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第一百二十三章 空中对手

小说:帝国风云 作者:操日本 更新时间:2024-08-20 11:17:3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雷霆之怒”行动开始时,中国空军与中国海军只打算投入八百架作战飞机,其中海军出动三个舰载航空兵联队,空军则动用一支战术航空兵大队,各出动二百四十架与五百六十架作战飞机。

  只是,没过多久,空军与海军的将领就认识到,他们严重低估了对手。

  六月九日,“雷霆之怒”的第一次大规模轰炸行动开始。海军出动了一百四十架舰载战斗机与攻击机,重点轰炸危地马拉城附近的政府军驻地。空军的出动数量是海军的两倍,轰炸区域也更为广阔。

  可惜的是,这一天的战斗进行得并不顺利。

  轰炸结束的时候,海军损失了七架作战飞机,其中四架在战场上空被击落,两架在返回航母途中坠毁,另外一架则在降落后报废,总共有六名飞行员阵亡。空军的损失更大,有十二架战斗机被击落。

  更重要的是,中国战机在当天首次遇到了来自空中的敌人。

  遭到拦截的是空军的一支由四架攻击机组成的机群,拦截它们的是两架涂着危地马拉空军标志的战斗机。战斗在危地马拉城北面上空打响,敌机从云层里冲出来的时候,四架攻击机正在准备攻击一处高射炮阵地。紧急时刻,只有两架攻击机迅速丢掉炸弹,避开了战斗机的攻击,另外两架攻击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其中一架当即就被击落,另外一架在俯冲到低空之后仅坚持了不到两分钟。也被追上的战斗机击落。虽然空军出动的四架战斗机在五分钟后赶到,但是那两架敌机早就溜走了。

  这是开战以来,中队在空战中遭受的第一次损失。

  可惜的是,中国空军无法为两名在战斗中阵亡的飞行员复仇,因为那两架危地马拉的战斗机来自佩腾省。

  与遭受的损失相比,当天取得的战果更是惨不忍睹。

  虽然中方宣称七成的目标被炸毁,但是实际摧毁率不到三成。而且半数被炸毁的目标均在七十二小时之内修复。

  更要命的是,攻击机的投弹命中率还不到一成!

  这是个什么概念?

  按照中国空军做的统计,要想摧毁一个高射炮营。至少需要动用四十架攻击机,投下差不多一百吨炸弹,而按照六月九日的作战损失。意味着将有两架攻击机被击落,而一个高射炮营的价值肯定比不上两架攻击机。

  可惜的是,中队没有别的选择。

  针对危地马拉政府军的轰炸行动持续到六月十七日,空军与海军保持着每天出动两个波次的作战强度。

  在此期间,中国战机最大的敌人是地面的高射炮,而不是空中的敌机。

  持续九天的轰炸中,中国空军与海军总共损失了五十四架作战飞机,其中四十三架被高射炮击落,四架因故障坠毁,只有七架被敌机击落。而中队的战斗机则击落了十一架敌机。

  问题是,敌机构成的威胁,受到了最高关注。

  原因就是,危地马拉的空军根本算不上空军,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能用的作战飞机不到二十架,而且全部部署在佩腾省,根本没有升空作战。问题是,中国战机在战斗中遭遇的敌机肯定不止二十架,而且都是性能先进的战斗机,包括在一九六二年才正式量产的

  斗机。

  大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也由此开启了喷气时代。虽然于本土防空,而且在防空中的表现也算不上理想,主要就是其航程太短了,作战半径还不到两百公里,全速冲刺的话最多只能对轰炸机群发起三次攻击,然后就得降落补充燃油。但是来,其先进的性能,特别是速度与爬升率,让所有活塞螺旋桨战斗机都沦落到了进入博物馆的地步。

  战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喷气式战斗机。

  受空气动力学限制,这些代号战斗机都不太成功,有的根本没有获得订单,即便获得了订单的,产量也非常少,根本没有形成规模,也没能完全取代活塞螺旋桨战斗机。

  直到一九五四年,代号

  这种喷气式战斗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采用了后掠翼,使其飞行速度一举突破了每小时九百公里,成为当时飞得最快的量产战斗机,而且其改进型在换上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之后,最高飞行速度突破了每小时一千零五十公里,比大战期间非得最快的活塞螺旋桨战斗机高出了百分之五十。

  进程。

  只是,九五六年,中国也开始量产喷气式战斗机,而且其在七千米高空的最高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九百六十公里,俯冲速度更是超过了每小时一千一百公里。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一九五六年底,用代号速飞行。虽然这是一架采用火箭发动机的实验机,根本没有实战价值,其速度只有一点零五马赫,也就是刚好突破音障,但是对已经开始的中德全面对抗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正是如此,德军启动了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其产物就是

  与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相比,是主翼的后掠角更大,而且相对厚度更小。此外,横向并列布置了两台发动机。

  凭借这些,界上第一批超音速战斗机。

  在一万一千米高空,赫,比仅能飞到一点三二马赫的j-6还要稍微快一点。

  一九六二年,

  可以说,在一九六七年,机之一。虽然中德两国的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均已完成设计,甚至开始小规模量产,但是都没形成战斗力,也没有对外出口。

  关键就是,危地马拉空军从哪里获得了

  做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铁杆盟友,墨西哥在一九六三年就接收了第一批生产组装线。也就是说,墨西哥空军装备了不少的

  问题是,墨西哥的生产线只能组装国提供。

  更重要的是,没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默许,墨西哥肯定不会把如此先进的战斗机提供给危地马拉。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这就是,危地马拉空军的飞行员没有驾驶

  就算危地马拉空军有十多架员,但是并不等于掌握了音速战斗机,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如同中国空军的j-5与j-6的差别,能够驾驶适应性训练,才能驾驶时间来培训飞行员。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驾驶飞行员。

  这一点,在战斗中也体现了出来。

  这就是,马拉政府军控制区域上空作战,根本没有进入中队控制区域上空。也就是说,即便被中队俘获。

  显然,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墨西哥派遣参战的不仅仅是地面部队。

  为了证明这一点,狙击手部队在六月中旬领到了一个特殊任务,即派遣一支部队深入危地马拉政府军控制区,设法抓捕一名敌人的战斗机飞行员,而且最好是

  可惜的是,这次行动与李承志所在的狙击小组无关。

  虽然唐宏光努力争取过,但是钱壮飞依然把任务交给了另外一个四人狙击小组,让唐宏光他们继续休整。

  这次行动进行得并不顺利,四名狙击手在敌后等了十二天,错过了三次机会。虽然他们把握住了第四次机会,赶在危地马拉政府军的搜救部队之前找到了一名从到的只是一具尸体,即这名飞行员在无助的情况下,咬碎了假牙里的氰化物胶囊。

  所幸的是,这并非完全失败。

  狙击手把那名飞行员的尸体带回来之后,军事情报局很快就认定,这是一名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飞行员。

  显然,暗中参战的不仅仅是墨西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风云,帝国风云最新章节,帝国风云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