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论起杀戮欲望,在历朝历代的开国太祖当中,老朱当是首屈一指。
如今的洪武年间,只掀起了一个胡惟庸大案,其余三大案没有发生,可不是老朱仁慈,而是朱云峰给他解决了问题,就不需要再掀起另外三场大案。
所以朱元璋心里住得可是一头猛虎,在洪武年人杀少了,就得在崇祯年找补回来。
刚进城就开枪打死了十多个来迎接的官员,接着又下令捕杀其余历史上后来投降满清的官员。
韩赞周与史可法接到命令后,就立即调来兵马开始动手抓人。
别看南京的兵马由赵之龙掌管,但实际上主要权力掌握在韩赞周的手中。
在四人小组名单当中,守备太监作为皇帝亲信,也是排在首位,并且拥有事务的决定权。
历史上韩赞周的权力之所以被马士英给架空,是因为当时北京沦陷,崇祯自尽,韩赞周就少了上层皇权支持。
而南京兵马不多,主要兵力都集中在长江北岸的凤阳府,由马士英掌管,并且江北四镇的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也听令于他。
这种情况下韩赞周没有了皇权与兵权,只有一个名义上的地位,权力自然就被马士英替代。
即便是史可法,也最终被马士英给排挤出了弘光小朝廷。
归根到底,在原有的秩序崩塌后,谁掌握兵权,谁就掌握了力量。
而史可法等人又与马士英意见不能统一,所以才造成了南明小朝廷内讧严重。
但眼下还没到那个地步。
崇祯没有自尽,大明还没有灭亡,清军也没有入关。
加之掌握力量的人是朱元璋,因而韩赞周便能够迅速调动城里的力量,按照名单抓人。
城内的兵丁都傻了。
除开一些官员以外,这些名单上都有谁?
魏国公世子徐允爵,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
就这里面哪个是他们这些小兵能去抓的?
可以说要把上述这些人抓起来,几乎不亚于一次政变清洗,牵连之广,整个南京城的勋贵以及三分之一以上的官员都在其中。
然而韩赞周与史可法态度强硬,言称这是陛下的旨意,士兵们就只能不情不愿地去干活。
但很快他们就见识到了什么叫嚣张跋扈。
锦衣卫同知指挥使蒋瓛作为毛骧的副手,掌管着天子亲军,又是大明太祖的近侍,面对这些勋贵,宛如看待宰的羔羊。
他们横冲直撞,径直冲入各勋贵府邸,胆敢阻拦者一律射杀,短短半日功夫,等到天色暗淡下来的时候,整个南京城都仿佛笼罩在血腥当中,至少数百人被处死。
原本上午还处于繁华热闹的南京,仅仅到了下午时分,好似天色大变。
城里的百姓也察觉到了异样,在本该是闹市街头,正是热闹的时候,却忽地变得门可罗雀,家家户户都闭门歇业,街市顷刻间变得一片萧条。
“怎么了这是?”
“谁知道啊,忽然就有很多士兵上街到处抓人。”
“都抓了谁啊?”
“好像他们冲到各勋贵府邸去了。”
“你们知道上午的时候,秦淮河忽然出现十多具官员尸体吗?”
“自然知道,听说有人报官。应天府衙门派人去查,结果守备府和兵部尚书府发了公文过去,让他们不用去管。”
“天呐,你们看。那不是魏国公世子吗?这到底是怎么了,等会还有那个,是保国公大人。”
南京城内各街道坊市,许多已经闭门的房屋当中,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或是通过一楼门板缝隙,或是通过二楼微微撇开的一点窗户,偷偷向街头张望。
此刻街头几乎没有了人,只有一名名士兵,把原本曾经在南京城中肆意妄为,嚣张跋扈的一个个勋贵们逮捕起来,像是要抄家灭族。
很快到了傍晚时分,经过大半天的搜捕,韩赞周史可法回到了南京皇宫当中,向朱元璋禀报这次行动的战果。
正是日暮将夜,晚霞的夕阳照射在南京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绚烂出波光粼粼的橘红霞彩。
奉天殿大殿内,西方的一点残阳透过大门,映入殿中,将站在殿内的诸多大臣的影子拉得极长,也让他们好似沐浴在金色的光辉之下。
而在他们正前方的大殿上侧,老朱自己则隐藏进了阴影里,一张古井无波的脸平静地低头看着下方的群臣,听着他们的汇报,就好像他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一样。
“陛下,这是目前在南京的已经搜捕到的勋贵官员名录,总计为一百三十四人,除此之外,有一些反抗者当场斩杀,另外的人都已经下狱。”
韩赞周向老朱禀报情况,并且将已经抓捕的名录交到了朱云峰手里。
朱云峰把名录送到了老朱面前。
老朱随手翻了翻,除了这一百多人以外,还有数百人被杀。都是各勋贵家丁奴仆之流,秦淮河中像是要被鲜血染红了一样。
“朕倒是要感谢满清建奴皇帝乾隆,若非他编纂了《贰臣传》,还真不容易凑齐这份名单。”
将名录随手扔在地上,老朱平静地说道:“但《贰臣传》收录的也不过是一些比较出名,或者对建奴有赫赫功勋之徒。其余投降建奴者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只是他们并不出名,又或者投降后并未给建奴立下功勋而已,因而没有上传。然这并不代表朕会放过他们,即便是后来的史料一遍遍查,朕多次来往于历史长河中寻找,也要一个个将他们揪出来,杀之而后快!”
这平静中带着饱含杀意的话语,让下方众人心中胆寒。
太祖的杀气太重了。
恐怕如果满城百姓官员都投降了的话,他不介意把所有人都杀死。
“陛下说的是。”
史可法忙不迭道:“似这种贰臣贼子,自是要清剿干净,以正视听。只是还有很多名录上的人并不在南京,因而.”
“无妨。”
老朱缓缓把身体后靠在椅子上,淡淡地道:“令各地搜捕便是,抓捕到的人,由锦衣卫审问,查他们的贪赃枉法之事,继续往下查,最好是找到他们与地主劣绅和江南富商勾结的证据,越多越好。这件事,朕交给你们去做。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贪腐过,但你们殉过国,若有贪腐,也暂时一笔勾销。所以这件事你们得用心去做,相信你们明白朕的意思。”
史可法韩赞周等人顿时浑身打了个激灵。
这是要大搞株连啊。
但紧接着史可法、张慎言、姜日广等东林党人却面露喜色。
因为解决土地兼并本身就是东林党的主张之一,像张慎言在畿辅担任督官的时候,就大量开垦田地,分发给百姓,促进农业生产。
所以对于这项指令,东林党反而赞成。
张慎言马上询问道:“陛下,臣想问,若是查抄的家产及田亩该当如何处置。”
“吕大器李乾德陈士奇他们在湖广四川做的事情,就是你们要在应天做的事情,具体该如何做,你们商议便是。记住,朕要的是结果。”
老朱平静说道。
“是。”
众人拱手应下。
老朱又道:“这次朕过来,便是要做三件事,这第一件已经在做了,现在该来说说第二件事。”
“臣等洗耳恭听。”
众人拱手。
老朱说道:“朕游历时空长河,发现大明多有弊端,甚至很多事情的根源是在朕。这些都要解决,除此之外,大明灭亡在于党争,阉党东林党之流争斗不休,以至于国家弊病,民困贫乏。就连明亡之后,到了南京,史可法与马士英等人还依旧党争不断,造成局势糜烂,被建奴打得一溃千里。因而朕必须做些什么,以挽救大明江山于水火。”
史可法等人一愣,心中顿时觉得有种不妙感。
但并没有想象中的怒斥,老朱继续说道:“自此朕不要看到什么阉党楚党浙党东林党之类,你们后来都殉过国,但在立的南方朝廷之中,却屡次内斗不止,此为祸国殃民之举也。从今日开始,朕不需要你们有任何意见和争斗,朕只要你们做一件事,那就是听朕的旨意,朕要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但凡还敢有质疑朕,或是互相攻讦不休者,那就休怪朕不念及尔等是殉国忠臣!”
“臣等遵令。”
下方史可法等人顿时松了一口气,还以为老朱也是要开始对东林党动刀。
事实上老朱并没有把所有什么各党都杀了的打算。
因为都杀了就没人了。
明末官场就是这样,你不加入各个党派,想中立孤身一人,那是不现实的事情。
古代科举讲究同窗、同僚以及客座恩师。
你客座恩师是哪个党,你大概率就得加入哪个党,否则在官场举步维艰。
所以天启朝和崇祯朝党争非常严重。
到了崇祯朝后期,崇祯看似解决了党争,把阉党和东林党等各路党派都消除掉,换上了表面上是无党派的温体仁。
但实际上温体仁早年就是阉党,靠贿赂阉党崔呈秀起家,还给魏忠贤上过生祠。
因而现在官场上不是东林党,就是以前阉党手下的各楚党、浙党、齐党之流,想独善其身者少之又少。
就像史可法,东林党成员。
吕大器,是同情东林党的人,也被打为了东林党。
马士英,与阉党的阮大铖相交莫逆。
诚意伯刘孔炤,多次与东林人发生冲突。为了得到操江官职,他参劾侯恂,献媚于温体仁,又攻击倪元璐去职,与马士英、阮大铖相善。
可以说南明弘光政权刚成立的时候,就因为立福王还是潞王这件事上,东林党与阉党就已经开始交锋。
东林党在国本之争中得罪过福王一脉,自然不愿意立福王。
而福王与阉党交好。
结果就是埋下伏笔,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党,跟以马士英、阮大铖为首的阉党展开权力斗争,便成为了南明内讧的开端。
阮大铖自然是要死的,钱谦益也是要死的,今天到处抓人,二人也难以逃出生天。
但从万历以来就开始的激烈党争还是得做个完结。
老朱可不希望在自己手底下居然还能出现党争,哪怕史可法和马士英都殉国了,要是他们还敢这么闹,自己不介意给他们一个体面下场。
看到老朱居然没有对东林党大开杀戒,站在朱云峰旁边的季赫还有些纳闷道:“不是说东林党祸国殃民吗?怎么老祖宗不杀?”
“要你多读书,你要去摸鱼。”
朱云峰可逮住机会揶揄季赫了,立即小声嘲笑道:“少看点地摊文学,东林党被黑得挺惨的,只能说他们确实引发了党争,导致大明政治动荡。但要说危害程度,阉党比东林党厉害多了。”
“啊?”
季赫傻眼道:“那我看很多穿越,穿越成崇祯,都是马上杀东林党,然后启用魏忠贤?”
“所以说都是地摊文学受害者呗。”
朱云峰科普道:“你怕是不知道,东林党其实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主张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赃枉法。要求官绅一体纳粮,甚至还希望清查江南地主士绅的土地,想办法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反观阉党,其实就是江南士绅在朝廷的代表,自己贪污腐败不说,还帮助江南士绅逃税漏税,大搞钱权交易,你说哪个是好,哪个是坏?”
“这”
季赫就更傻眼了。
他万万没想到被后世称为祸国殃民的东林党,居然是这样一群人。
可为什么后世东林党的名声臭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呢?
季赫百思不得其解,询问朱云峰原因。
朱云峰说道:“其实很简单,一来东林党其实是个人数很少的小党派,只有一百多人,算上同情东林党的人,也不过几百人而已。跟大明南方出身的庞大官员群体只是沧海一粟,只是他们嘴炮功夫很厉害,战斗力比较彪悍,所以才名气很大。但事实是他们属于清流派系,自身比较廉洁,希望清查贪腐改革吏治,于是得罪了大批以士绅阶级为代表的官员,包括楚党浙党齐党之流,这些人人多势大,抱团在一起抵制东林党,又有江南士绅给他们造声势,你说名声能好到哪里去?”
“原来是这样,看来是东林党动了利益既得者的蛋糕,遭到抹黑了,二来呢?”
季赫又问。
“二来也不算抹黑,他们确实害了大明。”
朱云峰摇摇头道:“他们也就嘴炮功夫厉害了,天启末崇祯初,东林党短暂掌权,但没什么卵用。”
“阶级敌人力量太强大,他们根本无法完成廉政奉公的理想,加上他们内部也有叛徒,自身不是很干净,政治力量全用来打压政敌,没有好好治理国家,导致越来越失去崇祯的信任,于是东林党就被大量罢黜。”
“本身他们心是好的,但用错了地方,也可能是明末已经积重难返,出现几个理想主义者根本无法改变现实,所以他们的存在改变不了什么。反而由于持续不断地和阉党斗争,让政治动荡不安,国事愈发糜烂,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说到底他们就是一群空有理想,却没有能力的书生,只知道党争,还不如阉党掌权,至少还能给崇祯弄点银子。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们可以说是书生误国的典型代表了。”
说到最后,朱云峰撇撇嘴。
很多人以为东林党是江南士绅的代表,是南方地主阶级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事实相反。
他们的政治主张就是要搞南方地主,清查贪污腐败。
但明末官员十个人九个贪,你要清查贪腐,那不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所以各党派自然抱团在一起,对东林党群起而攻,不断地污蔑他们,妖魔化东林党,甚至称呼他们为邪党。
后世人听风就是雨,也不实际了解具体情况。久而久之,东林党到了后世变得名声很差。
而贪污腐败,大搞钱权交易的阉党,反而被人认为是大明救星。
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一种讽刺。
只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林党也确实误国误民。
本事不够,又要争权夺利,天天正事不干,就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党争不休,从万历以来加剧政治动荡,被人骂也是正常的事情。
不过对于老朱来说,他就没那么多麻烦事。
你东林党和阉党争权?
那也得有权力让你们去争啊。
朕朱元璋在这儿,你们还想要权力?
做梦去吧。
朕在这里,管你是谁,就得老老实实当狗,朕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有你们插嘴的份?
所以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你投敌卖国,我就杀。
比如阮大铖是阉党,钱谦益是东林党,但你俩都投敌了,管你什么党都得死。
你是殉国忠臣,那就留你一命。
比如史可法和马士英,虽党争不断,但只要你殉国了,那朕就给你一次机会。
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想法去思考问题,反而没那么复杂,在老朱手底下,自然也就不存在党争了。
“这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
说完了关于党争的问题,老朱面色从容,俯视下方说道:“朕要尔等,向天下昭告,朕来了!乃令南方归附,尔等明白?”
“臣等明白!”
霎时间。
湖广四川的吕大器、陈士奇、李乾德等人都兴奋起来,向老朱拱手行礼。
太祖陛下,终于要君临天下,向世人宣告了他的到来!
论起杀戮欲望,在历朝历代的开国太祖当中,老朱当是首屈一指。
如今的洪武年间,只掀起了一个胡惟庸大案,其余三大案没有发生,可不是老朱仁慈,而是朱云峰给他解决了问题,就不需要再掀起另外三场大案。
所以朱元璋心里住得可是一头猛虎,在洪武年人杀少了,就得在崇祯年找补回来。
刚进城就开枪打死了十多个来迎接的官员,接着又下令捕杀其余历史上后来投降满清的官员。
韩赞周与史可法接到命令后,就立即调来兵马开始动手抓人。
别看南京的兵马由赵之龙掌管,但实际上主要权力掌握在韩赞周的手中。
在四人小组名单当中,守备太监作为皇帝亲信,也是排在首位,并且拥有事务的决定权。
历史上韩赞周的权力之所以被马士英给架空,是因为当时北京沦陷,崇祯自尽,韩赞周就少了上层皇权支持。
而南京兵马不多,主要兵力都集中在长江北岸的凤阳府,由马士英掌管,并且江北四镇的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也听令于他。
这种情况下韩赞周没有了皇权与兵权,只有一个名义上的地位,权力自然就被马士英替代。
即便是史可法,也最终被马士英给排挤出了弘光小朝廷。
归根到底,在原有的秩序崩塌后,谁掌握兵权,谁就掌握了力量。
而史可法等人又与马士英意见不能统一,所以才造成了南明小朝廷内讧严重。
但眼下还没到那个地步。
崇祯没有自尽,大明还没有灭亡,清军也没有入关。
加之掌握力量的人是朱元璋,因而韩赞周便能够迅速调动城里的力量,按照名单抓人。
城内的兵丁都傻了。
除开一些官员以外,这些名单上都有谁?
魏国公世子徐允爵,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
就这里面哪个是他们这些小兵能去抓的?
可以说要把上述这些人抓起来,几乎不亚于一次政变清洗,牵连之广,整个南京城的勋贵以及三分之一以上的官员都在其中。
然而韩赞周与史可法态度强硬,言称这是陛下的旨意,士兵们就只能不情不愿地去干活。
但很快他们就见识到了什么叫嚣张跋扈。
锦衣卫同知指挥使蒋瓛作为毛骧的副手,掌管着天子亲军,又是大明太祖的近侍,面对这些勋贵,宛如看待宰的羔羊。
他们横冲直撞,径直冲入各勋贵府邸,胆敢阻拦者一律射杀,短短半日功夫,等到天色暗淡下来的时候,整个南京城都仿佛笼罩在血腥当中,至少数百人被处死。
原本上午还处于繁华热闹的南京,仅仅到了下午时分,好似天色大变。
城里的百姓也察觉到了异样,在本该是闹市街头,正是热闹的时候,却忽地变得门可罗雀,家家户户都闭门歇业,街市顷刻间变得一片萧条。
“怎么了这是?”
“谁知道啊,忽然就有很多士兵上街到处抓人。”
“都抓了谁啊?”
“好像他们冲到各勋贵府邸去了。”
“你们知道上午的时候,秦淮河忽然出现十多具官员尸体吗?”
“自然知道,听说有人报官。应天府衙门派人去查,结果守备府和兵部尚书府发了公文过去,让他们不用去管。”
“天呐,你们看。那不是魏国公世子吗?这到底是怎么了,等会还有那个,是保国公大人。”
南京城内各街道坊市,许多已经闭门的房屋当中,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或是通过一楼门板缝隙,或是通过二楼微微撇开的一点窗户,偷偷向街头张望。
此刻街头几乎没有了人,只有一名名士兵,把原本曾经在南京城中肆意妄为,嚣张跋扈的一个个勋贵们逮捕起来,像是要抄家灭族。
很快到了傍晚时分,经过大半天的搜捕,韩赞周史可法回到了南京皇宫当中,向朱元璋禀报这次行动的战果。
正是日暮将夜,晚霞的夕阳照射在南京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绚烂出波光粼粼的橘红霞彩。
奉天殿大殿内,西方的一点残阳透过大门,映入殿中,将站在殿内的诸多大臣的影子拉得极长,也让他们好似沐浴在金色的光辉之下。
而在他们正前方的大殿上侧,老朱自己则隐藏进了阴影里,一张古井无波的脸平静地低头看着下方的群臣,听着他们的汇报,就好像他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一样。
“陛下,这是目前在南京的已经搜捕到的勋贵官员名录,总计为一百三十四人,除此之外,有一些反抗者当场斩杀,另外的人都已经下狱。”
韩赞周向老朱禀报情况,并且将已经抓捕的名录交到了朱云峰手里。
朱云峰把名录送到了老朱面前。
老朱随手翻了翻,除了这一百多人以外,还有数百人被杀。都是各勋贵家丁奴仆之流,秦淮河中像是要被鲜血染红了一样。
“朕倒是要感谢满清建奴皇帝乾隆,若非他编纂了《贰臣传》,还真不容易凑齐这份名单。”
将名录随手扔在地上,老朱平静地说道:“但《贰臣传》收录的也不过是一些比较出名,或者对建奴有赫赫功勋之徒。其余投降建奴者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只是他们并不出名,又或者投降后并未给建奴立下功勋而已,因而没有上传。然这并不代表朕会放过他们,即便是后来的史料一遍遍查,朕多次来往于历史长河中寻找,也要一个个将他们揪出来,杀之而后快!”
这平静中带着饱含杀意的话语,让下方众人心中胆寒。
太祖的杀气太重了。
恐怕如果满城百姓官员都投降了的话,他不介意把所有人都杀死。
“陛下说的是。”
史可法忙不迭道:“似这种贰臣贼子,自是要清剿干净,以正视听。只是还有很多名录上的人并不在南京,因而.”
“无妨。”
老朱缓缓把身体后靠在椅子上,淡淡地道:“令各地搜捕便是,抓捕到的人,由锦衣卫审问,查他们的贪赃枉法之事,继续往下查,最好是找到他们与地主劣绅和江南富商勾结的证据,越多越好。这件事,朕交给你们去做。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贪腐过,但你们殉过国,若有贪腐,也暂时一笔勾销。所以这件事你们得用心去做,相信你们明白朕的意思。”
史可法韩赞周等人顿时浑身打了个激灵。
这是要大搞株连啊。
但紧接着史可法、张慎言、姜日广等东林党人却面露喜色。
因为解决土地兼并本身就是东林党的主张之一,像张慎言在畿辅担任督官的时候,就大量开垦田地,分发给百姓,促进农业生产。
所以对于这项指令,东林党反而赞成。
张慎言马上询问道:“陛下,臣想问,若是查抄的家产及田亩该当如何处置。”
“吕大器李乾德陈士奇他们在湖广四川做的事情,就是你们要在应天做的事情,具体该如何做,你们商议便是。记住,朕要的是结果。”
老朱平静说道。
“是。”
众人拱手应下。
老朱又道:“这次朕过来,便是要做三件事,这第一件已经在做了,现在该来说说第二件事。”
“臣等洗耳恭听。”
众人拱手。
老朱说道:“朕游历时空长河,发现大明多有弊端,甚至很多事情的根源是在朕。这些都要解决,除此之外,大明灭亡在于党争,阉党东林党之流争斗不休,以至于国家弊病,民困贫乏。就连明亡之后,到了南京,史可法与马士英等人还依旧党争不断,造成局势糜烂,被建奴打得一溃千里。因而朕必须做些什么,以挽救大明江山于水火。”
史可法等人一愣,心中顿时觉得有种不妙感。
但并没有想象中的怒斥,老朱继续说道:“自此朕不要看到什么阉党楚党浙党东林党之类,你们后来都殉过国,但在立的南方朝廷之中,却屡次内斗不止,此为祸国殃民之举也。从今日开始,朕不需要你们有任何意见和争斗,朕只要你们做一件事,那就是听朕的旨意,朕要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但凡还敢有质疑朕,或是互相攻讦不休者,那就休怪朕不念及尔等是殉国忠臣!”
“臣等遵令。”
下方史可法等人顿时松了一口气,还以为老朱也是要开始对东林党动刀。
事实上老朱并没有把所有什么各党都杀了的打算。
因为都杀了就没人了。
明末官场就是这样,你不加入各个党派,想中立孤身一人,那是不现实的事情。
古代科举讲究同窗、同僚以及客座恩师。
你客座恩师是哪个党,你大概率就得加入哪个党,否则在官场举步维艰。
所以天启朝和崇祯朝党争非常严重。
到了崇祯朝后期,崇祯看似解决了党争,把阉党和东林党等各路党派都消除掉,换上了表面上是无党派的温体仁。
但实际上温体仁早年就是阉党,靠贿赂阉党崔呈秀起家,还给魏忠贤上过生祠。
因而现在官场上不是东林党,就是以前阉党手下的各楚党、浙党、齐党之流,想独善其身者少之又少。
就像史可法,东林党成员。
吕大器,是同情东林党的人,也被打为了东林党。
马士英,与阉党的阮大铖相交莫逆。
诚意伯刘孔炤,多次与东林人发生冲突。为了得到操江官职,他参劾侯恂,献媚于温体仁,又攻击倪元璐去职,与马士英、阮大铖相善。
可以说南明弘光政权刚成立的时候,就因为立福王还是潞王这件事上,东林党与阉党就已经开始交锋。
东林党在国本之争中得罪过福王一脉,自然不愿意立福王。
而福王与阉党交好。
结果就是埋下伏笔,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党,跟以马士英、阮大铖为首的阉党展开权力斗争,便成为了南明内讧的开端。
阮大铖自然是要死的,钱谦益也是要死的,今天到处抓人,二人也难以逃出生天。
但从万历以来就开始的激烈党争还是得做个完结。
老朱可不希望在自己手底下居然还能出现党争,哪怕史可法和马士英都殉国了,要是他们还敢这么闹,自己不介意给他们一个体面下场。
看到老朱居然没有对东林党大开杀戒,站在朱云峰旁边的季赫还有些纳闷道:“不是说东林党祸国殃民吗?怎么老祖宗不杀?”
“要你多读书,你要去摸鱼。”
朱云峰可逮住机会揶揄季赫了,立即小声嘲笑道:“少看点地摊文学,东林党被黑得挺惨的,只能说他们确实引发了党争,导致大明政治动荡。但要说危害程度,阉党比东林党厉害多了。”
“啊?”
季赫傻眼道:“那我看很多穿越,穿越成崇祯,都是马上杀东林党,然后启用魏忠贤?”
“所以说都是地摊文学受害者呗。”
朱云峰科普道:“你怕是不知道,东林党其实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主张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赃枉法。要求官绅一体纳粮,甚至还希望清查江南地主士绅的土地,想办法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反观阉党,其实就是江南士绅在朝廷的代表,自己贪污腐败不说,还帮助江南士绅逃税漏税,大搞钱权交易,你说哪个是好,哪个是坏?”
“这”
季赫就更傻眼了。
他万万没想到被后世称为祸国殃民的东林党,居然是这样一群人。
可为什么后世东林党的名声臭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呢?
季赫百思不得其解,询问朱云峰原因。
朱云峰说道:“其实很简单,一来东林党其实是个人数很少的小党派,只有一百多人,算上同情东林党的人,也不过几百人而已。跟大明南方出身的庞大官员群体只是沧海一粟,只是他们嘴炮功夫很厉害,战斗力比较彪悍,所以才名气很大。但事实是他们属于清流派系,自身比较廉洁,希望清查贪腐改革吏治,于是得罪了大批以士绅阶级为代表的官员,包括楚党浙党齐党之流,这些人人多势大,抱团在一起抵制东林党,又有江南士绅给他们造声势,你说名声能好到哪里去?”
“原来是这样,看来是东林党动了利益既得者的蛋糕,遭到抹黑了,二来呢?”
季赫又问。
“二来也不算抹黑,他们确实害了大明。”
朱云峰摇摇头道:“他们也就嘴炮功夫厉害了,天启末崇祯初,东林党短暂掌权,但没什么卵用。”
“阶级敌人力量太强大,他们根本无法完成廉政奉公的理想,加上他们内部也有叛徒,自身不是很干净,政治力量全用来打压政敌,没有好好治理国家,导致越来越失去崇祯的信任,于是东林党就被大量罢黜。”
“本身他们心是好的,但用错了地方,也可能是明末已经积重难返,出现几个理想主义者根本无法改变现实,所以他们的存在改变不了什么。反而由于持续不断地和阉党斗争,让政治动荡不安,国事愈发糜烂,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说到底他们就是一群空有理想,却没有能力的书生,只知道党争,还不如阉党掌权,至少还能给崇祯弄点银子。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们可以说是书生误国的典型代表了。”
说到最后,朱云峰撇撇嘴。
很多人以为东林党是江南士绅的代表,是南方地主阶级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事实相反。
他们的政治主张就是要搞南方地主,清查贪污腐败。
但明末官员十个人九个贪,你要清查贪腐,那不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所以各党派自然抱团在一起,对东林党群起而攻,不断地污蔑他们,妖魔化东林党,甚至称呼他们为邪党。
后世人听风就是雨,也不实际了解具体情况。久而久之,东林党到了后世变得名声很差。
而贪污腐败,大搞钱权交易的阉党,反而被人认为是大明救星。
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一种讽刺。
只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林党也确实误国误民。
本事不够,又要争权夺利,天天正事不干,就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党争不休,从万历以来加剧政治动荡,被人骂也是正常的事情。
不过对于老朱来说,他就没那么多麻烦事。
你东林党和阉党争权?
那也得有权力让你们去争啊。
朕朱元璋在这儿,你们还想要权力?
做梦去吧。
朕在这里,管你是谁,就得老老实实当狗,朕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有你们插嘴的份?
所以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你投敌卖国,我就杀。
比如阮大铖是阉党,钱谦益是东林党,但你俩都投敌了,管你什么党都得死。
你是殉国忠臣,那就留你一命。
比如史可法和马士英,虽党争不断,但只要你殉国了,那朕就给你一次机会。
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想法去思考问题,反而没那么复杂,在老朱手底下,自然也就不存在党争了。
“这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
说完了关于党争的问题,老朱面色从容,俯视下方说道:“朕要尔等,向天下昭告,朕来了!乃令南方归附,尔等明白?”
“臣等明白!”
霎时间。
湖广四川的吕大器、陈士奇、李乾德等人都兴奋起来,向老朱拱手行礼。
太祖陛下,终于要君临天下,向世人宣告了他的到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地窖里的朱元璋,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地窖里的朱元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地窖里的朱元璋,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地窖里的朱元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