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吉王府的主帅营帐后,老朱吩咐徐达,让他继续留守在这边,除夕夜的时候就回一趟洪武过个年。

  至于将士们则恐怕就得在明末过年了。

  不过老朱深知将士们的思家之情,跟徐达说了一声,在明末过年的洪武将士这个月俸禄涨十倍,全部发到家里去。

  要知道明初禁军的俸禄折算仅二两,普通卫所士兵的俸禄折算在一两左右。

  这几年随着攻占了日本,收获大量白银,加上朱云峰持续不断的输送,洪武朝廷的国库存银已经达到了上亿两。

  当然,不是真的一亿多两,而是一亿多枚洪武银元。

  因此前年的时候,朱标就给全国士兵涨过一次工资,卫所涨到了一点七两,禁军涨到二点八两。

  并且不是折算。

  因为洪武朝的粮食已经非常溢出了,现在粮价普遍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折算的话工资反而会降,所以直接发的银元以及铜币。

  这一个月涨十倍薪水,基本上就相当于一年工资。二十八枚银元,这购买力,都足够每个士兵直奔地主阶级了。

  一时间得知消息的将士们兴高采烈,毕竟他们现在也就出差三个多月,就发了十个月的工资,不回家过个年而已,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陛下的恩情真是还不完啊。

  等把该布置的后续安排都做了之后,老朱才在库房边的主帅帐篷内跟大家开了个会。

  “都先介绍一下吧。”

  老朱环顾一圈,众人都站在帐篷内,他指着徐达道:“这是徐达。”

  “参见魏国公。”

  众人忙不迭向徐达拱手行礼。

  徐达微点下颌。

  场间这次挑选能荣幸去一趟洪武朝的不多,就几个高级官员。

  有四川巡抚陈士奇,四川巡按刘之勃,四川兵备参议监军卢安世,川东佥事马乾以及忠烈侯秦良玉。

  另外就是几个之前没去过洪武朝的湖广官员,有湖北巡抚王扬基和武汉黄州兵备道堵胤锡。

  孙传庭不在。

  他到了岳阳之后,就坐船往襄阳去了,之后他得马上回陕西组织陕西的内政还有出兵应天府的事宜。

  本来老朱是打算把四川十多个藩王也都逮过来,送到巴蜀,交给朱椿处置的。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有点侮辱自己的儿子了。

  便还是把他们留在明末,稍微有点人性的还保留郡王爵位。

  没人性的全都废了,给个普通宅邸,由四川巡抚府每月按时发放点钱养着。

  事实上这段时间在成都老朱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

  湖广的藩王以及朱姓子孙被张献忠杀了太多太多,很多人要么逃跑,要么被杀。

  包括朱云峰的直系老祖宗朱慈焙都跟着他爹朱由榕都跑到贵州去了,历史上是直到张献忠去四川才回湖南,结果清军又来了。

  这就导致老朱在湖广的时候几乎没怎么看到朱家后裔。

  到了四川就不一样。

  历史上张献忠去四川又把朱姓子孙杀了一遍,据说有上万朱姓遭遇屠戮,甚至还牵连了其余非宗室的朱姓百姓。

  如今张献忠被提前消灭,老朱到了成都发现朱家子孙满地跑,除了藩王府以外,很多离现任皇帝关系比较远的宗室后裔过得非常凄惨。

  在街头巷尾打杂卖艺,端茶倒水的朱姓店小二,往上倒腾七八辈,都能跟某某皇帝扯上关系,也都是他的子孙后人。

  听孙传庭说,其中还有很多朱家子孙去当了乞丐,甚至去参加流寇起义军,让老朱很是痛心。

  因而他下令尽夺四川所有藩王府财产,削去他们的王宫用度,只保留几间宅邸,几十亩田地,几个宫女太监奴仆,把财产用于民生治理。

  那些没有无产的朱姓宗室,都分配一些土地,允许他们自己耕作,读书习字,参加科举,入伍或者进入锦衣卫。

  不过老朱也就是交代了一下汤和怎么做,他现在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处理明末动乱。

  对于宗室来说,需要等待国家恢复安宁之后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此刻众人向徐达行礼后。

  老朱又说道:“这是朕从后世带回来的子孙后裔,吴王朱云峰,那是他的好友季赫,封楚国公。”

  “参见吴王殿下,参见楚国公。”

  众人又拱手行礼。

  朱云峰和季赫连连点头回应道:“你们好你们好。”

  “这是朕的大明忠臣秦良玉,朕钦封忠烈侯。”

  老朱指着秦良玉说道。

  秦良玉?

  朱云峰和季赫顿时好奇打量。

  他们之前其实就看到了这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

  不过老太太又没穿甲胄,虽气质不凡,但跟普通老太太没区别,因此第一时间没想到秦良玉身上去。

  现在仔细一看,就看到她身材高大,体魄雄壮,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但眉宇间却泛着英气。

  根据后世出土的秦良玉甲胄、战刀推算,她的身高达到了一米八五以上,如今苍老了许多,略显佝偻,却依旧充满了气势。

  “秦老将军。”

  朱云峰顿时收拾起嬉皮笑脸,严肃认真道:“您的事迹广为流传,几百年后,您被奉为民族英雄,是中华文明杰出的女性将领,且还是唯一被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秦良玉一怔,接着也只是平淡地笑了笑道:“终究不能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这些浮名便只是虚妄。”

  “诸葛丞相没有三兴炎汉,文信公也没有救下宋朝。但一封《出师表》,一首《正气歌》,无不展现出来的是忧国忧民。”

  朱云峰又继续说道:“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力挽狂澜固然令人钦佩,但在国家危难之际敢于舍身赴死,亦同样彰显出悲壮。有的时候壮志未酬的意难平,远比成功更能打动人心。”

  中国人向来都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更注重家国大义。

  崇祯一辈子糊涂蛋,干的事就没一样正确,可吊死在煤山,那大明就是最硬气的王朝。

  四川王刘湘荼毒地方,横行乡里,鱼肉了不知道多少百姓,《让子弹飞》里把税收到西历2010年就是他干的。

  可他在日寇侵华期间,力排众议,出川抗日,率领川军浴血奋战,最终病逝前线,于是有了国葬的礼遇,连教员都亲自致电给他写悼词。

  古往今来,抗击外辱,战死沙场,以身殉国,都是最悲壮的事情。

  若是唐生智战死在南京,那么他将有不亚于张自忠的地位。若张学良选择抵抗,那他会成圣。

  若是溥仪在东京火车站拔刀砍了裕仁,别管有没有砍死,只要他这么做了,清朝的风评恐怕都会上升不止一个台阶。

  所以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秦良玉他们这样的人才显得悲壮。

  中国人崇拜成功了的英雄,也同情失败了的英雄。骨子里的浪漫主义,刻画的是人心中的意难平。

  朱云峰好歹以前也写过历史,查过很多资料,看过太多的历史文献以及历史故事,正经开口起来,反而有种说不出来的韵味。

  有的时候壮志未酬的意难平,远比成功更能打动人心?

  秦良玉怔了怔,愣了片刻,随后微微向朱云峰弯腰行礼,轻声说道:“老妇不懂什么民族英雄,老妇只知道国家有难的时候,就应该保家卫国。殿下的话在老妇看来是过誉,但老妇还是很感激。有时候老妇在深夜也会哭,石柱家外的那条路是丈夫与兄长们常走的路,送他们出去打仗之后,老妇会常常在路口等他们回来,也回来过几次,但后来再也看不到他们。”

  “老妇心里就在想,既然丈夫和兄长们都战死沙场了,也是该老妇与孩儿了。”

  “现在孩儿也战死了,就只剩下老妇与两个孙儿。这虚名是秦家马家还有石柱那么多青壮换来的,老妇没觉得这是荣誉,只觉得羞愧。但还是多谢殿下。”

  这番话语之后,屋内在场众人肃然起敬。

  一家忠烈。

  从丈夫到兄长再到儿子侄子,秦家和马家死了太多人。

  或许旁人看到的是悲壮,是忠君爱国。

  但在秦良玉看来,那是她家人的性命,她背负了太多,也承担了太多,而这个国家,却已经不能为她做些什么了。

  “良玉,良玉。”

  老朱喃喃了两句,随后微微点点头,感慨道:“大明之良玉啊,朕子孙吊死在煤山,又有良玉忠君报国,也有很多为国殉难的官员百姓,也不算失了骨气。不过朕既然来了,那便让这些悲壮都消失不见了吧,就让那些欺凌汉人的鞑子们掉了脑袋,让那些投靠外族欺压自己人的汉奸走狗们颤栗发抖便是。卿等无需悲伤,也无需难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是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今日有陛下,大明就有未来。”

  陈士奇慷慨激扬说道:“臣等愿意追随陛下,再打一次江山。纵使身死,亦是无怨无悔。只求汉人不被鞑子奴役,只求大明江山日月永存!”

  “臣等愿意追随陛下,再打一次江山。纵使身死,亦是无怨无悔。只求汉人不被鞑子奴役,只求大明江山日月永存!”

  其余刘之勃、王扬基、堵胤锡等人亦是坚定信念,齐齐朗声。

  能被选在这里前往洪武朝觐见的官员自然都是家世清白,两袖清风,且忠君爱国,最终以死报效大明的忠臣。

  连死都不怕,更何况再跟着老朱打一次天下呢?

  “哈哈哈哈哈。”

  老朱大笑道:“好好好,都是朕的忠臣,来来来,那就好好认一认。”

  说着又给众人互相介绍,把身份都说清楚。

  等到都认识之后,老朱才又说道:“朕穿梭时空,去了后世,从后世带去了很多东西去洪武,尔等去了那边之后,可以多看看,多听听,多学学,以后这边平定下来,还需要你们辅佐治理天下。”

  “是。”

  众人应下。

  “嗯,既然如此,那就走吧。”

  老朱点点头,从椅子上站起来,迈步走出主帅营帐。

  营帐外已是日中。

  但凛冬的湖南天气阴沉沉的,跟傍晚没什么区别。

  簌簌的小雪花在下,白天的时候还好,到了晚上的时候就变成大雪,一夜之间让全城白了头。

  抬起头看了眼天空,老朱迈步走进了库房。

  库房门口,毛骧拿着诸多黑色头带说道:“穿梭时空要把眼睛蒙上,不然会伤眼睛。”

  众人系好带子。

  朱云峰与季赫牵着他们,他们自己也互相手牵手,走到了石碑边上。

  光波流转,空间转换,下一秒他们出现在了朱家坪朱云峰家别墅地窖,紧接着朱云峰再次摸向洪武朝圆球。

  随后一行人就又出现在了一个新的地方。

  “到了。”

  朱云峰说道。

  众人拉下眼罩,他们只觉得好像仅仅过了几秒钟而已,没想到居然这么快。

  再抬起头扫视四周,果然出现在了一个新的地方。

  “真是仙器,真是仙器。”

  王扬基喃喃道:“我们竟真的穿梭了时空。”

  朱云峰笑着摆摆手道:“小意思,还有别的仙器呢。飞上天想不想试试?不过那东西耗费比较大,每公里.唔.好几升法力呢,反正一般人肯定坐不得。”

  好几升法力?

  这是什么形容词?

  仙界的世界真是让人听不懂。

  众人一头雾水。

  老朱走在前面道:“好了,随朕来吧。”

  踏出地宫,老朱抬起头仰视着这熟悉的地方,乾清宫外广场。

  他已经去明末三个多月了,仿佛都很久都没有回来。

  不过变化倒是不大。

  依旧是几个棚子,有电动车、三轮车还有朱云峰之前好不容易搞来的一台奔驰大G。

  洪武十八年的年末也下起了雪,广场上堆积了积雪,让宫中一片泛白。

  明年就是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此时距离大明与后世接触,都已经过去了七年,朱云峰也都马上三十一岁了。

  老朱踩着雪一步一个脚印,登上了乾清宫大殿上的阶梯。

  乾清宫外的侍卫陡然看到有人从地宫上来,紧接着是老朱,便连忙单膝跪下道:“参见陛下。”

  “太子呢?”

  老朱问。

  “殿下在奉天殿与群臣议事。”

  侍卫答道。

  “嗯。”

  老朱说道:“去通知一下他朕回来了。”

  “是。”

  侍卫应下,随后忙不迭往奉天殿跑去。

  乾清宫大门紧闭,剩下的侍卫给老朱推开大门,一股暖风迎面而来。

  嗯。

  朱云峰一直觉得这种大殿有点阴森,冬天也很冷,所以买了很多空调。

  但秦良玉等人可不知道。

  他们跟着朱元璋进到殿内,顿时觉得身上的凉意被驱散。

  整个大殿也没有任何火盆、烤炉之类的东西,只有几台立着白色柜子模样的玩意儿正发出细微的声音。

  “屋子里竟如此暖和。”

  陈士奇惊讶。

  “这可是名为空调的仙器,冬天的时候能让屋子里暖和,夏天的时候能让屋子凉快。”

  季赫立即说道。

  “这仙器真的是奇妙。”

  “等等,这头上是何物?怎么发出如此耀眼的光芒。”

  “还有这椅子看上去很柔软啊。”

  众人对散发着热气的空调,头上的灯,以及放在乾清宫给那些老臣准备的沙发都惊叹不已。

  这就是太祖他老人家从仙界带下来的仙器吗?

  果真是神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地窖里的朱元璋,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地窖里的朱元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