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三章 剪不断,理还乱

小说:地窖里的朱元璋 作者:玩蛇怪 更新时间:2025-01-16 21:18:3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下午时分,众人就都回去了。

  对于大朱棣来说,他是想看看后来发生了什么。

  而对于老朱来说,能够主宰更多的王朝,亦不乏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更何况。

  还能改变后世子孙命运。

  明朝前期就不说了,他深恨土木堡之变。

  明朝后期。

  特别是明末以及南明,如果能够回到那个时候,老朱必然会很欣喜。

  不提有AK,他也是刀山火海里滚出来的。

  遇到李自成,建奴这些,他自然也要碰一碰,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本事覆灭了自己的大明江山。

  只是老朱棣此时正在宣府,历史上他再次征召大军,征伐蒙古,于七月病逝在回程路上。

  此时正处于出发阶段,虽然宣府就在后世张家口宣化,离北京不过一百多公里。

  但来回都需要时间,因而朱元璋决定两日后再来。

  大朱棣则担忧徐妙云。

  不过来回还是按照之前的模样,用黑巾把眼睛蒙住,且珍宝馆大门紧闭,不准任何人进入观看他们是怎么离开的。

  可以说朱元璋把保密措施严格到了极致,为的就是把自己神话,从而牢牢把控后面的任何大明朝。

  当然。

  他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毕竟朱元璋嘛。

  而傍晚时分,报信的骑士换马不换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到了宣府镇。

  宣府镇,万全都司府衙,六十五岁的老朱棣在后衙散散步。

  他面容苍老,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刚吃完晚饭后喜欢走一走,消化一下食物。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的时候,鞑靼部首领阿鲁台寇边进犯大同与开平。

  老朱棣随即下令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之兵于京师和宣府待命,查清楚阿鲁台踪迹之后就追击。

  他本人也抵达了宣府,留下内阁大臣辅佐太子监国。

  不过朝臣们都不在身边,老朱棣觉得连个商量国事的人都没有,便找来英国公张辅说道:“文弼。”

  “陛下。”

  张辅随在左右。

  老朱棣说道:“行军打仗,皆由军人武夫,但不可缺文官稳定后方,你让人给俺把杨荣、金幼孜和马云叫来,随大军出征。”

  “是。”

  张辅应下。

  他正准备去安排人。

  成国公朱勇急急忙忙进来,脸上大汗淋漓道:“陛下,陛下。”

  “出什么事了?”

  老朱棣皱起眉头。

  朱勇有些面露迟疑。

  见他如此,老朱棣说道:“有什么事情还藏着掖着做甚。”

  朱勇只好说道:“还是让信使来说吧,臣觉得太离奇了,不敢妄言。”

  说着他就对着外面招呼。

  老朱棣不悦。

  什么话非得这么躲躲藏藏?

  信使进来,是附马都尉沐昕,进来后连忙向朱棣躬身道:“陛下。”

  “是京师有什么事吗?”

  老朱棣问道。

  沐昕答道:“陛下,有一桩奇事,上午珍宝馆中,太祖陛下,永乐五年的陛下,以及洪武十七年的陛下同时出现。”

  “什么?”

  老朱棣先是一脸愕然,随后愤怒地看着他道:“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沐昕脸色一白,慌忙跪下道:“回陛下,是太子亲眼所见,黄淮等见过太祖以及早年陛下的老臣也确认无误。他们凭空出现在珍宝馆,说是太祖陛下成仙了,纵游历史长河,要去看看未来大明的后代子孙如何。他们走后,我们进入珍宝馆内,里面确实空空如也,找不到任何一人。真的是凭空出现,凭空消失,绝对没有密道之类。”

  “.”

  老朱棣面色阴晴不定。

  旁边张辅和朱勇也是面面相觑,充满不敢置信。

  沐昕继续说道:“永乐五年的陛下还说,两日后会带仁孝皇后过来。”

  “谁?”

  老朱棣宛如垂死病中惊坐起,双目圆睁。

  “仁孝皇后。”

  沐昕又说了一遍。

  ‘妙云.’

  老朱棣瞪大眼睛,随即眼中黯然落寞缅怀追忆皆有。

  他紧接着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仿佛垂死之人看到的一缕梦幻曙光,忽然满是喜悦,大喊道:“文弼!惟贞!”

  “臣在。”

  张辅和朱勇连忙出来拱手。

  “你二人统领大军,辖郑亨、王通、陈懋、薛禄等部,有鞑靼的消息就立即出击。”

  “是。”

  “御驾即刻回京师!”

  老朱棣迫不及待。

  别看小朱棣在现代浪得很。

  但事实上就像老朱跟马皇后一生恩爱一样。

  朱棣与徐皇后一生也极为恩爱。

  小朱棣之所以那样,一来他与徐皇后新婚不久,没有经历后来共患难,在朱允炆削藩下互相扶持,感情没后来那么深。

  二来古人价值观不同。

  妻是妻,妾是妾。

  苏轼与妻子王弗感情深厚,写《江城子》悼念亡妻,却并不妨碍他娶小妾,还把怀孕的小妾送人。

  同样的老朱与朱棣都与结发妻子情深似海,也不妨碍他们有很多妃子。

  古代没有男女平等一说。

  如弘治帝那样坚持一夫一妻制度的深情皇帝毕竟只是少数。

  再加上小朱棣受现代四大邪术之二的化妆术、整容术以及黑丝、白丝之类的诱惑,会浪一点也正常。

  不过他浪归浪,对老婆孩子还是很上心。

  这几年光给他老婆小徐妙云买的名牌衣服、化妆品、包包、首饰就堆积如山,价值上千万。

  他儿子小朱高炽今年才6岁,各种玩具、衣服也是应有尽有,从来没有亏欠。

  所以夫妻感情或许还没有后来共患难那么深,但也很爱自己老婆。

  老朱棣更不用多说。

  跟他老爹一样,徐皇后死后,一生未立皇后。

  听说徐皇后会回来,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思念,要去见见那个梦中见过不知道多少次的人儿。

  蒙古人不打了。

  兵不出了。

  只想快马加鞭回去,若是能再快一点就好。

  已经六十五岁,身子骨大不如前,不能单独骑马的老朱棣坐在马车中心里想着。

  护送皇帝回去的大军缓缓向京师出发。

  朱棣太老了,受不起颠簸。

  所以速度很慢。

  哪怕日夜赶路,一直到第三天早上他才终于抵达。

  辰时末刻,在大朱棣的永乐朝,朱元璋带着大朱棣和徐妙云来到了老朱棣的永乐朝。

  他们依旧是用黑布蒙眼,既不告诉他们是哪里,也不告诉他们传送方式,让他们以为是老朱在施展法力带他们穿梭时空。

  到了珍宝馆后,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

  无数皇宫禁卫军把珍宝馆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太子朱高炽正背着手在台阶下走来走去。

  除了他以外,还有朱瞻基、朱瞻埈、朱瞻墉等朱高炽的子嗣。

  朱云峰和季赫上去把门推开,就看到珍宝馆门口台阶下方,站满了文武百官。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到为首的朱元璋,身边则站着大朱棣和徐妙云。

  一时间,众人虽然都有了心理准备,却都是震惊无比。

  这些人当中有大半其实并不认识朱元璋。

  但他们却认识大朱棣。

  又见到一个中年朱棣,每个官员的脸上都露出复杂的表情。

  毕竟。

  朱棣跟他老爹朱元璋一样,杀起官员来可没手软过。

  特别是连朱元璋都过来了。

  眼下老朱家好像是团团圆圆,喜气洋洋。

  可对于下面那些文武百官来说,简直是在做噩梦。

  不敢想象朱元璋和朱棣联手杀官员是怎么样的一种场景.

  唯有朱高炽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徐妙云,良久之后,才缓缓上前,来到台阶上方先向朱元璋行礼:“皇爷爷。”

  随后又向大朱棣行礼:“父亲。”

  最后则是目光闪烁着泪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母亲。”

  徐妙云略显惊讶,她其实今年才46岁,而眼前的儿子看起来却像是自己的同龄人。

  但那憨厚肥胖的模样确实是自己的儿子没错。

  徐妙云忍不住双手捧起他的脸,把他拉起来道:“还真是永乐二十二年的高炽呢,竟都有些老了,听你父亲说,你这些年都在理政,想来是辛苦了吧。”

  朱高炽常年处理政务,又在老朱棣的威严下战战兢兢,才47岁,就已显得有些老态。

  看到母亲,朱高炽常年积压的压力仿佛一瞬间宣泄出来,哭嚎道:“孩儿不辛苦,能看见母亲,孩儿就已经知足了,哪怕是让孩儿现在去死,孩儿都愿意。”

  “你这傻孩子,说的什么胡话。”

  徐妙云笑道:“为娘知道今年娘就要死了,不过有父皇在,娘没事的,以后偶尔为娘也能来看看你。”

  说着她又四下扫视,诧异道:“老二老三,还有玉英月贵她们呢?”

  朱高炽就不好说话了。

  还是旁边杨士奇上前义正言辞道:“回禀娘娘,汉王多次谋害太子,被陛下罚往乐安就藩。赵王勾结护卫指挥孟贤等人伪造遗诏,打算毒死陛下,废掉太子,立自己为帝,事发,陛下大怒,幸得太子辩解才没有被废为庶人,但也被圈禁在京中。永安公主于永乐十五年病逝,永平公主参与赵王谋逆之乱,亦被圈禁。”

  朱高炽连忙说道:“这都是下人所为,三弟与妹妹并不知情。”

  “啊?”

  听到他们的话,徐妙云面容霎时间就变得伤心了起来,眼中闪烁着泪花。

  亲生子嗣竟然互相内斗不止,让她何其难过痛苦。

  大朱棣连忙扶着她道:“妙云,既然提前知道了这些事情,往后也能多多提防,我们到这十多年后的世界,不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吗?”

  “唉。”

  徐妙云叹了口气,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朱元璋四下扫视道:“高炽,你父亲还没回来吗?”

  虽然朱高炽现在有小,大,老三个爹。

  但他自然知道朱元璋说的是谁。

  朱高炽答道:“回皇爷爷,父亲早上的时候就到了,但他如今体弱,去年就生了一次重病,到京城后得知皇爷爷还没来,便先休息了一会儿,孙儿这就让人去叫他。”

  “陛下到。”

  正说话间,珍宝馆前面养性殿的方向一辆马车在诸多卫士的保护下徐徐而来,停在了珍宝馆的门口。

  马车撩开车帘子,一六旬老者从车上下来,抬起头看向珍宝馆上方。

  刹那间,老者的脸上露出震惊、惊讶、喜悦、追忆、缅怀、不敢置信,乃至于还夹杂着一丝丝恐惧的复杂情绪。

  他站在那有些不知所措,过了几秒钟,朱元璋等得不耐烦了,说道:“老四,还要我请你吗?”

  “爹”

  这个看起来年龄比眼下朱元璋还大的老人缓步走过来,慢慢来到了台下,缓缓跪在地上,声音有些颤抖地道:“爹孩儿”

  “好了。”

  朱元璋看着已经胡子头发花白,连走路都有些颤抖的老朱棣,亦是有些莫名心疼,走上前把他拉起来道:“允炆的事,我知道了,我去过建文朝,知道他做了什么事,他骗了我,说将来会待你们“以德怀之,以礼制之”。谁曾想我一走,他便原形毕露,要害我的儿子,这事不怪你。”

  “多谢父亲谅解。”

  老朱棣已是老泪纵横,这事成了他一辈子的心病,以至于他曾说过,自己已是谋逆篡位的乱臣贼子了。

  如今老了,快死了,得了父亲原谅,也算不至于抱憾终生。

  老朱棣擦了擦泪水,目光在大朱棣脸上扫过,然后看到了他旁边的徐妙云,两眼瞪得像铜铃那么大,忍不住上前想要抓住她的手:“皇后!”

  “诶!”

  大朱棣立即插在二人中间,警惕地看向他道:“你干嘛。”

  老朱棣对大朱棣怒目而视。

  大朱棣丝毫不退步,同样怒视着他。

  大家都是朱棣,谁怕谁啊?

  何况我还是中年朱棣,不比你这老朱棣力气大?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

  这咋办?

  俩朱棣一副要打起来的模样。

  帮谁啊?

  本来这种事应该他们几个人自己处理。

  但架不住老朱在。

  老朱家是封建大家长制,徐妙云很得马皇后与朱元璋喜欢,就在于她很懂事。

  所以老朱不说话,她虽然也想与老年朱棣说两句,却谨慎地闭上嘴巴。

  果然。

  朱元璋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了,拍了拍老朱棣的肩膀,摇摇头道:“老四。”

  “父亲,孩儿”

  老朱棣满含热泪地看向徐妙云,万千思念在这一刻好像化为了实质。

  但朱元璋却说道:“吾儿媳确实是你的妻子没错,然她是永乐五年的徐妙云,并非永乐二十二年的徐妙云,她有她的丈夫,你自当明白。”

  “可”

  老朱棣有些迷茫了,四下扫视,他哭着说道:“既然永乐五年的是我,永乐二十二年的也是我,那为何永乐五年的妙云不是我的皇后?”

  “父亲.”

  他眼中的泪水不断落下,跪倒在朱元璋面前,哭得像个孩子一般道:“求求你了,父亲,帮我将妙云带回来吧。”

  “唉。”

  千言万语,朱元璋也只能化作一声长叹。

  一个萝卜一个坑。

  永乐五年的徐妙云,终究有她永乐五年的丈夫。

  因为徐妙云是先死,所以哪怕穿越历史长河,每一个时空里,她都有一个朱棣陪伴在她的身边。

  若是能在历史长河里带回一个徐妙云给了你永乐二十二年的朱棣。

  那其它时空的朱棣,一样也会少了一个妻子。

  不管任何时空,哪个朱棣,都是他的儿子,如何能厚此薄彼,让人悲凉呢?

  剪不断,理还乱。

  或许这就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遗憾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地窖里的朱元璋,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地窖里的朱元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