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0月份。

  朱云峰在现代的产业已经很大了,雪峰山的钢铁厂建设好了。

  下半年又搞了纺织厂、超市、木材厂、建材厂。

  感觉整个镇的经营都被他给垄断。

  甚至不止是蓝沙镇,他们县的GDP都已经要靠他脸色吃饭。

  这让邹婷很疑惑。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订单没那么多,可偏偏生意越做越大,工厂就没有停工过。

  还有租的地越来越多,养的牲畜越来越多,开的矿山也越来越多。

  最近甚至还购买了雪峰山中一个黄金矿的开采权。

  再这么搞下去要变市首富了。

  市首富当完变省首富,省首富之后就是全国首富、世界首富,接下来就没人比朱云峰有钱了。

  邹婷觉得其中有猫腻。

  但看着工资条已经从十五万涨到了二十三万,公司还给高管配了台宝马五系,她最终也只能放弃了找朱云峰和季赫刨根问底的想法。

  反正连县工商局和税务局都查不出问题。

  云峰公司每年要给县里交那么多税,提供那么多就业岗位,县里都不说啥,把朱云峰当大爷供着,她操的哪门子心呢?

  而对于朱云峰来说,今年不仅仅是公司规模迅速膨胀的一年,也是汗流浃背的一年。

  刀尖上跳舞。

  毕竟钱的来路并不完全合法正规,上面真要严厉调查的话,是有很大可能找出问题所在。

  所以朱云峰只能小心翼翼,苟且发育,不敢有丝毫冒头的行为。

  直到去年他们隔壁县位于雪峰山脉当中发现一座金矿床,今年云峰公司积极与湖南一家黄金上市公司联合购买开采权,这才敢放开了干。

  私人是不能承包黄金矿的,但私营企业可以,他们作为本地公司代表与上市公司联合的话,也能享受一定政策优待。

  那家上市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朱云峰作为本地企业则大力招聘人员培训,进行开采冶炼等工作。

  短短两年时间,云峰公司从最初的总资产五千万左右,到去年大概七八个亿,再到今年,已经迅速膨胀到了总资产三十多个亿。

  预计到明年最少百亿总资产没得跑。

  这可是总资产,不是市值。

  股市市值是虚估,而总资产则是实际资产,不可同日而语。

  为此朱云峰决定进驻房地产

  当然,他们镇和县的房地产没什么搞头,而且房地产这两年低迷,进军这个市场没意义。

  但他挂羊头卖狗肉,在县里和镇子建高档小区,打着给员工谋福利的旗号,建成的小区给内部员工价远低于当地房价。

  实际上大量的建材、物资、钢铁、设备通通往大明运。

  比如云峰公司如今旗下员工已经有四万多人,按照预算在县里和镇子各建一个大型小区,需要用到那么多物资。

  朱云峰就多提了50%的预算。

  多购入50%的物资送到大明去,用这项成本来掩盖另外一项成本。

  其中对讲机就夹杂在这里面。

  因为朱云峰发现,不仅仅酒店、商场、小区、停车场、车队之类用对讲机,工地也用。

  所以光对讲机他就买了十多万部,大半都送去大明了。

  洪武十四年九月,即将入冬。

  今年南京城的人口大幅度提升,从去年的三十万,涨到了五十万。

  城内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也开始进行大规模修筑。

  包括重新规划调整街道,修理道路,架设电线杆,慢慢通电灯。

  房屋建设倒还是跟原来一样,并没有大建楼房。

  倒不是材料不足。

  事实上水泥厂、砖厂都已经在建,位于南京的钢铁厂也已经投入生产。

  在解决了火力发电的技术问题后,武安钢铁厂和南京钢铁厂同时开工,基本的水泥、砖头、钢铁等工业建材已经足够使用。

  但建楼房没意义,人口本来就少,还建楼房。何况楼房也需要技术熟练的农民工,并不是毫无技术含量。

  所以步子依旧得慢慢来,至少得南京城里人口比较多的时候,再进行大规模重建工作。

  今天上午,朱标视察了缝纫机厂。

  在上半年粮食丰收之后,朝廷决定改稻为桑,发展经济作物,提高纺织业发展。

  朱云峰那边进了大批缝纫机过来,在洪武朝设立纺织工厂培养女工。

  最近新疆棉花产量又大涨,朱云峰收购了大批送去大明,制作出一件件棉衣以及棉袜棉鞋,用于军队打东北用。

  据说眼下初冬都还没到,大兴安岭那边已经是被冰雪覆盖,要是没有御寒衣物,打到辽东就不错了,不可能打得到后世吉林以及黑龙江那边去。

  当朱标从纺织厂回来的时候,正看到朱元璋与朱云峰他们在乾清宫里开会。

  见他进来,朱元璋说道:“来得正好。”

  “父亲是决定出兵了吗?”

  朱标问道。

  之前朱元璋就打算出兵纳哈出,但战前的准备工作肯定要做。

  包括士兵武器装备,衣服鞋袜,粮草军需等等。

  如今过去了两个多月,应该是差不多了。

  “嗯。”

  朱元璋喜笑颜开道:“不错,你来看看。”

  朱标走过去,看到一份地图。

  不是古代地图,而是现代的一份卫星地图打印本。

  上面标注的是大明以及周边形势。

  显然是朱云峰找人定制的,只是大体准确,细节应该不准。

  因为此时还没有划分国境线,双方的边境线是随时在变的,只不过往往是大明在往外打,大明的变化比较多而已。

  “纳哈出据金山。”

  朱元璋指着纳哈出的据点,为后世吉林双辽市一带说道:“此地周边地形平坦,适合行军。但自辽东出兵,有广袤辽泽,我当沿锦州而上,过广宁,直袭金山,一战歼灭纳哈出。”

  朱标看着上面地图,大明有辽泽,就是后世沈阳到盘锦这一带的三角区,而且这还只是面积较大的辽泽部分。

  在白山黑水之间,鸭绿江以北,黑龙江以南,大片丛林、山岭当中,同样有许多沼泽湖泊,以至于渔猎资源丰富,从春秋战国至今,养育了大量渔猎民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女真人。

  汉人一直无法涉足这里,除了寒冷以外,最大的阻碍就是水系太发达了,难以开垦。到后世那也是靠着明清几百年,源源不断地闯关东才算是开发出来。

  如今朱元璋背靠现代,朱云峰也开了木材厂,雪峰山当中木材资源丰富,他们镇本身也是当地有名的木材加工镇,从现代购入大量伐木工具以及木材加工机械并不是难事。

  因而老朱显然是盯上了这块肥肉,以北伐纳哈出的名义,顺势将这块地方纳入大明版图。同时威慑朝鲜,为南下日本打通道路。

  “嗯。”

  朱标沉吟道:“这是老成之见,只是灭了纳哈出之后,是否继续出兵大漠?”

  “大漠先不急。”

  朱元璋还是很理智,说道:“饭一口口吃最好,先把辽东与长春消化了,再步步向外征伐。”

  “当地民族又该如何处置呢?”

  “愿意归顺者,打乱秩序,让他们投入生产。不愿意归顺嘛,那自然是死路一条。”

  “那儿臣没什么意见,一切全凭父亲做主。”

  朱标说道。

  现在分工明确。

  老朱对外打仗,他则对内治理。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齐全,什么时候出兵,出兵哪里,都是老朱说了算。

  “搞个出兵仪式,便正式北伐吧。”

  朱元璋沉声道:“在京营校场上布置扩音器,我要说几句话,做北伐动员。”

  季赫来了兴趣,说道:“讲话材料我写,我专业对口。”

  “那我和老四负责布置扩音器吧。”

  “明天能搞定吗?”

  “没问题。”

  朱云峰拍着胸脯保证。

  那些专业设备机械他搞不定,但买现成的东西还是简单。

  季赫看向朱标道:“太伯爷也讲两句?”

  “行。”

  朱标点点头。

  他其实看过阅兵仪式。

  知道对军队讲话和动员的重要性。

  以前没这条件。

  现在有了这条件,那自然得学习一下。

  毕竟看人家全小将就知道。

  老朱家要想继续统治江山,就得对军队好,也得加强军队的思想。

  随后朱云峰回现场运东西去了。

  扩音器这个东西容易弄,中午给邹婷打个电话,下午县里的扩音器厂家直接送货上门。

  在这个年代,只要你给钱,就算你半夜车抛锚在深山老林里,加钱加到3000块,就有最近的修理厂半夜接到你电话来帮你修。

  很快,到了翌日。

  晚秋初冬,南方的天气其实并不算寒冷,反而略显燥热。

  士兵们还穿着秋衣,但新鞋已经发了下来。

  上午时分,早操刚过,士兵们就看到一群工匠跑到军营里来,开始架设电线。

  从去年建设水力发电站开始,南京城就有了电力。

  最早只是供皇庄用,之后就架电线杆,铺设到皇宫里,让皇宫可以照明以及给一些设备充电。

  到了如今慢慢往全城铺开,并且又购置了一些水力发电机,继续增加发电量。

  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培养出了一批电工。

  他们办事效率很快,仅仅一个多时辰就用木头架设了电线杆,接着就又有三轮车驶入校场,开始搬运一个个大黑盒子。

  “那是甚?”

  军营当中,刚领了新鞋子,正准备去吃午饭的士兵们注意到校场那边的情况,不由得纷纷好奇。

  “说与恁们知道,午后陛下要来营中,教俺们届时都过去哩。”

  一个军官凑过来说道。

  “陛下要来营帐俚?俺每(们)也能见到陛下俚?”

  “不止,陛下还要与恁讲话。”

  “哦嘿嘿。”

  几个士兵笑得合不拢嘴道:“陛下还要与俺每讲话哩。”

  他们说的是明朝普通人之间的白话,基本上都带了点南方方言,但却互相能勉强能听懂。

  事实上最早朱元璋他们去现代的时候也是这么讲话的,与后世地方口音差不多,现代人也能听个大概。

  只是如今老朱家口音已经被朱云峰和季赫带着往普通话方向发展,说话口音也与朱云峰季赫他们的日常口语很接近了。

  此刻在校场上,朱云峰跟季赫指挥工匠把音响放在校场各地,以覆盖整个校场。

  很快插上电源,朱云峰拿起话筒道:“喂喂喂。”

  声音顿时席卷整个校场。

  “可以了。”

  朱云峰把话筒关闭道。

  “再试试。”

  季赫把手机插上音响中控台,然后点了首歌播放。

  “你从丹东来,还我一身雪白.”

  “.”

  朱云峰无语道:“你都哪弄的小曲?”

  季赫双手一摊道:“就问你应不应景吧。”

  “你给老祖宗写的演讲稿,没写什么忠诚,恩情之类的吧?”

  朱云峰试探性问道。

  “那必须没有。”

  季赫拍着胸脯道:“老祖宗说这些做什么?”

  “那就好。”

  朱云峰长舒了一口气。

  赫子太抽象了。

  虽然知道他以前就抽象,但没想到这么重要的场合还搞抽象。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也挺抽象的,搞点抽象也不错。

  “如何了?”

  李文忠走过来问道。

  这次出发动员,明天就要北上了,他负责现场组织。

  “弄好了。”

  朱云峰说道:“叔父讲话的时候,士兵得喊口号,或者鼓掌,你能保证大家整齐划一吗?”

  “小事。”

  李文忠笑了笑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你告诉我就行。”

  “那我安排一下,你先上去说。”

  季赫掏出一份演讲稿道:“你说完之后,让士兵们全体鼓掌。接着就是陛下来讲,他的结尾是大明万岁,士兵们高呼万岁就行,就一次鼓掌,一次山呼万岁。”

  “好。”

  李文忠接过演讲稿看了一眼。

  朱云峰凑过去,就看到上面第一句话就是问大家,衣服和鞋子领到了没有,这个月的薪俸领到了没有。

  等士兵们说领到了之后,李文忠就说这是陛下的恩情,是陛下带领大家驱逐了胡虏,恢复了中华,要让士兵们牢记陛下的恩情还不完。

  以后在陛下的带领下,大明的将士们就有穿得暖的衣裳,吃得饱的饭菜,还有能养得起家的薪俸,陛下的恩情比海还深,天还高。

  看完了这篇演讲稿,朱云峰两眼一黑。

  好嘛。

  老朱那没搞抽象。

  搞到李文忠这儿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地窖里的朱元璋,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地窖里的朱元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