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骑兵部队冲入城中,此战大局已定。
梁军将士牢牢占据了南门一带,打退了守军一次次徒劳的反扑。
黄昏时分,陈庆之率领大部队开进了寿阳,彻底宣告了魏军的失败。
很快,魏军便被梁军逼退到北城门一带。
三位九窍守将也都各个带伤,败下阵来,站在城门楼上沮丧的商量着对策。
“怎么办?”斛律雉换了件袍子,但须发都被燎了,样子滑稽又狼狈。
“我又不是主帅,我怎么知道怎么办?”拓跋烈没好气道:“都怪李宪那个杀才,要不是他引狼入室,我们又岂会如此狼狈?!”
“他但凡不是想给他儿子混资历,让我们其中一个去守双城寨,也不至于此。”慕容岩狠狠啐一口。
“回头再骂他吧,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斛律雉急得直跺脚。“还是想想去哪搬援兵吧?”
“哪会有援兵?最近的友军也在两百里外,就是收到急报,第一时间派兵过来,也得三天以后了……”拓跋烈颓然道:
“你看咱们像能守住三天的样吗?”
“悬……”斛律雉也丧气道。
“什么悬,根本就没戏!”慕容岩实诚道:“咱们兵败如山倒,对方却有创造历史的机会,士气冲天,咱们今天晚上都撑不过去。”
“报!”这时狼牙探又带来了雪上加霜的消息。“韦放率领五万大军已经逼近至城东北二十里外。”
这下三位将军彻底不用犹豫了,再不跑就要被包饺子了……
“撤吧。”拓跋烈痛苦的闭上眼,他虽然算不上皇族,但依然以主人翁自居,自然痛心疾首。
“好!”另外两个却撒丫子就跑,唯恐被留下来断后……
等拓跋烈感慨完了睁开眼,发现就剩自己一个了,不禁爆了粗口:“我艹,两个不仗义的东西。”
这下他不断后也得断后了……
~~
城门一开,军民拼命的逃跑,好多人连干粮细软都顾不上带,先逃过一劫再说。
这年代,可没有什么文明之师,东山虎吃人,西山狼一样不吃素。
“归师勿遏。”陈庆之却没有阻拦他们出城,而是在北朝军民撤出寿阳城之后,才派骑兵尾随追击。
当然,这些都用不着任元等白袍军将士了……他们已经劳苦功高,应该歇一歇,也把功劳留一点给别人了。
“陈帅!”任元带着胡龙牙和阿瑶,以及手下将士,在城头迎接陈庆之。
“好好!”陈庆之欣慰地点头不迭,使劲儿拍了拍任元的肩膀,高兴道:“我就知道你小子一定能行!”
“都是陈帅谋划有方,我等不过依命行事。”任元忙谦虚道。
“哈哈,功劳都是将士们的,本帅一定禀明皇上,重重有赏!”陈庆之高声宣布道。
“嗷嗷!”将士们尽情的欢呼起来,庆祝着胜利。
“抓到李宪父子了吗?”陈庆之又问道。
“都抓到了。”任元点点头,命人把俘虏押上来。
其实李宪是有机会逃走的,但一来丢失寿阳的罪责他实在承担不起,二来也不放心儿子,所以他老老实实做了梁军的俘虏。
“呵呵。”可惜李长钧还不领情,一见到他爹就讽刺道:“还笑话我半天就丢了双城寨不?”
“……”李宪恨不得一巴掌抽死他。
~~
翌日,韦放也赶到了寿阳城下,当他率军进城时,看着城头上猎猎招展的‘梁’字大旗,旗下整齐列队的梁军士兵,不由狠狠掐了大腿一把。
“哈哈哈,侯爷这是何故?”陈庆之亲自出城相迎,见状笑问。
“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韦放叹了口气,率众将翻身下马,五体投地道:“陈帅一日下寿阳,真是用兵如神,我等望尘莫及!”
“哎,诸位快快请起。”陈庆之赶忙也下马搀扶韦放,脸上丝毫不见骄矜之色道:“谈不上什么用兵如神,主要是攻取寿阳的时机成熟了。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焉有不胜之理?”
“陈帅过谦了,能克服困难,力排众议,第一时间出兵,这就是名将才有的能力。”韦放是真的服气了,感激涕零道:
“对我等恩同再造啊!”
“是啊,恩同再造啊!”最后一句有些没头没尾,众将却纷纷动情道:“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
他们知道自己把北伐大军带成了什么样子。虽然皇上碍于将门的面子,不一定会怎么着他们,但肯定会把他们打入另册,往后不再重用。
陈庆之却转眼带着他们拿下了寿阳……虽然他们只是敲了敲边鼓,只有少部分精锐跟着陈庆之攻入了寿阳。但将门子弟嘛,只要打了胜仗,自然有人帮着吹,最后到了皇帝那里,功劳绝对少不了。
“诸位切莫如此,还不是总结陈词的时候。”陈庆之虽然善于跟权贵周旋,心里其实非常腻味,只是一点不表现出来道:“寿阳虽下,战斗才刚刚开始,整个豫州还等着我们夺取。诸位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哦。”
“是!我等谨记陈帅教诲。”众将神情一振,登时干劲十足,恨不得这就提刀上马,去收复全豫州!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寿阳一下,豫州魏军败局已定,剩下的就是摧枯拉朽了……陈帅这是送功劳给他们呢。
领授了各自的任务后,他们便迫不及待领兵出发,去摘取胜利的果实了。
陈庆之又亲自将他们送到城门口,目送着各路大军消失在烟尘之中。
这时城头上只剩下他的亲信心腹。见众人面有不忿之色,陈庆之笑问道:“这是怎么了?”
“陈帅,凭什么让他们摘桃子,却让我们留守寿阳?”尉迟北愤愤道。不像任元胡龙牙他们,这回寿阳之战他还没捞着出彩呢。
“因为,这世界是围着他们转的。”陈庆之还没说话,一旁的公孙录先冷笑道:“我们只能干他们干不了,不愿干的事情。”
“公孙,不要说得这么难听。”陈庆之不禁苦笑,却也没否认公孙录的观点。
梁军将士牢牢占据了南门一带,打退了守军一次次徒劳的反扑。
黄昏时分,陈庆之率领大部队开进了寿阳,彻底宣告了魏军的失败。
很快,魏军便被梁军逼退到北城门一带。
三位九窍守将也都各个带伤,败下阵来,站在城门楼上沮丧的商量着对策。
“怎么办?”斛律雉换了件袍子,但须发都被燎了,样子滑稽又狼狈。
“我又不是主帅,我怎么知道怎么办?”拓跋烈没好气道:“都怪李宪那个杀才,要不是他引狼入室,我们又岂会如此狼狈?!”
“他但凡不是想给他儿子混资历,让我们其中一个去守双城寨,也不至于此。”慕容岩狠狠啐一口。
“回头再骂他吧,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斛律雉急得直跺脚。“还是想想去哪搬援兵吧?”
“哪会有援兵?最近的友军也在两百里外,就是收到急报,第一时间派兵过来,也得三天以后了……”拓跋烈颓然道:
“你看咱们像能守住三天的样吗?”
“悬……”斛律雉也丧气道。
“什么悬,根本就没戏!”慕容岩实诚道:“咱们兵败如山倒,对方却有创造历史的机会,士气冲天,咱们今天晚上都撑不过去。”
“报!”这时狼牙探又带来了雪上加霜的消息。“韦放率领五万大军已经逼近至城东北二十里外。”
这下三位将军彻底不用犹豫了,再不跑就要被包饺子了……
“撤吧。”拓跋烈痛苦的闭上眼,他虽然算不上皇族,但依然以主人翁自居,自然痛心疾首。
“好!”另外两个却撒丫子就跑,唯恐被留下来断后……
等拓跋烈感慨完了睁开眼,发现就剩自己一个了,不禁爆了粗口:“我艹,两个不仗义的东西。”
这下他不断后也得断后了……
~~
城门一开,军民拼命的逃跑,好多人连干粮细软都顾不上带,先逃过一劫再说。
这年代,可没有什么文明之师,东山虎吃人,西山狼一样不吃素。
“归师勿遏。”陈庆之却没有阻拦他们出城,而是在北朝军民撤出寿阳城之后,才派骑兵尾随追击。
当然,这些都用不着任元等白袍军将士了……他们已经劳苦功高,应该歇一歇,也把功劳留一点给别人了。
“陈帅!”任元带着胡龙牙和阿瑶,以及手下将士,在城头迎接陈庆之。
“好好!”陈庆之欣慰地点头不迭,使劲儿拍了拍任元的肩膀,高兴道:“我就知道你小子一定能行!”
“都是陈帅谋划有方,我等不过依命行事。”任元忙谦虚道。
“哈哈,功劳都是将士们的,本帅一定禀明皇上,重重有赏!”陈庆之高声宣布道。
“嗷嗷!”将士们尽情的欢呼起来,庆祝着胜利。
“抓到李宪父子了吗?”陈庆之又问道。
“都抓到了。”任元点点头,命人把俘虏押上来。
其实李宪是有机会逃走的,但一来丢失寿阳的罪责他实在承担不起,二来也不放心儿子,所以他老老实实做了梁军的俘虏。
“呵呵。”可惜李长钧还不领情,一见到他爹就讽刺道:“还笑话我半天就丢了双城寨不?”
“……”李宪恨不得一巴掌抽死他。
~~
翌日,韦放也赶到了寿阳城下,当他率军进城时,看着城头上猎猎招展的‘梁’字大旗,旗下整齐列队的梁军士兵,不由狠狠掐了大腿一把。
“哈哈哈,侯爷这是何故?”陈庆之亲自出城相迎,见状笑问。
“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韦放叹了口气,率众将翻身下马,五体投地道:“陈帅一日下寿阳,真是用兵如神,我等望尘莫及!”
“哎,诸位快快请起。”陈庆之赶忙也下马搀扶韦放,脸上丝毫不见骄矜之色道:“谈不上什么用兵如神,主要是攻取寿阳的时机成熟了。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焉有不胜之理?”
“陈帅过谦了,能克服困难,力排众议,第一时间出兵,这就是名将才有的能力。”韦放是真的服气了,感激涕零道:
“对我等恩同再造啊!”
“是啊,恩同再造啊!”最后一句有些没头没尾,众将却纷纷动情道:“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
他们知道自己把北伐大军带成了什么样子。虽然皇上碍于将门的面子,不一定会怎么着他们,但肯定会把他们打入另册,往后不再重用。
陈庆之却转眼带着他们拿下了寿阳……虽然他们只是敲了敲边鼓,只有少部分精锐跟着陈庆之攻入了寿阳。但将门子弟嘛,只要打了胜仗,自然有人帮着吹,最后到了皇帝那里,功劳绝对少不了。
“诸位切莫如此,还不是总结陈词的时候。”陈庆之虽然善于跟权贵周旋,心里其实非常腻味,只是一点不表现出来道:“寿阳虽下,战斗才刚刚开始,整个豫州还等着我们夺取。诸位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哦。”
“是!我等谨记陈帅教诲。”众将神情一振,登时干劲十足,恨不得这就提刀上马,去收复全豫州!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寿阳一下,豫州魏军败局已定,剩下的就是摧枯拉朽了……陈帅这是送功劳给他们呢。
领授了各自的任务后,他们便迫不及待领兵出发,去摘取胜利的果实了。
陈庆之又亲自将他们送到城门口,目送着各路大军消失在烟尘之中。
这时城头上只剩下他的亲信心腹。见众人面有不忿之色,陈庆之笑问道:“这是怎么了?”
“陈帅,凭什么让他们摘桃子,却让我们留守寿阳?”尉迟北愤愤道。不像任元胡龙牙他们,这回寿阳之战他还没捞着出彩呢。
“因为,这世界是围着他们转的。”陈庆之还没说话,一旁的公孙录先冷笑道:“我们只能干他们干不了,不愿干的事情。”
“公孙,不要说得这么难听。”陈庆之不禁苦笑,却也没否认公孙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