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172章 摩叶上师至百越

小说:帝秦设计师 作者:买土拨鼠的松鼠 更新时间:2025-02-04 18:19:52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新年庆祝结束,大秦又恢复到平时的轨迹之中,有条不紊地继续沿着强盛繁荣的道路前进。

  始皇历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大秦派使团向乌孙出使,这是大秦首次向西域诸国派出使团,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历史上的大秦,由于立朝时间短和对外政策,导致和西域的直接交流有限,但这世界的大秦因为李念的存在,知晓西域这片地区对大秦的重要价值,对外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

  即使目前还不能有效控制西域,但派个使团过去和西域诸国交流交流、混个脸熟、获取些西域的消息,还是能做的。

  先了解西域,等日后力量积攒好可以行动,直接就能用得上,不至于等到要用时才匆忙去了解。

  一月十日,举行了第二届咸阳大考,这一届参考的考生比上一届更多,首先是第一届的示范做的极好,给足了上榜考生的颜面。

  正所谓“一朝榜上名,遍传天下知”,现在哪怕是偏远的乡间也有人知道咸阳大考的前三名叫“状元”、“榜眼”、“探花”?

  那状元可不得了,能跨马游咸阳城,还能得皇帝陛下赐衣赐宴,是多么荣耀之事?

  当然,有人不是冲着得始皇帝赏识来的,而是对去年咸阳大考的状元、榜眼、探花感到不服:那些人才能不及我,都能榜上有名,名扬天下,要是我去参考,肯定能拿到比那些人更高的名次。

  山中无老虎,一群愚蠢的猴子也敢称大王,也罢,我便出山往咸阳走一遭,让世人知晓谁是真正的贤才。

  其次是过去一年,大秦发生的种种变化改变了许多人对大秦原本的印象。

  很多在野贤士并不喜欢大秦原来的治国方式,认为太严苛残酷,不是一个正常国家该有的治国之法,因此心里对大秦有抵触,不愿当大秦的官,也不想为大秦做事。

  但过去一年里,向来主张严刑峻法的大秦居然缓和了下来,虽实际上,律法条文比以前更多更细了,但处罚却轻了不少,不会再动辄罚一盾罚一甲,不会随意对罪犯处以那些残酷的肉刑,变得温和了。

  大秦还减免了一些税赋徭役,让人们对生活有盼头。

  从诸多的改变中,众有识之士认识到大秦正在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大秦正处在一个剧变的时期,而这场变局可能是前无古人的。

  这令他们感到兴奋,前无古人的变局,那会缔造出一个怎样的国家,会不会比过去的夏商周都要强,会不会国祚绵延胜过周?

  变局之所以是变局,因为其结果还未定,谁也不知晓其会走向何方,而乾坤未定,也就意味着大有可为。

  他们自然而然想参与到其中,如此前所未有之变局,若是错过,得一生遗憾。

  他们要在这场伟大的变局里一展他们的才华,绽放出他们的光芒,亲身经历观察,将这场变局记录下来。

  于是,很多在第一届咸阳大考时观望的人跑来参加了第二届咸阳大考,导致第二届人数激增。

  得闻这么多人前来参考,始皇帝脸既欣喜又郁闷。

  欣喜的是这波大考后,大秦将又有一批人才可用,郁闷在于天下间其实能人贤士不少,可他们以往就是不想给大秦做事,宁愿空置一身才华,也不愿为他和大秦所用。

  现在大秦发生了变化,这些人便主动跳出来为大秦所用,证明以往的大秦确实在天下间不太得人心。

  要是按咸阳大考这种模式再进行几次,迟早会成为大秦的惯例,变为大秦版科举。

  第二届咸阳大考声势虽比第一届更大,但李念并没太关注,因为第二届人数虽多,可章程规定都是按他设计的第一届在做,他只参与了最后的各榜前十排序。

  三月份,六英学宫迎来了第二批新生入学,这一次入学的新生依旧是从老秦人中选取的数百位适龄稚童。

  李念对六英学宫的计划是五年学制,五年后,除其中表现极为优异者可继续学习外,其他稚童将会毕业,被分配到各个需要他们的职位上。

  这都是很聪明的孩童,可惜生在这个时代,他们中很多人注定没办法像后世的学生一样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

  因为大秦现今的状况不可能给他们这么多时间在学校里学习,除非才智的确极其优秀,否则他们在学宫学习的时间只有五年,便要被安排到大秦需要他们发挥作用的职位。

  李念对他们的期望很高,希望在这五年里,他们的学识水平能达到后世初中生,甚至摸一摸高中生境界。

  四月,经过数月的赶路,甘煜等人终于带着耽摩栗底使团到达了百越地界。

  看着前方茂密的山林,甘煜笑着对摩叶上师介绍道:“穿过这片山林,就到了百越诸部之地。百越是我大秦对这篇地区一众部族之称,他们并不是一个国邦、一个部落,而是一群部族。”

  “前方便是百越部族中的越裳部之地,这越裳部也是与我大秦交好的百越诸部之一,在很久前便生活在此,我们过去后会遇到他们。”

  听甘煜的介绍,摩叶上师和随行的僧侣都生出好奇、兴奋,以及期待,这越裳部明显是个他们以前未接触过的部族,也就是说他们有可能向其传播佛陀的妙法!

  这是片蛮荒的土地,但也是一片未曾开发的传佛沃土,如果能让此地之人也学佛信佛,聆听佛陀的妙音,那该有多美妙?

  看到这些耽摩栗底人脸上的神情,甘煜哪不知道这帮僧侣在想什么,定是在想给百越人传佛。

  甘煜心中也生出些许好奇,很想知道当耽摩栗底僧侣给百越人传佛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请问甘煜施主,此地距离大秦还有多远?”

  摩叶上师并未忘记,此地的百越部族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大秦国才是,他们从耽摩栗底远道而来,是要将佛法传到大秦国,不是要传给此地这些蛮夷部落。

  当然,如果能顺手做成,摩叶上师也并不介意做一做。

  甘煜道:“从此过去,经过雒越部地,再经过西瓯之地,向北而行便可入我大秦之境。以甘某估计,一个月内应能赶到大秦!”

  还要一个月才能到那大秦,大秦国离他们是真的很远,但他又期待起一个月后,所能看到的大秦之景:

  希望这大秦国能有足够的人口和土地,能顺利让他们传佛成功,为佛陀开辟又一方信佛之土!

  摩叶上师没有再问,众人继续在山林中穿行赶路,当走出那片密林,摩叶上师看到前方出现了很多人。

  这些人身材瘦小,皮肤略微有些黑,和金地那片地区那些部族的人有些相似,但衣着服饰不一样,且这些人相比于金地那的人多了一份凶狠。

  这应该就是秦人所言的越裳部族之人!

  摩叶上师在心中猜想到,那些人见到秦人后,立刻脸上满是笑容,为首的一人更是热情地上来和秦人甘煜打着招呼。

  此人说的是一种摩叶上师听不懂的语言,但摩叶上师能听懂秦人的语言,由此猜测说的是:欢迎大秦的各位出使归来!

  对于越裳部族的人出现在这,摩叶上师倒不意外,因为在他们到达这片地界前,秦人已先派人先行一步,既是侦察前方的情况,也是通知越裳部族之人。

  在和秦人甘煜交流了一番后,此人的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摩叶上师随后便听甘煜介绍道:“这位是摩叶上师,这些都是从孔雀国耽摩栗底来的僧侣,僧侣就是虔诚信仰神灵佛的一群人!”

  摩叶上师向此人行了一礼,道:“贫僧摩叶,见过施主!”

  甘煜这时又用孔雀国语介绍此人,“这位是越裳部中西岭部的也卓头领,其部落栖居于越裳部西边,我等从西边归来,最先便会遇到也卓头领的部落,也卓首领是专程在此迎接我等。”

  此人亦是还了一礼,说着摩叶上师不懂的言语,但猜测其意应是在报上他的姓名,欢迎他们。

  果然,语言不通是交流的第一障碍,摩叶上师现在十分希望有一种通用语言,不论是哪的人都会讲。

  简单介绍过后,在这位越裳部西岭部首领的带领下,众人到了一处居住地。

  这是座摩叶上师和耽摩栗底僧侣们未曾见过的城,实际上,应该称不上城,称为部落聚集地或是山寨更为准确。

  这城相比耽摩栗底,称得上简陋落后,建筑主要为木和竹为材,样式古朴,风格和耽摩栗底的建筑大为不同。

  从这座城和城中的建筑,一看便知此地还处于蛮荒落后中,远不及他们孔雀国,看来当真是佛的旨意让他们至此,要为这些愚昧蛮夷传播佛法,使其等脱离愚昧。

  城中之人也和他们之前见到那些人一样,瘦小、皮肤略黑,穿着简陋古朴的服饰。

  其等应是先前见过秦人,所以对秦人的关注不多,但一个个很好奇地看着他们。

  感到此地民众投来的目光,摩叶上师和众僧侣回报以微笑,有僧侣还有意念了一两句佛经,只可惜此地民众愚昧,不懂此中智慧。

  那位叫“也卓”的头领很热情,请他们到了城里修建得最好最阔气的那片建筑中,那应是这位也卓头领的居所。

  说是最好最阔气,那是同此地的其他建筑相比,如果是何耽摩栗底的建筑相比,也就一平平无奇的水准。

  那里已布置好酒宴,全是摩叶上师和众僧侣未见过的菜肴,其中没有糊状食物,看来此地之人在食物一道上也和他们相差甚远。

  若没有糊糊,便是佛祖来了也难下咽,只有糊糊才能让食材的特质充分发挥出来,将食物的美味完美呈现于人,不会做糊状食物的地方,绝对是美食荒漠之地!

  摩叶上师和众僧侣未多言,面带微笑地品尝着这些食物,虽不合他们口味,但总比在赶路途中充饥的干粮要好。

  一边吃一边聊,那也卓头领看向摩叶上师等人,笑道:“原先听闻大秦诸位说有一国名为‘孔雀’,还不曾当真。未想世间真有孔雀国,且就在我部之西。不知那孔雀国是何风景?”

  甘煜充当了翻译,将也卓头领的转译给了摩叶上师。

  摩叶上师一听,这是在向他问孔雀国的状况啊,可得好生与这蛮夷头领言说一番,说不准能有利于他们在此传教。

  斟酌了片刻,摩叶上师笑道:“我孔雀国乃上善之国,幅员辽阔,山川壮美,物产丰饶,地有万里之广,人有千万之多,多有大智慧之人。虽地广人多,然吾国人聆佛陀教诲,皆品善性良!”

  说到这里,摩叶上师又补充道:“佛陀便是吾国曾经一大智慧者,本是迦毗罗卫国王子。”

  “然佛陀生而有大智慧,要度尽世间厄难,救世人脱离苦海,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行,终于伽耶毕波罗树下达至觉满。”

  “佛陀觉满之后,将其智慧传于世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伟大的贤王阿育王也是我佛信众。阿育王早年时为一统吾国,杀戮无数,四十年前征伐羯陵伽国时,便有十五万人被俘,十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是为‘黑阿育王’。”

  “阿育王也因这场屠杀而得醒悟,自此后聆听我佛经文,用其力将我佛智慧传播于世人,是为‘白阿育王’,也正是因阿育王之举,吾国才得以在如今成为上善之国!”

  这个叫“摩叶上师”的什么佛教僧侣显然是在向他们吹嘘自己的国家有多强多美好!

  提那阿育王,在也卓和参与酒宴的越裳部族人看来,其实是在彰显他们国家的强大:众位莫要小觑了我们,我们孔雀国曾经一战死伤数十万,老厉害了!

  至于说的什么品善性良,直接给也卓等人忽视了,一个国家的人要是品善性良,迟早得给人摆在砧板上。

  可这个摩叶上师怎么好意思在秦人面前吹自己很强的?

  不知道北边的大秦打了几百年,那么多国家灭到现在只剩下大秦一国,听说大秦和那赵国有一场战争,一战便坑杀了几十万赵人。

  你们孔雀国那点战绩也敢摆出来在秦人面前显摆,知不知道秦人打得有多凶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秦设计师,帝秦设计师最新章节,帝秦设计师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