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亲兄弟明算账

小说:帝国风云 作者:操日本 更新时间:2024-08-20 11:17:3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第百十二亲兄弟明算账

  九四年春刚刚过去冯承乾就见了位远道而来老朋友即代表德意志第二帝国前来与中国协商军事问题特使帝国海军参谋长雷德尔大将

  为了来中国雷德尔费了番功夫

  从帝国出发后雷德尔先是去了西班牙然后达成艘西班牙邮轮前往阿根廷再乘飞机去了智利后达成艘悬挂葡萄牙国旗邮轮横渡太平洋为了保密雷德尔甚至乔装成了名旅行家

  受地理环境限制中德在军事上合作直不太顺畅

  虽然在大战爆发前德意志第二帝国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军事技术而且是当时先进军事技术如bf-19e战斗机、ju-88a中型轰炸机、四型远洋潜艇设计图纸、四号坦克生产线等等但是在大战爆发后中德军事交流面中断仅能通过电报发送些基件

  趣是雷德尔万里迢迢赶来不是来送礼而是来向中国求助

  当然雷德尔也忘记带来些中**方梦寐以求军事技术如中国海军与中国空军直得大功率发动机设计图纸与制造标准中国陆军欠缺重型坦克设计图纸

  雷德尔得是中国在航空工业领域些先进技术特别是轰炸机技术

  别忘了在九四零年底西飞自行设计制造第架四发重型轰炸机就已上天而且在试飞中表现非常不错完达了空军与海军提出战术标准在某些领域甚至大大出了军方求

  后来这种轰炸机被命名为“金鹰”

  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相中国航空工业优势就在大飞机上

  虽然在中国空军组建时候也曾经师法帝国空军打算以战术航空兵为主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冯承乾以海军岸基航空兵编入空军为由提出应该重点发展战略航空兵即空军主价值在于进攻而且只在进攻中才能体现出空军战斗力战略航空兵正是进攻性性强兵种

  也正是如此中国大飞机产业才能走德意志第二帝国前面

  “金鹰”顺利上天立即引起了德意志第二帝国重视

  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在设计四发重型轰炸机甚至准备搞配备六台发动机级轰炸机但是在九四年初只中国“金鹰”完成了试飞具备了量产能力而德意志第二帝国那种轰炸机在图纸上呢

  正是如此雷德尔来了中国希望中国当局能够提供“金鹰”设计图纸

  提供设计图纸肯问题毕竟德意志第二帝国与中国拴在条绳子上双方着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

  问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够大规模制造这种轰炸机吗?

  “金鹰”能够成为中国空军第种主力轰炸机而且是大战期间中国生产重型轰炸机(“金鹰”生产工作直持续大战结束算上种改型机总产量过了两万架)个极为重原因即在机身结构上大量采用了铝合金从而在增强了机体结构强度同时大幅度降低了重量

  架“金鹰”铝合金用量高达点四吨!

  如果按照例计算“金鹰”铝合金用量仅次于在大战后期出现b-9

  这下问题来了

  在整个大战期间铝产量能够跟上军事需求只两个国家即中国与美国

  知道在当时其他国家因为铝产量严重不足不得不在飞机上使用像木材这样轻质材料如英国在大战期间大批量生产“蚊”式远程战斗机就是种非常典型木结构飞机

  不可否认木结构飞机也出色型号如“蚊”式飞机性能就出色

  问题是在重型轰炸机上好木材不可能取代铝合金而且随着轰炸机吨位越造越大铝合金用量自然越来越

  甚至可以个国家铝产量直接决了这个国家能力发展战略空军

  在整个大战期间只中国与美国以战略空军为重或者是在保证了战术航空兵高速发展之后能力打造支强大战略航空兵而其他任何个国家包括像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样世界级强国在保证了战术航空兵之后能力打造战略航空兵至少不可能让战略航空兵当主角原因就是只中国与美国能够在战时生产出足够铝用来制造重型轰炸机

  决铝产量又是个国家发电能力

  可以在这方面冯承乾得谁准当然这也什么好奇怪因为冯承乾非常清楚电能重性

  大战爆发前中国国家基础建设只两个重点是交通二是电力

  结果就是大战爆发时候中国发电能力仅次于美国而且与美国差距并不是明显如果从社会富余电力供应来中国过了美国原因简单中国城市化水平美国那么高而大农村地区根就用不着电能美国则在城市日常供应中消耗大量电能

  白了如果按照战时机制中国能够调配电能不美国少少

  也正是如此中国才能力大规模生产重型轰炸机

  问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这个能力

  雷德尔提出让中国转让“金鹰”设计图纸后冯承乾就针见血指出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力大规模生产这种轰炸机如果强行生产那么帝国空军赖以为生战术航空兵就将受影响

  显然帝国空军不可能放弃战术航空兵

  知道在残酷德俄战场上战术航空兵具举足轻重地位

  当然冯承乾让雷德尔空手而归

  在雷德尔感失望时候冯承乾提出了个解决方案即由中国替德意志第二帝国生产这种轰炸机而且不需帝国为此支付任何费用只需帝国用其他武器装备如中国造船厂暂时无法大批量建造远洋潜艇、以及中国坦克车辆厂无法生产重型坦克进行交换

  这下雷德尔了希望

  问题是如何交付这些武器装备呢?

  冯承乾提出了个办法即德军在夏季攻势发动之后得把重点放在高加索地区争取占领高加索地区这样来“金鹰”就能从中国西北机场起飞向南进入阿富汗再飞往高加索机场德意志第二帝国需做只是设法把飞行员送过来或者从中国雇佣轰炸机飞行员

  至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用来交换装备潜艇可以直接驶往中国港口而陆军装备则可以优先提供技术援助即帮助中国坦克车辆厂获得生产重型坦克能力等共同击败红俄之后再通过陆路运送成品

  显然雷德尔不会拒绝这样提议

  知道只中国飞机制造厂开足马力生产肯能在九四年为德意志第二帝国提供上千架重型轰炸机

  在德英战场上这批轰炸机具决性意义

  问题是如何衡量各种武器装备价值?

  虽然雷德尔提出以资源消耗量为计价标准但是冯承乾认为这么做不妥当毕竟工业生产与劳动力关按照冯承乾法生产轰炸机工艺肯生产重型坦克工艺高得所消耗劳动力也就得

  终雷德尔接受了冯承乾提议即资源消耗量占百分之四十劳动力消耗量占百分之六十来计算武器装备价值

  价值计算出来了自然需个衡量标准或者是把确价格直尺

  显然金钱是效衡量手段而在战时具保值价值不是国家发行货币而是黄金

  也就是中德间武器贸易必须以黄金为折价标准

  虽然冯承乾同意以赊账方式进行军火贸易但是必须以黄金计算价格即在大战结束之后中德得来次军火贸易总清算

  对此雷德尔选择余地

  知道现在求于人不是中国而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甚至可以能否做成这笔买卖将决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否打赢这场战争即便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个战壕里战友可是涉及国家利益事情雷德尔与冯承乾心里数绝对不能把账面上东西搞乱了

  当然冯承乾也免费为雷德尔提供了“金鹰”设计图纸

  大战期间“金鹰”产量能够过两万架成为产量轰炸机之与这笔军火贸易大关系别不中国生产万七千架“金鹰”轰炸机中近八千架出售给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在拿设计图纸之后自行生产了将近三千架

  从金额上这绝对是大战期间大笔军火贸易

  !#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风云,帝国风云最新章节,帝国风云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