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
此时顺治帝刚刚驾崩,新继任的康熙还尚未改元,大明王朝已接近穷途末路。
不出意外的话,按照历史发展,自此满清政权将有二百余年国祚。
然而在南明即将覆灭,清政权马上就要稳固下来的时候。
一队不知道来历的人马却异军突起,连续攻克清廷西南两个布政司,打得驻守在这里的二三十万清军狼狈逃窜。
消息迅速传播了出去,清廷震动,那些投降的大明官员惶恐,起义军和民间反清人士振奋。
七月,朱棣忙着整治云南以及贵州内部,与两地忠心大明的土司交流,派人攻打那些忠心满清和吴三桂的土司,震慑西南宵小。
同时清除西南满清余孽,又与李定国和白文选部沟通,甚至还每个州府、县城都派一队士卒前去驱逐杀死当地的满清官府势力,光复整个云南全境。
这个时候他才难受于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云南和贵州两个布政司,相当于两个省,加起来州府三十余个,县一百多个,需要的官吏数量非常庞大。
不过好在洪武军队的士兵已经大量接受现代化教育,加上都配备了远程通讯能力,因而每州派五十人,每县派五人,由小旗和总旗实行军事化管理,还是能勉强维持秩序。
另外还可以在云南贵州招募当地隐居民间的反清读书人帮忙协同管理,如钱邦芑、陈启相、龚彝、刘联声等等大明亡国后隐居不出仕满清的文人。
这些文人与大明遗留士绅多有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朱棣迅速在云南和贵州建立起了一套文官政权体系,从而稳固政治。
清廷那边在得知云南和贵州丢失后,大为震怒,遣鳌拜为主将,调集大量军队开赴西南。
只是古代调集大规模调集军队没那么容易。
从把军队集结起来,再把后勤军粮准备好,然后千里迢迢抵达云南,预计至少也得有小半年的时间。
因此至少这段时间内,云南和贵州不会遭受清军的骚扰,十分安全。
甚至清军不来,朱棣去。
他派几名千户指挥使从昭通北上进入四川,攻下了叙州府,也就是后世四川宜宾、泸州等地,并扬言要攻打重庆。
吴三桂早就撤退到了重庆,吓得他连夜撤退到了潼川府,也就是后世四川遂宁、南充一带。
之所以撤到这里,是因为四川总督李国英的兵力主要分布在成都,而陕西提督王一正接到求援后,带三万人南下至保宁府,也就是巴中一带。
虽然他依旧是顶在最前面,但至少身边有两路援军,吴三桂也稍微放心一点,何况他的部队仓皇逃窜,四川又已经民生凋敝,都不能说是十室九空了,而是百室九十九空。
在川蜀百姓自满清屠杀后百不存一的情况下,全四川的人口也才三四十万,根本不足以负担起吴三桂的军粮,因此他只能退到友军边上,找李国英和王一正接济。
趁着吴三桂和李国英的队伍从重庆周边退至成都、遂宁、巴中一带,以夔州府为基地的夔东十三家残部,纷纷汇合在一起,转进到重庆,准备投奔朱棣。
不走不行。
因为清军已经在大规模集结。
最容易进川的通道就两条,一条是北面的陕西走陈仓入川,另外一条就是走三峡进川。
清军攻打云南和贵州要么走四川,要么走湖南。
湖南路难走,没有长江水路,补给线也更长,因而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清军肯定是从湖北走长江进入川蜀,再从川蜀南下攻打云南。
这一路上肯定要经过三峡,清军主力二三十万之众,路过夔东的时候顺手把夔东十三家消灭并非难事。
所以以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等人为首的夔东十三家必须战略转移。
其中自然也有内部分歧。
夔东十三家缺乏组织和首领进行统一规划,相互之间互不统属,虽然鼎盛时期拥众二十万,却不能团结一致,最终被清廷逐个击破,消亡在历史中。
有人闻知清廷要大规模南下想走,但也有人舍不得这山高林密易守难攻的根据地,离不开舒适圈。
最后还是有一些大明亡国后藏匿隐居起来,准备南下投奔朱棣的原来南明官员路过夔东的时候,找到他们纷纷去劝说,这才让他们决定转移。
没办法。
形势所迫,满清主力即将过来,即便舍不得家业也得走。
此时吴三桂、李国英、王一正等部聚集于四川,然后湖广总督张长庚,湖北提督董学礼,两广总督李栖凤等人率领四川、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清军,拢共有个二十多万,接近三十万的军队处于与云南、贵州交界处,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攻云贵之地。
一时间西南风云变动,各方势力云集。
若是等到清军主力部队抵达,那么西南之地的清军数量就能达到五六十万左右。
这几乎相当于整个满清政权大半的兵力。
剩余的兵力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防备郑成功,另外就是各地的驻防军队,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就三四十万。
可以说目前的西南局势非常紧张。
便在这风起云涌的动荡局势下,位于满清更西南的缅甸,此时也正处于更紧张的局势里。
永历政权刚开始逃到缅甸的时候,对大明态度较好的缅甸老国王莽达收留了他,并且给予了许多粮食、衣物等生活物资,对永历还算不错。
但缅甸国内却有许多大臣认为目前清廷已经建立,不应该为了永历政权得罪满清,同时也对于莽达送那么多物资的事情感到不满。
莽达的弟弟莽白于是联合这些对莽达举动不满的国内大臣和军队,展开了一场宫廷政变,杀死了莽达,夺取了缅甸政权。
自此之后,缅甸对永历政权的态度就愈发冷淡了下去。
如果不是清缅边境还游离着白文选和李定国数万部队,且白文选曾经敲打过缅甸,仅一万多人就击溃了缅甸数万大军,恐怕缅甸早就对永历帝下黑手。
然而随着吴三桂对南明残部的残酷围剿,白文选和李定国的部队愈发衰弱,兵马人数也越来越少,陷入到一个相当窘迫的地步。
加上吴三桂采取拉拢策略,许诺了莽白不少好处,在这种情况下,莽白开始蠢蠢欲动,心思活络起来。
到七月份,莽白开始筹谋计划。
由于清缅边境被白文选和李定国盘踞,主要交通道路被切断,因而往来消息非常困难,到现在他都不知道吴三桂被打败的事情。
毕竟吴三桂被打败发生于六月底,而昆明距离缅甸首都阿瓦直线距离都将近800公里。
相比于满清拥有非常高效率的驿站体系,可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在短短数日之内,横跨一千多公里把消息送往北京。
缅甸这边一没这种驿站体系。
二来他们山高林密,道路难行,不像满清那边出了四川就是湖北、陕西、河南、河北等广袤平原区,消息速度传递非常快。
这就导致眼下莽白还以为吴三桂依旧是云南之主,只要俘虏了永历帝,吴三桂就能给他很多好处。
七月十七日,经过八天的行程,白文选的部队终于奔波约二百来公里,抵达缅甸首都阿瓦东北约六十公里处的阿尼斯堪镇。
事实上他们早在七月十四日就到了,但陈珪和杨亨认为现在白文选过去,必然让莽白不敢轻举妄动。
何况如今形势不明,应该先打探一下情况。
因此他们并未进入阿尼斯堪镇内,而是进了阿瓦东北部的曼德勒山区中。
阿瓦就是后世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而永历帝他们所在的地方位于阿瓦以东约三十里处,处于曼德勒山区南面。
后世这里往西十多公里就是曼德勒医药大学,从北面曼德勒山区有一条小河南下,最终汇入南面的米界河,这条河在当时就叫做咒水。
永历帝处于咒水东岸,缅甸国王阿瓦派遣官员过河,要与南明小朝廷饮咒水誓盟,永历帝被迫派人赴约。
结果刚渡河到达誓盟地塔下就被莽白派三千缅甸军队包围,把永历帝大小官员42人全部杀死,又杀随从三百余人,对后宫家眷凌辱,抢夺财物,将永历帝囚禁。
这就是整个咒水之难的全部过程。
此时距离咒水之难已经只有一天,在此之前莽白分别于七月初六,七月十五两次对永历小朝廷施压。
虽然永历小朝廷已经预感到了其中定然有诈,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赴约,然后在七月十八日被缅军屠戮。
陈珪和杨亨到进入曼德勒山区后就立即展开侦查,他们晚上行动,通过无人机、夜视仪以及热成像仪摸清楚了周边情况。
曼德勒山脉地区佛庙众多,深山老林里多有寺庙,也有许多村庄遍布,想彻底隐藏那么多人马的行踪不太容易。
因而经过陈珪杨亨他们的商议,决定先派一百人穿越丛林,抵达永历帝所在地与之汇合,参与咒水之难,杀光缅甸军队,之后就有理由借口冲进缅都阿瓦,处置缅王莽白。
但这个计策遭到了白文选的反对。
他认为人太少了,可能会危急到永历帝的安危,应该大军即刻过去护驾。
然而反对无效。
因为陈珪和杨亨上报到了朱棣那,朱棣首肯了他们的计划,勒令白文选乖乖听令行事,不允许他发表意见。
在朱棣的强势下,白文选也只能无奈接受。
很快。
陈珪亲自带领一百人穿越丛林,他们身上都喷了驱除蛇虫鼠蚁的药,沿途避过村庄人烟,翻越山岭,在十七日的晚上到了咒水东岸。
通过无人机观察,他们发现在周围数公里范围内,果然有一些隐藏在附近,暗中偷偷观察着永历帝一举一动。
再继续往前探视,看到了一些高大的木质房屋,以一个环形方式圈起来,最中间那间最大的房子就是永历帝所居住的地方,称之为“行宫。”
虽然在异国他乡,但皇帝架子却还在。
这里是原来缅甸国王莽达派人修建,永历帝一行人也带了大量金银珠宝,又花钱请缅甸工匠修葺打造,房屋都巍峨高大,永历帝的房子堪比江南庭院,还真有点行宫的意思。
此刻行宫村庄内十分安静,他们一行人拢共也才几百人,势单力薄,夜晚仅有十余人组成的岗哨以及巡逻卫队保护永历帝的安全。
陈珪率领五人小队戴夜视仪,轻松躲开巡逻人员,翻木墙进了院内。
出乎意料的是,外庭灯火通明,里面居然有人。
几个人早就通过无人机观察到了这一点,倒是没有在意。
事实上现在整个行宫内外都有不少房屋灯火通明,如国舅王维恭家开设赌场,诸多官员天天在那赌钱。
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沉迷享乐,天天和官员们饮酒,让歌姬给他们唱歌跳舞助兴。
还有蒲缨、杨国明、任子信等官员也都是每日花天酒地,而且居然还和缅甸人互相贸易,花钱让他们修建豪宅,买酒水、妓女,寻欢作乐丝毫不在意亡国之恨。
当陈珪他们进屋的时候,门口甚至都看不到守卫。
用摄像头一扫,只看到屋中有几个人在围着一个穿龙袍的男子说着什么。
“陛下,不能答应缅人,这其中必定有诈。”
“我怕他们已与吴三桂勾结,暗害了陛下,陛下应该立即北上去找巩昌王才是。”
“是啊陛下,万万不可渡河。”
“唉,朕又何尝不知道。可是朕却无可奈何,若不答应缅人,我们君臣又哪里来的容身之地呢?”
屋子里传来声音。
虽然永历帝朝堂经过多次内斗,剩下的臣子大多数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即便国破家亡,流亡缅甸,也整天就知道享乐,但身边总归还是有几个清醒的忠臣。
这些天来缅甸人不断逼迫永历帝渡河与他们签订盟约,甚至已经下达了最后通牒,谁都能看出来缅甸人包藏祸心。
因而这些臣子希望过来规劝。
可永历帝一来昏庸无能,只能说是个没有才能的君主,根本干不成实事。
二来现在大权被马吉翔掌握,他也只能听从马吉翔的安排。
为此他拒绝了臣子们的建议,准备随波逐流。
见此陈珪便让几个手下待在院外控制住大门,自己一个人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什么人?”
忽然看到一个人出现在大厅门口,厅内的众人大惊失色。
其中一个瘸子立即拔刀怒喝。
“在下大明锦衣卫千户指挥使陈珪,奉燕王殿下之令来缅甸与永历皇帝见面。”
陈珪进门扫视一番,看向坐在椅子最中间的那名龙袍男子,然后拱拱手道:“臣陈珪参见陛下!”
“额”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十分警惕。
但看陈珪好像没恶意。
坐在最上面的龙袍中年男子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免礼。”
“谢陛下!”
陈珪起身道:“诸位,我的来意简单跟你们说一说,大明明日就会亡国,缅甸人以饮咒水誓盟为由将你们骗过河去,然后残忍围杀,永历皇帝也被缅甸人俘虏,最后献给吴三桂被吴三桂以弓弦勒死,太祖高皇帝成仙做祖,知晓未来之事,不忍大明江山落于建奴贼寇之手,乃令燕王殿下先行,已经下凡救世,攻克贵州云南之地,派我来营救尔等。”
“一派胡言!”
那跛足汉子是都督邓凯,呵斥道:“哪来的狂徒,休要来诓骗陛下,来人!”
他大喊一声,却无人应答。
说起来讽刺,咒水之难后永历帝本想自杀,还是邓凯以朱元璋的名义劝他不要自尽,现在居然不相信朱元璋的事。
但这也正常,毕竟这番话任谁听了都会觉得是疯子在疯言疯语,因而也不能怪邓凯不信。
陈珪继续说道:“信与不信于诸位无用,如今燕王殿下已经攻取云贵之地,下个月太祖陛下就会降临。白文选本来要来营救你们,现在也被燕王殿下勒令听命于我。所以兵马在我手中,还请诸位听我的命令便是。”
“哼,宵小之徒。”
邓凯拔刀就要过来,但一瘸一拐,速度并不是很快。
陈珪不慌不忙地退后几步。
身后黑暗当中顿时出现五人进来,手中的步枪都装了三棱刺,目光凶狠地看向邓凯。
邓凯一滞。
此刻屋子里只有他一个武将,其余都是文官。
也就是永历帝少有的几个忠臣,如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邓士廉,内阁大学士裴廷谟,编修涂宏猷等。
本来应该负责皇宫守卫安全的任子信锦衣卫掌卫事在自己家里喝酒吃肉赌钱。
现在行宫安全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自己就一个人,对方是六个,自己死了无所谓,万一伤到了皇帝怎么办?
“邓卿,你先退下。”
永历帝有些惊惧,便只能好声好气道:“这位壮士,能否好好谈谈。”
“好。”
陈珪拉来一把椅子坐下,沉声道:“那我就与你们好好谈谈。”
说着就把朱元璋成仙做祖,得知未来事情震怒,派朱棣下凡救世的戏码又说了一遍。
然后就说朱棣是怎么从湖南一路打到云南,又怎么把吴三桂打跑,最后再派自己过来营救永历帝的事情说了一下。
最后末了又道:“陛下若是不信的话,可以叫马吉翔过来一趟,我自有办法让陛下相信。”
“这”
永历帝迟疑。
莫非这是吴三桂派来的人,马吉翔与对方有勾结?
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便对身边的内侍李茂芳说道:“你去请永安侯来一趟。”
“是。”
李茂芳应下。
随即出了宫殿,一路快步小跑前往马吉翔家报信。
马吉翔正在家里喝酒快活,得到消息大吃一惊,迟疑片刻后就连忙召集人手开始包围行宫。
只是怕伤到永历帝,他也不敢明着来,只是让人在外围,自己则带了十多名卫士进去,想着先看看情况,找机会护住永历帝再下令围攻刺客。
仅仅过了不到十分钟,马吉翔便匆匆而来,进屋后看到一个穿着古怪的人正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手上还有把奇怪的黑短管,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见此马吉翔先向永历帝拱手道:“臣马吉翔参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陈壮士,永安侯来了。”
永历帝看向陈珪说道:“你该如何明证?”
陈珪此时已经把消音器装好,拿起手中的手枪,对准了马吉翔的脑袋。
在众人疑惑不解的神情当中。
“biu!”
一声细微枪响,马吉翔睁大了眼睛,软软地倒在地上。
霎时间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陈珪收起手枪,平静地说道:“我们五千人就拥有消灭百万大军的能力,离着十多里外就能歼灭敌人,现在陛下相信了吗?”
此时顺治帝刚刚驾崩,新继任的康熙还尚未改元,大明王朝已接近穷途末路。
不出意外的话,按照历史发展,自此满清政权将有二百余年国祚。
然而在南明即将覆灭,清政权马上就要稳固下来的时候。
一队不知道来历的人马却异军突起,连续攻克清廷西南两个布政司,打得驻守在这里的二三十万清军狼狈逃窜。
消息迅速传播了出去,清廷震动,那些投降的大明官员惶恐,起义军和民间反清人士振奋。
七月,朱棣忙着整治云南以及贵州内部,与两地忠心大明的土司交流,派人攻打那些忠心满清和吴三桂的土司,震慑西南宵小。
同时清除西南满清余孽,又与李定国和白文选部沟通,甚至还每个州府、县城都派一队士卒前去驱逐杀死当地的满清官府势力,光复整个云南全境。
这个时候他才难受于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云南和贵州两个布政司,相当于两个省,加起来州府三十余个,县一百多个,需要的官吏数量非常庞大。
不过好在洪武军队的士兵已经大量接受现代化教育,加上都配备了远程通讯能力,因而每州派五十人,每县派五人,由小旗和总旗实行军事化管理,还是能勉强维持秩序。
另外还可以在云南贵州招募当地隐居民间的反清读书人帮忙协同管理,如钱邦芑、陈启相、龚彝、刘联声等等大明亡国后隐居不出仕满清的文人。
这些文人与大明遗留士绅多有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朱棣迅速在云南和贵州建立起了一套文官政权体系,从而稳固政治。
清廷那边在得知云南和贵州丢失后,大为震怒,遣鳌拜为主将,调集大量军队开赴西南。
只是古代调集大规模调集军队没那么容易。
从把军队集结起来,再把后勤军粮准备好,然后千里迢迢抵达云南,预计至少也得有小半年的时间。
因此至少这段时间内,云南和贵州不会遭受清军的骚扰,十分安全。
甚至清军不来,朱棣去。
他派几名千户指挥使从昭通北上进入四川,攻下了叙州府,也就是后世四川宜宾、泸州等地,并扬言要攻打重庆。
吴三桂早就撤退到了重庆,吓得他连夜撤退到了潼川府,也就是后世四川遂宁、南充一带。
之所以撤到这里,是因为四川总督李国英的兵力主要分布在成都,而陕西提督王一正接到求援后,带三万人南下至保宁府,也就是巴中一带。
虽然他依旧是顶在最前面,但至少身边有两路援军,吴三桂也稍微放心一点,何况他的部队仓皇逃窜,四川又已经民生凋敝,都不能说是十室九空了,而是百室九十九空。
在川蜀百姓自满清屠杀后百不存一的情况下,全四川的人口也才三四十万,根本不足以负担起吴三桂的军粮,因此他只能退到友军边上,找李国英和王一正接济。
趁着吴三桂和李国英的队伍从重庆周边退至成都、遂宁、巴中一带,以夔州府为基地的夔东十三家残部,纷纷汇合在一起,转进到重庆,准备投奔朱棣。
不走不行。
因为清军已经在大规模集结。
最容易进川的通道就两条,一条是北面的陕西走陈仓入川,另外一条就是走三峡进川。
清军攻打云南和贵州要么走四川,要么走湖南。
湖南路难走,没有长江水路,补给线也更长,因而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清军肯定是从湖北走长江进入川蜀,再从川蜀南下攻打云南。
这一路上肯定要经过三峡,清军主力二三十万之众,路过夔东的时候顺手把夔东十三家消灭并非难事。
所以以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等人为首的夔东十三家必须战略转移。
其中自然也有内部分歧。
夔东十三家缺乏组织和首领进行统一规划,相互之间互不统属,虽然鼎盛时期拥众二十万,却不能团结一致,最终被清廷逐个击破,消亡在历史中。
有人闻知清廷要大规模南下想走,但也有人舍不得这山高林密易守难攻的根据地,离不开舒适圈。
最后还是有一些大明亡国后藏匿隐居起来,准备南下投奔朱棣的原来南明官员路过夔东的时候,找到他们纷纷去劝说,这才让他们决定转移。
没办法。
形势所迫,满清主力即将过来,即便舍不得家业也得走。
此时吴三桂、李国英、王一正等部聚集于四川,然后湖广总督张长庚,湖北提督董学礼,两广总督李栖凤等人率领四川、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清军,拢共有个二十多万,接近三十万的军队处于与云南、贵州交界处,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攻云贵之地。
一时间西南风云变动,各方势力云集。
若是等到清军主力部队抵达,那么西南之地的清军数量就能达到五六十万左右。
这几乎相当于整个满清政权大半的兵力。
剩余的兵力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防备郑成功,另外就是各地的驻防军队,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就三四十万。
可以说目前的西南局势非常紧张。
便在这风起云涌的动荡局势下,位于满清更西南的缅甸,此时也正处于更紧张的局势里。
永历政权刚开始逃到缅甸的时候,对大明态度较好的缅甸老国王莽达收留了他,并且给予了许多粮食、衣物等生活物资,对永历还算不错。
但缅甸国内却有许多大臣认为目前清廷已经建立,不应该为了永历政权得罪满清,同时也对于莽达送那么多物资的事情感到不满。
莽达的弟弟莽白于是联合这些对莽达举动不满的国内大臣和军队,展开了一场宫廷政变,杀死了莽达,夺取了缅甸政权。
自此之后,缅甸对永历政权的态度就愈发冷淡了下去。
如果不是清缅边境还游离着白文选和李定国数万部队,且白文选曾经敲打过缅甸,仅一万多人就击溃了缅甸数万大军,恐怕缅甸早就对永历帝下黑手。
然而随着吴三桂对南明残部的残酷围剿,白文选和李定国的部队愈发衰弱,兵马人数也越来越少,陷入到一个相当窘迫的地步。
加上吴三桂采取拉拢策略,许诺了莽白不少好处,在这种情况下,莽白开始蠢蠢欲动,心思活络起来。
到七月份,莽白开始筹谋计划。
由于清缅边境被白文选和李定国盘踞,主要交通道路被切断,因而往来消息非常困难,到现在他都不知道吴三桂被打败的事情。
毕竟吴三桂被打败发生于六月底,而昆明距离缅甸首都阿瓦直线距离都将近800公里。
相比于满清拥有非常高效率的驿站体系,可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在短短数日之内,横跨一千多公里把消息送往北京。
缅甸这边一没这种驿站体系。
二来他们山高林密,道路难行,不像满清那边出了四川就是湖北、陕西、河南、河北等广袤平原区,消息速度传递非常快。
这就导致眼下莽白还以为吴三桂依旧是云南之主,只要俘虏了永历帝,吴三桂就能给他很多好处。
七月十七日,经过八天的行程,白文选的部队终于奔波约二百来公里,抵达缅甸首都阿瓦东北约六十公里处的阿尼斯堪镇。
事实上他们早在七月十四日就到了,但陈珪和杨亨认为现在白文选过去,必然让莽白不敢轻举妄动。
何况如今形势不明,应该先打探一下情况。
因此他们并未进入阿尼斯堪镇内,而是进了阿瓦东北部的曼德勒山区中。
阿瓦就是后世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而永历帝他们所在的地方位于阿瓦以东约三十里处,处于曼德勒山区南面。
后世这里往西十多公里就是曼德勒医药大学,从北面曼德勒山区有一条小河南下,最终汇入南面的米界河,这条河在当时就叫做咒水。
永历帝处于咒水东岸,缅甸国王阿瓦派遣官员过河,要与南明小朝廷饮咒水誓盟,永历帝被迫派人赴约。
结果刚渡河到达誓盟地塔下就被莽白派三千缅甸军队包围,把永历帝大小官员42人全部杀死,又杀随从三百余人,对后宫家眷凌辱,抢夺财物,将永历帝囚禁。
这就是整个咒水之难的全部过程。
此时距离咒水之难已经只有一天,在此之前莽白分别于七月初六,七月十五两次对永历小朝廷施压。
虽然永历小朝廷已经预感到了其中定然有诈,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赴约,然后在七月十八日被缅军屠戮。
陈珪和杨亨到进入曼德勒山区后就立即展开侦查,他们晚上行动,通过无人机、夜视仪以及热成像仪摸清楚了周边情况。
曼德勒山脉地区佛庙众多,深山老林里多有寺庙,也有许多村庄遍布,想彻底隐藏那么多人马的行踪不太容易。
因而经过陈珪杨亨他们的商议,决定先派一百人穿越丛林,抵达永历帝所在地与之汇合,参与咒水之难,杀光缅甸军队,之后就有理由借口冲进缅都阿瓦,处置缅王莽白。
但这个计策遭到了白文选的反对。
他认为人太少了,可能会危急到永历帝的安危,应该大军即刻过去护驾。
然而反对无效。
因为陈珪和杨亨上报到了朱棣那,朱棣首肯了他们的计划,勒令白文选乖乖听令行事,不允许他发表意见。
在朱棣的强势下,白文选也只能无奈接受。
很快。
陈珪亲自带领一百人穿越丛林,他们身上都喷了驱除蛇虫鼠蚁的药,沿途避过村庄人烟,翻越山岭,在十七日的晚上到了咒水东岸。
通过无人机观察,他们发现在周围数公里范围内,果然有一些隐藏在附近,暗中偷偷观察着永历帝一举一动。
再继续往前探视,看到了一些高大的木质房屋,以一个环形方式圈起来,最中间那间最大的房子就是永历帝所居住的地方,称之为“行宫。”
虽然在异国他乡,但皇帝架子却还在。
这里是原来缅甸国王莽达派人修建,永历帝一行人也带了大量金银珠宝,又花钱请缅甸工匠修葺打造,房屋都巍峨高大,永历帝的房子堪比江南庭院,还真有点行宫的意思。
此刻行宫村庄内十分安静,他们一行人拢共也才几百人,势单力薄,夜晚仅有十余人组成的岗哨以及巡逻卫队保护永历帝的安全。
陈珪率领五人小队戴夜视仪,轻松躲开巡逻人员,翻木墙进了院内。
出乎意料的是,外庭灯火通明,里面居然有人。
几个人早就通过无人机观察到了这一点,倒是没有在意。
事实上现在整个行宫内外都有不少房屋灯火通明,如国舅王维恭家开设赌场,诸多官员天天在那赌钱。
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沉迷享乐,天天和官员们饮酒,让歌姬给他们唱歌跳舞助兴。
还有蒲缨、杨国明、任子信等官员也都是每日花天酒地,而且居然还和缅甸人互相贸易,花钱让他们修建豪宅,买酒水、妓女,寻欢作乐丝毫不在意亡国之恨。
当陈珪他们进屋的时候,门口甚至都看不到守卫。
用摄像头一扫,只看到屋中有几个人在围着一个穿龙袍的男子说着什么。
“陛下,不能答应缅人,这其中必定有诈。”
“我怕他们已与吴三桂勾结,暗害了陛下,陛下应该立即北上去找巩昌王才是。”
“是啊陛下,万万不可渡河。”
“唉,朕又何尝不知道。可是朕却无可奈何,若不答应缅人,我们君臣又哪里来的容身之地呢?”
屋子里传来声音。
虽然永历帝朝堂经过多次内斗,剩下的臣子大多数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即便国破家亡,流亡缅甸,也整天就知道享乐,但身边总归还是有几个清醒的忠臣。
这些天来缅甸人不断逼迫永历帝渡河与他们签订盟约,甚至已经下达了最后通牒,谁都能看出来缅甸人包藏祸心。
因而这些臣子希望过来规劝。
可永历帝一来昏庸无能,只能说是个没有才能的君主,根本干不成实事。
二来现在大权被马吉翔掌握,他也只能听从马吉翔的安排。
为此他拒绝了臣子们的建议,准备随波逐流。
见此陈珪便让几个手下待在院外控制住大门,自己一个人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什么人?”
忽然看到一个人出现在大厅门口,厅内的众人大惊失色。
其中一个瘸子立即拔刀怒喝。
“在下大明锦衣卫千户指挥使陈珪,奉燕王殿下之令来缅甸与永历皇帝见面。”
陈珪进门扫视一番,看向坐在椅子最中间的那名龙袍男子,然后拱拱手道:“臣陈珪参见陛下!”
“额”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十分警惕。
但看陈珪好像没恶意。
坐在最上面的龙袍中年男子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免礼。”
“谢陛下!”
陈珪起身道:“诸位,我的来意简单跟你们说一说,大明明日就会亡国,缅甸人以饮咒水誓盟为由将你们骗过河去,然后残忍围杀,永历皇帝也被缅甸人俘虏,最后献给吴三桂被吴三桂以弓弦勒死,太祖高皇帝成仙做祖,知晓未来之事,不忍大明江山落于建奴贼寇之手,乃令燕王殿下先行,已经下凡救世,攻克贵州云南之地,派我来营救尔等。”
“一派胡言!”
那跛足汉子是都督邓凯,呵斥道:“哪来的狂徒,休要来诓骗陛下,来人!”
他大喊一声,却无人应答。
说起来讽刺,咒水之难后永历帝本想自杀,还是邓凯以朱元璋的名义劝他不要自尽,现在居然不相信朱元璋的事。
但这也正常,毕竟这番话任谁听了都会觉得是疯子在疯言疯语,因而也不能怪邓凯不信。
陈珪继续说道:“信与不信于诸位无用,如今燕王殿下已经攻取云贵之地,下个月太祖陛下就会降临。白文选本来要来营救你们,现在也被燕王殿下勒令听命于我。所以兵马在我手中,还请诸位听我的命令便是。”
“哼,宵小之徒。”
邓凯拔刀就要过来,但一瘸一拐,速度并不是很快。
陈珪不慌不忙地退后几步。
身后黑暗当中顿时出现五人进来,手中的步枪都装了三棱刺,目光凶狠地看向邓凯。
邓凯一滞。
此刻屋子里只有他一个武将,其余都是文官。
也就是永历帝少有的几个忠臣,如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邓士廉,内阁大学士裴廷谟,编修涂宏猷等。
本来应该负责皇宫守卫安全的任子信锦衣卫掌卫事在自己家里喝酒吃肉赌钱。
现在行宫安全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自己就一个人,对方是六个,自己死了无所谓,万一伤到了皇帝怎么办?
“邓卿,你先退下。”
永历帝有些惊惧,便只能好声好气道:“这位壮士,能否好好谈谈。”
“好。”
陈珪拉来一把椅子坐下,沉声道:“那我就与你们好好谈谈。”
说着就把朱元璋成仙做祖,得知未来事情震怒,派朱棣下凡救世的戏码又说了一遍。
然后就说朱棣是怎么从湖南一路打到云南,又怎么把吴三桂打跑,最后再派自己过来营救永历帝的事情说了一下。
最后末了又道:“陛下若是不信的话,可以叫马吉翔过来一趟,我自有办法让陛下相信。”
“这”
永历帝迟疑。
莫非这是吴三桂派来的人,马吉翔与对方有勾结?
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便对身边的内侍李茂芳说道:“你去请永安侯来一趟。”
“是。”
李茂芳应下。
随即出了宫殿,一路快步小跑前往马吉翔家报信。
马吉翔正在家里喝酒快活,得到消息大吃一惊,迟疑片刻后就连忙召集人手开始包围行宫。
只是怕伤到永历帝,他也不敢明着来,只是让人在外围,自己则带了十多名卫士进去,想着先看看情况,找机会护住永历帝再下令围攻刺客。
仅仅过了不到十分钟,马吉翔便匆匆而来,进屋后看到一个穿着古怪的人正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手上还有把奇怪的黑短管,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见此马吉翔先向永历帝拱手道:“臣马吉翔参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陈壮士,永安侯来了。”
永历帝看向陈珪说道:“你该如何明证?”
陈珪此时已经把消音器装好,拿起手中的手枪,对准了马吉翔的脑袋。
在众人疑惑不解的神情当中。
“biu!”
一声细微枪响,马吉翔睁大了眼睛,软软地倒在地上。
霎时间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陈珪收起手枪,平静地说道:“我们五千人就拥有消灭百万大军的能力,离着十多里外就能歼灭敌人,现在陛下相信了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地窖里的朱元璋,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地窖里的朱元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地窖里的朱元璋,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地窖里的朱元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