯无双生了子嗣,冯尚书也绝不会背叛姜韶华,更不会谋划什么另立皇储的勾当。
李太后心里肯定不太痛快。
不过,事已至此,就是天意了。姜韶华给了李家机会,是李芳华自己不愿嫁,平王又正好相中了冯无双。这门亲事,姜韶华乐见其成。
……
李太后憋了几日闷气,再不情愿,也得捏着鼻子认了这个结果。
姜韶华没急着催促,倒是平王,每日到了李太后面前,都要念叨一回:“无双什么时候进宫陪我玩?”
李太后被闹得头痛,绷着脸问平王:“那个冯无双连宫中规矩都不懂,就是个傻乎乎的野丫头,相貌也不出众。你挑谁不好,怎么偏偏就要娶她?”
平王听不懂这些长篇大论,反反复复就一句:“我就要娶她,以后天天和她一起玩。”
李太后:“……”
罢了!人算不如天算!
平王自己喜欢,天子也乐见这样的结果,她从中阻拦就是不识趣了。
李太后呼出一口闷气:“好好好,哀家都听你的。哀家这就让人请皇上过来,商议怎么操办你的亲事。”
平王立刻喜滋滋地抱住李太后:“多谢母后。”
平王比李太后高了一个头,身体壮实,一伸手,直接将李太后抱起离地一尺。李太后哭笑不得,等平王将她放下后,没好气地轰他走:“你去玩吧!这些事不用你管,你等着娶媳妇就是了。”
平王高高兴兴就去玩了。
姜韶华被请来宁安宫。
李太后调整好心情,和颜悦色地笑道:“皇上,平王昨日在寿宴上相中了冯家姑娘。哀家也觉得冯氏无双性情烂漫可爱,和平王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哀家想着,请皇上圣旨赐婚。如此,这门亲事也风光喜庆热闹。”
姜韶华欣然应了:“朕和母后想到一处了。朕明日就为平王下旨赐婚。”
李太后舒展眉头,喜笑颜开:“平王也老大不小了,走完六礼,就娶冯姑娘进门。让礼部挑一个最近的喜日子。”
姜韶华笑道:“朕要忙着处理国事,平王的亲事,就得劳烦母后定夺操心了。”
顿了顿,又道:“平王一直住在宫中,成亲后,就该出宫住平王府了。”
太康帝还在世的时候,就给疼爱的幼子建好了平王府。这些年,平王一直住在宫里,平王府便一直空闲搁置。
按宫中规矩惯例,平王成亲前就应该住进平王府。
冯无双的亲爹也是个傻大胆,不然,也生不出这样的女儿来。听冯尚书说清厉害后,张口就道:“这有什么不乐意的。能嫁给平王,是我们无双攀了高枝。”
冯尚书不得不强调:“平王生来智力低下,就像四五岁的孩童,身体长大了,脑子是长不大的。不能读书,也不习武,更不能当差做事,每日就爱四处玩耍。”
冯爹笑道:“那正好。我家无双也是个野丫头,嫁给平王以后,每日陪着平王殿下一同玩闹。”
冯无双的娘亲也接了话茬:“如果平王殿下聪慧能干,有大出息,也轮不到我们家无双做平王妃。这门亲事,我们乐意。”
冯尚书嗯了一声,又看向冯无双。
冯无双今日和平王玩耍了半日,对平王印象竟然不错:“平王殿下是个孩童脾气,不喜欢的人不理会,投了他的眼缘脾气,他对人好得很。我愿意嫁给平王殿下。”
冯尚书有些心疼这个远房侄女,斟酌了片刻,低声道:“你今日见到的是平王殿下温和的一面,他真正闹腾起来,可要厉害得多了。嫁人是一辈子的事,你可得想好了。”
“我们冯家堂堂正正做人,不必攀附皇室权贵。”
冯无双认真地答道:“我想好了。我自小性子野,和普通姑娘家不一样。如果嫁一个门当户对循规蹈矩的人家,就得安分守己相夫教子。那样的生活,我压根不愿意。”
“还不如博一把,嫁给平王。以后日子还能热闹自在些。”
话说到这份上,也没什么可再说的了。
冯尚书暗叹一声,点点头:“明日我就进宫求见皇上。”
冯尚书生平最厌恶卖女求荣这等事。偏偏平王妃的位置,就落到了自家。这事闹的!
隔日一早,冯尚书进宫面圣。
巧得很,姜韶华也要宣召冯尚书。
“朕和冯尚书真是心有灵犀,”姜韶华心情颇佳,笑着打趣:“朕心念一动,冯尚书就来了。”
冯尚书打起精神笑道:“老臣今日厚颜进宫求见,是为了昨日宫宴的事。昨日无双在宁安宫里玩闹半日,冒失唐突,只怕令太后娘娘心中不喜。老臣想去宁安宫,给太后娘娘陪个不是。”
姜韶华笑着瞥冯尚书一眼:“这里又没外人,只我们君臣两个,有话直说就是。还兜圈子绕弯子做什么。”
“放心吧!太后胸襟宽广,不会为了这么一点小事闹脾气。”
“李氏姑娘拒婚在前,冯氏姑娘得了平王的青睐。众人都看在眼里,怎么也怪不到冯家头上。”
姜韶华打开天窗说亮话,冯尚书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老臣只担心,太后娘娘心中不快,将李家和皇室联姻不成的帐算到冯家头上。”
“无双是个傻丫头,什么都不懂。真嫁进宫中,太后娘娘就是她正经的婆母。老臣怕她应付不来。”
姜韶华挑眉一笑:“朕觉得无双好得很。冯尚书放心吧!朕认了这个弟妹,谁都别想欺负她。”
冯尚书等的就是这一句,一颗心立时放下了,拱手谢恩:“老臣谢皇上恩典。”
还有一些话,就不必拿到台面上来说了。
譬如,冯无双嫁给平王后,就是名正言顺的平王妃,可以正大光明地伴在平王身边。如果有人心思不轨,想靠接平王或是意图假借平王的名头生事,冯无双第一个便能察觉。
再譬如,冯尚书是天子铁杆心腹。哪怕日后冯无双生了子嗣,冯尚书也绝不会背叛姜韶华,更不会谋划什么另立皇储的勾当。
李太后心里肯定不太痛快。
不过,事已至此,就是天意了。姜韶华给了李家机会,是李芳华自己不愿嫁,平王又正好相中了冯无双。这门亲事,姜韶华乐见其成。
……
李太后憋了几日闷气,再不情愿,也得捏着鼻子认了这个结果。
姜韶华没急着催促,倒是平王,每日到了李太后面前,都要念叨一回:“无双什么时候进宫陪我玩?”
李太后被闹得头痛,绷着脸问平王:“那个冯无双连宫中规矩都不懂,就是个傻乎乎的野丫头,相貌也不出众。你挑谁不好,怎么偏偏就要娶她?”
平王听不懂这些长篇大论,反反复复就一句:“我就要娶她,以后天天和她一起玩。”
李太后:“……”
罢了!人算不如天算!
平王自己喜欢,天子也乐见这样的结果,她从中阻拦就是不识趣了。
李太后呼出一口闷气:“好好好,哀家都听你的。哀家这就让人请皇上过来,商议怎么操办你的亲事。”
平王立刻喜滋滋地抱住李太后:“多谢母后。”
平王比李太后高了一个头,身体壮实,一伸手,直接将李太后抱起离地一尺。李太后哭笑不得,等平王将她放下后,没好气地轰他走:“你去玩吧!这些事不用你管,你等着娶媳妇就是了。”
平王高高兴兴就去玩了。
姜韶华被请来宁安宫。
李太后调整好心情,和颜悦色地笑道:“皇上,平王昨日在寿宴上相中了冯家姑娘。哀家也觉得冯氏无双性情烂漫可爱,和平王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哀家想着,请皇上圣旨赐婚。如此,这门亲事也风光喜庆热闹。”
姜韶华欣然应了:“朕和母后想到一处了。朕明日就为平王下旨赐婚。”
李太后舒展眉头,喜笑颜开:“平王也老大不小了,走完六礼,就娶冯姑娘进门。让礼部挑一个最近的喜日子。”
姜韶华笑道:“朕要忙着处理国事,平王的亲事,就得劳烦母后定夺操心了。”
顿了顿,又道:“平王一直住在宫中,成亲后,就该出宫住平王府了。”
太康帝还在世的时候,就给疼爱的幼子建好了平王府。这些年,平王一直住在宫里,平王府便一直空闲搁置。
按宫中规矩惯例,平王成亲前就应该住进平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